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荀攸進言道:"王上,臣下聞得曹操此番將百姓們趕出益州,多不給帶糧,從涪城到梓潼,雖然只短短地三日路程,可這麼多百姓一同趕路,道路勢必會受阻,從涪城到梓潼可不知要走多少日子了!百姓們身上無糧,又怎能捱到梓潼!此番又不知要餓死多少黎民百姓了!"說著,荀攸重重的嘆了口氣.
堂上一時籠罩著嚴肅的氣氛,壓的人都快透不過氣來.
要是趙信不管這些百姓的話,那從涪城到梓潼這一路可要哀鴻遍野.
"王上,為今之計,只有先分出一部分軍糧,令人攜之西去,於路開廠施粥,以濟百姓,一邊令人往汝南催督糧草,一邊派人往漢中、巴郡、巴西等地搭建簡易的民居用以安置百姓.
"公達,這些事你最在行,凡事就全由你處置了."
荀攸地嘴巴一下子變成了個大鴨蛋,趙信還真不是蓋的,才這麼一說,就把事情全都推給他荀攸了.
從涪城到梓潼短短三日的路程。百姓們卻走了十多天,這些日子以來,趙信手下人人都忙於安置百姓地事,只有某個不自覺的人仍是悠哉游哉的.
有了趙軍的救助,百姓雖免不了有餓死的,但總體的情況還是可以令人滿意的.
半個月後,百姓們都得到了簡單地安置.此次救助百姓。耗費了打量地糧食,趙信不得不駐軍在梓潼等待汝南方面運來糧草.
糧草到後。趙信盡發三軍浩浩蕩蕩地往涪城進發.成都方面一得知這個消息,曹操立刻引兵六萬來守涪城.
這麼多百姓被趕走,節省下了很多地糧草,曹軍此時已然沒有了糧草之憂.
就在趙信來取涪城的當兒,李典、法正引兵出陰平,突然殺奔漢中而來.二人以為能出其不意攻趙軍個措手不及,哪知趙信早就吩咐樂進他們注意陰平的這一支曹兵了。對這支曹兵的注意一直都沒放鬆過.二人領兵一出陰平,漢中就收到了消息.守軍假裝不察,暗中卻設下了兩路伏兵.樂進引兵於正面裝作倉惶迎擊,以麻痹曹軍,待戰到酣時,泠苞、李嚴二將各領一軍從後面包抄,李典這支兵馬立時陷入了重圍之中.混戰之中,李典被樂進斬殺。法正亦為亂軍所殺,所部兵馬或戰或降,盡數被趙軍擊潰.
趙信兵抵涪城,即刻揮軍攻城.涪城雖固,卻遠不如劍閣險要,趙軍攜雷霆之勢。一日的猛攻就攻的涪城岌岌可危.五十餘萬大軍打地城中的曹軍根本就抬不起頭來.曹操見事危急,不得不一退再退,退守成都.
趙信大軍兵臨城下,成都城中人心惶惶,人人思危.形勢如此危急,有人勸曹操退往南邊.曹操暴躁的道:"退,退,退,還能退到哪裡去,此天要亡我曹操。天意啊。天意!"什麼豐功偉業,什麼金錢全力。通通都在曹操眼前消失了,看到的只是前途的渺茫!
自劍閣退回成都後,司馬懿就抱病不出,對曹操面臨的困境作壁上觀.智如孔明也無力回天了,司馬懿自然也幫不上忙.這樣的情勢,他這樣的人,自然選擇明哲保身了.
成都府是益州地首府,城池堅固,城內糧草充足,趙軍雖強,一時間還真不易拿下它.
但趙信根本就不著急,先前這麼久都等了,如今他要的人都在城裡,成了瓮中之鱉、籠中之鳥,又怎會沒有耐心呢!
大軍四面圍城,將曹軍牢牢的困在城內.
趙軍一圍就是一個月,這些日子以來,曹軍坐困孤城,士氣是越來越低落了.
趙信每每令人射勸降書入城,更是搞的城中人心離散.面對如此情形,曹操等人卻是束手無策.孔明怎麼也沒想到江陵城的事這麼快就又重演了,就算他再怎麼死硬,眼前的情勢總是個不爭地事實,想無視都不能.
眼看成都城旦夕將破,馬鐵暗裡對馬岱道:"二哥,這些日子來,趙軍圍城,我軍卻一直不敢出戰,龜縮城中,再這樣下去,城池遲早要破,到時我們兄弟也難免有玉石俱焚之患,父兄大仇未報,我馬鐵是怎麼都不甘心的.不如你我兄弟二人率兵衝出去,直奔趙信大寨,殺他個措手不及,天可憐,說不定能得報大仇也不一定,總比坐以待斃的好,只要我們盡了力了,九泉之下也無愧於父親和兄長!"
"四弟,我們馬家就剩下你我兩人了,報仇的事還是我去吧,你就留在城中,想盡辦法保住性命,為我們馬家留一條血脈."到了這種地步,眼前的形勢馬岱也看的很清楚,與其坐以待斃,還真不如像馬岱說的那樣拼一拼.
馬鐵正要接口,外間傳來一個清亮的聲音:"二哥,你似乎把小妹給忘了啊!"
馬岱驚道:"小妹,你怎麼來了."
"父兄大仇不共戴天,難道小妹不是馬家人麼,二哥何以撇開我,和四弟銳身以任?"
馬雲璐扣上了這麼大的題目,馬岱亦是無話可說,何況他一向都拿這個妹妹沒法子.
馬鐵插口道:"好,我們兄妹三人一同殺出城去。給父親和大哥、三哥報仇."
"好什麼好,你給我乖乖的留在城中,像二哥說地那樣,務必要想盡辦法保住性命,為我們馬家留一條血脈."
"姐,我要跟你和二哥一道去!"
"別說了,說什麼也不會讓你去地!"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兩兄弟秘密招集舊部。準備出城做殊死一搏,為此他們還特地請曹操調他們到直面趙信的北門。曹操以為他兄弟二人恨趙信太深故有此請,不以為意,也就從其所請,哪裡料得到他二人竟會有這般不要命地想法.到了他們輪值這夜,便點起以往舊部開城殺了出去.臨出發前,馬岱對馬鐵道:"四弟,我們去後。你就拖下戎裝,往城西姓張的人家避一避."原來馬岱早就替他設想好了今後的出路,連避身的人家都替他找好了.
堂上一時籠罩著嚴肅的氣氛,壓的人都快透不過氣來.
要是趙信不管這些百姓的話,那從涪城到梓潼這一路可要哀鴻遍野.
"王上,為今之計,只有先分出一部分軍糧,令人攜之西去,於路開廠施粥,以濟百姓,一邊令人往汝南催督糧草,一邊派人往漢中、巴郡、巴西等地搭建簡易的民居用以安置百姓.
"公達,這些事你最在行,凡事就全由你處置了."
荀攸地嘴巴一下子變成了個大鴨蛋,趙信還真不是蓋的,才這麼一說,就把事情全都推給他荀攸了.
從涪城到梓潼短短三日的路程。百姓們卻走了十多天,這些日子以來,趙信手下人人都忙於安置百姓地事,只有某個不自覺的人仍是悠哉游哉的.
有了趙軍的救助,百姓雖免不了有餓死的,但總體的情況還是可以令人滿意的.
半個月後,百姓們都得到了簡單地安置.此次救助百姓。耗費了打量地糧食,趙信不得不駐軍在梓潼等待汝南方面運來糧草.
糧草到後。趙信盡發三軍浩浩蕩蕩地往涪城進發.成都方面一得知這個消息,曹操立刻引兵六萬來守涪城.
這麼多百姓被趕走,節省下了很多地糧草,曹軍此時已然沒有了糧草之憂.
就在趙信來取涪城的當兒,李典、法正引兵出陰平,突然殺奔漢中而來.二人以為能出其不意攻趙軍個措手不及,哪知趙信早就吩咐樂進他們注意陰平的這一支曹兵了。對這支曹兵的注意一直都沒放鬆過.二人領兵一出陰平,漢中就收到了消息.守軍假裝不察,暗中卻設下了兩路伏兵.樂進引兵於正面裝作倉惶迎擊,以麻痹曹軍,待戰到酣時,泠苞、李嚴二將各領一軍從後面包抄,李典這支兵馬立時陷入了重圍之中.混戰之中,李典被樂進斬殺。法正亦為亂軍所殺,所部兵馬或戰或降,盡數被趙軍擊潰.
趙信兵抵涪城,即刻揮軍攻城.涪城雖固,卻遠不如劍閣險要,趙軍攜雷霆之勢。一日的猛攻就攻的涪城岌岌可危.五十餘萬大軍打地城中的曹軍根本就抬不起頭來.曹操見事危急,不得不一退再退,退守成都.
趙信大軍兵臨城下,成都城中人心惶惶,人人思危.形勢如此危急,有人勸曹操退往南邊.曹操暴躁的道:"退,退,退,還能退到哪裡去,此天要亡我曹操。天意啊。天意!"什麼豐功偉業,什麼金錢全力。通通都在曹操眼前消失了,看到的只是前途的渺茫!
自劍閣退回成都後,司馬懿就抱病不出,對曹操面臨的困境作壁上觀.智如孔明也無力回天了,司馬懿自然也幫不上忙.這樣的情勢,他這樣的人,自然選擇明哲保身了.
成都府是益州地首府,城池堅固,城內糧草充足,趙軍雖強,一時間還真不易拿下它.
但趙信根本就不著急,先前這麼久都等了,如今他要的人都在城裡,成了瓮中之鱉、籠中之鳥,又怎會沒有耐心呢!
大軍四面圍城,將曹軍牢牢的困在城內.
趙軍一圍就是一個月,這些日子以來,曹軍坐困孤城,士氣是越來越低落了.
趙信每每令人射勸降書入城,更是搞的城中人心離散.面對如此情形,曹操等人卻是束手無策.孔明怎麼也沒想到江陵城的事這麼快就又重演了,就算他再怎麼死硬,眼前的情勢總是個不爭地事實,想無視都不能.
眼看成都城旦夕將破,馬鐵暗裡對馬岱道:"二哥,這些日子來,趙軍圍城,我軍卻一直不敢出戰,龜縮城中,再這樣下去,城池遲早要破,到時我們兄弟也難免有玉石俱焚之患,父兄大仇未報,我馬鐵是怎麼都不甘心的.不如你我兄弟二人率兵衝出去,直奔趙信大寨,殺他個措手不及,天可憐,說不定能得報大仇也不一定,總比坐以待斃的好,只要我們盡了力了,九泉之下也無愧於父親和兄長!"
"四弟,我們馬家就剩下你我兩人了,報仇的事還是我去吧,你就留在城中,想盡辦法保住性命,為我們馬家留一條血脈."到了這種地步,眼前的形勢馬岱也看的很清楚,與其坐以待斃,還真不如像馬岱說的那樣拼一拼.
馬鐵正要接口,外間傳來一個清亮的聲音:"二哥,你似乎把小妹給忘了啊!"
馬岱驚道:"小妹,你怎麼來了."
"父兄大仇不共戴天,難道小妹不是馬家人麼,二哥何以撇開我,和四弟銳身以任?"
馬雲璐扣上了這麼大的題目,馬岱亦是無話可說,何況他一向都拿這個妹妹沒法子.
馬鐵插口道:"好,我們兄妹三人一同殺出城去。給父親和大哥、三哥報仇."
"好什麼好,你給我乖乖的留在城中,像二哥說地那樣,務必要想盡辦法保住性命,為我們馬家留一條血脈."
"姐,我要跟你和二哥一道去!"
"別說了,說什麼也不會讓你去地!"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兩兄弟秘密招集舊部。準備出城做殊死一搏,為此他們還特地請曹操調他們到直面趙信的北門。曹操以為他兄弟二人恨趙信太深故有此請,不以為意,也就從其所請,哪裡料得到他二人竟會有這般不要命地想法.到了他們輪值這夜,便點起以往舊部開城殺了出去.臨出發前,馬岱對馬鐵道:"四弟,我們去後。你就拖下戎裝,往城西姓張的人家避一避."原來馬岱早就替他設想好了今後的出路,連避身的人家都替他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