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回去的飛機上,呂新海望著仿佛觸手可及的雲海,就像顧城的詩說的,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番外二 當初
方特助一直覺得自家老總什麼都好,年輕有為,氣度不凡,頭腦聰明,品味超群,出手闊綽,待人有禮……
好了,馬屁拍完了,接下來該說一說缺點了。
缺點就是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了。
上位者的確是應該讓人捉摸不透,但那種厚黑學是給心術不正的人準備的,老闆只是不苟言笑以及聰明絕倫罷了,之所以會有人認為他心機深沉,那是思路跟不上他的節奏。
他們老闆對待這種小蝦米,根本用不了心機這麼高段位的技能。
但是自從從S城回來後,老闆就變得喜怒無常起來。
比如去之前還算心情不錯,甚至能看出有微微笑意,回來後,就開始面黑如碳,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場,嚇得全公司上下戰戰兢兢。
這種內分泌失調的氣場一直持續了大半年,老闆才微微好了些。
但他再也不去S市了,不僅不去,連提一提都不太樂意。
一年後,董事會提案成立海誠文化集團,礙於地緣優勢,建議將海誠文化放到文化大市S市,在誰來負責海誠文化這個問題上,董事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
按理來說,這麼大一塊餅,又是從未涉足的領域,所有人都認為可能是老總親自接手幫助起步。但此方案一提出來,老總第一個就否決了,不僅否決,還很堅決,言稱自己培養了這麼多人才,不能讓自己事必躬親,總要讓大家都有成長的可能性。
剩下的候選人就是董事周興推薦的呂超產。呂超產是海城宣傳的文化經理,這人以前確實在影視娛樂公司工作過,有相關從業經驗。此言一出,知道的人都嗤之以鼻,這廝有經驗不假,有能力也不假,可人卻是個地洞老鼠,押在眼皮子底下幹活還行,一旦放出去,誰知道好色的老毛病會不會又犯了。
可是不讓他去,一時半刻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再加上周董事在董事會一貫蠻橫的作風,老總這回居然還沒再抗爭,睜隻眼閉隻眼就算答應了。
接下來就是買地皮,蓋樓,經過兩年緊張的籌備,海誠文化的大匾額終於在S市掛了起來。
由於周董事的鼎力支持,呂超產還是準時走馬上任了,對於此,呂新海雖說不支持,但也沒怎麼反對。
又過了一年,到了年尾,方特助看著海誠文化送過來的年度報表,感覺非常不對,但不敢多說,敲了敲老總辦公室的門,給送了進去。
呂新海此時正伏在桌子上寫寫畫畫,方特助也不敢打攪,站在一邊等著。
呂新海一抬頭,看見方特助站著,有些詫異:“文件放那就行了。”
方特助有些難以啟齒,但還是猶疑著說了出來:“呂總,這幾分報表,我看著像有問題……”
其實他這麼做是逾矩了,按理來說報表有問題應該是財務科或業務部前來對接。他作為生活特助,說是服務老總的衣食住行,但他這位服務對象,生活要求極為簡單,從不提多餘的要求,倒顯得他這個特助挺清閒,現在不僅清閒,還插手到業務上,很難令老闆不多心。
其實如果是別人,方特助絕對不會多事。但這個報表實在太過分了,連他都看不下去,送上來的數字不僅虧損,數額還不低,他真是奇怪老總到底是沒看明白還是根本就沒看,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沒想到老總只是笑了一下,說知道了。又低下頭寫寫畫畫去了。
方特助一頭霧水地出去了。
不過他跟了老總快五年,知道老總不是個軟柿子,他雖然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甚至稱得上溫和,但那骨子裡的疏離與高高在上是隱藏不住的。
最起碼,他不是個能容人在身側酣眠的人,現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還有更大的動作。
果不其然,在年後的春天,公司的開局董事會上,會開到一半,有人提出海誠文化短短一年就造下了近七千萬的虧空,是否應該把呂超產叫回來興師問罪一番。
別人還未說什麼,周董事第一個蹦起來。
當年呂新海創辦公司的時候,周董事還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闆,看上了呂新海後,不僅投錢,甚至把自己也投了進來。
事實證明他非常有眼光,呂新海沒讓他失望,海城集團以業界神話的速度壯大成了一個資本怪獸,而他認為自己就是站在怪獸頭頂操控著一切的人。
至於呂新海,他承認他是個人才,但到底還是個毛頭小子,有幾分能耐怎麼樣,還不是自己一說話就靠邊站。
今天也不會例外吧。
可惜,沒有。
會開到一半,呂新海突然暫停會議,讓大家先出去。只留下了周董事和劉董事兩個人。
眾人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如鳥獸散裝四散而去,只留下這兩個人面面相覷,望著坐在首席,一臉沉思的呂新海。
他並未說話,修長的手指還在桌子上敲敲點點,似乎在想一個令他費解的問題。
終於還是周董事撐不住了,沉著聲道:“呂總,你把我們兩個老頭子留下,你想說什麼?”
“我在想,”呂新海並未看他,只是嘆了口氣,道,“人為什麼總是這麼貪,為什麼總是要干一些讓我不高興的無聊事。”
☆、番外二 當初
方特助一直覺得自家老總什麼都好,年輕有為,氣度不凡,頭腦聰明,品味超群,出手闊綽,待人有禮……
好了,馬屁拍完了,接下來該說一說缺點了。
缺點就是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了。
上位者的確是應該讓人捉摸不透,但那種厚黑學是給心術不正的人準備的,老闆只是不苟言笑以及聰明絕倫罷了,之所以會有人認為他心機深沉,那是思路跟不上他的節奏。
他們老闆對待這種小蝦米,根本用不了心機這麼高段位的技能。
但是自從從S城回來後,老闆就變得喜怒無常起來。
比如去之前還算心情不錯,甚至能看出有微微笑意,回來後,就開始面黑如碳,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場,嚇得全公司上下戰戰兢兢。
這種內分泌失調的氣場一直持續了大半年,老闆才微微好了些。
但他再也不去S市了,不僅不去,連提一提都不太樂意。
一年後,董事會提案成立海誠文化集團,礙於地緣優勢,建議將海誠文化放到文化大市S市,在誰來負責海誠文化這個問題上,董事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
按理來說,這麼大一塊餅,又是從未涉足的領域,所有人都認為可能是老總親自接手幫助起步。但此方案一提出來,老總第一個就否決了,不僅否決,還很堅決,言稱自己培養了這麼多人才,不能讓自己事必躬親,總要讓大家都有成長的可能性。
剩下的候選人就是董事周興推薦的呂超產。呂超產是海城宣傳的文化經理,這人以前確實在影視娛樂公司工作過,有相關從業經驗。此言一出,知道的人都嗤之以鼻,這廝有經驗不假,有能力也不假,可人卻是個地洞老鼠,押在眼皮子底下幹活還行,一旦放出去,誰知道好色的老毛病會不會又犯了。
可是不讓他去,一時半刻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再加上周董事在董事會一貫蠻橫的作風,老總這回居然還沒再抗爭,睜隻眼閉隻眼就算答應了。
接下來就是買地皮,蓋樓,經過兩年緊張的籌備,海誠文化的大匾額終於在S市掛了起來。
由於周董事的鼎力支持,呂超產還是準時走馬上任了,對於此,呂新海雖說不支持,但也沒怎麼反對。
又過了一年,到了年尾,方特助看著海誠文化送過來的年度報表,感覺非常不對,但不敢多說,敲了敲老總辦公室的門,給送了進去。
呂新海此時正伏在桌子上寫寫畫畫,方特助也不敢打攪,站在一邊等著。
呂新海一抬頭,看見方特助站著,有些詫異:“文件放那就行了。”
方特助有些難以啟齒,但還是猶疑著說了出來:“呂總,這幾分報表,我看著像有問題……”
其實他這麼做是逾矩了,按理來說報表有問題應該是財務科或業務部前來對接。他作為生活特助,說是服務老總的衣食住行,但他這位服務對象,生活要求極為簡單,從不提多餘的要求,倒顯得他這個特助挺清閒,現在不僅清閒,還插手到業務上,很難令老闆不多心。
其實如果是別人,方特助絕對不會多事。但這個報表實在太過分了,連他都看不下去,送上來的數字不僅虧損,數額還不低,他真是奇怪老總到底是沒看明白還是根本就沒看,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沒想到老總只是笑了一下,說知道了。又低下頭寫寫畫畫去了。
方特助一頭霧水地出去了。
不過他跟了老總快五年,知道老總不是個軟柿子,他雖然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甚至稱得上溫和,但那骨子裡的疏離與高高在上是隱藏不住的。
最起碼,他不是個能容人在身側酣眠的人,現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還有更大的動作。
果不其然,在年後的春天,公司的開局董事會上,會開到一半,有人提出海誠文化短短一年就造下了近七千萬的虧空,是否應該把呂超產叫回來興師問罪一番。
別人還未說什麼,周董事第一個蹦起來。
當年呂新海創辦公司的時候,周董事還是一家投資公司的老闆,看上了呂新海後,不僅投錢,甚至把自己也投了進來。
事實證明他非常有眼光,呂新海沒讓他失望,海城集團以業界神話的速度壯大成了一個資本怪獸,而他認為自己就是站在怪獸頭頂操控著一切的人。
至於呂新海,他承認他是個人才,但到底還是個毛頭小子,有幾分能耐怎麼樣,還不是自己一說話就靠邊站。
今天也不會例外吧。
可惜,沒有。
會開到一半,呂新海突然暫停會議,讓大家先出去。只留下了周董事和劉董事兩個人。
眾人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如鳥獸散裝四散而去,只留下這兩個人面面相覷,望著坐在首席,一臉沉思的呂新海。
他並未說話,修長的手指還在桌子上敲敲點點,似乎在想一個令他費解的問題。
終於還是周董事撐不住了,沉著聲道:“呂總,你把我們兩個老頭子留下,你想說什麼?”
“我在想,”呂新海並未看他,只是嘆了口氣,道,“人為什麼總是這麼貪,為什麼總是要干一些讓我不高興的無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