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章 33

  常燕和蔣文斌在劇團的小食堂里請張志和吃了一頓雖不豐盛但很可口的晚餐。幾杯酒落肚,三個人都回憶起以往的崢嶸歲月,臉上帶著慨嘆和唏噓不已的表情。

  蔣文斌很真誠地對張志和說:“老張,我們還是希望你能留下來。京劇團東山再起百廢待興,你留下來能幫我們很大的忙啊。”

  張志和抬起頭來,眼睛望著房梁,空洞的眼神似乎穿透了屋頂,看向了並不存在的遠方蒼穹:“留下來?留下來還有多大意思嗎?”

  蔣文斌聽出了張志和的話外之音,轉臉看著常燕:“團長,你看……我們正是用人之際,是不是您發個話?”

  常燕掃了張志和一眼:“張老師現在省城劇團,遠比咱們這裡有發展前途。咱們這個小廟,可供不起張老師這尊大菩薩了呢。”

  蔣文斌張大了嘴巴,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張志和笑了笑,看著常燕不語。常燕想了一想,自己也失笑了,對蔣文斌說:“說著玩兒呢。像張老師這種德藝雙馨的元老級人才,到哪裡也是個寶呢。蔣主任,張老師人在省城,心系咱們濱海市京劇團,在那裡倒更能為我們出一把力。你要經常到省城去,缺少生員和後起人才,儘管去找張老師要去。張老師已經給我說好了,他會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在省城為我們網絡一些綜合素質很強的年輕人才,做我們的蕭何。省城人才濟濟,要是招生的話可比我們這個小城市方便的多呢。”

  張志和用筷子點著常燕:“我們的君子秘密協議,還沒有喝三杯酒呢,就讓你全部給我抖露出來了。”

  蔣文斌看了看張志和,再看看常燕,恍然大悟地拍著自己的腦門兒笑了起來。

  張志和又從懷裡掏出一沓資料,往常燕跟前一推:“既然把事情說破了,反正大家也沒有外人,我也就把底牌也亮出來吧。這是我在省物資站看大門這幾年,閒著沒事的時候琢磨出來的一個劇本,名叫《奪印新編》。我本來是想讓省劇團排演這齣戲的,但省城的□□面現在還不明朗,甚至很複雜,所以我覺得把這個劇本放在濱海來排演比較合適。在濱海排演這個新劇有兩大優勢:一是濱海市的權利核心已經到了燕子你爸爸手裡,□□面相對簡單明朗,排演這齣戲不會有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另一方面,咱們濱海京劇團在偃旗息鼓三年後復興,正需要一部有力度的新戲來打開局面。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常燕和蔣文斌異口同聲:“《奪印新編》?”

  張志和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是啊,《奪印新編》。還記得十幾年前拍攝的那個老電影《奪印》嗎?”

  常燕說:“正是因為想到了這部老電影,我們才有這麼一問啊。”

  張志和點了點頭:“當時這部電影一公映,就以其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農村革命派和反動派兩股政治勢力的對抗而被全國人奉為經典,大獲成功。現在‘□□’倒了,但由於他們的追隨者十年來滲透到各行各業的首腦機關,有很多人甚至現在還緊攥著印把子不放,不甘心他們的失敗命運,還夢想著復辟。黨和人民要穩固紅色江山,和當年一樣,還要進行一場艱苦的鬥爭,還要把印把子奪回來。我在三年前就預感到了‘□□’失敗的下場即將來臨,所以在宿舍里偷偷地醞釀了這個劇本。常燕同志,你可以先把這個本子拿去讓老爺子好好把把關,要是得到他老人家支持的話,這部戲一旦公演,我想一定會像當年的《奪印》一樣,起到平地一聲雷的效果。”

  蔣文斌拿過劇本,迫不及待地瀏覽了一遍,啪地一掌擊在桌上,兩眼放光:“好啊,老張,真有你的啊。這齣戲要是真的能得到批准公演,就會成為劃時代的里程碑啊。要是演的好,由八大樣板戲獨霸戲壇十年的風氣會大為改觀。”

  張志和說:“是啊,我堅信這一點。也正是因為燕子的父親在濱海市說了算,我才想到把這個本子給你們,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我的一番心血。”

  蔣文斌把劇本往常燕跟前一推:“團長,你拿回去看看吧,精彩的很,而且有深度。故事情節好,人物塑造也鮮活。要不,為了張老師這份厚禮,我們倆代表全團表示一下?”

  常燕站了起來,把三個酒杯分別倒滿,舉起杯來:“好,為了《奪印新編》,為了張老師對我們團這份深情厚意,我先幹了!”一揚脖子,杯子見了底兒。

  蔣文斌一豎拇指:“團長巾幗不讓鬚眉,豪氣沖天。好,我也幹了!”

  張志和愣了一下,也只好把整杯酒幹了。

  一杯酒下肚,常燕的整張臉馬上紅似桃花燦若雲霞,胸脯兒起伏不定,氣喘吁吁醉態可掬。她忘情地一把抓住張志和的右手,竟用京劇念白的語調說:“張老師,謝謝你。相見一杯泯恩仇,您是個真正的君子!”

  張志和也有些動情,像《紅燈記》時的李玉和一樣,伸手摸了一下常燕的頭頂:“好女兒。鐵梅,你長大了。”

  常燕一下子甩脫了張志和的手掌:“張老師,到這個時候,還不忘了沾我的便宜啊。”轉身又對蔣文斌說,“給張老師安排賓館住下吧,黑燈瞎火的,就不要趕夜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