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星際火種》,6月17日。」

  ……

  這個宣傳片的內容並不複雜,也沒有像其他的宣傳片那樣玩懸念,基本上把整個遊戲的大背景全都交代清楚了。

  而且,宣傳片沒有特意地去做那些大場面,裡面確實有一些場面比較好看,比如人類和蟲族的戰爭,但這些場面占據整個宣傳片的時間並不算長,並不是要表現的主流。

  這遊戲並沒有宣揚星際戰爭的大場面,反而是在著重體現一種氛圍。

  孤獨,絕望,黑暗,但卻又僅存著一絲絲的希望。

  星際遠航的鏡頭中,人類的星際艦隊在茫茫宇宙中就像是大海中的游魚,是那麼的渺小。

  而在人類與蟲族的戰爭中,那些高科技武器只能勉強阻擋蟲族的攻勢,在茫茫蟲海面前,人類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而在之後的建設過程,雖然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基地規模越來越大,但鏡頭一旦拉遠,從星球上不斷上升,最終看向高懸於天際的那顆暗紅色的太陽,立刻就烘托出了一種絕望。

  表面上人類在星球上建立了基地,一片繁榮景象,可一旦以宇宙的尺度來看,人類跟螞蟻沒什麼區別,而那顆太陽隨時可能爆發的氦閃,更是讓人類時刻籠罩在滅亡的危機之中。

  看完了宣傳片之後,玩家們立刻對遊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類似的模擬策略類遊戲其實並不算少,科幻題材的也有,但《星際火種》卻明顯做出了自己的風格。

  《星際火種》的遊戲內容雖然發生在一個星球上,但卻同樣關注著整個宇宙尺度,人類的最終目標是逃離星球,逃往茫茫太空,而且,整個遊戲給人的感覺十分緊迫。

  從宣傳片中的內容來看,遊戲的可玩性也非常強,內容豐富,除了常見的建設、攀科技樹之外,遊戲中還會面臨很多的選擇,而且還有跟蟲族戰鬥的元素。

  作為一款策略模擬類遊戲而言,它的內容已經是非常完善了,風格也非常鮮明,至於具體好不好玩,那就得等遊戲上線之後才能確定了。

  策略模擬類遊戲算不上什麼大眾類型,所以很多玩家看完《星際火種》的宣傳視頻之後就不再繼續關注了,但對於那些偏愛策略類遊戲的玩家們來說,這無疑是近期最值得期待的大作。

  「微光遊戲平台要發新遊戲了,《星際火種》!」

  「我也在關注,從宣傳片看還是不錯的,而且微光工作室的遊戲還是值得信賴的。」

  「這種遊戲還是得看具體的玩法,光宣傳片搞得好沒用。」

  「等發售再看吧。」

  ……

  6月12號,遊戲行業又爆出了一條新聞。

  微光工作室的第一款主機GS1,將於6月17日隨《星際火種》同時發售,而這款主機將支持微光平台的大部分遊戲!

  也就是說,包括《惡魔在人間》、《生化危機》、《生肖守護者》等眾多經典之作,都可以在GS1主機上玩到!

  而且,凡是在PC版微光遊戲平台上買的遊戲,無需再次購買,在GS1主機上可以直接繼續遊玩,且相關的存檔數據也可以完全共享!

  至於這款主機的具體售價,將在隨後的宇諾科技發布會上正式公布。

  前面的新聞倒是沒引起太多的轟動,但最後這一條,卻讓玩家們瞬間激動了,紛紛討論!

  玩家們一致表示:良心啊!

  其實在鐘鳴前世,微軟也是這麼幹的。早在2016年,微軟就推出了Xbox Play Anywhere項目,它是一項跨平台、跨設備共享遊戲項目,該功能將允許購買Xbox遊戲的玩家還可得到該遊戲的PC版本,反之,購買PC版遊戲的玩家也可得到該遊戲的Xbox版。

  當然,該功能僅支持數字版遊戲,不支持光碟版。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帳號下,不僅能夠實現跨平台的遊戲進度和成就同步,玩家所購買的DLC、道具、季票也能在兩個平台上共用。並且,遊戲本身的定價也不會比普通遊戲更高。

  但這個項目在鐘鳴前世卻沒有推廣開來,而且在現在這個世界,也沒人這麼幹。

  原因很簡單,像微軟這種同時既搞主機又搞PC的廠商,實在是太少了!

  像鐘鳴前世的索尼、任天堂基本上做了遊戲都是在自家主機獨占,基本上不會去上PC平台;而那些在PC上的渠道商,也不會去涉足主機。

  並不是說他們不想,實在是力不從心。主機、PC,這兩大領域能有一個搞好就不錯了,怎麼可能貪心到兩個都占。

  這個世界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主機廠商都在費盡心思地搞獨占、賣主機,而PC這邊的遊戲渠道搞不出遊戲主機,PC和主機數據互通這件事情自然也無從談起。

  對於遊戲研發商來說,同一款遊戲上主機、上PC渠道,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不同的渠道是絕對不可能共享的,否則豈不是血虧。

  所以,微光工作室宣布了這個消息之後,那些微光遊戲的忠實玩家們,多了一個購買GS1主機的理由。

  PC上的遊戲全都可以轉到主機上,而且數據完全互通,直接就剩下了一大筆的遊戲錢。

  至於說,有了PC還需要主機嗎?很多人是需要的。

  因為主機作為單純的遊戲機,在售價上肯定是比PC要便宜很多的。

  就像鐘鳴的前世,最貴的XBOX X也不過是三千多塊,而PC的話想配一台比較中端的2060顯卡機器也需要七千左右。即使頂尖的PC可以在配置上碾壓主機,但價格上肯定要超出好幾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