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九章 不危險哪得世間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敏那時候是留有一些銀子給周老闆的兒子的。

  她的想法是,本來你要給瘦馬們安排一個大院子吧?

  要安排服侍的人吧?

  還要搞定南洋的黑白兩道吧?

  現在,全部由人家搞定了。

  人家上道,你也不能不識相吧?

  所以,上船後回來後,顧敏是直接和周老闆講過的,利潤對半,這樣,她也不用怎麼憂心,一切全部交由周老闆哪兒負責。

  顧敏到時候也會在自己利潤的那一半里,抽出銀子在京城近郊買地,會給那些瘦馬一個養老的地兒。

  當然了,倘若瘦馬們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那就更加好了,她也會大方的讓她們贖身的。

  而顧敏的這一作法,齊福有和雅爾江阿提過。

  雅爾江阿是個腦子極為活絡的人,立馬就想到,顧敏這人做生意真是絕了。

  本來顧敏只是想提供一個保障之地給那些瘦馬的。

  大家賓主一場,反正瘦馬們也費不了多少的銀子。

  而且那些人也會做些針線,到時候,有願意從良的瘦馬,自然也會做下女紅補貼。

  再加上她們平時從客人拿來的小費,其實,也夠她們吃穿一生了。

  顧敏只是提供給了她們一個娶在一起的場所,保障她們後半無不會被人打擾罷了。

  可雅爾江阿卻覺得,就顧氏那麼愛賺銀子的個性,怎麼可能會提供場所給瘦馬的。

  你想,當過瘦馬的,那是最最了解男人需求的了。

  多好的現成女先生啊!!

  顧氏肯定是想和那些瘦馬搞大清最大規模的瘦馬坊……

  雅爾江阿也知道,府里最最賺銀的營生,或者說來銀子最快的,自然是花樓和賭檔。

  他也不指望壟斷整個大清的花樓,可是,倘若壟斷幾個最繁華的大城市呢?

  這次之所以叫齊福帶八十幾個花娘下江南,也主要是想試試水。

  簡王府雖然門人和奴才也不少。

  可是,說到真正南下經營花樓的,還真沒有。

  一直都是在京城直隸這一帶,範圍沒九爺這麼寬廣。

  雅爾江阿和齊福的想法則是,江南搞一個點試試。

  南洋這麼多國家,他們呢,也不和顧敏打對擂,這點面子,他還是會給的。

  所以,他是想讓周老闆幫著找另一處,不僅是大清的商人生意也做,南洋的人生意也做。

  他們的設想很好,和顧敏關係不大了,你管這麼多幹嘛。

  而顧敏則是覺得,給人家周老闆在南洋的生意,會不會帶來麻煩。

  畢竟,周老闆和自己是合夥拍檔,倘若會影響到人家南洋的生意,那就不好了。

  是人都知道,花樓和賭檔是最賺銀子的。

  你說南洋的那種地頭蛇,會允許你們的存在?

  特別是深入人家的國家境內,那麻煩會更加大。

  所以,還不如低調點。

  最要緊的一點,顧敏挺反對搞這種花樓生意的。

  其實南洋挺多生意好做的,何必一定要搞花樓的。

  齊福聽了顧敏的話是極為無語的,你想啊,好像第一時間把瘦馬運到南洋的是您老人家吧?

  好了,現在咱也要運人過來了,你就阻止咱,這算個什麼意思?

  應該說一路上,二人一直是沒有統一意見的。

  一直到了寧波港,顧敏下船的時候發現,曾袁江錢等人都在。

  「幾位老闆怎麼……」

  如此客氣啊?有這必要嗎?

  「顧爺,我們別院也準備好了,還麻煩顧爺上別院休息幾晚。」

  幾人到了別院之後,顧敏便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你們是為下半年的蒙古商道來的吧?這個你們也有興趣?」

  一直以來,蒙古商道可以說是晉商和直隸京城那邊的幾家王府壟斷的。

  之所以要把蒙古的商道劃出來,也是雅爾江阿想插只手進去。

  那時候,雅爾江阿提出的時候,顧敏覺得有些奇怪。

  這不是說大家都不願意去蒙古吃沙子嘛,那蒙古哪兒還能賺到銀子?

  後來才知道,無論是酒也好,茶葉也好,至於鹽巴這類的,都能在蒙古哪兒謀得暴利。

  哪兒頂尖的茶葉就不用說了,哪怕是在京城那種茶葉末兒,十來文一斤的那種,到了蒙古,也能賣個幾百文一斤。

  據雅爾江阿提過,早年的時候,他們簡王府也是在蒙古貿易中分到一湯匙的。

  只不過,他阿瑪在世的時候,因為府里的一些事,把蒙古那邊的貿易給忽略了。

  等他接手再想便拾起來的時候,那塊餅早就被另外的王府給搶走了。

  後來九爺也插了只手進去,雅爾江阿那時候為了坐穩宗令的位置,也是做出了一些犧牲的。

  而現在,要想從他們手裡搶回來,壓根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這件事,一直不了了之。

  一直到去年的商道拍賣,雅爾江阿才想到此事。

  他是以為,顧敏的那個拍賣不會成功的,便也沒提起。

  不過,去年既然成功了,有這先例在了,那麼,康熙應該是不介意多賺銀子的吧?

  「顧爺,這下半年的拍賣,真會有蒙古商道?」

  他們也只是聽到一些風聲,還不知道做不做得准呢。

  所以,才來探探顧敏的話。

  沒成想,顧敏這麼爽快的就交代了,他們都挺高興的。

  這說明,朝廷是有這個意向的。

  有這個意向,就好,至於別的,那隻就是銀子多少的問題了。

  他們幾家人,還是能拍下一條商道出來的。

  「就等到時候聖上是否同意了,倘若同意,應該是不難。

  不過,到時候出來的,估計會是三條商道,而不是只有一條。」

  「三條?」曾老闆覺得,怎麼又要分三條,不過,倘若是分三條,倒也好,畢竟蒙古這麼大呢。

  「你們以前有過去蒙古哪兒經商的經驗?不是我說,倘若一沒門路,二沒經驗,這蒙古商道,還是不要摻和的好,這個危險係數太高。」

  倒不是說別的,而是連雅爾江阿想了十幾年,都要掂量掂量的事兒,想借這次拍賣,才能插只腳,他們幾人就想憑銀子混進去?

  顧敏覺得,這種春秋大夢還是不要做了。

  銀子自然是越多越好,不過,那得有個前提,那就是你有命享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