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親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敏雖說覺得可惜,不過,人各有志,也就隨他們去了。

  「主子放心,奴才已經從杏花村哪兒調了幾個小二,跟著奴才在學習了,其中有兩人是奴才的外甥。」

  小胡很是鎮定的和顧敏說道。

  早在顧敏讓小胡帶著香椿等人的男人時,小胡就知道,某天,自己的權利會被分走。

  特別是香椿等人的男人們,家裡都是府里的管事。

  倘若哪天自己一個運氣不好,或許要聽命於這些人還指不定。

  小胡又不是傻的,自然是不肯的了。

  在外奔波自然是辛苦的,小胡本來就是莊子上的漢子出生,有些苦受得。

  可香椿等人的男人們哪裡受得,因此,一個個都回府去了。

  顧敏雖說知道小胡搞的鬼,可她也沒有辦法。

  應該說,那時候把香椿等人的男人放出去,其實就是在和小胡爭權的。

  倘若換了是自己,自己也不肯把手裡的權利分一半給別人。

  所以,顧敏對於小胡和香椿等人的男人們爭權奪利,她是爭隻眼閉隻眼的。

  最後能夠脫穎而出的,才是最優秀的。

  至於中間的結果,並不重要。

  可惜,香椿等人的男人們確實也讓她比較失望。

  要麼是索性就窩在府里的,要麼是失敗了,禁不起打擊不願意再站起來的。

  因此,顧敏之前也有暗示過小胡,讓他找些徒弟。

  既然不願意和香椿等人男人們分權,那麼就自己找徒弟吧。

  畢竟,你也不是三頭六臂的,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

  小胡的兒子還小,至於小葫蘆,明顯以後就是跟在喵喵身邊侍候的。

  所以,小胡便從自己的堂弟外甥哪兒著手了。

  當然了,小胡也不是個傻的,還和素蘭商量,從杏花村的鋪子裡,挑了六個願意吃苦上進,拼一把自己前程的店小二。

  倘若全部是自己的人,到時候,引起了主子的忌諱那可就不好了。

  但是那些店小二就不同了。

  這些店小二里,基本也是府里的家生子,挺機靈的,也有上進心。

  最重要的是小胡也調查過,這些人家裡沒啥背景,完全是靠自己的。

  那麼,這些人,只要教得好些,其實和自己的親戚沒啥兩樣。

  而且是自己帶出來的徒弟,也不敢反了自己。

  顧敏有些事情既然是交給小胡去打理了,便全權交由他去負責了。

  小胡在顧敏回通州後的第五天便匆匆南下了。

  顧敏有問過葫蘆,有沒有懷上諸如此類的。

  夫妻二人就兩個孩子,還是少了些。

  特別是在古代,在古代,那是多子多孫多福氣的。

  顧敏還是想葫蘆多生幾個。

  不過,葫蘆卻說沒啥反應,反正有一子一女了,也不多求。

  顧敏呢也不多說什麼了。

  過年前,杏花村又在京城開了兩家分店,至於在通州,情況也是極為不錯。

  特別是碼頭店的生意,差不多到了井噴的狀況。

  最好一天的生意,顧敏有拿帳冊看過,居然比京城三家分店的總營業額還要多。

  據喵喵觀察所得,大都是一些人南下回鄉了,所以,帶些京城的特產名產回去。

  還有一部分的情況是,由於是碼頭,一些碼頭工人,也買得挺起勁的。

  國人有一個現像,那就是越多人排隊買的,人家越願意去買。

  大傢伙覺得,越多人買的東西肯定是又實惠又好吃的。

  碼頭本來就不缺客流,生意自然是好了。

  有些覺得這兒排隊麻煩的,索性去了城中店買。

  顧敏覺得,再過個四五年,靠著這些南下的人帶回去的糕點做廣告,完全可以到運河兩岸的一些大城市開設杏花村的分店。

  「額娘,通州真的不再開第三家?」喵喵覺得有些奇怪。

  畢竟,一開始的時候顧敏是打算通州開三家的。

  可顧敏居然就此打住了。

  「沒啥必要了,通州兩家就成,以後除了京城,別的城市,最多兩家,太多鋪子,一方面人員良莠不齊,另一方面在材料方面也未必跟得上。」

  最重要的一點是,隨著康熙六十年的到來,顧敏覺得,現在鋪子還可以慢慢來。

  因為你不知道八爺九爺到時候會怎麼對付四爺,指不定會從自己的鋪子著手也說不定。

  食品鋪子下毒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的。

  顧敏覺得,還是不要冒這個風險了。

  你說她膽兒小也好,無論如何,萬一真被人下毒了,先是有人受牽連而出事。

  另一方面,鋪子越多,受牽連的人也越多。

  鋪子名譽砸了,想要重建,就有些難了。

  所以,現在還是以買地買茶山為主。

  等過了雍正四五年,政局穩定了,那時候,喵喵估計也是成親生娃了吧,到時候,再繼續發展。

  現在可以把運河沿岸的底摸一下,比方說鋪子的價位,一些街的客流量,一些城市老百姓的口味諸如此類的。

  當然,這些,顧敏是不和喵喵細說的。

  一和喵喵說,喵喵又會說自己想太多啊諸如此類的。

  這次回來的時候,四爺又交了份名單給顧敏。

  是通州的幾戶不錯的大戶人家的娃,家裡也比較清靜的,沒什麼亂七八糟的親戚。

  雖說家境也一般,不是那種貴族人家,不過,家風不錯,家裡小有資產,祖上也是讀書人。

  男孩子本人呢,也是在讀書的,有一位,顧敏看了下,還是少年秀才,顧敏還挺喜歡的。

  現在喵喵也不用一定要找旗人,找個漢人也成。

  成了親,以後四爺上位後幫扶女婿一把,諒女婿也不敢不對喵喵好。

  顧敏呢也叫葫蘆偷偷的去打聽過,雖說顧敏對四爺還是挺放心的,不過,還是得問問喵喵自己的意思。

  過日子畢竟是她去過的。

  在通州,顧敏最多再陪她兩三年的。

  弘瞻六歲,肯定是要去上書房讀書了,所以,五歲要帶著他回府。

  入上書房之前,肯定要給弘瞻強化訓練一番的。

  要不然,去了上書房老是倒數的,也絕對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的。

  所以,時間其實還是挺緊迫的。

  喵喵和大貓最大的區別是,大貓可以晚嫁幾年。

  顧敏有看過康熙的那些公主出嫁年紀,十七十八也有,十九成親的也有。

  但喵喵則不行了,現在相看起來其實已經有些緊張了。

  通州的好些人家,基本女孩子十歲就開始相看起夫家來了。

  然後十一十二議親,十三十四訂親,十五十六成親的。

  喵喵的起步已經算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