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嗯,好,是我不對。我這不是過來看看你麼?”
秦箏聽葉炎如此說,蹙眉地問:“你這話?你要出遠門?”
“不是,就是想看看你。”葉炎計劃還未定,只是想著京城風雲變幻,他可能這陣子要忙碌起來,少與她說話,陪著她吃飯了,正好趁著現在還有時間,能多陪陪就多陪陪罷了。
“行,那你好好看看我呀,說不定呀,你傍晚回來,我又瘦了。”秦箏要從被窩裡頭伸出手臂去拉葉炎坐床邊,葉炎則趕緊將她手臂捉住,塞進被窩裡頭,“如今雖然快要入夏了,但也得好好兒,別折騰。”
“知道了,你越發喜歡管我了。”秦箏心裡甜,嘴上卻還喜歡撒個嬌。
葉炎伸出手,微微點了點她的鼻子,又將額頭與她的額頭對對碰上,兩人呼吸交錯繚繞著,他呼出的熱氣噴到了她臉上,覺得有點癢,想笑,可葉炎卻柔情地說:“嗯,就管你,只管你。”
“好,算我服了你了。我准了你管我了,不過啊,你可得管我一輩子。”
“嗯,下輩子也管,下下輩子,還有下下下輩子......”
“這麼多,不膩?”
“不膩,纏上你了。”
“好。”
第141章 141定下策
皇帝千秋宴後的第一日早朝, 過了一會, 皇帝才整裝上了殿, 秉筆跟隨在邊上, 秉筆喊了起, 皇帝並未曾多說話, 眾位大臣立在下頭,不敢與之相對視,即便大著膽子往上頭看上那麼一眼,離著龍椅遠不說,加之今日皇帝新冠製成了流蘇狀,隱隱約約閃動,倒是讓下面的人看不清皇帝的面容表情和神態, 越發多了幾分威嚴。
眾位大臣上了奏摺, 不外乎一些舊事重提, 除了說些旱災、水災和民災之外, 也沒得其他需要再多說的了, 可饒是這些,都能夠讓各部門爭得面紅耳赤, 讓人看了都覺得可笑。
葉炎在底下站著,看著萬眾變化, 卻巋然不動。
等了許久,見皇帝一直沒有出聲, 下頭都爭得眼紅脖子粗了, 恨不得抄起袖子打一頓, 可皇帝還是沒有出聲,一下子,那些個差點把手都懟對方臉上的大臣們全都住嘴了,轉過頭來,望著上頭的皇帝,等著他做主。
皇帝不開口說話,而是看向秉筆,秉筆太監上前一步,大聲道:“昨夜皇上著涼了,感染了風寒,不便開口說話。”
皇帝聽了秉筆的話,點了點頭作為附和。
有大臣便關懷地上前詢問道:“皇上可召見太醫了?太醫如何說?”
敦親王則大步上前,葉炎心中算著他到底想要做什麼,敦親王環視周遭一番,上前幾步,在龍椅階梯下站定,道:“皇上可還好?”
秉筆太監看向皇帝,皇帝緩緩伸出手,讓敦親王上前,敦親王連忙跪下道:“臣不敢。”皇帝卻依舊招手讓敦親王上前,敦親王只能躬著身子往上走,皇帝附耳在敦親王身側說了幾句話,敦親王這才恭敬地下去傳話,“太醫呢?”
此時,早有在外頭候著的太醫,聽到召喚,過了一會,才進來,跪下請安,敦親王趕緊說:“太醫,還不上前診斷?”
皇帝頷首點頭,太醫便上去,跪下診脈,過了一會,朗聲道:“皇上這是得了喉疾,暫且不得言語,需要好好靜養,以免聲帶受損,龍體受傷。”
這一招,直接打消了眾人對皇帝的懷疑和猜忌,畢竟在眾位大臣眼中看來,皇帝行事從來都不是規規矩矩的,反而是帶著一絲隨性。
聽聞皇帝身子不舒服,大臣們多少有些詫異,雖說皇帝不舒服是常態,但是見天兒他不舒服還上朝,真是奇怪之舉,如今想來,只怕是因著什麼千秋節第一日早朝不能遲了,有恐傷了吉利。
畢竟沉迷丹藥煉製,難以自拔的皇帝,如何能夠對國政大事有興趣?
太醫退下後,敦親王好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般,深藏功與名地退下了,獨自一人默然地站著不動了。
如此一場鬧劇,才落下帷幕,一些武將,退了早朝,都不由得往葉炎邊上靠,想說點什麼,葉炎卻只大步走,不想與他們碰上。
等到敦親王率先離開,其他文臣們也全都各找各的上官說話,那些個上官,哪個不是心思敏銳之人,全都心下有幾分疑惑,卻不敢多言,畢竟,想要質疑,也得看有沒有命。如今宮城內裡頭,到底是怎麼一個形勢,沒有人知道。
但他們也不敢去想上頭坐著的不是真的皇帝,他們最多是想著,皇帝可能被敦親王所脅迫了,可是敦親王如今突然出手,一番做戲,不過就是一種試探,誰敢當下裡頭出頭,沒有後手,定然被當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沒看到連葉炎都不敢冒頭麼。
一些謹言慎行的文臣,全都閉緊了嘴巴,不多說一句話,只管著埋頭做事,有時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葉炎到了宮門口,今日是坐馬車進宮的。剛出了宮門,他正要上馬車,卻被一人從後頭抱住了腰,葉炎立馬固定住了身形,雙手撐著了馬車上的車壁,一個旋轉,踢向了後頭的人,後頭人險險避過去,嚷著:“王爺,別打了!!”
他一回頭,是韓家的少將軍。韓家是伯爵功勳,韓家一直都是駐守在西邊一帶邊境,老伯爵在邊境,少將軍則留在京城,與如今葉家形勢頗為相似,唯一不同是,韓家少將軍拳腳功夫一般,這麼多年來,也就上陣殺敵過一兩回,還是跟在祖父和父親身後賺了一些功勞。
秦箏聽葉炎如此說,蹙眉地問:“你這話?你要出遠門?”
“不是,就是想看看你。”葉炎計劃還未定,只是想著京城風雲變幻,他可能這陣子要忙碌起來,少與她說話,陪著她吃飯了,正好趁著現在還有時間,能多陪陪就多陪陪罷了。
“行,那你好好看看我呀,說不定呀,你傍晚回來,我又瘦了。”秦箏要從被窩裡頭伸出手臂去拉葉炎坐床邊,葉炎則趕緊將她手臂捉住,塞進被窩裡頭,“如今雖然快要入夏了,但也得好好兒,別折騰。”
“知道了,你越發喜歡管我了。”秦箏心裡甜,嘴上卻還喜歡撒個嬌。
葉炎伸出手,微微點了點她的鼻子,又將額頭與她的額頭對對碰上,兩人呼吸交錯繚繞著,他呼出的熱氣噴到了她臉上,覺得有點癢,想笑,可葉炎卻柔情地說:“嗯,就管你,只管你。”
“好,算我服了你了。我准了你管我了,不過啊,你可得管我一輩子。”
“嗯,下輩子也管,下下輩子,還有下下下輩子......”
“這麼多,不膩?”
“不膩,纏上你了。”
“好。”
第141章 141定下策
皇帝千秋宴後的第一日早朝, 過了一會, 皇帝才整裝上了殿, 秉筆跟隨在邊上, 秉筆喊了起, 皇帝並未曾多說話, 眾位大臣立在下頭,不敢與之相對視,即便大著膽子往上頭看上那麼一眼,離著龍椅遠不說,加之今日皇帝新冠製成了流蘇狀,隱隱約約閃動,倒是讓下面的人看不清皇帝的面容表情和神態, 越發多了幾分威嚴。
眾位大臣上了奏摺, 不外乎一些舊事重提, 除了說些旱災、水災和民災之外, 也沒得其他需要再多說的了, 可饒是這些,都能夠讓各部門爭得面紅耳赤, 讓人看了都覺得可笑。
葉炎在底下站著,看著萬眾變化, 卻巋然不動。
等了許久,見皇帝一直沒有出聲, 下頭都爭得眼紅脖子粗了, 恨不得抄起袖子打一頓, 可皇帝還是沒有出聲,一下子,那些個差點把手都懟對方臉上的大臣們全都住嘴了,轉過頭來,望著上頭的皇帝,等著他做主。
皇帝不開口說話,而是看向秉筆,秉筆太監上前一步,大聲道:“昨夜皇上著涼了,感染了風寒,不便開口說話。”
皇帝聽了秉筆的話,點了點頭作為附和。
有大臣便關懷地上前詢問道:“皇上可召見太醫了?太醫如何說?”
敦親王則大步上前,葉炎心中算著他到底想要做什麼,敦親王環視周遭一番,上前幾步,在龍椅階梯下站定,道:“皇上可還好?”
秉筆太監看向皇帝,皇帝緩緩伸出手,讓敦親王上前,敦親王連忙跪下道:“臣不敢。”皇帝卻依舊招手讓敦親王上前,敦親王只能躬著身子往上走,皇帝附耳在敦親王身側說了幾句話,敦親王這才恭敬地下去傳話,“太醫呢?”
此時,早有在外頭候著的太醫,聽到召喚,過了一會,才進來,跪下請安,敦親王趕緊說:“太醫,還不上前診斷?”
皇帝頷首點頭,太醫便上去,跪下診脈,過了一會,朗聲道:“皇上這是得了喉疾,暫且不得言語,需要好好靜養,以免聲帶受損,龍體受傷。”
這一招,直接打消了眾人對皇帝的懷疑和猜忌,畢竟在眾位大臣眼中看來,皇帝行事從來都不是規規矩矩的,反而是帶著一絲隨性。
聽聞皇帝身子不舒服,大臣們多少有些詫異,雖說皇帝不舒服是常態,但是見天兒他不舒服還上朝,真是奇怪之舉,如今想來,只怕是因著什麼千秋節第一日早朝不能遲了,有恐傷了吉利。
畢竟沉迷丹藥煉製,難以自拔的皇帝,如何能夠對國政大事有興趣?
太醫退下後,敦親王好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般,深藏功與名地退下了,獨自一人默然地站著不動了。
如此一場鬧劇,才落下帷幕,一些武將,退了早朝,都不由得往葉炎邊上靠,想說點什麼,葉炎卻只大步走,不想與他們碰上。
等到敦親王率先離開,其他文臣們也全都各找各的上官說話,那些個上官,哪個不是心思敏銳之人,全都心下有幾分疑惑,卻不敢多言,畢竟,想要質疑,也得看有沒有命。如今宮城內裡頭,到底是怎麼一個形勢,沒有人知道。
但他們也不敢去想上頭坐著的不是真的皇帝,他們最多是想著,皇帝可能被敦親王所脅迫了,可是敦親王如今突然出手,一番做戲,不過就是一種試探,誰敢當下裡頭出頭,沒有後手,定然被當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沒看到連葉炎都不敢冒頭麼。
一些謹言慎行的文臣,全都閉緊了嘴巴,不多說一句話,只管著埋頭做事,有時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葉炎到了宮門口,今日是坐馬車進宮的。剛出了宮門,他正要上馬車,卻被一人從後頭抱住了腰,葉炎立馬固定住了身形,雙手撐著了馬車上的車壁,一個旋轉,踢向了後頭的人,後頭人險險避過去,嚷著:“王爺,別打了!!”
他一回頭,是韓家的少將軍。韓家是伯爵功勳,韓家一直都是駐守在西邊一帶邊境,老伯爵在邊境,少將軍則留在京城,與如今葉家形勢頗為相似,唯一不同是,韓家少將軍拳腳功夫一般,這麼多年來,也就上陣殺敵過一兩回,還是跟在祖父和父親身後賺了一些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