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光繼續朝前滑行,在文舉之後,很快就是武舉,文舉狀元為秦子一,武舉狀元則沒有什麼懸念,被燕旭奪了去。

  十七歲的燕旭正式以武舉出仕,進入了軍隊。

  次年女子春闈,文武百官們原本想看熱鬧,覺得這屆女恩科,根本不會有幾個赴考的學子。

  可他們再次料錯了,參考的人確實遠遠沒有男學子那麼多,卻也有二百多人。

  區區二百多人,和每年參考的數千人來比,確實寒磣,卻已經令人意外。

  要知在此之前,女子根本沒有正式上學的機會,世家貴女也多半是請個先生,在家裡隨便教幾年,一般滿了十三,就一心一意在家裡學管家和備嫁事宜……

  而女恩科,試題卻是比照男子恩科一般的難度來的,如此高難度的考題,這些根本沒有機會受系統教育的內宅女子,還有兩百多人參加,著實讓人十分意外。

  兩百多人加參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成功入圍的只有二十六人。

  其中會試頭名為已在太醫院任職的醫正、前太子的良娣-蘇慈,蘇慈現的剛剛二十一歲。

  第二名則為大理寺卿家的千金-馮紫櫻,時年十八。

  這二十六人參加殿試的時候,全部順利通過考核,成為了進士。

  蘇慈,沒有意外的成為了這一屆的女狀元,馮紫櫻為榜眼,第三名的探花則為外地一位姓鄭的巡撫家的千金。

  蘇慈因精於司農這一塊,她自請辭去太醫院醫正一職,正式進入戶部的農司部門,馮紫櫻進入刑部,鄭家小姐則進入禮部。

  同時八月,已在刑部任職馮紫櫻和要城衛軍的五品副將燕旭共結連理,成為夫妻。

  成婚之後,馮紫櫻也沒有回歸家庭,做全職家庭主婦,依然在她熱愛的崗位上任職。

  並在任期間,非常利索的解決了好幾起,之前積壓的陳年舊案,直到次年懷孕,臨產前兩個月,才請孕假。

  而進駐農司部的蘇慈更是了不得,她到農司部門之後,不過區區一年時間,就連續出提出了數起改良農作物的方案,並得到貞平帝的大力支持,順利推行下去。

  在次年秋收的時候,大齊的糧食足足比以往年增產45%,至此,宣和帝宣布司農部正式從戶部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

  蘇慈擔任這個部門的主官,即正四品的大司農。

  第三百三十章、事了拂衣去(大結局)

  貞元六年,大齊的國力達到了開國以來的巔峰,全國人口接近三億,社會秩序井然,政通人和。

  商貿,農業,軍事,律法等各方面都較以前了很大的飛躍。

  軍隊因冶煉術的提高和馬制的改革,戰力大幅度上漲。

  農業這一塊的變化最為驚人,自當今聖人將農業司獨立出來,蘇慈蘇大人出任大司農一職後,大齊的農業幾乎是一年一個變化。

  農作物的品種比以前增添了幾十種,旱地和水田,都有了合適的種植作物。

  糧食產量較六年前翻了兩倍,即田地產出較以前提高了近兩倍。

  因為糧食產能的大幅度提高,那怕這六年來,大齊的人口增漲了近三分之一,糧食卻也能充足供應。

  再加上其它行業的蓬勃發展又為百姓提供了無數的就業崗位......

  大齊的老百姓只要不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者,家家戶戶都不愁飽飯吃。

  同時因朝廷對全民百姓教育的重視,在每個郡縣和鎮都設了官方書院,而學費又不高,讓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了進學的機會。

  除此之外,百姓亦有了監督官員的權力,即若某個地方的百姓發現地方官,為官不仁,為非作歹,百姓可以聯名舉報,只要核查屬實,並非虛告,舉報的百姓不僅不罰,反而有獎。

  當然,若是舉報者心存不軌,惡意中傷構陷,那也是大罪,這一連竄、利國利民的新政推行之後,讓大齊的百姓對國家的歸屬感無限的提高。

  對國家的滿意度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萬眾歸心,國力強盛,之前與大齊不睦的周邊國家,再也不敢有什么小動作或挑釁,規規矩矩的奉大齊為上國。

  “哎,說起來咱們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好日子,真虧了蘇大人,蘇大人了不起。”春日裡,一個無名鎮上,幾個上街購物的老百姓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再看看街道上各色琳琅滿目的街鋪,有人忍不住大生感慨。

  “蘇大人確實了不起,不過陛下更了不起,若不是陛下仁德,不顧重重阻擾,一力推行新政,讓女子能和男子一樣,出仕為官,蘇大人再有能力,也沒有施展的機會。”又有人道。

  “是啊,是啊,咱們也是命好,生得逢時,趕上了這樣的好代,好光景,以前咱們老百姓,哪有這樣的好日子過啊,不僅吃得飽,穿得暖,碰到壞官,還有權力去舉報。”又人道。

  “不僅如此,咱們的娃,還可以讀書,即便沒啥天賦,考不出啥名堂,好歹不像我們,一輩子只能做個睜眼瞎不是。”又有人感慨。

  “蘇大人,你在民間的威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啊?”兩個身著男裝,容貌十分出眾的女子從人群中走過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議論,其中一個個頭偏高的青衣女子擠眉弄眼的看了她身邊的女子一眼。

  “謝謝你,木小姐,我蘇慈活了兩輩子,很少服人,但是對你,我心甘情願的說個服字。”身穿白色男袍的女子沉默了一會,才接了一句,這兩個人正是木君璇和蘇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