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原本該是敏郡王進宮來求得太皇太后賜婚的,但是沈清河想要率先問問周月琦的態度和想法,這才主動跟周月琦提及了此事。至於周月琦代為幫忙向太皇太后求得賜婚,純粹是為了幫沈宜萱再添一些彩頭罷了。

  如若敏郡王和沈宜萱註定要成就一樁美好姻緣,那麼誰來進宮求得賜婚便顯得不是那般的重要。只要最終的結果是美好的,就夠了。

  沈宜萱沒有想到,她會等來太皇太后的賜婚。

  一開始她跟敏郡王的事情,沈宜萱沒打算跟家裡人報備。不是她不想告訴家中長輩,而是在她看來,她和敏郡王是註定了有緣無分,不可能長長久久走到最後的。

  特別是在三妹妹和戚麒和離之後,沈宜萱對感情一事就更加的敬謝不敏了。後來遇到敏郡王,是沈宜萱沒有想過的。跟敏郡王相知相許走到現下這一步,沈宜萱有遲疑過,也猶豫過。

  在沈宜萱的認知里,她可以算得上是一路見證了沈蘭萱和戚麒的相識、相愛、嫁娶、直至最終的和離。

  沈宜萱原本以為,沈蘭萱會比她和沈雨萱幸福太多。只因為沈蘭萱所嫁的人是沈蘭萱自己喜歡的,也是喜歡沈蘭萱的。彼時沈蘭萱和戚麒是何其的幸福和要好,沈宜萱不止一次親眼見證,亦是感觸良多。

  因著周月琦的關係,將軍府和戚家已然今非昔比,也算得上是親戚了。有周月琦從中當橋樑,沈蘭萱和戚麒的親事無疑是結了兩家的秦晉之好,飽受所有人的祝福。

  直到今時今日沈宜萱也委實想不通,沈蘭萱和戚麒兩人怎麼就忽然走到了和離的這一步。兩家長輩都沒有私下裡給這小兩口壓力啊!要說沈蘭萱和戚麒的感情出現了裂縫,但是事實證明,這其中並無其他人的存在,更加沒有第三人的身影。

  也所以,沈宜萱是真的不知道沈蘭萱會改變的癥結出在哪裡。對於沈蘭萱和戚麒兩人的結局,沈宜萱也是皺皺眉,忍不住的嘆息。

  而今再度換成了她自己,沈宜萱就更加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毫無疑問,敏郡王是沈宜萱心儀的人。對敏郡王,沈宜萱是有好感的,也是有期許的。但是她和敏郡王最終會走到哪一步,沈宜萱並不是很確定,也不敢保證。

  不過,有了太皇太后的賜婚,她和敏郡王的親事便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再無其他改變的可能性。

  仔細想想,這樣的發展也挺好的。正好給了她一個繼續往前走的動力,也讓她和敏郡王之間多了新的可能。那麼,她就老老實實接受來自周月琦這位公主弟妹的關心和庇佑吧!

  沒錯,正是來自周月琦的好。想也知道,太皇太后不會無緣無故為她和敏郡王賜婚。沈宜萱有足夠的自知之明,她還沒有這麼重要的分量,也沒有那麼的厲害。

  退一步講,哪怕是為了敏郡王,太皇太后也不至於對她多有照拂。她能夠跟皇家攀得上的關係,也就只有周月琦這位公主弟妹了。

  有時候真心不得不承認,水漲船高是實打實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實。比如她,要是沒有五公主這位弟妹的存在,她不可能逕自順利的和離歸家,更加不會有機會得以幫忙五公主打理藥鋪的生意。

  也許有人會看不上女子在外行商,沈宜萱卻不會在意。她連和離回娘家的壞名聲都能承受,又怎會在乎多些旁的不同聲音?更何況,沈宜萱一直都很清楚,她有著一群最好的家人。不管是家中長輩還是同輩的姐妹們,對她都是真正的關心,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支持。有他們在,她又何必在意外人的眼光?

  總不至於,她還需得看外面這些七嘴八舌的好事者的臉色過活吧!說句仗勢欺人的話語,這些人能比得上她家公主弟妹的尊貴?當著她家公主弟妹的面,這些人誰敢多說半個字?

  說到底也不過就是些欺軟怕硬的長舌之人罷了。只要她本人不在意,也不放在心上,就傷不到她分毫。因著不想親者痛、仇者快,沈宜萱自然而然就漸漸學會了何為坦然和豁達。

  反正,她背後有五公主撐腰。誰人若是有不服,大可去找五公主去說!

  說來也是好笑,想當初沈宜萱還在寧侯府備受欺凌的時候,可沒有而今這樣的豁出去。那時候的她,無論做任何事都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不小心就給沈家惹來了禍事,更擔心不經意間損了沈家的名聲,辱沒了將軍府的家風。

  但是自打和離之後,沈宜萱莫名就變得豁然開朗了。一如公主弟妹將她接回將軍府時說的那樣,只要有沈家在一日,她就不必擔心受人欺負,也無需擔心受怕的忌憚多多。公主弟妹還說,哪怕她這一輩子都住在將軍府內,由沈家養著,也是沈清河這位弟弟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沈宜萱當然不會真的認定她自己是沈清河的義務和責任。不說沈清河本就不是她的親弟弟,單說沈家而今一府的人都得靠沈清河撐著,她就不想再增添沈清河的負擔。

  他們是一家人,合該互幫互助,攜手共進的一起度過難關和煎熬,繼續彰顯沈家的清正門風。而不是肆意給沈清河扯後腿,添麻煩,反而壞了將軍府的名聲。這樣的事情,沈宜萱做不來,也不想變成那般令人憎惡的脾氣和秉性。

  故而,沈宜萱一直很努力的讓自己變成比以前更加有用的人。她想要憑靠自己的實力為家人多做些事情。比如幫公主弟妹打理生意,沈宜萱就很是用心,全然不會去多想因著拋頭露面而引來的風言風語。反正燒不著她、燙不著她,那些言論殺不死她,也動搖不了她分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