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翌日清早,府門口喧鬧起來。
第142章 142雲湧起
鄒家御史每日清早都是雞鳴則起, 拿著書本, 到院子裡頭晨讀, 大聲朗讀之後, 還會舀起冷水沐浴, 說是鍛鍊體魄, 強健筋骨,還是當年他中舉之前到外頭遊歷,在華山巔峰之下一道觀裡頭的老道士所教。
當年他華山遊歷,不幸得了風寒,差點就那麼一命嗚呼,盤纏也不夠醫藥費,幸得老道士心懷慈悲, 救下他一命, 並教授了他這樣的法子以強健身子骨。
喝過粥後, 他才穿上朝服, 今日又是早朝日, 足足比往日上衙門早起了一個時辰,幸而是逢五才上早朝, 看著娘子已經精神抖擻地坐在廳堂訓斥奴僕,日頭也跳出了雲海, 街道上開始有熙熙攘攘的吵鬧聲響起,隔壁同為官宦的同僚也準備出門了, 馬夫牽了馬出來, 娘子親自為他披上了披風, 而兒女們也結伴而行,趕過來請安,這樣寧靜的日子真美好,只是想起每日早朝的兇險,他都恨不得如今自己依然七老八十,足以乞骸骨了。
他被奴僕扶著坐上了馬鞍,搖搖晃晃地往宮城方向走去。前頭是拎著馬燈的僕從,後頭是跟著伺候的小廝,邊上還有個牽馬的馬夫,隨是三人伺候,卻也讓平民百姓看出了不一般,畢竟一般人家也養不起一匹馬來。
他本是京城郊外人事,家中雖是世代官宦人家,卻不是什麼大官,一直在四五品徘徊,他如今也不過是三品,算是家中的一枝獨秀了,只是他們家走的是清流路線,加之身為御史,本就是得罪人的官,家中上下,更是不敢多拿一分錢,生怕被彈劾監守自盜。
不過他如今住的宅院,確是家中傳下來的,比之那些個御史同僚,特別是沒有外放過的,又不是京城人世,家中清貧苦寒,如今還在京城中租屋子過日子的,他已經算是滋潤了。
且家中不蓄養妾室和通房,孩子們都是同一個肚皮生出來的,因而單純明朗。
屋子地段不錯,離著宮城也不像西面那樣複雜的地帶,更不像東面那邊鬧騰,正好在北面,往前頭走兩條街,大部分武將都住那邊,小偷小摸也不敢往這邊來,生怕撞到了邪。
北面最有權勢的人家,當然屬葉王府了。葉王府占據了前頭一整條街,外頭威武霸氣的兩座石獅子,已經紅銅厚重木門的威嚴感,令人望而生畏,不過作為御史,卻只是無視而已。
平日裡鄒大人都要從葉王府門口走過。
這日,如往常一般。但卻見到了不一般的場景。
這不,葉王府門口圍了一圈人群,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只見葉王府門口韓少將領著三五人,拿著三五個木桶,裡頭不知裝著什麼東西,直往葉王府門口潑去也就算了,還叉著腰,大大咧咧地指著門口破口大罵。
聲音時高時低,若不是那粗壯如磨沙般嗓音有些難聽,倒是能聽出點錯落有致的旋律出來了。
鄒御史停頓了一會,還是認命下馬了,畢竟身為御史,自是要了解這兩個官員的糾紛的,畢竟彈劾數目在他們年終考核之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萬一數量趕不上,過年的時候,錢領得比別人少,只怕他要回家跪搓衣板了。
下了馬,僕從扒拉開了一條小道,擠到了前頭去,卻聽到韓少將大聲罵著:“葉炎,你給老子出來,你這個無恥小人!!!那匹馬是我的,你竟然敢用了詭計騙走了!!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兵不厭詐,你竟然敢把那些個算盤打到了老子的頭上,老子就敢跟你魚死網破!!!你們都來評評理,他是不是奸詐!!”
原來他們私下裡頭打賭了,葉炎好似舊傷未愈,本是可以輸馬的,卻沒有想到,竟然偷偷用了手段,讓韓少將拉肚子了,拉得渾身酸軟無力,韓少將連弓都拿不起來,怎麼可能能贏?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鄒御史聽了許久,決定先再看看發展再說,便上了馬進宮早朝了。
葉王府裡頭的秦箏,見水室裡頭,葉炎沐浴還未曾出來,外頭鬧得很,剛才葉炎說是小事,已經打發了人過去處理,怎麼現在越鬧越大聲了?她不放心,偷偷給宮嬤嬤使眼色了,宮嬤嬤立刻趁著其他丫鬟不注意,溜出去打探了。
很快,在葉炎從水室出來時,宮嬤嬤已經回來了,把聽了幾耳朵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秦箏越聽越覺得不對勁,葉炎並不好馬,甚至說,葉炎對任何東西都沒有表現過強烈的占有欲和物質欲,這一點哥兒倒是跟他有十足相像。姐兒則與自己相同,脾氣不好,又占有欲強,時不時還比較任性。
這樣的事,熟悉葉炎的人立馬就了解,這不過是一個藉口。
等葉炎緩步而來,頭上還帶著霧氣和水珠,秦箏伸手要替葉炎更衣時,便問葉炎:“這外頭韓少將鬧什麼?你們不是兄弟麼?”
“沒事,你由著他鬧去,若是你最近這幾日有推託不掉的應酬,去了便粉飾太平地表示韓少將鬧小孩子脾氣就是了。”
“行,你果然又要坑他了。”秦箏倒是想明白了,葉炎這是又打算讓誰倒霉來著?
葉炎卻矢口否認,一臉正經,絕對不能承認,撐死了臉面道:“怎麼可能?我這樣如玉般的人才,怎麼能坑他呢?坑他能有什麼好處?”
“你怎麼想,我怎麼可能都知道?不過啊,我倒是知道,你肯定沒安好心。”秦箏嗔怪地瞅了他一眼,看得葉炎渾身都要酥掉了。
第142章 142雲湧起
鄒家御史每日清早都是雞鳴則起, 拿著書本, 到院子裡頭晨讀, 大聲朗讀之後, 還會舀起冷水沐浴, 說是鍛鍊體魄, 強健筋骨,還是當年他中舉之前到外頭遊歷,在華山巔峰之下一道觀裡頭的老道士所教。
當年他華山遊歷,不幸得了風寒,差點就那麼一命嗚呼,盤纏也不夠醫藥費,幸得老道士心懷慈悲, 救下他一命, 並教授了他這樣的法子以強健身子骨。
喝過粥後, 他才穿上朝服, 今日又是早朝日, 足足比往日上衙門早起了一個時辰,幸而是逢五才上早朝, 看著娘子已經精神抖擻地坐在廳堂訓斥奴僕,日頭也跳出了雲海, 街道上開始有熙熙攘攘的吵鬧聲響起,隔壁同為官宦的同僚也準備出門了, 馬夫牽了馬出來, 娘子親自為他披上了披風, 而兒女們也結伴而行,趕過來請安,這樣寧靜的日子真美好,只是想起每日早朝的兇險,他都恨不得如今自己依然七老八十,足以乞骸骨了。
他被奴僕扶著坐上了馬鞍,搖搖晃晃地往宮城方向走去。前頭是拎著馬燈的僕從,後頭是跟著伺候的小廝,邊上還有個牽馬的馬夫,隨是三人伺候,卻也讓平民百姓看出了不一般,畢竟一般人家也養不起一匹馬來。
他本是京城郊外人事,家中雖是世代官宦人家,卻不是什麼大官,一直在四五品徘徊,他如今也不過是三品,算是家中的一枝獨秀了,只是他們家走的是清流路線,加之身為御史,本就是得罪人的官,家中上下,更是不敢多拿一分錢,生怕被彈劾監守自盜。
不過他如今住的宅院,確是家中傳下來的,比之那些個御史同僚,特別是沒有外放過的,又不是京城人世,家中清貧苦寒,如今還在京城中租屋子過日子的,他已經算是滋潤了。
且家中不蓄養妾室和通房,孩子們都是同一個肚皮生出來的,因而單純明朗。
屋子地段不錯,離著宮城也不像西面那樣複雜的地帶,更不像東面那邊鬧騰,正好在北面,往前頭走兩條街,大部分武將都住那邊,小偷小摸也不敢往這邊來,生怕撞到了邪。
北面最有權勢的人家,當然屬葉王府了。葉王府占據了前頭一整條街,外頭威武霸氣的兩座石獅子,已經紅銅厚重木門的威嚴感,令人望而生畏,不過作為御史,卻只是無視而已。
平日裡鄒大人都要從葉王府門口走過。
這日,如往常一般。但卻見到了不一般的場景。
這不,葉王府門口圍了一圈人群,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只見葉王府門口韓少將領著三五人,拿著三五個木桶,裡頭不知裝著什麼東西,直往葉王府門口潑去也就算了,還叉著腰,大大咧咧地指著門口破口大罵。
聲音時高時低,若不是那粗壯如磨沙般嗓音有些難聽,倒是能聽出點錯落有致的旋律出來了。
鄒御史停頓了一會,還是認命下馬了,畢竟身為御史,自是要了解這兩個官員的糾紛的,畢竟彈劾數目在他們年終考核之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萬一數量趕不上,過年的時候,錢領得比別人少,只怕他要回家跪搓衣板了。
下了馬,僕從扒拉開了一條小道,擠到了前頭去,卻聽到韓少將大聲罵著:“葉炎,你給老子出來,你這個無恥小人!!!那匹馬是我的,你竟然敢用了詭計騙走了!!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兵不厭詐,你竟然敢把那些個算盤打到了老子的頭上,老子就敢跟你魚死網破!!!你們都來評評理,他是不是奸詐!!”
原來他們私下裡頭打賭了,葉炎好似舊傷未愈,本是可以輸馬的,卻沒有想到,竟然偷偷用了手段,讓韓少將拉肚子了,拉得渾身酸軟無力,韓少將連弓都拿不起來,怎麼可能能贏?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鄒御史聽了許久,決定先再看看發展再說,便上了馬進宮早朝了。
葉王府裡頭的秦箏,見水室裡頭,葉炎沐浴還未曾出來,外頭鬧得很,剛才葉炎說是小事,已經打發了人過去處理,怎麼現在越鬧越大聲了?她不放心,偷偷給宮嬤嬤使眼色了,宮嬤嬤立刻趁著其他丫鬟不注意,溜出去打探了。
很快,在葉炎從水室出來時,宮嬤嬤已經回來了,把聽了幾耳朵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秦箏越聽越覺得不對勁,葉炎並不好馬,甚至說,葉炎對任何東西都沒有表現過強烈的占有欲和物質欲,這一點哥兒倒是跟他有十足相像。姐兒則與自己相同,脾氣不好,又占有欲強,時不時還比較任性。
這樣的事,熟悉葉炎的人立馬就了解,這不過是一個藉口。
等葉炎緩步而來,頭上還帶著霧氣和水珠,秦箏伸手要替葉炎更衣時,便問葉炎:“這外頭韓少將鬧什麼?你們不是兄弟麼?”
“沒事,你由著他鬧去,若是你最近這幾日有推託不掉的應酬,去了便粉飾太平地表示韓少將鬧小孩子脾氣就是了。”
“行,你果然又要坑他了。”秦箏倒是想明白了,葉炎這是又打算讓誰倒霉來著?
葉炎卻矢口否認,一臉正經,絕對不能承認,撐死了臉面道:“怎麼可能?我這樣如玉般的人才,怎麼能坑他呢?坑他能有什麼好處?”
“你怎麼想,我怎麼可能都知道?不過啊,我倒是知道,你肯定沒安好心。”秦箏嗔怪地瞅了他一眼,看得葉炎渾身都要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