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每顆星星上面展示相關的信息,包括此處攻守雙方的機甲群數量、戰況、資源量等等,爭奪中的星球會有特殊顯示。」

  「玩家再次點擊某一顆星星之後即可進入戰場詳情,查看戰鬥情況。每顆星球上,根據星球的大小可以展開3到6個機甲群,也就是同時支持3v3到6v6的玩家戰鬥。」

  「當然,也不是說一個星球只能有十二個人,是說同時只支持這麼多,再多的玩家就需要排隊。」

  「戰鬥過程還是按照現在競技場的戰鬥規則,每場戰鬥都是玩家陣容之間的真實戰鬥,自動進行不可操作,時間在5秒到30秒不等,整個星球的戰鬥可能會持續很久……」

  鐘鳴這一講,會議室里的眾人差不多都明白了。

  畢竟這裡都是設計組的,絕大多數人都自己寫過設計文檔,要是聽鐘鳴講了還理解不了,那是真的可以考慮轉行了。

  劉宇新聽著聽著,突然感覺有點意思,按照鐘鳴說的來做,確實不需要幾個月,兩周還真有可能完成!

  之前所有人都陷入了慣性思維,以為做一個國戰戰場就是像電影裡一樣,在星空中各種機甲打成一團,艦隊開到、星球毀滅,各種場面非常大,要按照那種思路做,就這個項目組還真做不了。

  但是像鐘鳴說的,這個玩法嚴格來說有點像是戰棋!

  星海戰場就是個大棋盤,每個玩家都率領一支部隊,就像是棋子,棋子按照棋盤上的線(星球之間的航線)來走,在線的交匯點(星球)上遭遇就爆發戰鬥,而戰鬥的結果則是以玩家的真實戰力和玩家數量來決定。

  這樣一來,星球上玩家跟玩家之間的戰鬥可以復用現有的戰鬥模式,不需要再做新資源;而從一顆星球到另一顆星球的過程,以及整個星際戰爭的實時戰況,都可以在那張星際大地圖上來展示。

  當然,不管是星際大地圖還是戰場,都會是立體三維投影,星際間的航線也會是立體的,玩家可以通過拖拽手環的影像來隨意觀察,這也算是這個世界科技發達的一種附屬產物。

  這樣一來,就完美解決了劉宇新的疑惑,其實這些功能說白了,最大的工作量無非也就是一個星海戰場的大地圖,立體模型,兩周時間還真有希望完成。

  但是,這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

  熊愷快速地想著說辭:「這就相當於是閹割版的星際戰場啊!叫的名字很響亮,叫什麼『征戰星海』,說白了就是個戰棋啊!玩家們能買帳嗎?會不會覺得自己被標題黨騙了?」

  第16章 熊愷的自救計劃

  熊愷這一問,其他人也產生了同樣的疑惑。

  是啊,有標題黨的嫌疑啊!

  這個功能叫「星海戰場」,一聽就會聯想到那種星際戰爭的大場面,結果進了遊戲一看,就是走戰棋,玩家們會不會覺得大失所望?

  劉宇新微微皺著眉頭:「這一點,我覺得沒這麼嚴重。我們遊戲是手環遊戲,還在玩的都是手環遊戲玩家,他們也不會真的要求我們做出那種媲美電影的大場面。鐘鳴,你是這麼考慮的嗎?」

  熊愷心裡「咯噔」一聲,心說事情不妙,怎麼劉主管幫著鐘鳴說話了?

  難不成他真動心了?想做這個功能?

  不能吧!這功能看起來就很扯淡啊,跟《機甲紀元》之前遊戲內容基本上沒什麼關係啊!

  顯然,劉宇新是在幫鐘鳴解釋,但鐘鳴不需要,因為他有更好的說法。

  鐘鳴乾脆直接自己回答熊愷的問題:「名字只是個包裝而已,我們需要的是通過一個新功能把現有的玩家整合起來,這個功能必須激發玩家的榮譽感、使命感,所以這種形式的玩法是最佳選擇。至於叫什麼不重要,就算叫它『星際跳棋』玩家們也一樣會買帳的。」

  熊愷張了張嘴,卻想不出要說什麼。

  奇了怪了,這個新人這種理直氣壯的口氣是怎麼回事,到底誰才是新人啊!

  熊愷感覺莫名其妙,這鐘鳴的氣場甚至比劉主管還要足了是個什麼情況啊?

  劉宇新點點頭:「嗯,確實是這麼回事。周振,你覺得呢?」

  眾人齊刷刷地看向周振。

  周振也有點慌,怎麼回事,我剛才是開小差漏了什麼嗎?怎麼突然感覺這個新版本規劃就要通過了?

  之前貌似只是說讓鐘鳴試著寫寫的吧?怎麼劉主管突然開始認真了?

  他看了看熊愷,兩個人眼神里都是一樣的態度。

  不行啊,絕對不能順水推舟,那不是推舟,那是給自己推棺材啊!

  為什麼?

  因為他們兩個剛推的新版本才剛失敗得一塌糊塗,如果鐘鳴做的新版本規劃通過了、甚至是成功了,那周振這個主設計師、熊愷這個世界架構師的臉還往哪擱?

  你們辛辛苦苦設計的新版本大失敗,一個新人兩天做出來的新版本規劃大獲成功?

  劉主管本來就挺關注鐘鳴,再這麼一鬧,這個項目還不得變天了?

  要知道在這個行業里,雖然也講資歷,但更講能力!

  有一些仗著資歷老混日子混到高職位的人,但更多的是年紀輕輕就憑藉著自己出色表現爬高的人!

  所以,周振也知道,他現在要麼是提出更好的點子,要麼是挑出毛病,絕對不能什麼風頭都讓鐘鳴給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