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定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額娘,皇阿瑪不會許的。」

  弘瞻聽了,沉吟了半晌,然後搖了搖頭道。

  「為什麼?他們是姓愛新覺羅的,是你大哥的孩子,我是覺得,怎麼著也得有些像吧?

  而且任何人都是求好不求差的吧?

  而且咱也不求別的,幾個人里,只要有一個出挑就行了,就像弘參這樣。

  大事上,咱還是可以派個官員去定奪的。」

  更何況,雖然之前是被圈著,可現在不是在教識字了嘛。

  雖說很多事上面,不如一些宗室子。

  可是,他們是一張白紙,相對的,指導起來,也會比某些宗室子來得容易。

  哪怕老大還在鬼子國哪兒,可這些孩子的額娘總還在老大府吧?

  咱也不怕那些孩子做出一些逾矩的事情來。

  倘若是去打仗,肯定會有很多宗室子弟願意前往。

  可是像下西洋這樣的差事,樂意去的宗室就少了。

  一來是不會水,二來,海上的危險性可比去打仗要大多了。

  人家是去求功名的,不是去送死的。

  所以,弘瞻覺得,哪怕是弘參,估計也會考慮考慮。

  至於弟弟為什麼願意去,那是因為他小的時候和額娘去過南洋,覺得大海也就那一回事。

  用小獅子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他一天不下水,渾身難受。

  到現在為止,他還是養成了以前在南洋的一些習慣,每天游泳。

  那時候剛回來,他秋天還在游,四爺就有勸阻過,只不過,見兒子沒什麼事,他也就不說什麼了。

  「額娘,這事兒我看別提了,至於弟弟去西洋的事兒,我再和弟弟商量商量,不過,額娘,塔娜的婚事你看……」

  弘瞻過來,最主要還是為了塔娜的事。

  「她心裡都沒你弟弟,反正你皇阿瑪也說了留牌子,那就留吧,至於賞不賞給那小王子,再說吧。

  要麼,先把塔娜留在京城幾年?」

  顧敏出主意道,這塔娜在京城,小獅子或許不會離開了吧?

  至於塔娜會不會對小獅子動心,那就再說吧。

  弘瞻本來想再說幾句,不過想著,這一兩年裡,大清也不會願意大動干戈,便不再說。

  只是和顧敏說,讓她想給塔娜指婚的時候,和他商量下。

  接下去的時間,顧敏也沒什麼時間去理會小獅子了,主要是她開始忙起來了。

  先是應付一些貴族太太們,選秀完畢皆大歡喜之後,又有幾個貴婦來顧敏這兒。

  這次留牌子的也有十幾個人,要麼是年紀小的,要麼是留作它用的。

  有些貴族太太就來向顧敏請示,她們的一些親戚,家裡也不顯眼的,妻子和通房呢,也有幾個了。

  但是就是生不出孩子來……

  顧敏聽了,不禁有些鬱悶了。

  自己簡直是大清業務量最大的媒婆了。

  人家媒婆還不包生兒子女兒呢。

  好了,輪到自己這兒了,連人家生不出兒子女兒來,也得找自己。

  因此,顧敏便和那些貴婦說了,要麼找些出名的大夫瞧瞧,同仁堂的樂大夫醫術還是不錯的。

  雖然她在同仁堂是有股份,不過,人家的醫術確實不錯,要不然,當年年氏也不會專找人家了。

  而那些貴婦的意思是,樂大夫她們也找過了,只不過,樂大夫也看了幾年了,藥也吃了好幾十斤了。

  可妻子和通房們還都是沒生出來。

  樂大夫的意思是,這得看天意和緣份了。

  由於那妻子之前也是宮裡指的,她們覺得,倘若她們給兒子,或者侄兒啥的納個二房,是有些對不起宮裡。

  所以,她們找通房,也是想著,倘若通房生了,那麼,到時候再抬個姨娘。

  或者嫡妻願意,就養在嫡妻名下。

  可現在,通房也生不了,她們覺得,是不是宮裡再指個好生養的。

  畢竟,留牌子的,那肯定也是福氣很好的那種嘛。

  讓他們的子侄沾沾宮裡的福氣。

  顧敏那時候端坐著聽著那些貴太太們瞎嘮叨,真是佩服了當年德宜二妃和先皇后。

  你說吧,就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她們居然還爭著搶著去做的。

  再說了,你們娶一個嫡兒媳婦,搞幾個通房不會生的,真的不是你兒子自己的問題?

  要不然,哪裡這麼湊巧,會都生不出來的?

  而且樂大夫也說了,這得看緣份和天意。

  這話都說得這麼明顯了,自己都聽出來了,那些聰明的,擅長宅斗的,還沒聽出來?

  可問題是,這種大實話顧敏又不能說,只能再指個身份低些的姑娘。

  有的時候,她也不知道這麼做是對還是錯,總覺得對不起那些姑娘。

  倘若事兒一直是這麼平平穩穩地過去就好了。

  只可惜小獅子註定是個不安份的,他不知怎麼的,說動了四爺,四爺居然答應他帶著弘參,還有弘眖下西洋,揚大清國威。

  而據大貓所說,其實此行的名單里,還有老大,納爾蘇,雅爾江阿,還有老大的三個兒子。

  顧敏聽到這兒的時候,不由得驚愕萬分,之前自己提出這意見的時候,弘瞻明明說不妥的。

  怎麼現在……

  大貓見顧敏露出疑惑的樣子,便解釋道,「額娘是這樣的,宗室里,壓根沒人願意去,總不能叫弟弟只帶了弘參去吧?」

  「那你大伯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你皇阿瑪放心,還有,弘眖去做什麼?」

  弘曉繼承了怡親王的爵位,弘皎被四爺封了郡王,弘眖封的是低些,不過,他應該也不需要去冒險吧?

  這兆佳氏不會擔憂嗎?

  「大伯和納爾蘇是到了南洋就在哪兒的,一來有納爾蘇看著,大伯也鬧不出什麼來。

  二來,幾位堂兄弟們跟著弟弟去,一方面幫得上手,另一方面也不怕他們鬧什麼事兒出來。

  弟弟提出的建議還是不錯的,就是在南洋的幾個國家裡,都建個大清官方的駐點……」

  這就像現代的駐外大使館?

  不過,人家南洋人願意?

  最後,大貓又道,「額娘,現在弟弟要下西洋的事兒,也是定下來了,額娘,我挑了兩個機靈的丫頭,讓她們在弟弟身邊服侍。

  額娘,你看要不要叫蘇蘇也跟著,她在南洋哪兒生活過,有些海上的事兒,懂得也多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