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葉炎趕緊輕輕地推開了房門,一步一步,緩慢地走到床邊,他生怕所有人都在騙他。當他走到床邊,看清了秦箏熟悉的臉龐,他伸手來回撫摸了好幾遍,確定是秦箏,才啪嗒一聲,坐在了地上,他雙手捂住自己的臉,擋住了滾動而下的熱淚,“太好了,太好了,你沒事就好。”
秦箏睡醒時,已經是下午了,她一動彈,便發覺被禁錮得死死的,脖子邊上還被噴著一股子熱氣,抬頭一看,是葉炎正閉著眼睛熟睡,秦箏沒有動,葉炎其實已經醒了,他見秦箏不動,便睜開眼睛,凝望著秦箏,伸手去摸秦箏的臉。
秦箏用臉蹭了蹭他的手掌心,笑著道:“我回來了。”
“嗯,下次不要再冒險了。”葉炎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埋怨自己的話,還是說教她的話,都說不出來。
“好,我答應你。”秦箏如此甜笑道,投入他懷裡,抱著他厚實的背,感受著他懷中的溫度,過了一會,悶聲悶氣地說:“那你也要答應我,不許再瞞著我送我出去避難。”
“好,我們拉鉤。”葉炎伸出小拇指。
秦箏看著葉炎的小拇指,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這種小孩子才信的事,他怎麼突然信了,她正要打趣他,卻見他雙眸神情中的堅定,秦箏便收斂了笑容,鄭重其事地伸出小拇指,勾了勾他的小拇指,“好,我們拉鉤。”
兩人抱著又睡了許久。
等他們二人再次醒來時,哥兒姐兒們早已經哭得淚水漣漣,他們二人扁著嘴巴,雙雙伸出手來,要秦箏抱他們,秦箏一個人抱著兩個小孩,半躺在床上,看著哥兒姐兒,怎麼都親不夠。
很快,三人就玩耍了起來,葉炎只在一旁守著,偶爾秦箏照顧不到的地方,才默默地搭把手。
吃過晚飯,葉炎領著秦箏連帶著孩子和下人們回府安置了。
隔天,新皇登基,先帝被送往皇家陵墓安葬,六長公主被追封為淑貞長公主,秦箏得知後哭了一場,足足一個月心情都不太好。
三長公主從皇家陵墓中被接了回來,封為淑榮長公主,修養了一個月後,上了奏摺,自請出家,新皇駁回後,又再次上折,足足來來回回了五次,新皇才鬆口答應了,賜淑榮長公主法號靜恕。
而敦親王在被關進宗人府的當天晚上,就撞牆自盡了,之後被貶為庶人,其餘一干黨羽皆伏法。
禾灝被貶為庶人,永不錄用,在出獄那天,就雇上了馬車,隻身一人,離開了京城,不知去往何方。
秦篙當天被禾灝扔下山崖後,撿回來已經動彈不得了,之後便日日躺在黑暗的小屋子裡頭,由婢女灌藥餵飯,這麼過著。
新皇在位八年間,葉大將軍也在邊疆鎮守了八年,京城中的大臣們也上折了三年選後以便皇室開枝散葉的奏摺,卻總石沉大海。
天下天平,政通人和。
在新皇迎來第九年的新年時,大太妃的宮殿傳來了爭吵聲,之後便是新皇垂頭喪氣走出宮殿門的樣子。
如此持續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朝臣們傳了許多消息,有說新皇之所以到現在還未有選後意思是因著與大太妃意見不合,還有說是新皇沒有成親的意願。
不過這樣的說法說了大半年,新皇依舊沒有成親,而大太妃在第十年過年前,又閉宮不出了。
葉王府內,德賢小郡主如今已經十歲了,她拎著裙子,在花園中跳著,笑著,時不時支使著身邊的丫鬟跟她一起做壞事。
葉王府的前院書房內,葉王府世子正領著二公子和三公子讀書認字,葉王府世子今年已經下場得了秀才。
後院中,葉炎久久坐在凳子上,不說話,只看著秦箏看書的側影。
秦箏深覺他這兩年來,時不時都有些許古怪,開始還想著他是不是膩煩了她,想找其他新人了,可看著他又不像,秦箏拖了兒子派了身邊的暗衛去查了,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她本想著,兩人夫妻多年,說好的不互相隱瞞,他時隔多年違背了當年的承諾,應當是有拿捏不定的大事,既然他不願意說,她也就不開口了。
可今日,他凝視自己的時間太長了,逼得秦箏不得不開口詢問了,秦箏放下手中的遊記,走到了葉炎身邊,坐下將臉湊到了葉炎面前。
秦箏的面容十年來並沒有變太多,甚至於是更加有魅力了。
“你怎麼了?怪怪的,不會還是不能說吧?”
葉炎看著秦箏搭在他手背上的柔胰,吐字清晰地問:“你說我們若是搬家,你願不願意?”
“搬家?”秦箏想著最近這些年在葉王府住的挺好的,難道要去闋城?她也不是沒去過,沒什麼大事,再說孩子們也長大了,也該出去長長見識了。
不對,若是去闋城,葉炎不會如此,秦箏蹙眉思索了好一會,還是沒有想出到底是搬去哪裡會讓葉炎這麼猶豫。
“我們搬去哪裡?”秦箏好奇地笑著問。
“皇宮——”
(正文完)
[後記]
孝睿皇帝,孝獻皇帝之孫,昭陽太子之長子。昭陽太子薨逝後,得孝獻皇帝獨寵,孝獻皇帝薨逝前,密留立孝睿皇帝為儲君遺詔於大太妃,葉朝開/國皇帝葉炎密護其於葉家暗衛營中。孝睿皇帝於年幼逃亡北上闋城時,因多見世間疾苦,心生慈悲之心。白日於葉家暗衛營中讀詩書習武藝,夜晚則苦讀佛經,受佛祖感化點撥。孝睿皇帝每出任務,回營皆斷米水三日以贖罪孽。元征之亂後,孝睿皇帝受葉家軍護送上京,於大太妃與葉朝開/國皇帝葉炎之助力下,登基。孝睿皇帝在位十年,賦稅得宜,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經濟恢復,一派祥和之氣。然,孝睿皇帝久不能忘懷世間苦難,於天清七年感應於佛祖,多在宮中修習佛法,眾臣苦勸其廣納賢女不得,天清九年五月,孝睿皇帝與大太妃因出家一事爭吵,宮人不敢聲張。天清十年七月,大太妃閉宮門不出。天清十年八月,孝睿皇帝頒旨退位,遁入空門,禪位於葉朝開國皇帝葉炎。
秦箏睡醒時,已經是下午了,她一動彈,便發覺被禁錮得死死的,脖子邊上還被噴著一股子熱氣,抬頭一看,是葉炎正閉著眼睛熟睡,秦箏沒有動,葉炎其實已經醒了,他見秦箏不動,便睜開眼睛,凝望著秦箏,伸手去摸秦箏的臉。
秦箏用臉蹭了蹭他的手掌心,笑著道:“我回來了。”
“嗯,下次不要再冒險了。”葉炎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埋怨自己的話,還是說教她的話,都說不出來。
“好,我答應你。”秦箏如此甜笑道,投入他懷裡,抱著他厚實的背,感受著他懷中的溫度,過了一會,悶聲悶氣地說:“那你也要答應我,不許再瞞著我送我出去避難。”
“好,我們拉鉤。”葉炎伸出小拇指。
秦箏看著葉炎的小拇指,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這種小孩子才信的事,他怎麼突然信了,她正要打趣他,卻見他雙眸神情中的堅定,秦箏便收斂了笑容,鄭重其事地伸出小拇指,勾了勾他的小拇指,“好,我們拉鉤。”
兩人抱著又睡了許久。
等他們二人再次醒來時,哥兒姐兒們早已經哭得淚水漣漣,他們二人扁著嘴巴,雙雙伸出手來,要秦箏抱他們,秦箏一個人抱著兩個小孩,半躺在床上,看著哥兒姐兒,怎麼都親不夠。
很快,三人就玩耍了起來,葉炎只在一旁守著,偶爾秦箏照顧不到的地方,才默默地搭把手。
吃過晚飯,葉炎領著秦箏連帶著孩子和下人們回府安置了。
隔天,新皇登基,先帝被送往皇家陵墓安葬,六長公主被追封為淑貞長公主,秦箏得知後哭了一場,足足一個月心情都不太好。
三長公主從皇家陵墓中被接了回來,封為淑榮長公主,修養了一個月後,上了奏摺,自請出家,新皇駁回後,又再次上折,足足來來回回了五次,新皇才鬆口答應了,賜淑榮長公主法號靜恕。
而敦親王在被關進宗人府的當天晚上,就撞牆自盡了,之後被貶為庶人,其餘一干黨羽皆伏法。
禾灝被貶為庶人,永不錄用,在出獄那天,就雇上了馬車,隻身一人,離開了京城,不知去往何方。
秦篙當天被禾灝扔下山崖後,撿回來已經動彈不得了,之後便日日躺在黑暗的小屋子裡頭,由婢女灌藥餵飯,這麼過著。
新皇在位八年間,葉大將軍也在邊疆鎮守了八年,京城中的大臣們也上折了三年選後以便皇室開枝散葉的奏摺,卻總石沉大海。
天下天平,政通人和。
在新皇迎來第九年的新年時,大太妃的宮殿傳來了爭吵聲,之後便是新皇垂頭喪氣走出宮殿門的樣子。
如此持續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朝臣們傳了許多消息,有說新皇之所以到現在還未有選後意思是因著與大太妃意見不合,還有說是新皇沒有成親的意願。
不過這樣的說法說了大半年,新皇依舊沒有成親,而大太妃在第十年過年前,又閉宮不出了。
葉王府內,德賢小郡主如今已經十歲了,她拎著裙子,在花園中跳著,笑著,時不時支使著身邊的丫鬟跟她一起做壞事。
葉王府的前院書房內,葉王府世子正領著二公子和三公子讀書認字,葉王府世子今年已經下場得了秀才。
後院中,葉炎久久坐在凳子上,不說話,只看著秦箏看書的側影。
秦箏深覺他這兩年來,時不時都有些許古怪,開始還想著他是不是膩煩了她,想找其他新人了,可看著他又不像,秦箏拖了兒子派了身邊的暗衛去查了,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她本想著,兩人夫妻多年,說好的不互相隱瞞,他時隔多年違背了當年的承諾,應當是有拿捏不定的大事,既然他不願意說,她也就不開口了。
可今日,他凝視自己的時間太長了,逼得秦箏不得不開口詢問了,秦箏放下手中的遊記,走到了葉炎身邊,坐下將臉湊到了葉炎面前。
秦箏的面容十年來並沒有變太多,甚至於是更加有魅力了。
“你怎麼了?怪怪的,不會還是不能說吧?”
葉炎看著秦箏搭在他手背上的柔胰,吐字清晰地問:“你說我們若是搬家,你願不願意?”
“搬家?”秦箏想著最近這些年在葉王府住的挺好的,難道要去闋城?她也不是沒去過,沒什麼大事,再說孩子們也長大了,也該出去長長見識了。
不對,若是去闋城,葉炎不會如此,秦箏蹙眉思索了好一會,還是沒有想出到底是搬去哪裡會讓葉炎這麼猶豫。
“我們搬去哪裡?”秦箏好奇地笑著問。
“皇宮——”
(正文完)
[後記]
孝睿皇帝,孝獻皇帝之孫,昭陽太子之長子。昭陽太子薨逝後,得孝獻皇帝獨寵,孝獻皇帝薨逝前,密留立孝睿皇帝為儲君遺詔於大太妃,葉朝開/國皇帝葉炎密護其於葉家暗衛營中。孝睿皇帝於年幼逃亡北上闋城時,因多見世間疾苦,心生慈悲之心。白日於葉家暗衛營中讀詩書習武藝,夜晚則苦讀佛經,受佛祖感化點撥。孝睿皇帝每出任務,回營皆斷米水三日以贖罪孽。元征之亂後,孝睿皇帝受葉家軍護送上京,於大太妃與葉朝開/國皇帝葉炎之助力下,登基。孝睿皇帝在位十年,賦稅得宜,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經濟恢復,一派祥和之氣。然,孝睿皇帝久不能忘懷世間苦難,於天清七年感應於佛祖,多在宮中修習佛法,眾臣苦勸其廣納賢女不得,天清九年五月,孝睿皇帝與大太妃因出家一事爭吵,宮人不敢聲張。天清十年七月,大太妃閉宮門不出。天清十年八月,孝睿皇帝頒旨退位,遁入空門,禪位於葉朝開國皇帝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