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大家一起進宮看好戲(月票18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祿和輔國公太夫人之所以答應和顧敏合作,那也完全是看在自己那可憐的孫女份上。

  蘇祿和輔國公太夫人在京城是人人都知道的苦命人。

  嫁了男人,生了三個嫡子,還有一個庶子。

  最後一個嫡子還在肚子裡呢,輔國公就戰死沙場了。

  然後太夫人把三個嫡子一個庶子養大成人。

  四個孩子都極為優秀。

  太夫人也一視同仁,四兄弟的感情也是極好。

  沒有別家的那種遭心事。

  後來,四兄弟也上了戰場,又戰死了。

  只留下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

  對於這個唯一的獨苗苗,太夫人自然是特別的疼愛。

  為了保存最後一根獨苗苗,太夫人自然不願意孫子再學武了。

  孫子呢,也知道自己是府里唯一僅存的男丁了,雖說挺想學父祖上戰場的。

  可一府的女眷,他也不可能不顧。

  因此便從了文,反正有祖上傳下來的爵位,也餓不死。

  可這孫子也是個運氣不好的。

  一廢太子前,和太子的奶公凌普有了爭執,後來就橫死在家了。

  那時候的太子權勢滔天,再加上,那孫子也不是當場死的。

  是和人家打架的時候摔了跤,回家過了三天才死的。

  因此,也壓根無法讓凌普陪命。

  孫子沒了,太夫人所有的希望也沒了。

  只剩下唯一的孫女了。

  在京城的一些功勳家庭,戰死沙場的人多了去了,只不過,像太夫人這樣命苦的,僅存一棵獨苗苗,還是個女娃的,真是少之又少。

  再加上很湊巧的是,太夫人親兒子也好,庶子也好,有三個都是為了那三位王府挨箭擋刀身亡的。

  所以,三家王府對太夫人家也是多有照顧。

  那時候宗人府的想法是,幫太夫人挑個承嗣孫。

  一來,她唯一的女孫到時候嫁人了,也有個娘家可以依仗。

  二來,那些戰死沙場的兒子們也能有個香火。

  而太夫人是個拗脾氣的,她並不願意府里多個外人。

  像那時候兒子戰死沙場後,她也有和兒媳婦和親家說過,守滿三年,倘若兒媳婦願意改嫁的,她也不會攔著。

  她並不是迂腐的人。

  特別是連孩子也沒有的,難道要讓她們守一輩子嗎?

  雖說再嫁,會困難些,可是至少還有希望。

  跟著她這樣守下去,那是一點希望也不會有了的。

  那時候,沒有生育的兩個兒媳婦在太夫人和家裡人的勸說人,便改嫁了。

  那時候,京城就有好些多嘴的長舌婦說太夫人的閒話。

  而太夫人後來的舉動更是讓人不解。

  她想要讓孫女坐產招婿。

  本來嘛,輔國公雖說不是啥多大爵位,可憑著唯一的小格格,也能嫁不錯的夫婿的。

  現在要招上門女婿了,你說哪裡還有什麼適合的人選。

  所以,小格格也從十三歲一直到了十八也沒成親。

  再這麼下去就要成老姑娘了。

  別看太夫人一臉的氣定神閒,不過,也是特別的心焦。

  有的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在暗暗後悔。

  可是現在孫女也十八了,真鬆口再嫁人,也沒什麼好男兒了。

  為了將來孫女日子過得好些,才答應和顧敏和巴爾達氏合作。

  要知道,一開始的時候,分紅是老夫人也是三成。

  而且像她介紹的那些王公府邸的大客提成,她老人家也是可以拿的。

  可她老人家是個硬脾氣的。

  見顧敏說有提成,便表示,年底的分紅,她只要兩成,另外的一成由顧敏來分配。

  顧敏見此,才和下面的所有夥計說,把那一成的紅利當成夥計的年終獎。

  當然了,這個年終獎也不是人人都有份的,得是優秀員工才有份。

  藉此來提高夥計的士氣。

  「那你到時候想好應對的法子。」

  反正到了德妃哪兒,吐點血肯定是必須的。

  要不然,德妃也在慈寧宮踩你一腳,你還能活得回去啊?

  「妾身想過了,布爾和這孩子挺好說話的,也是個視錢財如糞土的孩子,一直想靠自己上戰場打拼呢,就把布爾和名下的地給德妃吧。

  孫女孝敬德妃和她十四叔也是應當的,茉雅琪的還是算了,她身體不是很好,又是個財迷,怕她到時候想不開,連累德妃和十四叔的名聲就不妙了。」

  四福晉聽了顧敏的話,在心裡也回了一遍。

  怎麼聽怎麼怪呢?

  但哪兒怪呢,又說不上來。

  算了,反正顧氏想去死,難道自己還非得死攔著啊?

  自己可都是照著爺的話,提點過了。

  人家不聽,有自己的主張,那就隨人家唄。

  四福晉前一天就有遞名貼進宮,因此,在宮門口小小等了一會兒,便下了馬車,跟著太監進宮了。

  她好像也看見了老三老五老八老九老十家女眷的馬車。

  三八九十福晉進宮,自然是打算到時候去慈寧宮敲敲邊鼓的。

  總不能讓宜妃一人孤軍奮戰吧?

  三福晉是打算先去榮妃哪兒,把榮妃也請過去。

  當然了,宜妃那是唱主力的,她們就是一邊看好戲的。

  倘若宜妃不夠給力嘛,到時候,大家支持一下唄。

  三九十福晉本來就對雙胞胎挺不爽的,特別是三九福晉,完全可以說是恨得牙痒痒。

  要知道,她們當年可是花了多大的勁才把雙胞胎的老大力壓她們女兒的事給壓下去。

  不讓這件事傳遍整個京城貴婦圈的!

  五福晉之所以進宮,是五爺授意的。

  自己的額娘和弟弟是什麼德性,五爺哪裡會不知道的。

  雖說四哥家的小妾那地帶來的利潤確實有可能挺豐厚的。

  可是,吃相也不用這麼難看吧?

  為什麼不用銀子來解決?

  五爺是覺得,完全可以用婉轉的法子。

  比方說,那地現在市價八兩銀子一畝,那咱們兄弟友情價,給個四兩,五兩一畝的。

  倘若九弟覺得不好意思的,那由他出面做中人好了。

  一來,咱也少出銀子了。

  二來,也圓了兄弟情,不讓別的王公看笑話了。

  三來,他覺得吧,只要扯上雙胞胎的,他總感覺九弟會輸。

  據他在慈寧宮的眼線所知,那布爾和一個月會給皇阿瑪寫三封信的。

  雖說皇阿瑪回信回得少,不過,就憑人家的信能直達皇阿瑪手裡這點,就說明人家的寵愛壓根沒減少過。

  和人家去比,去斗不是蠢麼。

  這種事,你想要贏,難道是憑嘴皮子?

  難道是憑大清律?

  還不是靠誰最受寵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