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一直到他大學畢業,開始上班,他沒有再回到過南方。她始終寫信給他。從小學生的稚嫩字體開始。一筆一划地告訴他,她和小狗的生活。他從來不回信,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時候,寄給她漂亮的卡片。上面寫著祝小乖和小藍健康快樂。小乖是狗的名字,藍是她的名字。
3年以後,小乖生病死去。她在信里對他說,小乖已經離開我,但我心裡的希望還在。雖然我知道我不會有蝴蝶的翅膀,可是一定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初中畢業的假期,她告訴他她要去北京。他們整整七年沒有相見。
他在火車站裡等她。從擁擠人群里出現的15歲女孩,穿著白色的棉布裙子,黑色的眼睛灼然明亮。
他帶她去酒店吃飯,同行的是祺,他的未婚妻。
他陪她去故宮,在幽暗的城牆角落裡,他問她,你喜不喜歡祺。她說,祺美麗優雅,是個好女孩。然後,在明亮的陽光下,她就微笑著看著他。
她平靜地在北京過了一個星期。準備回南方繼續高中學業。臨行的前夜,她執意要把自己給他。她取下頭上的蝴蝶髮夾,濃密漆黑的長髮如水傾瀉。他說,我3個月以後就要和祺舉行婚禮。我不能這樣做。她說,請求你。請求你要我。
她的眼淚溫暖地掉落在他的手心上。黑暗中,他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他只聽見她輕聲的詢問他,如果你以後離婚,我可不可以嫁你。他在恍惚的激情中,迷糊地說,可以。清晨,她不告而別,獨自南下。
婚後的日子平淡如水。祺兩年後去美國讀書。準備不久把他也接出去。他辭退了公職,開了一家小小的酒吧,準備打發掉在國內的最後日子。他把自己的酒吧叫做BLUE.他還是不斷地收到她的信。她說她很快要畢業了,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大學,就準備放棄學業,來北京工作。他說,我過一兩年就要走的。她說,沒關係。只要還有剩下的時間。
再次見面的時候,她19歲,而他30了。
他們同居了一年。直到他的簽證下來,準備出國和祺相聚。他把BLUE留給了她。他說,你可以在北京嫁人。以後我還會回來看你。她說,我會在北京等你。但不嫁人。
她依然寫信給他,一封又一封。而他,也依然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時候,寄美麗的卡片給她。他一去就是5年。直到和祺離異,事業也開始受挫。他準備再回國發展。
在BULE門口,看到吧檯後的女孩,依然穿一襲簡樸的白裙。她看過去蒼白而清瘦。她說,你回來了。她淡淡地微笑。可是我生病了。
她的病已經不可治。他陪著她,每日每夜。他讀聖經給她聽。在她睡覺的時候,讓她輕輕地握著他的手指。有陽光的日子,他把她抱到病房的陽台上去曬太陽。她說,如果我病好了,我可不可以嫁你。她的心裡依然有希望。他別過臉去,忍著眼淚回答她,可以。
拖了半年左右,她的生命力耗到了盡頭。那一天早上,她突然顯得似乎好轉。她一定要他去買假髮。因為化療,她所有的頭髮都掉光了。她給自己扎了麻花辮子。那是她童年時的樣子。然後她要他把家裡的一個絲緞盒子搬到病房。裡面有他從她8歲開始寄給她的卡片。每年兩張,已經16年。她一張張地撫摸著已經發黃的卡片,和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跡。這是他離開她的漫長日子裡,她所有的財富。
終於她累了。她躺下來的時候,叫他把紅色的蝴蝶髮夾別到她的頭髮上。她問他,如果還有來生,我可不可以嫁你。他輕輕地親吻她,他說,可以。
他曾經用一條白色的小狗來交換她的笑容。然後她用了一生的等待來交換他無法實現的諾言。
17.七月和安生
七月第一次遇見安生的時候,是十三歲的時候。
新生報到會上,一大堆排著隊的陌生同學。是炎熱的秋日午後,明亮的陽光照得人眼睛發花。突然一個女孩轉過臉來對七月說,我們去操場轉轉吧。女孩的微笑很快樂。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著她跑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
雖然對這種心甘情願,她並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釋。
我的名字叫七月。當安生問她的時候,七月對她說,那是她出生的月份。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熱。對母親來說,酷暑和難產是一次劫難。可是她給七月取了一個平淡的名字。
就像世間的很多事物。人們並無方法從它寂靜的表象上猜測到暗涌。比如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相遇。或者他們的離別。
而安生,她說,她僅僅只證實到自己的生命。她攤開七月的手心,用她的指尖塗下簡單的筆畫,臉上帶著自嘲的微笑。那是她們初次相見的景象。秋日午後的陽光在安生的手背上跳躍。像一群活潑的小鳥振動著翅膀飛遠。
那時候她還沒有告訴七月,她是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她的母親因為愛一個男人,為他生下孩子,卻註定一生要為他守口如瓶。七月也沒有告訴安生,安生的名字在那一刻已在她的手心裡留下無痕的烙印。
因為安生,夏天成為一個充滿幻覺和迷惘的季節。
十三歲到十六歲。那是七月和安生如影相隨的三年。
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一起做作業。跑到商店去看內衣。周末的時候安生去七月家裡吃飯,留宿。
走在路上都要手拉著手。
七月第一次到安生的家裡去玩的時候,感覺到安生很寂寞。
安生獨自住一大套公寓。她的母親常年在國外。雇了一個保姆和安生一起生活。安生的房間布置得像公主的宮殿,有滿滿衣櫥的漂亮衣服。可是因為沒有人,顯得很寒冷。
七月坐了一會就感到身上發抖。安生把空調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她說,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就這樣。然後她帶七月去看她母親養的一缸熱帶魚。安生丟飼料下去的時候,美麗的小魚就像一條條斑斕的綢緞在抖動。
安生說,這裡的水是溫暖的。可是有些魚,它們會成群地穿越寒冷的海洋,遷徙到遼闊的遠方。因為那裡有他們的家。
安生那時候的臉上有一種很陰鬱的神情。
在學校里,安生是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言辭尖銳,桀驁不馴,常常因為和老師搶白而被逐出教室。少年的安生獨自坐在教室外的空地上。陽光灑在她倔強的臉上。七月偷偷地從書包里抽出小說和話梅,扔給窗外的安生。然後她知道安生會跑到她的窩去看書。
那是她們在開學的那個下午跑到操場上找到的大樹。很老的樟樹,樹葉會散發出刺鼻的清香。
安生踢掉鞋子,用幾分鐘時間就能爬到樹杈的最高處。她像一隻鳥一樣躲在樹叢里。晃動著兩條赤裸的小腿,眺望操場裡空蕩蕩的草地和遠方。七月問她能看到什麼。她說,有綠色的小河,有開滿金黃雛菊的田野,還有石頭橋。一條很長很長的鐵軌,不知道通向哪裡。
然後她伸手給她,高聲地叫著,七月,來啊。七月仰著頭,絞扭著自己的手指,又興奮又恐懼。可是她始終沒有跟安生學會爬樹。
3年以後,小乖生病死去。她在信里對他說,小乖已經離開我,但我心裡的希望還在。雖然我知道我不會有蝴蝶的翅膀,可是一定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初中畢業的假期,她告訴他她要去北京。他們整整七年沒有相見。
他在火車站裡等她。從擁擠人群里出現的15歲女孩,穿著白色的棉布裙子,黑色的眼睛灼然明亮。
他帶她去酒店吃飯,同行的是祺,他的未婚妻。
他陪她去故宮,在幽暗的城牆角落裡,他問她,你喜不喜歡祺。她說,祺美麗優雅,是個好女孩。然後,在明亮的陽光下,她就微笑著看著他。
她平靜地在北京過了一個星期。準備回南方繼續高中學業。臨行的前夜,她執意要把自己給他。她取下頭上的蝴蝶髮夾,濃密漆黑的長髮如水傾瀉。他說,我3個月以後就要和祺舉行婚禮。我不能這樣做。她說,請求你。請求你要我。
她的眼淚溫暖地掉落在他的手心上。黑暗中,他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他只聽見她輕聲的詢問他,如果你以後離婚,我可不可以嫁你。他在恍惚的激情中,迷糊地說,可以。清晨,她不告而別,獨自南下。
婚後的日子平淡如水。祺兩年後去美國讀書。準備不久把他也接出去。他辭退了公職,開了一家小小的酒吧,準備打發掉在國內的最後日子。他把自己的酒吧叫做BLUE.他還是不斷地收到她的信。她說她很快要畢業了,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大學,就準備放棄學業,來北京工作。他說,我過一兩年就要走的。她說,沒關係。只要還有剩下的時間。
再次見面的時候,她19歲,而他30了。
他們同居了一年。直到他的簽證下來,準備出國和祺相聚。他把BLUE留給了她。他說,你可以在北京嫁人。以後我還會回來看你。她說,我會在北京等你。但不嫁人。
她依然寫信給他,一封又一封。而他,也依然只在她生日和新年的時候,寄美麗的卡片給她。他一去就是5年。直到和祺離異,事業也開始受挫。他準備再回國發展。
在BULE門口,看到吧檯後的女孩,依然穿一襲簡樸的白裙。她看過去蒼白而清瘦。她說,你回來了。她淡淡地微笑。可是我生病了。
她的病已經不可治。他陪著她,每日每夜。他讀聖經給她聽。在她睡覺的時候,讓她輕輕地握著他的手指。有陽光的日子,他把她抱到病房的陽台上去曬太陽。她說,如果我病好了,我可不可以嫁你。她的心裡依然有希望。他別過臉去,忍著眼淚回答她,可以。
拖了半年左右,她的生命力耗到了盡頭。那一天早上,她突然顯得似乎好轉。她一定要他去買假髮。因為化療,她所有的頭髮都掉光了。她給自己扎了麻花辮子。那是她童年時的樣子。然後她要他把家裡的一個絲緞盒子搬到病房。裡面有他從她8歲開始寄給她的卡片。每年兩張,已經16年。她一張張地撫摸著已經發黃的卡片,和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跡。這是他離開她的漫長日子裡,她所有的財富。
終於她累了。她躺下來的時候,叫他把紅色的蝴蝶髮夾別到她的頭髮上。她問他,如果還有來生,我可不可以嫁你。他輕輕地親吻她,他說,可以。
他曾經用一條白色的小狗來交換她的笑容。然後她用了一生的等待來交換他無法實現的諾言。
17.七月和安生
七月第一次遇見安生的時候,是十三歲的時候。
新生報到會上,一大堆排著隊的陌生同學。是炎熱的秋日午後,明亮的陽光照得人眼睛發花。突然一個女孩轉過臉來對七月說,我們去操場轉轉吧。女孩的微笑很快樂。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著她跑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
雖然對這種心甘情願,她並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釋。
我的名字叫七月。當安生問她的時候,七月對她說,那是她出生的月份。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熱。對母親來說,酷暑和難產是一次劫難。可是她給七月取了一個平淡的名字。
就像世間的很多事物。人們並無方法從它寂靜的表象上猜測到暗涌。比如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相遇。或者他們的離別。
而安生,她說,她僅僅只證實到自己的生命。她攤開七月的手心,用她的指尖塗下簡單的筆畫,臉上帶著自嘲的微笑。那是她們初次相見的景象。秋日午後的陽光在安生的手背上跳躍。像一群活潑的小鳥振動著翅膀飛遠。
那時候她還沒有告訴七月,她是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她的母親因為愛一個男人,為他生下孩子,卻註定一生要為他守口如瓶。七月也沒有告訴安生,安生的名字在那一刻已在她的手心裡留下無痕的烙印。
因為安生,夏天成為一個充滿幻覺和迷惘的季節。
十三歲到十六歲。那是七月和安生如影相隨的三年。
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一起做作業。跑到商店去看內衣。周末的時候安生去七月家裡吃飯,留宿。
走在路上都要手拉著手。
七月第一次到安生的家裡去玩的時候,感覺到安生很寂寞。
安生獨自住一大套公寓。她的母親常年在國外。雇了一個保姆和安生一起生活。安生的房間布置得像公主的宮殿,有滿滿衣櫥的漂亮衣服。可是因為沒有人,顯得很寒冷。
七月坐了一會就感到身上發抖。安生把空調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她說,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就這樣。然後她帶七月去看她母親養的一缸熱帶魚。安生丟飼料下去的時候,美麗的小魚就像一條條斑斕的綢緞在抖動。
安生說,這裡的水是溫暖的。可是有些魚,它們會成群地穿越寒冷的海洋,遷徙到遼闊的遠方。因為那裡有他們的家。
安生那時候的臉上有一種很陰鬱的神情。
在學校里,安生是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言辭尖銳,桀驁不馴,常常因為和老師搶白而被逐出教室。少年的安生獨自坐在教室外的空地上。陽光灑在她倔強的臉上。七月偷偷地從書包里抽出小說和話梅,扔給窗外的安生。然後她知道安生會跑到她的窩去看書。
那是她們在開學的那個下午跑到操場上找到的大樹。很老的樟樹,樹葉會散發出刺鼻的清香。
安生踢掉鞋子,用幾分鐘時間就能爬到樹杈的最高處。她像一隻鳥一樣躲在樹叢里。晃動著兩條赤裸的小腿,眺望操場裡空蕩蕩的草地和遠方。七月問她能看到什麼。她說,有綠色的小河,有開滿金黃雛菊的田野,還有石頭橋。一條很長很長的鐵軌,不知道通向哪裡。
然後她伸手給她,高聲地叫著,七月,來啊。七月仰著頭,絞扭著自己的手指,又興奮又恐懼。可是她始終沒有跟安生學會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