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見袖暖確實走遠了,才提筆,落筆在紙上:
“近日多病,知命不久矣。望君安好。此後再無人為您分憂解難,望,珍重。”
最後兩個字寫的格外用力,甚至有些歪斜,與前面秀氣大方的端正字截然不同。像是個將死之人拼了命畫下的筆跡。
寫完將這張紙放在一邊,又拿出第二張紙,慢慢寫道:“袖暖,多謝近日來的照顧,我們看似主僕,實則如初次相見,可為朋友。你也看見了,姜丞相恨透了我,而我作為他手下的客卿,就永遠是他的客卿,他若登帝,我便是臣子,君命不可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生便是如此了。不必心痛,這就是我的宿命。待你看見這張紙時,請將我直接下葬,不要給別人來悼念的機會了,向世人宣稱我是重病而亡便可。另一張紙送去堂將宅——看完燒毀,多謝。”
寫罷擱筆。
果真應了那句話嗎?敵國破,謀臣亡。
她還是不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姜蒙楽身上。都說帝王無情,歷代帝王有幾個沒有暗中打擊前朝勢力,又有幾個留下了與他共同打下江山的人,有幾個敢呢?
唐海黎抽出腰間的小匕首,將刀刃停在手腕上,冰涼的刀刃與皮膚貼得緊緊的,好像在誘惑皮膚下面鮮活滾燙的血液出來。
她的那把匕首睿天,數十年從未離身,但出了堂將宅,竟然落在了姜蒙楽的房間裡。但養成的習慣難改,隨意配了把匕首,每日別在腰間,不然總會覺得哪裡奇怪。
此時這把隨意配在身上的匕首便是最後結果她性命的東西了。
真是諷刺。她從未想過哪天她會死於兵刃之下,她給左籬說過,“若是我哪天死了,那一定是老死的!”那時候左籬還笑她,“可不是老死了,這一頭的白絲!芳齡十三便要老死了!”
世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老死”,那可真是太圓滿了。
刀刃在手腕上輕輕移動。唐海黎閉眼,靜靜感受刀刃在肌膚上一點點挪動。
若是她現在睜眼,便能看見這一幕:一把小匕首的刀刃劃破了那手腕上如雪白嫩的皮膚,從那道劃痕中,漸漸滲出鮮紅的血液,越來越多。滴落在白茫茫地上,滲入雪中。
原本端正坐在地上的唐海黎,覺得坐著有些累了,慢慢往側邊靠,倒在一堆高高厚厚的雪上。被劃破手腕的那隻手,搭在雪堆上,血跡滲透了雪堆,染上了披風。
遠遠看去,那一片都是鮮紅。
不僅僅是累,還有些疼。這麼多年,她第一次覺得,好疼。跳動的血脈里在抽搐。隱約間,似乎感覺到有人靠近,在探她的鼻息。
唐海黎動不了,但她確信她現在還有氣息,還沒死透,她的腦子還在活動。
那個人探了她的鼻息之後,她又聽到了衣角折動的聲音,那個人起身了。並不在意面前的她是否死了。
她聽到了摺紙的聲音,和離開的腳步聲。她知道,這個人是袖暖。
可是她沒有看見袖暖收起兩張紙後,在臉上暈開的笑容,也沒聽見袖暖邊走邊遠,越吹越大的哨聲。
次日。
整個監軍府掛起了白綢子。
急報從監軍府送到了堂將宅,一路狂奔。
傳信的小廝到達,喊著:“急報!姜丞相恕罪!左監軍重病身亡!”姜蒙楽聽到這一句,整個人從椅中驚起,雙手雙腳不知放在哪裡,茫然失措,“你再說一遍!”
那小廝老實,道:“左監軍重病身亡。”
半天過去。
姜蒙楽緊緊攥著那張監軍府送來的遺信,臉上青筋暴起,牙關咬得死死的,似乎在忍著什麼。
又是病死,又是病死。
他是不是不該想著當皇帝,該想著當個大夫。
呵,為什麼他每當下了決心的時候,他愛的人就離他而去。而且是天人兩隔。
病死很難受吧。
或許以後就不難受了。先生和阿籬可是好友,都下去了反倒有伴了。他呢……她倆留他一個人在世上,做什麼。
生命中的光輝,若只是當成曇花一現,倒也罷了。
本來陷入長期的黑暗,一直下去也慢慢就習慣了,可是先生還給他派了個阿籬過來,讓他世界重新接受光明,如今,便是徹底黑了。
姜蒙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想去看看她。”
那小廝剛想說“左監軍已經下葬”,姜蒙楽將頭偏了回去,又搶先道:“不不,我還是不去了。”說著兩手的拳頭又握緊了些。
這一日,監軍府和堂將宅,一片雪白。連柱子,牌匾,通通掛滿了白綢緞。完完全全融進了冬色。
☆、登帝位
繼唐合之後,長柯城第二個官員死亡了,死因同樣是病死。這消息一放出來,皇城內各處皆是人心惶惶。在常年和平安定的長柯城內,官員死亡是不常見的事情,而如今短短几年內就死了兩名。
有人覺得,這不正常,這兩個官員都是年輕才俊,又都是姜蒙楽手下的謀士,死得太過巧合,怕不是有陰謀。
有人只覺得,定是姜蒙楽此人克謀士,病死也是天道。
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三日之內,堂將宅的謀士客卿紛紛作鳥獸散。一個不留。
堂將宅內因為喪事來得太急,四下僕從忙忙碌碌,頗有雜音。上合眉透過鎖著的木窗,悠悠地往外望了望,輕輕道:“死了好,死了好。”端著茉耳送來的飯菜,揚著笑,吃得格外賣力,好像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茉耳送完飯,往回走,路上遇到拿著白綢緞的下人,幫忙攬一把,道:“我來吧,你去拿另外的。”她打了個哆嗦。天太冷了,多抱一席白綢子在懷裡也是好的。
被革職的維丞相之府,早已被塵封起來,但圍在府外的小孩子們玩得起興,一圈一圈跑著丟手絹。再冷的天也沒讓他們覺得該待在家裡。路邊走來一個老頭,衣衫整潔,形容疲憊,但神色張狂,笑著遞給了小孩子們一些麻糖。
唯一沒有被封的維家只有內閤府了,也就是維妄周維內閣學士的府邸。內閤府並沒有絲毫逃脫命運的欣喜,而是整個府里一樣掛起了白色的綢緞。
左籬是姜蒙楽的謀士,整個長柯城人盡皆知的事情,即使當上了監軍使,那也是姜丞相手下的人。而這兩天眾人看見了姜蒙楽的態度,以至於,監軍府空無一人,堂將宅卻是人滿為患。
每個大家族都派了人來弔唁。每個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一律依次上門為其弔唁。
司寇細數下來,除了驍遠將軍眞仙那邊沒派人來,其他都到過了 。甚至皇帝也來過了。
“這種小事為何要我們來清算?”作俞雙手抱著,靠著綁滿白綢緞的圓柱懶懶道。
司寇認真拿著筆點算手中的單子,道:“將軍他,呸,我們丞相哪有那個心思來數人,何況左監軍跟丞相關係好,清算弔唁之人,也不是小事吧。”開口便知不對,立馬改口了。他只是習慣了叫姜蒙楽為將軍。
“近日多病,知命不久矣。望君安好。此後再無人為您分憂解難,望,珍重。”
最後兩個字寫的格外用力,甚至有些歪斜,與前面秀氣大方的端正字截然不同。像是個將死之人拼了命畫下的筆跡。
寫完將這張紙放在一邊,又拿出第二張紙,慢慢寫道:“袖暖,多謝近日來的照顧,我們看似主僕,實則如初次相見,可為朋友。你也看見了,姜丞相恨透了我,而我作為他手下的客卿,就永遠是他的客卿,他若登帝,我便是臣子,君命不可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生便是如此了。不必心痛,這就是我的宿命。待你看見這張紙時,請將我直接下葬,不要給別人來悼念的機會了,向世人宣稱我是重病而亡便可。另一張紙送去堂將宅——看完燒毀,多謝。”
寫罷擱筆。
果真應了那句話嗎?敵國破,謀臣亡。
她還是不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姜蒙楽身上。都說帝王無情,歷代帝王有幾個沒有暗中打擊前朝勢力,又有幾個留下了與他共同打下江山的人,有幾個敢呢?
唐海黎抽出腰間的小匕首,將刀刃停在手腕上,冰涼的刀刃與皮膚貼得緊緊的,好像在誘惑皮膚下面鮮活滾燙的血液出來。
她的那把匕首睿天,數十年從未離身,但出了堂將宅,竟然落在了姜蒙楽的房間裡。但養成的習慣難改,隨意配了把匕首,每日別在腰間,不然總會覺得哪裡奇怪。
此時這把隨意配在身上的匕首便是最後結果她性命的東西了。
真是諷刺。她從未想過哪天她會死於兵刃之下,她給左籬說過,“若是我哪天死了,那一定是老死的!”那時候左籬還笑她,“可不是老死了,這一頭的白絲!芳齡十三便要老死了!”
世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老死”,那可真是太圓滿了。
刀刃在手腕上輕輕移動。唐海黎閉眼,靜靜感受刀刃在肌膚上一點點挪動。
若是她現在睜眼,便能看見這一幕:一把小匕首的刀刃劃破了那手腕上如雪白嫩的皮膚,從那道劃痕中,漸漸滲出鮮紅的血液,越來越多。滴落在白茫茫地上,滲入雪中。
原本端正坐在地上的唐海黎,覺得坐著有些累了,慢慢往側邊靠,倒在一堆高高厚厚的雪上。被劃破手腕的那隻手,搭在雪堆上,血跡滲透了雪堆,染上了披風。
遠遠看去,那一片都是鮮紅。
不僅僅是累,還有些疼。這麼多年,她第一次覺得,好疼。跳動的血脈里在抽搐。隱約間,似乎感覺到有人靠近,在探她的鼻息。
唐海黎動不了,但她確信她現在還有氣息,還沒死透,她的腦子還在活動。
那個人探了她的鼻息之後,她又聽到了衣角折動的聲音,那個人起身了。並不在意面前的她是否死了。
她聽到了摺紙的聲音,和離開的腳步聲。她知道,這個人是袖暖。
可是她沒有看見袖暖收起兩張紙後,在臉上暈開的笑容,也沒聽見袖暖邊走邊遠,越吹越大的哨聲。
次日。
整個監軍府掛起了白綢子。
急報從監軍府送到了堂將宅,一路狂奔。
傳信的小廝到達,喊著:“急報!姜丞相恕罪!左監軍重病身亡!”姜蒙楽聽到這一句,整個人從椅中驚起,雙手雙腳不知放在哪裡,茫然失措,“你再說一遍!”
那小廝老實,道:“左監軍重病身亡。”
半天過去。
姜蒙楽緊緊攥著那張監軍府送來的遺信,臉上青筋暴起,牙關咬得死死的,似乎在忍著什麼。
又是病死,又是病死。
他是不是不該想著當皇帝,該想著當個大夫。
呵,為什麼他每當下了決心的時候,他愛的人就離他而去。而且是天人兩隔。
病死很難受吧。
或許以後就不難受了。先生和阿籬可是好友,都下去了反倒有伴了。他呢……她倆留他一個人在世上,做什麼。
生命中的光輝,若只是當成曇花一現,倒也罷了。
本來陷入長期的黑暗,一直下去也慢慢就習慣了,可是先生還給他派了個阿籬過來,讓他世界重新接受光明,如今,便是徹底黑了。
姜蒙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想去看看她。”
那小廝剛想說“左監軍已經下葬”,姜蒙楽將頭偏了回去,又搶先道:“不不,我還是不去了。”說著兩手的拳頭又握緊了些。
這一日,監軍府和堂將宅,一片雪白。連柱子,牌匾,通通掛滿了白綢緞。完完全全融進了冬色。
☆、登帝位
繼唐合之後,長柯城第二個官員死亡了,死因同樣是病死。這消息一放出來,皇城內各處皆是人心惶惶。在常年和平安定的長柯城內,官員死亡是不常見的事情,而如今短短几年內就死了兩名。
有人覺得,這不正常,這兩個官員都是年輕才俊,又都是姜蒙楽手下的謀士,死得太過巧合,怕不是有陰謀。
有人只覺得,定是姜蒙楽此人克謀士,病死也是天道。
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三日之內,堂將宅的謀士客卿紛紛作鳥獸散。一個不留。
堂將宅內因為喪事來得太急,四下僕從忙忙碌碌,頗有雜音。上合眉透過鎖著的木窗,悠悠地往外望了望,輕輕道:“死了好,死了好。”端著茉耳送來的飯菜,揚著笑,吃得格外賣力,好像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茉耳送完飯,往回走,路上遇到拿著白綢緞的下人,幫忙攬一把,道:“我來吧,你去拿另外的。”她打了個哆嗦。天太冷了,多抱一席白綢子在懷裡也是好的。
被革職的維丞相之府,早已被塵封起來,但圍在府外的小孩子們玩得起興,一圈一圈跑著丟手絹。再冷的天也沒讓他們覺得該待在家裡。路邊走來一個老頭,衣衫整潔,形容疲憊,但神色張狂,笑著遞給了小孩子們一些麻糖。
唯一沒有被封的維家只有內閤府了,也就是維妄周維內閣學士的府邸。內閤府並沒有絲毫逃脫命運的欣喜,而是整個府里一樣掛起了白色的綢緞。
左籬是姜蒙楽的謀士,整個長柯城人盡皆知的事情,即使當上了監軍使,那也是姜丞相手下的人。而這兩天眾人看見了姜蒙楽的態度,以至於,監軍府空無一人,堂將宅卻是人滿為患。
每個大家族都派了人來弔唁。每個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一律依次上門為其弔唁。
司寇細數下來,除了驍遠將軍眞仙那邊沒派人來,其他都到過了 。甚至皇帝也來過了。
“這種小事為何要我們來清算?”作俞雙手抱著,靠著綁滿白綢緞的圓柱懶懶道。
司寇認真拿著筆點算手中的單子,道:“將軍他,呸,我們丞相哪有那個心思來數人,何況左監軍跟丞相關係好,清算弔唁之人,也不是小事吧。”開口便知不對,立馬改口了。他只是習慣了叫姜蒙楽為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