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鐘鳴的前世,人類花了幾千年和蝗蟲作鬥爭,也沒有徹底消滅蝗災;

  花了幾千年和疾病做鬥爭,各種惡性疾病、不治之症卻愈演愈烈;

  從人類誕生以來就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到了21世紀,也依舊沒什麼改觀,只不過是生活富足了,大家兜里有錢了,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把對方往死里整,但該動的心眼,一樣沒少。

  這個世界裡,衛勇去的那個「科技防衛專修學院」,倒不是打著「戒網癮」的旗號,事實上,在這個世界販賣「戒網癮」這個概念也確實不吃香了。

  這個「科技防衛專修學院」,販賣的概念是「抵禦科技的威脅」。

  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科技防衛專修」,不是說專修「科技」和「防衛」,而是專修「防衛科技」,防衛是動詞,科技是賓語。

  至於這個機構土壤來自於何處?來自於智械危機後,那些40~60歲,文化水平程度不高的人。

  畢竟,戰後重建,也僅僅才過去了十幾年而已。

  在智械危機時期,人類的文明遭到毀滅,戰時自然也說不上有多好的教育,而這批家長,正好生於智械危機的戰時年代,不管是他們原本的認知,還是當時大環境的影響,都讓他們對科技、對智械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本能厭惡,或者說是一種深惡痛覺的憎恨。

  本來文化水平就不高,很多還直面過和那些機械的戰爭,所以這批人對於科技的態度可想而知。

  很多人,都是一刀切地、無理由地憎恨著所有的科技。

  而像鐘鳴和更多在戰爭末期,甚至是戰後所成長起來的孩子,則是對科技有一種本能的嚮往,對於各種新潮事物有著本能的追求。

  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這批家長裡面,大部分文化水平都不高,也都忙於工作,有很多孩子,都來自於單親家庭,畢竟在那個年代意外很多,不管是戰爭還是疾病,都能夠很容易地奪取一個人的生命。

  家長忙於工作,而且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很多時候還習慣用過去的戰時思維來考慮問題,對孩子非打即罵……

  當孩子出現和他們期望值不符的時候,總是希望用暴力矯正的方式來「讓孩子走上正軌」,從而激發更大的矛盾。

  當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他們就求助於這些「幫忙治療」的機構,希望把孩子送進去之後,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至於這些「與期望值不符」的現象,五花八門。

  衛勇的「問題」,是在上學期間沉迷遊戲,所謂的沉迷,不過是每次放學回到自己家裡之後就打遊戲而已,偶爾耽誤了幾次作業,影響了成績,就被他的父親送到了這家「科技防衛專修學院」。

  其他被送進來的孩子,理由更是五花八門。

  有跟異性交往過密的,有頂撞父母的,有被父親暴打之後憤而還手的,甚至還有不按時吃飯的……

  總之,任何在家長眼中看來孩子「不符合自己預期」的行為,都有可能成為被送過來的理由。

  對於這些人,這家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照單全收,聲稱包治百病,保證把孩子給管教得聽話、懂事、服服帖帖。

  而衛勇,則是在裡面經歷了噩夢般的兩個月之後,才終於找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逃了出來。

  逃出來之後,他當然不敢回家,但也無處可去。

  他身無分文,身上沒有任何的科技設備,沒有手環更沒有一分錢,光是從荒郊野嶺的科技防衛專修學院跑出來,就已經被累得半死。

  不過好在,他記得自己這個好朋友陳宇超的住處。

  陳宇超的父母也是常年不在家,只是按期給生活費。好在H衛星城跟位於荒郊野嶺的科技防衛專修學院距離不算太遠,衛勇連夜逃出來之後走了四五個小時,總算是憑記憶找到了陳宇超的家,並且在這裡躲了起來。

  至於為什麼要躲?

  因為不管是他的父母,還是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的人,肯定都在四處搜尋他的下落,一旦被發現,必然還是要被送回去!

  因為逃出來的時間還不算太長,只有2天,所以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的人還沒有報給治安廳,大概是在出動自己的人力搜尋,畢竟他們也不想把事情鬧大。

  一旦報給治安廳,衛勇被定位為失蹤人員,肯定會被各種科技手段,比如大街上的捕捉攝像頭等等不斷搜尋,恐怕連出個門,都有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

  而且,他的父母多半也已經在各種他可能去的地方搜尋,說不定找到陳宇超這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不是他在H衛星城有個好朋友能幫他藏身,那衛勇的命運,估計就是在外面遊蕩兩天,被「好心路人」被送到治安廳,然後被父母領走,繼續送回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繼續他的煉獄生涯。

  畢竟,就算衛勇再怎麼哭喊,誰又能從他的父母手中,把他給救出來呢?

  不止這些,衛勇也簡單講述了這所學院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折磨方式。

  跟「加圈」、「電擊」、「罰禁閉」等等方式,大同小異。

  因為這些機構的模式,歸根到底都是一樣的。

  它們的土壤,是一些沒能力管教孩子的家長願意掏錢把孩子往裡面送,而它們的模式,就是用虐待,培養一個順從的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