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她沒有等到元亨的答案,還會不厭其煩地繼續再問一百遍。

  玉寶音使人去北梁接來了商軌。

  可商軌那幾把刷子,她早就學了個乾淨,她是無計可施了,他又有什麼法子呢?

  玉寶音在江邊建了座茅屋,她和元亨就住在茅屋裡。有的時候,她會面江而坐,更多的時候,是坐在床前。有時不發一言,有時又喋喋不休。

  她想起了遠在長安的蕭慕,特別囑咐了梁生,去將蕭慕接到此。

  她真的不想說,接蕭慕來此,只為讓其見元亨最後一面。

  單單是做出這樣的決定,都是讓她痛不欲生的。

  她爹走的時候,她那時還小,只是覺得傷心,卻不曉得心痛的滋味。

  而如今……睡不著的時候會痛,睡著了做夢在痛,直到痛醒。

  一連十數日,骨瘦嶙峋。

  蕭般若握著探子送來的有關她的消息,將自己關在了定鼎宮裡,從日出到日落,再到新的一天來臨。

  三日之後,梁生才將到達長安,玉寶音的茅屋外多了一盆不知名的紫色盆栽。

  商軌道:“那是起藁,可入藥。”

  ***

  這幾個月來,江面上總是飄著一艘小船,白日裡會靠岸,到了夜間,就會飄啊飄,飄到江水中央去。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月亮升起的時候,那艘小船還在岸邊。

  一個穿著長袍的高瘦男子從小船上了岸,他提了盞燈籠,對著小船照啊照,道了一句:“桂花餡的不好吃,什錦的才好吃,事事都聽你的,叫我跑腿,買什麼樣的元宵,當然得我說的算。”

  話畢,不待裡頭的人回話,便提著燈籠,搖搖晃晃越走越遠,很快就走到了不需要燈籠的地方。

  街市上到處都是彩燈,還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好像有些不太適應這喧囂,站在街市的入口,癔症了好一會兒,才吹滅了手中的燈籠,一步一頓地往裡走。

  他至始至終都記著他是來買元宵,一心尋的也是賣元宵的小販,只是管的住眼睛,可管不住耳朵,總有些奇奇怪怪的聲音闖進來。

  “古有堯禪舜繼,今有元氏惠帝,實乃大公無私矣!”

  他下意識去尋那聲音,只見一個白鬍子的老漢身旁圍了許多的小孩,不知是在講德還是在講故事。

  他有些想笑,到底沒忍住道了一句:“你又怎知堯禪讓於舜是不是真的甘心?堯將爭奪權力者囚禁,但是卻沒有防住舜。舜殺光了堯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堯退位。失敗者的歷史,還不都是成功者改寫的。”

  老漢沒想到來了個拆台的,指著他道:“你是誰?敢不敢報上名來同我一辯!”

  敢倒是敢,不過,他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我,我就是來買元宵的。”他一抬手,叫住了沿街叫賣的小販,“給我一碗桂花餡的元宵。”這就慌慌張張地擠出了人群。

  “什麼?什錦的更好吃?不不不,還是桂花餡的更好吃呢。”

  ☆、104|0番外一

  “你怕我娘嗎?”

  這話問的,會用一百艘蒙衝來接女兒的丈母娘,自然是霸氣無比。

  至於怕不怕這個問題,不好說。就算丈母娘不是一身的霸氣,而是和善溫和的,哪有女婿敢不怵丈母娘的呢?

  尤其是媳婦還沒娶進門。

  元亨沒好意思直說,“嘿嘿”兩聲,想要搪塞過去。

  可是玉寶音認真起來,真的是認真無比。

  她又道:“問你話呢,你怕我娘嗎?”

  元亨只好如實地說著自己的擔心:“高遠公主只比我大了十歲,而我又比你大了十歲……”剩下的話他就是不說,她也應該明白。

  還有一點,他可沒好意思說,想當年,高遠公主從南朝來到大周,若不是他掀起了那場三個鰥夫搶一個寡婦的風雲,沒準兒會娶了高遠公主的人是他呢!

  那麼一來,她可就成了他的“閨女”。

  就是不知道高遠公主想起那段往事,心中會不會有芥蒂?

  嗯,還有,會不會嫌他歲數大了?會不會嫌他身體不好?會不會嫌他的身份尷尬?

  總之,擔心的事情有一籮筐。

  他還真是很怵高遠公主啊。

  也不知他那舅舅會不會幫他一把?

  ***

  這大天白日的,立在渡口邊接女兒的蕭景,連續打了數個噴嚏。

  蕭南道:“爹,你傷風了?”

  蕭景揉了揉鼻子,“這大熱天的傷什麼風,我估摸著八成是有人想我了。”

  “瞧爹你說的,好像是在說阿姐一點兒都不想我和娘。”蕭南不能苟同地道。

  蕭景搖了搖頭:“你不懂。”他又沒說“想”他的人一定就是玉寶音。

  元亨死還是沒死,還有他在哪裡的消息,都是玉寶音傳到北梁的。

  秦愫害怕大周還有人想要元亨的命,這才叫霍敬玉調集了百艘蒙沖,明面上是去接玉寶音,實際上是去給元亨保駕護航。

  說來說去,甭管她對元亨滿不滿意,不叫女兒傷心,那才是最最重要的。

  說到蕭景的態度,他的態度就是秦愫的態度。

  這是好聽的說法,換句話說,秦愫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