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他到底是誰的兒子,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就連對著蕭霄,也沒了先前的尷尬模樣。
前塵已逝,何苦來哉。
他倒是沒有瞞過蕭亞,親口同蕭亞講過,“你的生父,乃是被我所殺。”
不知道是不是旁的人早就同蕭亞說過,他那麼說的時候,蕭亞只是驚愕了一下,便如了常,連個“為什麼”都不曾問過。
也是,有些時候,就算是知道了答案,並不見得心裡就會好過。
大周沒有史書,倒是有史官正在書寫元氏主宰大周時的那段歷史。
百年前的事情,他並不知曉。倒是叫人取了史官書寫的最近這二十年內的史料,一看,除了笑,便還是笑。
元亨成了史上最幸福,又最任性的皇帝。
他的祖父就了成了史上最忠義,又最有才的大臣。
所以,蕭家接替元家,那簡直就是必然又必然的事情。
再所以,史書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他笑過之後,便下了命令,撰寫史書,倒不如多編幾本詩集。
偶爾還想,若是哪一天蕭家被滅,他殺了堂兄,又毒殺了祖父,這些被寫進了史書,他會成為史上最什麼樣的皇帝?
說不好是怕閒著就會胡思亂想,還是怕有朝一日的史書上有關於他的內容,除了殺害親人,就無事可寫。
他登基的第三年,成功將突厥一分為二,再也不能成為大周的危險之時,聚集了二十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大齊。
此時的大齊雖已沒有原先的強盛,卻仍有為數不少的好將領。
戰爭歷時三個月,氣勢洶洶的大周,還是無功而返。
次年的臘月,蕭般若又一次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再一次兵分三路進攻大齊。
這一次歷時兩個半月,蕭般若親率的五萬大軍,打下了大齊的十個城池,卻因著大齊的老將孔思憶,止步於皖西的小長安。
不得已,再一次無功而返。
第三年,八月中旬,蕭般若終於打下了大齊,大齊的九王率領殘部逃竄往西。
至此,大周統一了北境。
接下來,只要一統南北……
不知道是出於壓力,還是想要繁衍生息。
不待大周有所動靜,赫連上就向蕭般若上表了降書,稱南朝甘願成為大周的附庸國。
瞧到那一紙降書之時,蕭般若差點咬碎了牙。
一個人一輩子總要討厭那麼兩三人,不巧,赫連上正是蕭般若討厭的那一個。
要非得問個為什麼,大抵是因著那一年赫連上對他說“蕭公子乃是寶音的哥哥,做哥哥的愛護妹妹那是理所應當。”
這世上最難以讓人接受的就是事實。
他的心裡,從那時起就種下了一根刺。
可沒有其他的辦法,如今的大周也和南朝一樣,再不適宜用兵了。
步子大了會扯到蛋,這是句粗話。可話粗理不粗,用在治國上亦是這樣。
最後,蕭般若還是大筆一揮,認下了南朝這個“乾兒子”。
大丈夫能屈能伸,赫連上一直都是其中的翹楚呢。
大丈夫懂得變通,赫連上的兒子都有了。
蕭般若呢,早就退了付家的親事,有時候也想,他該娶個媳婦了。這便試著封了幾個美人,可那些女人真要命呀!
豐腴的嫉妒婀娜的,婀娜的又嫉妒有才華的,有才華的又嫉妒解風情的,解風情的又嫉妒什麼都不會卻風騷無比的。
好好的皇宮,天天唱大戲。
今兒唱的是爭風吃醋鬥豔戲,明兒又改唱陰謀詭計陷害戲。
有人告訴蕭般若,後宮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缺了正宮之主,這才妖孽橫生。
蕭般若笑的差點兒沒上來氣,他若是想娶妻,還要那些女人做什麼呢?總不至於是留著她們來給他的妻子添堵。
那些女人他不是沒有碰過,當然也不是每個都碰過。
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只要是生理正常,都會有那方面的需求。
他倒是想守身如玉來著,可他的身是為了誰而守呢?
他不願意乾沒有意義的事情,換句話說,他忘不掉該忘的人,又不想娶不想要娶的人。
他總是這樣,卡在了當中,上不去又下不來。
立後的事情一拖再拖,緊接著流言四起。
以至於稍微長的好看點的臣子,不敢一個人前往定鼎宮覲見。
就連蕭亞也躺槍了。
什麼好男風,什麼戀童癖,簡直了,什麼離奇傳什麼,越是不可能的就越是有人相信。
這一日,蕭般若去了書坊檢查蕭亞的功課。
執筆示範之時,不小心碰到了蕭亞的手,他猛地往回一縮。
這個時候,蕭般若還不知道外面的流言,只當蕭亞的心裡芥蒂蕭翰飛的事情。
蕭般若第一次在蕭亞的面前板了臉,“你若是並不想呆在宮裡,我可以送你去你祖父身邊。”
他將蕭亞留在身邊,不過是因著蕭亞一直跟著蕭彌堅住在宮裡,總不能他登了基,就將蕭亞趕出去。
若蕭亞自己不願意,就另當別論了。
他不會說什麼“我殺了你爹是因為他該死”,就算蕭翰飛再該死,那也是對他來說的,對蕭亞,那可是親爹。
殺父之仇,不可不報。
就連對著蕭霄,也沒了先前的尷尬模樣。
前塵已逝,何苦來哉。
他倒是沒有瞞過蕭亞,親口同蕭亞講過,“你的生父,乃是被我所殺。”
不知道是不是旁的人早就同蕭亞說過,他那麼說的時候,蕭亞只是驚愕了一下,便如了常,連個“為什麼”都不曾問過。
也是,有些時候,就算是知道了答案,並不見得心裡就會好過。
大周沒有史書,倒是有史官正在書寫元氏主宰大周時的那段歷史。
百年前的事情,他並不知曉。倒是叫人取了史官書寫的最近這二十年內的史料,一看,除了笑,便還是笑。
元亨成了史上最幸福,又最任性的皇帝。
他的祖父就了成了史上最忠義,又最有才的大臣。
所以,蕭家接替元家,那簡直就是必然又必然的事情。
再所以,史書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他笑過之後,便下了命令,撰寫史書,倒不如多編幾本詩集。
偶爾還想,若是哪一天蕭家被滅,他殺了堂兄,又毒殺了祖父,這些被寫進了史書,他會成為史上最什麼樣的皇帝?
說不好是怕閒著就會胡思亂想,還是怕有朝一日的史書上有關於他的內容,除了殺害親人,就無事可寫。
他登基的第三年,成功將突厥一分為二,再也不能成為大周的危險之時,聚集了二十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大齊。
此時的大齊雖已沒有原先的強盛,卻仍有為數不少的好將領。
戰爭歷時三個月,氣勢洶洶的大周,還是無功而返。
次年的臘月,蕭般若又一次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再一次兵分三路進攻大齊。
這一次歷時兩個半月,蕭般若親率的五萬大軍,打下了大齊的十個城池,卻因著大齊的老將孔思憶,止步於皖西的小長安。
不得已,再一次無功而返。
第三年,八月中旬,蕭般若終於打下了大齊,大齊的九王率領殘部逃竄往西。
至此,大周統一了北境。
接下來,只要一統南北……
不知道是出於壓力,還是想要繁衍生息。
不待大周有所動靜,赫連上就向蕭般若上表了降書,稱南朝甘願成為大周的附庸國。
瞧到那一紙降書之時,蕭般若差點咬碎了牙。
一個人一輩子總要討厭那麼兩三人,不巧,赫連上正是蕭般若討厭的那一個。
要非得問個為什麼,大抵是因著那一年赫連上對他說“蕭公子乃是寶音的哥哥,做哥哥的愛護妹妹那是理所應當。”
這世上最難以讓人接受的就是事實。
他的心裡,從那時起就種下了一根刺。
可沒有其他的辦法,如今的大周也和南朝一樣,再不適宜用兵了。
步子大了會扯到蛋,這是句粗話。可話粗理不粗,用在治國上亦是這樣。
最後,蕭般若還是大筆一揮,認下了南朝這個“乾兒子”。
大丈夫能屈能伸,赫連上一直都是其中的翹楚呢。
大丈夫懂得變通,赫連上的兒子都有了。
蕭般若呢,早就退了付家的親事,有時候也想,他該娶個媳婦了。這便試著封了幾個美人,可那些女人真要命呀!
豐腴的嫉妒婀娜的,婀娜的又嫉妒有才華的,有才華的又嫉妒解風情的,解風情的又嫉妒什麼都不會卻風騷無比的。
好好的皇宮,天天唱大戲。
今兒唱的是爭風吃醋鬥豔戲,明兒又改唱陰謀詭計陷害戲。
有人告訴蕭般若,後宮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缺了正宮之主,這才妖孽橫生。
蕭般若笑的差點兒沒上來氣,他若是想娶妻,還要那些女人做什麼呢?總不至於是留著她們來給他的妻子添堵。
那些女人他不是沒有碰過,當然也不是每個都碰過。
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只要是生理正常,都會有那方面的需求。
他倒是想守身如玉來著,可他的身是為了誰而守呢?
他不願意乾沒有意義的事情,換句話說,他忘不掉該忘的人,又不想娶不想要娶的人。
他總是這樣,卡在了當中,上不去又下不來。
立後的事情一拖再拖,緊接著流言四起。
以至於稍微長的好看點的臣子,不敢一個人前往定鼎宮覲見。
就連蕭亞也躺槍了。
什麼好男風,什麼戀童癖,簡直了,什麼離奇傳什麼,越是不可能的就越是有人相信。
這一日,蕭般若去了書坊檢查蕭亞的功課。
執筆示範之時,不小心碰到了蕭亞的手,他猛地往回一縮。
這個時候,蕭般若還不知道外面的流言,只當蕭亞的心裡芥蒂蕭翰飛的事情。
蕭般若第一次在蕭亞的面前板了臉,“你若是並不想呆在宮裡,我可以送你去你祖父身邊。”
他將蕭亞留在身邊,不過是因著蕭亞一直跟著蕭彌堅住在宮裡,總不能他登了基,就將蕭亞趕出去。
若蕭亞自己不願意,就另當別論了。
他不會說什麼“我殺了你爹是因為他該死”,就算蕭翰飛再該死,那也是對他來說的,對蕭亞,那可是親爹。
殺父之仇,不可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