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人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敏一聽,立即拍大腿道,「對啊,簡兄,你事兒多,不是啥事你都背著管著,我瞧著這樣不好。

  不如,這監管造船的事兒,就全部交給十三弟嘛。

  造船成功了,有你舉薦的功勞,倘若沒成功,那也是十三弟的過錯。

  你要學會放權,學會給兄弟們機會,別老親力親為的。」

  顧敏純粹是想讓十三多多出來,沒怎麼深想的。

  她是知道十三能力的,絕對是個實幹型的。

  要不然,歷史上,四爺也看不上這弟弟。

  而且她也是為了自己不值啊!!

  你想,倘若寶船老造不出來,康熙會怎麼想?

  指不定自己賺來的銀子,到時候又讓康熙去多養小妾了呢!!

  所以啊,現在得一門心思鑽研如何把寶船給造出來。

  而顧敏這番話,雅爾江阿聽著,心裡就有些不舒服了。

  剛才他看見十三跟著來的時候,他頭一個念頭就是,難道是康熙的意思?

  可也不對,倘若是康熙的意思,康熙肯定會提起。

  顧氏也叫不動十三。

  那麼,只有老四這個可能性了。

  之前顧氏有提過,激流勇退,他是有想過半天的。

  讓他退,他是肯定不樂意的。

  他也想著像阿瑪那樣,在****上離世。

  可是,顧氏說得,也不無道理。

  康熙是日落西山,有一日沒一日的。

  現在自己還是在康熙的船上,和老四那條船最多只是並行。

  你問他想不想跳上老四的船,他自然也是想的。

  可是,他也有他的驕傲,風光了這麼多年,狂了這麼多年,你想讓他彎腰,說真,真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成的。

  而十三和老四是同一夥的。

  他以前和十三的關係也不差,那麼……

  雅爾江阿看了看十三,問道,「十三,倘若把監管造船的事兒,交給你,你怎麼看?」

  「不付所託!」

  十三擲地有聲的說道。

  「好,哈哈哈,那哥哥以茶代酒,先干為敬!」

  雅爾江阿揚了揚手裡的茶碗,一飲而盡。

  十三看了看雅爾江阿,便也一口乾了。

  顧敏在一邊,看了看雅爾江阿,又看了看十三,覺得這兩人之間好像發生了啥,可好像又沒啥啊,明明她一直在的,是吧?

  「呵呵,那蒙古的事兒,到時候,我把小胡給叫來,你們商量商量具體要怎麼操作,拍賣的銀子嘛,老錢他們應該也準備好了。」

  顧敏在一邊傻樂呵的說道,反正自己也看不懂二人打的機鋒,那就繼續說蒙古的事兒吧。

  「顧兄不打算插手,不過問?」

  十三覺得挺奇怪的,好像聽四哥說,這事兒不是小四嫂做主導嘛。

  然後怕她一個女人家家的累著,所以,讓他來看看,幫襯一把。

  怎麼和四哥說得完全不同呢?

  「不過問啊,弘瞻不是說,咱只占乾股嘛,到時候去了蒙古打我的旗號嘛。

  那做生意的事,我也不懂,過問幹嘛?

  再說了,人家生意人又不傻的,難道會拿自己的銀子開玩笑啊,人家自己准上心,我著急啥。

  而且,這還不是有小胡和簡王府的人監管嘛。

  對做生意我也不懂,對蒙古也不懂,我一個外行人指導人家內行人,不是讓人笑話嘛!」

  「不懂不是應該學嗎?」

  十三有些愕然,他雖然在府里,不過,也是有聽過小四嫂的名氣的。

  在京城貴族的眼裡,那簡直是女版的九哥。

  雖然名聲也不怎麼的,不過,和九哥強取豪奪比起來,可要好太多了。

  人家只說她估計是得了前朝沈萬三的聚寶盆,所以,才能賺取這麼多銀子的。

  當然了,也有人推算過,說她是財神菩薩前的玉女下凡塵,所以有那點石成金的本事。

  可現在,怎麼就和聽來的完全不一樣啊!!

  是她藏得太好呢,還是傳說就是那傳說啊!!

  「這世上這麼多本事,技術,你覺得完嗎?凡事親力親為的,那不是得累死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擅於發現別人的長處,然後給機會讓別人的長機能夠為自己服務嘛,或者說是合作共贏。」

  十三聽了顧敏的話,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這和他以前的教育啊,人生觀挺不同的。

  不能說顧氏的方法一定對或者錯,人家能夠這麼成功,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萬一下面的人背叛你呢?」

  十三又問道。

  「這人麼,都是利已主義的,背叛也挺正常啊,可這世上,又不是離了誰,會活不下去的。

  反正奴才這麼多,這個背叛了,那就不用,換另一個唄,多得是有人想代替他,和能代替他的啊。」

  這個就是當初自己要讓莊子上佃戶啊,奴才家的孩子讀書的好處了。

  現在一撥撥的人才在湧入,缺的是崗位,而並不是人。

  唯一讓顧敏鬱悶的是,讀書成績好的孩子還真的不多見。

  先生有和顧敏說過,有些小的時候看著挺會讀書的,可後勁就不怎麼足了。

  用那位先生的原話是,倘若想讓那些人考進士,估計得寄托在後一代了。

  門風,家風,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像有些孩子考上童生了吧,本來希望還挺大的,至少在顧敏看來。

  可人家考了幾年,也考不上秀才,總不能真考到七老八十吧?

  本來這種事兒,在一般的村落里還挺常見的,一家人,幾十口努力耕作,供出一個讀書人來。

  畢竟,讀書人受人尊重啊!!

  可顧敏那片地上,只要是五歲以上,十幾二十歲的,無論男女,還都是認識幾個字,會畫幾隻龜的。

  最多是童生啥的,字寫得漂亮些,有些讀書晚的,成績差的,字寫得差些。

  任何時候,只要這種人多了,那也就不稀罕了。

  而且另外成績差的,去了杏花村,或者跟著小胡,或者跟著素蘭他們走南闖北的去的地兒多了,見識也不同了,賺的銀子也不少。

  要麼有些成績雖然差,可是因為能說會道,會服侍人,進了府去服侍主子,身價也不同了。

  所以,使得一些人心也亂了。

  特別是有些,考了幾次不成功的,也有想過要麼也去杏花村當管事,當帳房啥的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