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鐘鳴看羅明傑有點心動的意思,覺得這事有戲。

  鐘鳴主要是怕羅明傑是個比較自負的人,不接受自己這個外行人的建議,現在看來他是個比較容易溝通的人。

  能大致看出來,羅明傑對於這個節目也有些信心不足,有掙扎的情緒,如果他處在盲目自信的狀態,那才難辦了。

  「我覺得另外三家,應該是對《最佳辯手》這個節目信心不足,所以才不願意多出錢吧?」鐘鳴問道。

  羅明傑輕輕嘆了口氣:「唉,是啊。看得出來您也是個聰明人,也是真想贊助我們節目,我也就不遮遮掩掩了。《最佳辯手》第一季的表現確實很糟糕,現在很多贊助商都在拿這個說事,都想壓價,還有種施捨的心態。我也是求爺爺告奶奶的,沒辦法,捨不得這節目。包括我們公司的很多人,還有一些參與這個節目的辯手,之所以還想堅持做第二季,就是因為對辯論的熱愛。」

  「所以,你擔心能不能說服另外三家贊助商採用這種贊助形式,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你對這節目不自信。」鐘鳴說道。

  羅明傑很無奈:「當然不自信了,說實話,我也清楚,辯論這種東西天然就跟普通人的生活有隔閡啊。我們搞辯論的,苦思冥想的都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輸出觀點,辯論中充滿著各種邏輯的交鋒,非常燒腦。很多人看我們節目,發的最多的彈幕就是:『說了一堆什麼鬼,不看了。』他們接受不了這種高密度的信息輸出。」

  「當然,我也不是在抱怨什麼,畢竟大部分人下班回家看個綜藝就是為了圖一樂呵,誰願意動腦子啊。所以我也知道我們這節目路子偏,火不了,跟贊助商談的時候確實是沒底氣。」

  看得出來羅明傑也是挺煎熬的,按理說他不該跟鐘鳴說這些,可能是因為今天鐘鳴說的話觸及到了他的痛點,讓他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他是節目的製作人,這些苦水不能跟員工吐,也不能跟節目嘉賓吐,更不能跟觀眾吐,全都憋在肚子裡,也是怪難受的。

  「不該說這些的,不好意思,我也是情不自禁。你放心,貴方如果願意贊助我們,我肯定還是努力把節目做好,至少把死忠粉給留住,絕對讓貴方的贊助費不白花。」

  羅明傑也意識到了自己說的有些不妥,趕緊往回圓,希望鐘鳴不要對這節目失去信心。

  鐘鳴也不在意:「羅總,我覺得你完全能說服另外三家贊助商,不過前提是你得對節目做出一些改變。」

  羅明傑一愣,改節目?

  他本能地有些抗拒,這贊助還沒敲定呢,就已經開始對節目指手畫腳了?

  雖說《最佳辯手》這個綜藝節目的成績並不算好,但羅明傑怎麼說也是專業人士,對節目本身有自己的想法,目前的整個節目流程也是他思慮良久之後的結果,所以一聽鐘鳴說要改,就有點不樂意了。

  不過畢竟之前談得挺好,所以羅明傑也不好直接拒絕,就打算隨便聽聽,沒有道理的話,就打個哈哈混過去,不改就是了。

  鐘鳴能看出來他的不樂意,但該說肯定還是要說的。

  「辯論做綜藝是沒問題的,但是《最佳辯手》的思路有問題,就是太不接地氣了。如果辯論節目讓大部分觀眾都看不懂,那相當於是丟失了最精彩的部分,收視率怎麼能上來呢?羅總,你說那些最火的綜藝,比如《虛擬偶像養成計劃》,它到底火在哪?」

  「火在哪?」羅明傑想了想,「有特點,有辨識度,有話題性。」

  鐘鳴點頭:「對,有話題性啊!你看《虛擬偶像養成計劃》每出一期都能上熱搜,今天這個虛擬偶像幹了什麼事情,明天那個虛擬偶像出了首新歌,全都能引發廣泛的討論,只要觀眾們討論起來了,肯定就有熱度和流量,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看,節目就算火起來了。」

  羅明傑苦笑:「是啊,我也知道,但我們搞辯論的沒幾個俊男美女啊,就算有長得不錯的,也沒法跟那些偶像、明星比啊。」

  「羅總你被慣性思維束縛住了。」鐘鳴說道,「我的意思是說,重點是有話題性,不一定非得要俊男美女才能製造話題性啊,有知識、口才好,這本身也是魅力的一種。更何況,辯論的辯題本身就富有話題性,只要能讓觀眾們聽懂了,聽進去了,你還愁他們不去討論嗎?」

  第91章 策劃案我都給你寫好了

  羅明傑聽了聽,感覺還意外地挺有道理!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改呢?」羅明傑問道。

  鐘鳴回答:「改法其實有很多。比如節目的風格不要再那麼嚴肅,要輕鬆,要幽默,往脫口秀的那個風格上靠,辯論不要只是講道理、上價值,也要講段子,抖包袱。」

  「賽制方面也不需要那麼嚴格地卡時間,完全可以不限時,只要說得精彩就可以一直說下去,觀點重複了主持人可以打斷。另外自由辯論可以由選手自己決定,規則更加自由一些。」

  「還有就是要有意識地對這些辯手進行包裝,比如拍一些他們籌備辯題的過程,穿插一些他們準備的小花絮、對發言的點評等等,造型上也不要那麼千篇一律,全都穿正裝,請個厲害點的服裝師、造型師給他們造個型,更突出每個辯手的特點。」

  「也別讓評委評判輸贏了,直接觀眾投票,所有辯手的終極目的就是征服現場觀眾,逼著他們暫時把那些辯論技巧放一放,專注於怎麼讓自己的辯論更接地氣。只要現場的觀眾愛看了,那網絡上的觀眾肯定也愛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