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麻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揚州的花樓分兩種,一種是自己就有瘦馬坊的,一種則是定期向瘦馬坊進貨。

  這兩種應該說是各有利弊。

  有自己的瘦馬坊,可以說是貨源掌握在自己手裡。

  前期投入小,在培養的時候,倘若能發現些好苗子,那麼,能擠入頂級市場,或者是不被踢出頂級市場,就有了保障。

  但是,倘若五六年內,也培養不出一個好苗子,一旦出現了斷層,那就麻煩了。

  而定期向瘦馬坊進貨有個好處,是等人家培養到十二三歲才入貨。

  雖說價格是貴了很多。

  可是前期無投入,無風險。

  顧敏聽了,便知道了,這就和現代做馬卡龍一樣。

  馬卡龍小小的一塊之所以賣這麼貴,那是因為失敗的風險大。

  有可能做成功一塊,你得失敗掉十三四塊。

  所以,你買一塊的價格,其實是同時買單了另外失敗的那些。

  以前也曾聽素蘭和小胡提起過,人家買流荒或者窮人家的小姑娘,一次性都是買五十個甚至上百個。

  而最後能成材的,基本都是十分之一罷了。

  有些烈性子的,指不定就撞牆死了。

  要麼是受不住瘦馬的培訓死了。

  或者是死於別的病災天災一類的。

  而那十分之一里,能挑出一個一等瘦馬就要偷笑了。

  基本都是二等三等的瘦馬。

  沈花魁自己攢了不少的銀子,再加上曾老闆那時候也是四處走的,所以那瘦馬坊倒也算是初成規模。

  算是揚州城裡能排在前五的瘦馬坊。

  揚州城裡也好,江浙一帶的花樓也好,十之七八都是她這兒的主顧,所以,她也不能為了顧敏得罪了那些熟客。

  雖說人家是京城來的,還有可能是貴人,可到底是貴在哪兒,她不知道。

  所以,她和顧敏說,按照顧敏的要求,她只能提供五個。

  至於別的四十五個,她就要想另外的法子了。

  要麼是向別的花樓均,要麼則是向別的瘦馬坊買。

  倘若是十二三歲這樣的,她倒是還能提供十五個左右的。

  畢竟,從曾得寶哪兒得知,倘若人家看得上眼,讓老曾的寶貝女兒都能送給人家當丫頭的。

  你說一個女人要老曾的女兒幹嘛?

  還不是想把女兒進獻給雍王或者簡王的?

  但是這位所謂的顧爺是雍王還是簡王的人,沈花魁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所以,她的想法是,一不得罪這位顧爺,二不能得罪揚州城裡的熟客。

  畢竟,那些熟客,才是她立身安命之根本。

  這也是她看出了顧敏女兒家的身份,再加上顧敏開口都是和她商議,態度和藹。

  倘若換了是王府別的管事來,她哪裡敢討價還價的。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她還是懂的。

  說穿了,她敢和顧敏這麼說話,也是一眼看穿了顧敏是個面嫩的,是個做生意的雛鳥兒。

  這些,顧敏自然是不知道的,她雖然名下有不少的生意。

  可問題是,壓根沒有親自打理過。

  都是她出個頭想個主意,交給素蘭等人去規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再加上,她自己提出的要求挺古怪的,所以,她覺得,能找著五個,也是可以的。

  畢竟,她說要找五十個,也是這麼一說。

  真批發了五十個瘦馬去南洋,那就不能吊高來賣了。

  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她總共向沈花魁提了幾個要求,第一,除了找三個二等的瘦馬要是雛兒之外,另個的三等,全部是要老手中的老手。

  有些瘦馬雖然資色不行,不過,皮色不錯,再加上會侍候人,也是能引得挺多火山孝子的。

  畢竟,各花入各眼嘛。

  顧敏這點,還是挺明白的。

  就拿李氏和年氏來說,顧敏就沒覺得李氏有多漂亮。

  相反,真論顏色來說,李氏還不是武氏呢。

  可是呢,偏偏入了四爺的眼。

  到現在,也還是四福晉的眼中盯!

  所以你說,姿色這東西吧,真說不準的。

  因此,她就覺得在姿色上,要各種各樣的來一些,這樣,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

  另外就是年紀要稍長些。

  嚴格來說,真找十二十三這樣年紀的,她也感覺很有罪過的。

  再者,十六十七八這樣的年紀,一方面,她們也在考慮轉型的方面。

  在揚州,這個年紀的瘦馬,要麼是找了恩客贖身,要麼是看破紅塵,積極攢錢,想著成為下一個的沈花魁這樣。

  或者是多攢些銀子,好將來防老。

  另一方面,由於不是雛兒了,價格也會低些。

  再者,她本來就是把這些人算是開荒牛的。

  倘若這些人自己能混得好,自然是算能吃到頭口水的人。

  可倘若混得不好,估計也和在揚州差不多。

  所以,顧敏那時候是想著,倘若人家能提供五十個人,到時候,自己問問人家的意思。

  願意帶走,不願意那就算。

  這種事情,還是要人家願意才好。

  畢竟,要人家離鄉背井的,離開故土的,其實已經難為人家了。

  有些事,還是早早攤開來講的好。

  顧敏別了那沈花魁之後,便回了別院,一到別院,便聽說有拜帖,指明是求見顧二爺的。

  顧敏一看,才知道,原來蘇州的江老闆,金陵的袁老闆來了揚州。

  因此,便讓人去通知,讓二位倘若今天有空便來別院一遭。

  理論上,這幾人應該都是在寧波府才對的,怎麼會跑來揚州了?

  雖然自己南下的時候有去信過各家,但也有說明,他們哪兒是不會去拜訪的。

  只是和他們說,倘若有時間,那就在寧波府匯合。

  大家互相好交流一下工作。

  船期的話,年前是肯定要出發了的。

  這樣,一來一回,剛好能錯過颱風期。

  這年頭又沒現代的天氣預報,所以,大家都是慣著老路走的。

  袁江二人倒是來得快,給顧敏請了安之後,便問起了顧敏在揚州停留的原因了。

  顧敏倒是把她的意圖都說了遍,那就是奉上頭的命令,她南下做生意。

  他們五人之中,除了曾老闆和周老闆猜出了顧敏的身份,另外三人,都只是有些懷疑罷了。

  而這次顧敏說奉上頭的命令南下做生意,他們就覺得,和他們當初猜的有些不一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