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賢妃被他一番話說得掉下眼淚,她一邊拭著眼淚一邊說道,“父親不必擔憂,女兒自會萬分小心。還有,入宮一事,本也是我自願,我不怪你,也不後悔。”
父女二人把話說開了,各自神色都緩和下來。賢妃於是又對方秀清說了另一個驚天大秘密:皇上他不能孕育子嗣。
方秀清嚇了一跳,“此話當真?”
“我怎麼敢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現如今滿皇宮的人都知道此事,只因涉及到鼎祚大業,多數人又不知道內情,是以不敢外傳。要不然父親以為皇上這好幾個月為何只專寵皇后一人?太后也不勸他,是因為知道他……我之前之所以親近太后,也是因為覺得萬一譚寄執掌了江山,咱們方家也有個靠頭,不至於像葉家一樣成為俎上魚肉。”
“你呀你,你呀你,”方秀清無奈地搖搖頭,“你的眼光,該長的時候不長,該短的時候不短。現在你就應該只顧眼前。儲君這種事情,根本不是咱們敢想的,你一點心思也不要動才好。就算皇上真的不能孕育子嗣,離江山易主也還得幾十年。皇上今年才二十一歲,身體也好,誰能保證熬過他?是太后是葉修名還是方秀清?就算你能熬,可是一旦你惦記上‘儲君’這兩個字,皇上又豈能容得下你?你要記住,伴君如伴虎,無論你站在多高的位置,都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該動的心思,想都別想。”
賢妃點頭稱是。方秀清也不知她聽進去多少。他現在無比後悔把這個女兒送入宮中。也不知是不是和太后待久了近墨者黑,他總覺得女兒不如以往聰明了,尤其是在面對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上,她總容易拎不清。而且,也越來越急躁,不如以往在家時冷靜。
其實想一想也可以理解,後宮實在是個鍛鍊人的地方,自己女兒年紀輕不經事,總要經過一番歷練才能成熟。
想到這裡,方秀清又覺得不服氣,怎麼葉修名的孫女,在後宮混得就越來越風生水起了呢?按理說,她應該是既不討皇上喜歡,又受太后的壓制,只有一個後位朝不保夕,應該處處掣肘才是,卻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她愣是把這個皇后當得穩穩噹噹。看來此女子是個狠角色。
反觀自己的女兒。什麼都別說了……
***
賢妃回家省親,恩寵隆盛,許多人把它當做一個信號,配合著之前關於皇后的謠言,自然可以推敲出皇上的態度。看來方家這是很得皇上器重啊……宮裡宮外不少人摩拳擦掌想著怎麼往上貼。方家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這種風光只維持了一天。
次日賢妃回宮之時,剛一落腳便接到紀無咎的聖旨,以僭越之罪把賢妃連降三級,罰俸一年。
本來賢妃聽過父親的忠告後,還以為這次紀無咎只是警告一番,留個情面,不會把她怎樣。且她又覺得這次的事情自己並未親自插手,即便皇后想對付她,也沒有證據。卻沒料到,皇上隻字不提傳謠下藥之事,只揪住她之前的把柄不放,使她無力申訴,只得吃這一個啞巴虧。
一會兒是烈火烹油一會兒是寒風過境,宮裡宮外的人們對皇上這種精神分裂一般的做法十分不解。
哦,除了精神分裂,他還狂性大發了……
早在紀無咎下令逮捕許令一家上下時,太后就找他來求情。母子二人當場便起了爭執,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不好胡攪蠻纏大吵大鬧。太后想著苦口婆心以理服人,於是擺事實講道理,從祖宗家法講到江山社稷,從皇后的職業操守講到母子情深,說到最後就開始抹眼淚。
然而,她說一句,紀無咎就駁一句。自己這兒子整天跟葉蓁蓁那小妖婦在一起,別的好處沒學會,嘴巴倒是越練越鋒利了,嗆起人來穩准狠,每句話都像一個不斷膨脹的麵團堵在你的喉嚨里,堵得你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呼吸困難心臟停跳,恨不得殺幾個人來泄一泄憤。
對於太后那三板斧,紀無咎也看膩了,沒什麼耐心了。他從來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但凡有人想威脅他的掌控,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不是一個多情的人,但凡有想踐踏他那點微薄的情分,那更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沒有對哪一個女人有如對葉蓁蓁這般上心過,但凡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陰謀加害他的妻子,那真的是太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太后說得口乾舌燥,幹了三碗茶水,紀無咎卻巋然不動,絲毫不鬆口。到後來她幾乎祭出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婦終結技,紀無咎才勉強答應,寬大處理。
寬大處理的結果就是許令及其母還有他們那一房管家夫婦,因誹謗朝廷意圖謀逆罪大惡極而被判死刑,秋後問斬。餘下許府上下無論男女主僕凡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者一律流放到瓊州。不止這一府,許氏除了嫡系一支,其他各房與太后走得近、平時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為非作歹慣了的,紀無咎這次一併料理了個乾淨,都把他們趕到那個原生態的地方去打漁。
做完這些,他總算出了口惡氣。
太后聽說這個處理結果的時候,正在佛前念經。她聽到宮女來報,不等對方說完,便眼前一黑。如來佛祖並座下的兩個菩薩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這位虔誠的信徒厥了過去。
等到悠悠醒轉,太后火燒屁股一樣直奔乾清宮找紀無咎理論,連頭上薰了藥的抹額也顧不得摘。
不過她在乾清宮撲了個空。因為紀無咎去了坤寧宮,找葉蓁蓁邀功去了。夫妻二人這幾日被煩心事困擾,也不曾好好親熱過,紀無咎見了葉蓁蓁,與她坐在一處說了幾句,因心情舒暢,他看葉蓁蓁也是怎麼看怎麼嫵媚,於是心癢難耐,等不得天黑,大白天地便要動手動腳。
小鷯哥正蹲在架上閉目養神。雖然如此,紀無咎也不放心,於是照例要倒提著腿把它扔出窗外。剛推開窗戶,紀無咎便看到太后神色焦急地匆匆而過。他因想著趕緊把鳥扔出去好辦正事,因此大腦反應過來此人是誰時,手上早已動作,小鳥像一枚炮彈一樣發she出去。偏偏他身手好,隨手一丟,便帶了些力道,把小鳥拋得挺遠。
於是來勢洶洶殺氣騰騰的太后,就這麼被一個高速飛行斜插過來的黑色不明物體直襲面門。
“唉喲!”
葉蓁蓁這次可聽清楚了,而且這小鳥的叫聲還是帶回音兒的,真真奇特。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竹葉青?、八月?、超人?的地雷,麼麼噠~
嗯,來個小劇場吧。
鷯哥:龍套也是有尊嚴的!就不能溫油地雙手捧著人家讓人家灰出去嗎!一定要讓人家用這種不人道不美好的出場方式嗎!
紀無咎:不能。一定。
葉蓁蓁:憤怒的小鳥……
鷯哥:啊啊啊!哦哦哦!蓁蓁你好緊!皇上你好大!
紀無咎:……
葉蓁蓁:……
(以上純屬惡搞~鷯哥純屬造謠~)
☆、第72章纏綿
聽到鷯哥和太后雙雙“唉喲”叫出來,紀無咎立刻轉身出去迎接太后,葉蓁蓁沒看到外面的情況,不知紀無咎匆匆為何,便也跟了出去。
外面那小鷯哥興許是撞頭撞習慣了,和太后對撞之後掉在地上,撲騰了兩下竟又飛遠了,不消片刻便消失在人前。
太后卻很不習慣,她差一點跌倒,幸虧身邊的宮女扶住了,才站穩。此時她一手捂著額頭,怒道,“反了反了,何人如此大膽?!”
貼身宮女一邊幫太后查看傷勢,一邊說道,“太后請息怒。”
眼見紀無咎和葉蓁蓁雙雙迎出門來,太后冷笑道,“哀家竟不知,如今這坤寧宮成了禁地,連我這個太后都來不得麼。”
葉蓁蓁向太后請了個禮,剛要解釋,紀無咎卻先她一步說道,“母后請息怒,方才是一隻昏了頭的鳥,不長眼睛,衝撞了母后,看來母后似乎受到了驚嚇,”說著,微一側頭吩咐道,“馮有德,還不傳太醫。”絕口不提是誰把那傻鳥扔出來的。
跟隨太后的人也不是沒人看到紀無咎的舉動,只是他不承認,又有誰敢多嘴?
“不用了,”太后放下手,制止了馮有德,“哀家沒事。”
“雖說無事,也要請太醫看一看方能安心,”葉蓁蓁知道太后今天是來找麻煩的,因此裝得十分乖巧,“母后難得來坤寧宮坐一坐,真是令我這裡蓬蓽生輝。母后裡邊請。”說著,便要過來攙扶太后。
太后不接受她這些假殷勤,避開了她的手,徑直走進坤寧宮。
葉蓁蓁微不可查地一撇嘴,抬頭見紀無咎正笑看他,便沖他吐了吐個舌頭。
太后今天沒心情找葉蓁蓁麻煩。她一坐定,來不及和紀無咎兜圈子,語帶譏諷道,“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話連我這個昏聵老婦人都知道。皇上身為九五之尊,如今言而無信,食言而肥,怕不是明君會做的事吧?”
紀無咎裝傻道,“朕謹記聖人和先祖教導,不敢有半毫違逆,母后這話可是從何說起?”
“你明明答應過哀家,對於許令一案會從輕發落,如今他和他母親卻要被斬首,這是怎麼回事?!”太后怒目而視。
紀無咎恍然道,“這件事,朕正想和母后說呢。朕確實從輕發落了,本意是想要滿門抄斬的,如今只殺兩主兩仆而已,真是輕而又輕了。”
葉蓁蓁悄悄向他豎了豎拇指,夠無恥!
“不過小孩子說幾句嫌話,也值得你如此大動干戈,非要鬧出人命不可?你這仁主是怎麼當的?”
“什麼幾句嫌話?他今日敢說皇后的嫌話,明日就敢說朕的嫌話。說他妖言惑眾動搖國本也不為過吧。”
太后聽到“動搖國本”幾個字,眉頭一跳,氣勢稍稍退了些。她又不滿地問道,“那你舅舅他們呢?平白無故地為何要流放他們?瓊州島是什麼地方?孤懸海外,人煙稀少,虎豹狼豺的,還有毒舌,瘴氣……去了那種地方,還有命沒命?”
“這個朕也想知道。朕還想知道,他們當初為惡時,可曾想過有命沒命的問題。”
太后又提起一口氣,“你……”
“母后,您雖身居深宮,但向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在外面做的那些事情,想必您也清楚,倘若認真追究起來,想來不是流放這麼簡單的吧。”
太后從他這話中聽出了威脅,於是長長嘆了口氣道,“畢竟是你的親戚,也多少留些體面。”
紀無咎也跟著嘆了口氣,“這麼多年,朕倒是給了他們體面。只是既然他們把這體面扔在地上踩,朕只好撿回來,把體面留給那些識趣的人。”
父女二人把話說開了,各自神色都緩和下來。賢妃於是又對方秀清說了另一個驚天大秘密:皇上他不能孕育子嗣。
方秀清嚇了一跳,“此話當真?”
“我怎麼敢拿這種事情開玩笑,現如今滿皇宮的人都知道此事,只因涉及到鼎祚大業,多數人又不知道內情,是以不敢外傳。要不然父親以為皇上這好幾個月為何只專寵皇后一人?太后也不勸他,是因為知道他……我之前之所以親近太后,也是因為覺得萬一譚寄執掌了江山,咱們方家也有個靠頭,不至於像葉家一樣成為俎上魚肉。”
“你呀你,你呀你,”方秀清無奈地搖搖頭,“你的眼光,該長的時候不長,該短的時候不短。現在你就應該只顧眼前。儲君這種事情,根本不是咱們敢想的,你一點心思也不要動才好。就算皇上真的不能孕育子嗣,離江山易主也還得幾十年。皇上今年才二十一歲,身體也好,誰能保證熬過他?是太后是葉修名還是方秀清?就算你能熬,可是一旦你惦記上‘儲君’這兩個字,皇上又豈能容得下你?你要記住,伴君如伴虎,無論你站在多高的位置,都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該動的心思,想都別想。”
賢妃點頭稱是。方秀清也不知她聽進去多少。他現在無比後悔把這個女兒送入宮中。也不知是不是和太后待久了近墨者黑,他總覺得女兒不如以往聰明了,尤其是在面對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上,她總容易拎不清。而且,也越來越急躁,不如以往在家時冷靜。
其實想一想也可以理解,後宮實在是個鍛鍊人的地方,自己女兒年紀輕不經事,總要經過一番歷練才能成熟。
想到這裡,方秀清又覺得不服氣,怎麼葉修名的孫女,在後宮混得就越來越風生水起了呢?按理說,她應該是既不討皇上喜歡,又受太后的壓制,只有一個後位朝不保夕,應該處處掣肘才是,卻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她愣是把這個皇后當得穩穩噹噹。看來此女子是個狠角色。
反觀自己的女兒。什麼都別說了……
***
賢妃回家省親,恩寵隆盛,許多人把它當做一個信號,配合著之前關於皇后的謠言,自然可以推敲出皇上的態度。看來方家這是很得皇上器重啊……宮裡宮外不少人摩拳擦掌想著怎麼往上貼。方家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這種風光只維持了一天。
次日賢妃回宮之時,剛一落腳便接到紀無咎的聖旨,以僭越之罪把賢妃連降三級,罰俸一年。
本來賢妃聽過父親的忠告後,還以為這次紀無咎只是警告一番,留個情面,不會把她怎樣。且她又覺得這次的事情自己並未親自插手,即便皇后想對付她,也沒有證據。卻沒料到,皇上隻字不提傳謠下藥之事,只揪住她之前的把柄不放,使她無力申訴,只得吃這一個啞巴虧。
一會兒是烈火烹油一會兒是寒風過境,宮裡宮外的人們對皇上這種精神分裂一般的做法十分不解。
哦,除了精神分裂,他還狂性大發了……
早在紀無咎下令逮捕許令一家上下時,太后就找他來求情。母子二人當場便起了爭執,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不好胡攪蠻纏大吵大鬧。太后想著苦口婆心以理服人,於是擺事實講道理,從祖宗家法講到江山社稷,從皇后的職業操守講到母子情深,說到最後就開始抹眼淚。
然而,她說一句,紀無咎就駁一句。自己這兒子整天跟葉蓁蓁那小妖婦在一起,別的好處沒學會,嘴巴倒是越練越鋒利了,嗆起人來穩准狠,每句話都像一個不斷膨脹的麵團堵在你的喉嚨里,堵得你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呼吸困難心臟停跳,恨不得殺幾個人來泄一泄憤。
對於太后那三板斧,紀無咎也看膩了,沒什麼耐心了。他從來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但凡有人想威脅他的掌控,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不是一個多情的人,但凡有想踐踏他那點微薄的情分,那更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從來沒有對哪一個女人有如對葉蓁蓁這般上心過,但凡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陰謀加害他的妻子,那真的是太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太后說得口乾舌燥,幹了三碗茶水,紀無咎卻巋然不動,絲毫不鬆口。到後來她幾乎祭出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婦終結技,紀無咎才勉強答應,寬大處理。
寬大處理的結果就是許令及其母還有他們那一房管家夫婦,因誹謗朝廷意圖謀逆罪大惡極而被判死刑,秋後問斬。餘下許府上下無論男女主僕凡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者一律流放到瓊州。不止這一府,許氏除了嫡系一支,其他各房與太后走得近、平時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為非作歹慣了的,紀無咎這次一併料理了個乾淨,都把他們趕到那個原生態的地方去打漁。
做完這些,他總算出了口惡氣。
太后聽說這個處理結果的時候,正在佛前念經。她聽到宮女來報,不等對方說完,便眼前一黑。如來佛祖並座下的兩個菩薩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這位虔誠的信徒厥了過去。
等到悠悠醒轉,太后火燒屁股一樣直奔乾清宮找紀無咎理論,連頭上薰了藥的抹額也顧不得摘。
不過她在乾清宮撲了個空。因為紀無咎去了坤寧宮,找葉蓁蓁邀功去了。夫妻二人這幾日被煩心事困擾,也不曾好好親熱過,紀無咎見了葉蓁蓁,與她坐在一處說了幾句,因心情舒暢,他看葉蓁蓁也是怎麼看怎麼嫵媚,於是心癢難耐,等不得天黑,大白天地便要動手動腳。
小鷯哥正蹲在架上閉目養神。雖然如此,紀無咎也不放心,於是照例要倒提著腿把它扔出窗外。剛推開窗戶,紀無咎便看到太后神色焦急地匆匆而過。他因想著趕緊把鳥扔出去好辦正事,因此大腦反應過來此人是誰時,手上早已動作,小鳥像一枚炮彈一樣發she出去。偏偏他身手好,隨手一丟,便帶了些力道,把小鳥拋得挺遠。
於是來勢洶洶殺氣騰騰的太后,就這麼被一個高速飛行斜插過來的黑色不明物體直襲面門。
“唉喲!”
葉蓁蓁這次可聽清楚了,而且這小鳥的叫聲還是帶回音兒的,真真奇特。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竹葉青?、八月?、超人?的地雷,麼麼噠~
嗯,來個小劇場吧。
鷯哥:龍套也是有尊嚴的!就不能溫油地雙手捧著人家讓人家灰出去嗎!一定要讓人家用這種不人道不美好的出場方式嗎!
紀無咎:不能。一定。
葉蓁蓁:憤怒的小鳥……
鷯哥:啊啊啊!哦哦哦!蓁蓁你好緊!皇上你好大!
紀無咎:……
葉蓁蓁:……
(以上純屬惡搞~鷯哥純屬造謠~)
☆、第72章纏綿
聽到鷯哥和太后雙雙“唉喲”叫出來,紀無咎立刻轉身出去迎接太后,葉蓁蓁沒看到外面的情況,不知紀無咎匆匆為何,便也跟了出去。
外面那小鷯哥興許是撞頭撞習慣了,和太后對撞之後掉在地上,撲騰了兩下竟又飛遠了,不消片刻便消失在人前。
太后卻很不習慣,她差一點跌倒,幸虧身邊的宮女扶住了,才站穩。此時她一手捂著額頭,怒道,“反了反了,何人如此大膽?!”
貼身宮女一邊幫太后查看傷勢,一邊說道,“太后請息怒。”
眼見紀無咎和葉蓁蓁雙雙迎出門來,太后冷笑道,“哀家竟不知,如今這坤寧宮成了禁地,連我這個太后都來不得麼。”
葉蓁蓁向太后請了個禮,剛要解釋,紀無咎卻先她一步說道,“母后請息怒,方才是一隻昏了頭的鳥,不長眼睛,衝撞了母后,看來母后似乎受到了驚嚇,”說著,微一側頭吩咐道,“馮有德,還不傳太醫。”絕口不提是誰把那傻鳥扔出來的。
跟隨太后的人也不是沒人看到紀無咎的舉動,只是他不承認,又有誰敢多嘴?
“不用了,”太后放下手,制止了馮有德,“哀家沒事。”
“雖說無事,也要請太醫看一看方能安心,”葉蓁蓁知道太后今天是來找麻煩的,因此裝得十分乖巧,“母后難得來坤寧宮坐一坐,真是令我這裡蓬蓽生輝。母后裡邊請。”說著,便要過來攙扶太后。
太后不接受她這些假殷勤,避開了她的手,徑直走進坤寧宮。
葉蓁蓁微不可查地一撇嘴,抬頭見紀無咎正笑看他,便沖他吐了吐個舌頭。
太后今天沒心情找葉蓁蓁麻煩。她一坐定,來不及和紀無咎兜圈子,語帶譏諷道,“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話連我這個昏聵老婦人都知道。皇上身為九五之尊,如今言而無信,食言而肥,怕不是明君會做的事吧?”
紀無咎裝傻道,“朕謹記聖人和先祖教導,不敢有半毫違逆,母后這話可是從何說起?”
“你明明答應過哀家,對於許令一案會從輕發落,如今他和他母親卻要被斬首,這是怎麼回事?!”太后怒目而視。
紀無咎恍然道,“這件事,朕正想和母后說呢。朕確實從輕發落了,本意是想要滿門抄斬的,如今只殺兩主兩仆而已,真是輕而又輕了。”
葉蓁蓁悄悄向他豎了豎拇指,夠無恥!
“不過小孩子說幾句嫌話,也值得你如此大動干戈,非要鬧出人命不可?你這仁主是怎麼當的?”
“什麼幾句嫌話?他今日敢說皇后的嫌話,明日就敢說朕的嫌話。說他妖言惑眾動搖國本也不為過吧。”
太后聽到“動搖國本”幾個字,眉頭一跳,氣勢稍稍退了些。她又不滿地問道,“那你舅舅他們呢?平白無故地為何要流放他們?瓊州島是什麼地方?孤懸海外,人煙稀少,虎豹狼豺的,還有毒舌,瘴氣……去了那種地方,還有命沒命?”
“這個朕也想知道。朕還想知道,他們當初為惡時,可曾想過有命沒命的問題。”
太后又提起一口氣,“你……”
“母后,您雖身居深宮,但向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在外面做的那些事情,想必您也清楚,倘若認真追究起來,想來不是流放這麼簡單的吧。”
太后從他這話中聽出了威脅,於是長長嘆了口氣道,“畢竟是你的親戚,也多少留些體面。”
紀無咎也跟著嘆了口氣,“這麼多年,朕倒是給了他們體面。只是既然他們把這體面扔在地上踩,朕只好撿回來,把體面留給那些識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