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大半年時間,身邊有人時時記掛著她,逗她鬧她,日子忽忽而過,快的讓人察覺不到。
五月初,聯軍集結崑山,意取滬上,而盧大帥遣手下兩個師進駐黃渡、安亭一帶,令手底下楊昭及樊致率部進充縣城及瀏河一帶,兩方擺開車馬準備開戰。
無論是滬上還是玉城氣氛都空前的緊張,玉城數家報社主編開會,準備派記者去前線隨軍採訪,也請了顧茗去商討開會。
顧茗的第二期雜誌銷量比第一期還有所攀升,第三期的選題已經做好,採訪稿也已經寫好,只剩後期排版處理,聽得幾家報社要派記者去前線採訪,對他們很是欽佩。
哪知道《玉城日報》的主編熊志興向她提了個請求:“戰爭甫起,肯定會有許多流民百姓傷殘弱小,需要求助的人恐怕不少,紅十字會的人前來找我,想要通過我見見少夫人。”
顧茗只在災區與紅十字會的人打過交道:“紅十字的人找我做什麼?”讓她捐錢捐物,她也拿不出多少,更不好去督軍府帳上領錢,經濟獨立習慣了就很難輕易向旁人理直氣壯的伸手要錢,哪怕這個人是她的丈夫也沒有用,況且那個人如今遠在戰場,想要錢也得先找到人。
熊志興吞吞吐吐道:“這場戰事是好幾家聯軍,紅十字會知道少夫人曾經親歷災區賑災,這次想要請求少夫人親自帶隊,我們各家報社也是這個意思。”
在場諸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顧茗,她還不太適應自己的身份變化:“我也未必認識聯軍的人,由我出面也沒什麼用啊。”
熊志興笑道:“想來少帥離開之時,一定給少夫人留了人手的吧?”
顧茗:“……熊主編真是能掐會算。”有一件事他沒猜錯,馮瞿的確給她留了人手,但那些人手可不是保護她上前線的,而是守著她在後方老實待著別亂跑的。
·
馮夫人見顧茗落落寡歡的回來,有點心疼的拉著她不放:“阿瞿出門打仗,你心裡不安寧便天天往外跑,也得小心身子,別累壞了。”
顧茗一頭扎在她身上撒嬌:“母親,我想阿瞿了,最近天天晚上夢到他。”不說嚴重點她肯定不會同意自己往前線跑。
馮夫人女兒早夭,最受不得小姑娘撒嬌,還是一向孝順體貼的兒媳婦,她都當是女兒看待,亦覺得她年紀小未曾經歷過夫妻分離,丈夫上戰場,心中不知是何等煎熬,頓時心疼起來,撫摸著她的腦袋寬慰:“乖,別擔心了,阿瞿向來謹慎,不會拿自己開玩笑的,你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顧茗低低說:“我好幾次夢見阿瞿,很擔心他。”
馮夫人笑道:“你這孩子!就算是擔心他,可也不能上前線去看他。”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哪知道顧茗立刻就順杆爬:“母親,各家報社與紅十字會的人找我牽頭準備去前線,他們請求我帶隊前往,我推不掉……答應了。”
“你呀,怎麼能胡亂答應呢?”馮夫人在她額頭戳了一指頭:“前線是那麼好玩的?由你帶隊,這幫人不知道打著什麼主意呢。好端端的就非你不可了?”
顧茗抱著她的胳膊靠坐在她身邊,腦袋在她身上蹭蹭:“我懂母親的意思,他們都是辦事辦老了的,非要請求我出面,一方面無非是覺得我的面子好使;另外一方面便是看中了督軍府的兵力,我要出門肯定得派人持槍隨同,大家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證。”
“可是你自己的安全呢?阿瞿肯定不同意的。”
顧茗垂頭喪氣的靠在她身上,一副可憐的小模樣:“母親,其實有時候我也會去想,普通人的命都如飄萍,上次去災區我見到很多家破人亡的慘境,有時候會生出一些傻氣的想法,華夏如今四分五裂,軍政府各自為政,掌權者固然榮光加身,生活優渥,可是普通百姓呢?那些人跟我們都沒有關係,甚至還不是馮家轄下的百姓,可是我覺得他們可憐。身逢亂世連自保能力都沒有的人很是可憐,我就是想……盡我所能的救救他們,能幫多少算多少。”
華夏之痼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她憑著一根筆桿子或者馮瞿手中的政權就可以打破舊的思想,建立新世界的。連年混戰,也只有出現強而有力的政權與大一統的政局,才能有盛世太平,才能有百姓的安穩日子。
她前世從來不覺得自己善心泛濫,太平盛世很容易讓人神經麻痹,也有很多人轉而向流浪的小動物奉獻愛心。當她在災區面對很多活生生的人命,餓殍遍野,內心的悲涼無人知曉,也許就是從那時候起,她開始對自己寫文章的意見產生了質疑——精神糟粕固然需要清除,然而還有更多的人連活命也難。
是不是真正的彎下腰去救人活命才是意義所在,而非隔著紙張文字進行虛無的精神交流?
人一旦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質疑,便會忍不住鑽牛角尖,如果把這些想法講給馮瞿聽,他大約會笑話她。
馮夫人輕拍拍她的手背:“你這個孩子,生了一副慈悲心腸。”
顧茗心想:並不!我只是從來沒見過那麼多人被活生生餓死,浮屍遍野,到處都是新起的墳塋,撕心裂肺的號哭……無望的等待,為了一口豬食都肯豁出命去……如果不是身在人間,她都要懷疑身處地獄了。
五月初,聯軍集結崑山,意取滬上,而盧大帥遣手下兩個師進駐黃渡、安亭一帶,令手底下楊昭及樊致率部進充縣城及瀏河一帶,兩方擺開車馬準備開戰。
無論是滬上還是玉城氣氛都空前的緊張,玉城數家報社主編開會,準備派記者去前線隨軍採訪,也請了顧茗去商討開會。
顧茗的第二期雜誌銷量比第一期還有所攀升,第三期的選題已經做好,採訪稿也已經寫好,只剩後期排版處理,聽得幾家報社要派記者去前線採訪,對他們很是欽佩。
哪知道《玉城日報》的主編熊志興向她提了個請求:“戰爭甫起,肯定會有許多流民百姓傷殘弱小,需要求助的人恐怕不少,紅十字會的人前來找我,想要通過我見見少夫人。”
顧茗只在災區與紅十字會的人打過交道:“紅十字的人找我做什麼?”讓她捐錢捐物,她也拿不出多少,更不好去督軍府帳上領錢,經濟獨立習慣了就很難輕易向旁人理直氣壯的伸手要錢,哪怕這個人是她的丈夫也沒有用,況且那個人如今遠在戰場,想要錢也得先找到人。
熊志興吞吞吐吐道:“這場戰事是好幾家聯軍,紅十字會知道少夫人曾經親歷災區賑災,這次想要請求少夫人親自帶隊,我們各家報社也是這個意思。”
在場諸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顧茗,她還不太適應自己的身份變化:“我也未必認識聯軍的人,由我出面也沒什麼用啊。”
熊志興笑道:“想來少帥離開之時,一定給少夫人留了人手的吧?”
顧茗:“……熊主編真是能掐會算。”有一件事他沒猜錯,馮瞿的確給她留了人手,但那些人手可不是保護她上前線的,而是守著她在後方老實待著別亂跑的。
·
馮夫人見顧茗落落寡歡的回來,有點心疼的拉著她不放:“阿瞿出門打仗,你心裡不安寧便天天往外跑,也得小心身子,別累壞了。”
顧茗一頭扎在她身上撒嬌:“母親,我想阿瞿了,最近天天晚上夢到他。”不說嚴重點她肯定不會同意自己往前線跑。
馮夫人女兒早夭,最受不得小姑娘撒嬌,還是一向孝順體貼的兒媳婦,她都當是女兒看待,亦覺得她年紀小未曾經歷過夫妻分離,丈夫上戰場,心中不知是何等煎熬,頓時心疼起來,撫摸著她的腦袋寬慰:“乖,別擔心了,阿瞿向來謹慎,不會拿自己開玩笑的,你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顧茗低低說:“我好幾次夢見阿瞿,很擔心他。”
馮夫人笑道:“你這孩子!就算是擔心他,可也不能上前線去看他。”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哪知道顧茗立刻就順杆爬:“母親,各家報社與紅十字會的人找我牽頭準備去前線,他們請求我帶隊前往,我推不掉……答應了。”
“你呀,怎麼能胡亂答應呢?”馮夫人在她額頭戳了一指頭:“前線是那麼好玩的?由你帶隊,這幫人不知道打著什麼主意呢。好端端的就非你不可了?”
顧茗抱著她的胳膊靠坐在她身邊,腦袋在她身上蹭蹭:“我懂母親的意思,他們都是辦事辦老了的,非要請求我出面,一方面無非是覺得我的面子好使;另外一方面便是看中了督軍府的兵力,我要出門肯定得派人持槍隨同,大家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證。”
“可是你自己的安全呢?阿瞿肯定不同意的。”
顧茗垂頭喪氣的靠在她身上,一副可憐的小模樣:“母親,其實有時候我也會去想,普通人的命都如飄萍,上次去災區我見到很多家破人亡的慘境,有時候會生出一些傻氣的想法,華夏如今四分五裂,軍政府各自為政,掌權者固然榮光加身,生活優渥,可是普通百姓呢?那些人跟我們都沒有關係,甚至還不是馮家轄下的百姓,可是我覺得他們可憐。身逢亂世連自保能力都沒有的人很是可憐,我就是想……盡我所能的救救他們,能幫多少算多少。”
華夏之痼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她憑著一根筆桿子或者馮瞿手中的政權就可以打破舊的思想,建立新世界的。連年混戰,也只有出現強而有力的政權與大一統的政局,才能有盛世太平,才能有百姓的安穩日子。
她前世從來不覺得自己善心泛濫,太平盛世很容易讓人神經麻痹,也有很多人轉而向流浪的小動物奉獻愛心。當她在災區面對很多活生生的人命,餓殍遍野,內心的悲涼無人知曉,也許就是從那時候起,她開始對自己寫文章的意見產生了質疑——精神糟粕固然需要清除,然而還有更多的人連活命也難。
是不是真正的彎下腰去救人活命才是意義所在,而非隔著紙張文字進行虛無的精神交流?
人一旦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質疑,便會忍不住鑽牛角尖,如果把這些想法講給馮瞿聽,他大約會笑話她。
馮夫人輕拍拍她的手背:“你這個孩子,生了一副慈悲心腸。”
顧茗心想:並不!我只是從來沒見過那麼多人被活生生餓死,浮屍遍野,到處都是新起的墳塋,撕心裂肺的號哭……無望的等待,為了一口豬食都肯豁出命去……如果不是身在人間,她都要懷疑身處地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