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丁令光一路送出城來。謝芳菲笑著告別了她,抱著小文坐進馬車裡。神情柔和,心裏面安詳平靜。一個人一旦作了某樣決定,其他的就不重要了。陶弘景曾經答應過她要收小文做入室弟子,小文跟著他總比跟著體無完膚的自己要好得多。她已經不是完整的謝芳菲。
馬車慢慢地駛出雍州,謝芳菲轉頭看著高高的城牆,矗立數百年不倒,忽然想起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回首間滄海桑田,已是百年身。往事最不堪回首,魂斷神傷,潸然淚下。謝芳菲趕緊掉頭看向窗外的景致,花木繁茂,蓊鬱崢嶸,奈何與己不合。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一切不復重來!
一路逶迤而行,人馬無聲。謝芳菲從帘子外面一眼看見山上矗立的廟宇,縹緲遙遠,心裡動了一下,那是臥佛寺。神情難得地波動起來。臥佛寺,臥佛寺,一切因它而起。想了一會兒,大聲說:“停車!”馬車晃悠悠地停住了。謝芳菲抱起小文就要上去。侍衛們為難起來。謝芳菲說:“我只不過上去磕個頭,燒炷香,祈求一路平安罷了。”眾人也不敢十分為難她,遠遠的跟在後面。謝芳菲嘆氣,就當做最後的祭奠,全部的過往,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有始有終,重新回到原地,畫上同一個句點。生是一頭,死亦是一頭,走完一生,長或短,在這裡圈成一個圓。
謝芳菲慢悠悠地一路爬上去,不疾不徐,想將沿路的風景刻在腦海里。百花齊放,百鳥齊鳴,正是江南好風景。以後,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山下春意將盡,山上卻正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杏枝頭春意鬧,一路噼里啪啦燃燒開來,熱鬧旺盛。人間又是一年春,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小文不讓抱,一個人在前面爬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一弱一小,走了大半天,才走到寺門口。高高的門檻,有些殘破的木門,厚的石牆,清冷的寺院。還是這個樣子,宛如舊事重演。她有些失神。
謝芳菲憑著記憶,跨過重重的院落,一路摸到後院,那些桃花不解世間愛恨情仇,依然開得如火如荼,紅紅白白,層層疊疊,宛若雲霞。謝芳菲像立在夢境裡,曾經的記憶,午夜夢回時分也曾這樣刻骨銘心。不由自主摘下一枝桃花,長嘆一口氣,“人間四月芳菲盡”,那些事都已隨風而去。謝芳菲也要去了。喃喃低語:“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陣風過,瞬間落紅無數。
謝芳菲低頭拍了拍身上、肩上的桃花,再抬起頭時,忽然怔住了。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秋開雨無聲無息站在她面前,臉容消瘦,神情憔悴,渾身落寞悲傷。以前凌厲無情的眼中含著淚,輕輕低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一直都在這裡,一直都在。瘋了,當然是真的瘋了。再瘋下去,他保不住不會隨著當年李存冷掉落的側崖跳下去。沒想到推來擠去,還是轉回到原點。差一點就擦肩而過,差一點就真的萬劫不復。
斷續聲隨斷續風,隱隱傳到謝芳菲耳朵里。謝芳菲由夢到醒,由驚愕到從容,反應過來,慢慢走到他的身邊,仰起臉,淚光婆娑,心神震盪,不能自已。忽然微笑起來,一聲一聲地呼叫:“開雨!開雨,開雨——”泣不成聲,婉轉纏綿,感心動耳,盪氣迴腸。宛若夢境!誰道浮生不若夢,假做真時真亦假。
秋開雨狠命摟住她的時候,謝芳菲失聲痛哭。為什麼哭,她不知道。那麼多人死了,他們總算活了下來,她不知道她為什麼還要哭。所有人的死成就的是他和她嗎?謝芳菲不敢這樣想。死的人不會真正死去,活的人卻要好好地活下來。謝芳菲抱緊秋開雨,他們什麼都沒有,連命也保不住,只有彼此。活一日是一日,沒有明天。縱然他和她在一起,也保不住天長地久,瞬間生離死別,誰也說不定。這樣的亂世里,誰也說不定。形勢永遠比人強。
謝芳菲和秋開雨帶著小文離開了,去了她一直嚮往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見牛羊”的塞外。說不定會碰見任之寒,他或許有了許多的小孩。那裡也不是樂園,可是新的地方,新的開始,他們還想彼此靠著多活兩天。這裡太多的死亡,太多的鮮血,壓得活著的人喘不過氣來。
謝芳菲他們經過建康的時候,城毀人亡,一片廢墟,滿目瘡痍。謝芳菲指著遠處的建康宮沉沉地說:“開雨,你看!”秋開雨點點頭,沒有說話,他明白謝芳菲的意思。國破山河在,城春糙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再多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建康宮,建康宮再一次被毀。謝芳菲除了嘆氣,沒有其他的話。
她在此時憶起容情,想起蘇東坡寫的一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淚盈於睫,悲兮悲兮生別離!
這樣的亂世,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城毀了,人亡了,所幸,他和她還活著。
這樣的一段故事,只是一個別樣的傳說,不存在正史里。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已經和他們無關,和這個故事無關。
第七十九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
秋開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雍州臥佛寺的。他日復一日站在禪房前面高大的槐樹下,透過狀如傘蓋的密葉看頭頂一點一點的白雲長空,維持同一個姿勢,同一種表情,長久不變。寺院的僧人早已習慣他這種孤僻怪異,也不去管他,只當是失意潦倒之人。沒有人想到他就是令天下人聞風喪膽的“邪君”,不,不是“邪君”,已經是“邪尊”。
秋開雨的理智漸漸處於崩潰的邊緣。他的心裡養了一條毒蛇,傷人傷己,一天一天地長大,緊緊纏繞住他的身和心,已經不受控制。他覺得靈魂一口一口被吞噬,只餘下悔恨的追憶。追憶,不,他寧願忘記。可是,偏偏精神的絲縷還牽扯著過往的一點一滴,越想忘記越清晰分明,逼得他一點一點沉淪腐朽。他仍然不死心,掙扎徘徊,不肯屈服,他是秋開雨,怎麼能任由感情主宰墮落!可是身處沼澤叢里,越掙扎陷得越深。終於,終於感情還是壓倒了理智。可是,已經遲了,整個人摧枯拉朽一般開始分裂。
掃地的小沙彌一下一下揮舞著掃帚,“沙沙沙”的節奏聲充滿和諧的韻律。是個年輕人,沒有憂慮,無所顧忌,走近呆立的秋開雨,仰起臉問:“施主,你天天站在這裡,是在等人嗎?”秋開雨驀地心悸,痛得全身發麻,臉色蒼白地看著他。他以為又像往常一樣討了個沒趣,不以為意,拖著掃帚正要走開的時候,秋開雨卻低聲回答:“不,我是在等桃花開。”人,人永遠也等不到了。
小沙彌驚奇地看著他,思慮半天才說:“等桃花開?可是寺里的桃花還要很久才會開呢。山下的桃花比這裡開得早。”秋開雨充耳不聞。小沙彌見他又恢復冷漠的表情,暗中做了一個鬼臉,悄悄地離開了。悔恨、悲哀cháo水一般湧上秋開雨的心頭,無孔不入。他發狠也抵擋不了這種深入骨髓的寂寞、空虛。暗的影,黑的夜,血和仇,人和鬼,他被他自己親手毀了。一遍又一遍的追憶,加速秋開雨的毀滅。沒有人毀得了他,除了他自己。
就是在這裡,第一次遇見芳菲,秋開雨不可遏止地重複追憶。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穿過時間的長廊想起來卻一日比一日清楚深刻。
秋開雨剛用計殺了李存冷,並不覺得高興;沒有找到太月令,也不覺得可惜。莫名其妙的情緒,醞釀得連他自己也不甚清楚。他剛剛給潛伏在蕭衍身邊的左雲發出信號,站在寺院裡等他的到來。敏銳地發覺有人慢慢地靠近,這樣特殊的時刻,秋開雨眼中現出殺機。發覺來人絲毫不懂武功,秋開雨的殺意仍然沒有退去。卻聽到來人淺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沖他友好一笑,不帶任何的心機和雜質。秋開雨才發覺身邊的桃花開得這樣的熱鬧,雲蒸霞蔚,宛如天上人間。身心一下子從現實里抽離,心情突然好轉。
“好詩。”他稱讚。的確是好詩,最重要的是,來人是真正的文人。這樣的詩句,江湖俠客想冒充也冒充不來。秋開雨放鬆了警惕。他沒有想到,就因為這句詩,埋下了以後糾纏痛苦的根芽。
大約兩年後,他再次見到當年吟詩的人的時候,他早已經忘記此事。得到她的提醒,秋開雨殺她的心反而淡下來。這樣的巧合,他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謝芳菲站在秋開雨的身前,一臉認真地跟他討價還價,要他放過她。沒有驚慌失措,沒有畏懼,整個人顯得生氣勃勃。秋開雨看在眼裡,那是一種叫生命的活力。他有些入神。
馬車慢慢地駛出雍州,謝芳菲轉頭看著高高的城牆,矗立數百年不倒,忽然想起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回首間滄海桑田,已是百年身。往事最不堪回首,魂斷神傷,潸然淚下。謝芳菲趕緊掉頭看向窗外的景致,花木繁茂,蓊鬱崢嶸,奈何與己不合。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一切不復重來!
一路逶迤而行,人馬無聲。謝芳菲從帘子外面一眼看見山上矗立的廟宇,縹緲遙遠,心裡動了一下,那是臥佛寺。神情難得地波動起來。臥佛寺,臥佛寺,一切因它而起。想了一會兒,大聲說:“停車!”馬車晃悠悠地停住了。謝芳菲抱起小文就要上去。侍衛們為難起來。謝芳菲說:“我只不過上去磕個頭,燒炷香,祈求一路平安罷了。”眾人也不敢十分為難她,遠遠的跟在後面。謝芳菲嘆氣,就當做最後的祭奠,全部的過往,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有始有終,重新回到原地,畫上同一個句點。生是一頭,死亦是一頭,走完一生,長或短,在這裡圈成一個圓。
謝芳菲慢悠悠地一路爬上去,不疾不徐,想將沿路的風景刻在腦海里。百花齊放,百鳥齊鳴,正是江南好風景。以後,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山下春意將盡,山上卻正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杏枝頭春意鬧,一路噼里啪啦燃燒開來,熱鬧旺盛。人間又是一年春,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小文不讓抱,一個人在前面爬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一弱一小,走了大半天,才走到寺門口。高高的門檻,有些殘破的木門,厚的石牆,清冷的寺院。還是這個樣子,宛如舊事重演。她有些失神。
謝芳菲憑著記憶,跨過重重的院落,一路摸到後院,那些桃花不解世間愛恨情仇,依然開得如火如荼,紅紅白白,層層疊疊,宛若雲霞。謝芳菲像立在夢境裡,曾經的記憶,午夜夢回時分也曾這樣刻骨銘心。不由自主摘下一枝桃花,長嘆一口氣,“人間四月芳菲盡”,那些事都已隨風而去。謝芳菲也要去了。喃喃低語:“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陣風過,瞬間落紅無數。
謝芳菲低頭拍了拍身上、肩上的桃花,再抬起頭時,忽然怔住了。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秋開雨無聲無息站在她面前,臉容消瘦,神情憔悴,渾身落寞悲傷。以前凌厲無情的眼中含著淚,輕輕低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一直都在這裡,一直都在。瘋了,當然是真的瘋了。再瘋下去,他保不住不會隨著當年李存冷掉落的側崖跳下去。沒想到推來擠去,還是轉回到原點。差一點就擦肩而過,差一點就真的萬劫不復。
斷續聲隨斷續風,隱隱傳到謝芳菲耳朵里。謝芳菲由夢到醒,由驚愕到從容,反應過來,慢慢走到他的身邊,仰起臉,淚光婆娑,心神震盪,不能自已。忽然微笑起來,一聲一聲地呼叫:“開雨!開雨,開雨——”泣不成聲,婉轉纏綿,感心動耳,盪氣迴腸。宛若夢境!誰道浮生不若夢,假做真時真亦假。
秋開雨狠命摟住她的時候,謝芳菲失聲痛哭。為什麼哭,她不知道。那麼多人死了,他們總算活了下來,她不知道她為什麼還要哭。所有人的死成就的是他和她嗎?謝芳菲不敢這樣想。死的人不會真正死去,活的人卻要好好地活下來。謝芳菲抱緊秋開雨,他們什麼都沒有,連命也保不住,只有彼此。活一日是一日,沒有明天。縱然他和她在一起,也保不住天長地久,瞬間生離死別,誰也說不定。這樣的亂世里,誰也說不定。形勢永遠比人強。
謝芳菲和秋開雨帶著小文離開了,去了她一直嚮往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見牛羊”的塞外。說不定會碰見任之寒,他或許有了許多的小孩。那裡也不是樂園,可是新的地方,新的開始,他們還想彼此靠著多活兩天。這裡太多的死亡,太多的鮮血,壓得活著的人喘不過氣來。
謝芳菲他們經過建康的時候,城毀人亡,一片廢墟,滿目瘡痍。謝芳菲指著遠處的建康宮沉沉地說:“開雨,你看!”秋開雨點點頭,沒有說話,他明白謝芳菲的意思。國破山河在,城春糙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再多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建康宮,建康宮再一次被毀。謝芳菲除了嘆氣,沒有其他的話。
她在此時憶起容情,想起蘇東坡寫的一首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淚盈於睫,悲兮悲兮生別離!
這樣的亂世,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城毀了,人亡了,所幸,他和她還活著。
這樣的一段故事,只是一個別樣的傳說,不存在正史里。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已經和他們無關,和這個故事無關。
第七十九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
秋開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雍州臥佛寺的。他日復一日站在禪房前面高大的槐樹下,透過狀如傘蓋的密葉看頭頂一點一點的白雲長空,維持同一個姿勢,同一種表情,長久不變。寺院的僧人早已習慣他這種孤僻怪異,也不去管他,只當是失意潦倒之人。沒有人想到他就是令天下人聞風喪膽的“邪君”,不,不是“邪君”,已經是“邪尊”。
秋開雨的理智漸漸處於崩潰的邊緣。他的心裡養了一條毒蛇,傷人傷己,一天一天地長大,緊緊纏繞住他的身和心,已經不受控制。他覺得靈魂一口一口被吞噬,只餘下悔恨的追憶。追憶,不,他寧願忘記。可是,偏偏精神的絲縷還牽扯著過往的一點一滴,越想忘記越清晰分明,逼得他一點一點沉淪腐朽。他仍然不死心,掙扎徘徊,不肯屈服,他是秋開雨,怎麼能任由感情主宰墮落!可是身處沼澤叢里,越掙扎陷得越深。終於,終於感情還是壓倒了理智。可是,已經遲了,整個人摧枯拉朽一般開始分裂。
掃地的小沙彌一下一下揮舞著掃帚,“沙沙沙”的節奏聲充滿和諧的韻律。是個年輕人,沒有憂慮,無所顧忌,走近呆立的秋開雨,仰起臉問:“施主,你天天站在這裡,是在等人嗎?”秋開雨驀地心悸,痛得全身發麻,臉色蒼白地看著他。他以為又像往常一樣討了個沒趣,不以為意,拖著掃帚正要走開的時候,秋開雨卻低聲回答:“不,我是在等桃花開。”人,人永遠也等不到了。
小沙彌驚奇地看著他,思慮半天才說:“等桃花開?可是寺里的桃花還要很久才會開呢。山下的桃花比這裡開得早。”秋開雨充耳不聞。小沙彌見他又恢復冷漠的表情,暗中做了一個鬼臉,悄悄地離開了。悔恨、悲哀cháo水一般湧上秋開雨的心頭,無孔不入。他發狠也抵擋不了這種深入骨髓的寂寞、空虛。暗的影,黑的夜,血和仇,人和鬼,他被他自己親手毀了。一遍又一遍的追憶,加速秋開雨的毀滅。沒有人毀得了他,除了他自己。
就是在這裡,第一次遇見芳菲,秋開雨不可遏止地重複追憶。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穿過時間的長廊想起來卻一日比一日清楚深刻。
秋開雨剛用計殺了李存冷,並不覺得高興;沒有找到太月令,也不覺得可惜。莫名其妙的情緒,醞釀得連他自己也不甚清楚。他剛剛給潛伏在蕭衍身邊的左雲發出信號,站在寺院裡等他的到來。敏銳地發覺有人慢慢地靠近,這樣特殊的時刻,秋開雨眼中現出殺機。發覺來人絲毫不懂武功,秋開雨的殺意仍然沒有退去。卻聽到來人淺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沖他友好一笑,不帶任何的心機和雜質。秋開雨才發覺身邊的桃花開得這樣的熱鬧,雲蒸霞蔚,宛如天上人間。身心一下子從現實里抽離,心情突然好轉。
“好詩。”他稱讚。的確是好詩,最重要的是,來人是真正的文人。這樣的詩句,江湖俠客想冒充也冒充不來。秋開雨放鬆了警惕。他沒有想到,就因為這句詩,埋下了以後糾纏痛苦的根芽。
大約兩年後,他再次見到當年吟詩的人的時候,他早已經忘記此事。得到她的提醒,秋開雨殺她的心反而淡下來。這樣的巧合,他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謝芳菲站在秋開雨的身前,一臉認真地跟他討價還價,要他放過她。沒有驚慌失措,沒有畏懼,整個人顯得生氣勃勃。秋開雨看在眼裡,那是一種叫生命的活力。他有些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