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蘭姨太太看著謝老夫人和謝夫人離去的身影,心裡默默嘆了一口氣,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面上淡淡的笑了一下,甚至輕輕的摘下了當年自己出嫁之時,兄長謝修節衣縮食給她買下的一支玉鐲子。
她戴了幾十年,一直精心保養保管著,可到底還是經不住磕磕碰碰,鐲子上邊,其實早就布滿了細碎的磕碰痕跡,看起來,也不再是那般的晶瑩剔透了。
蘭姨太太不知道的卻是,在她摘下鐲子之時,謝修的馬車也趕到了勇誠伯府門口。謝修看著一臉羞愧難當從勇誠伯府里走出來的妻子與兒媳,雖一言不發,卻臉色陰沉的可怕。
但謝修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吩咐底下人,帶著謝老夫人和謝夫人上了馬車離開,他卻站在勇誠伯府的大門口,靜靜的看著宮裡的人將勇誠伯府的牌匾摘了下來,看著勇誠伯府大門關合,然後,他慢慢的,身體岣嶁、腳步蹣跚的一步一步行走著,離開著。
當年,他是這般無能的只能夠看著謝蘭乘坐著勇誠伯府派出的一頂青呢小轎子,將她抬去做妾。如今,他也只能夠同樣無能的看著自己的妹妹,真正的在感情上,與他越行越遠,直至這一刻,徹底恩斷義絕。
勇誠伯府匾額被摘,爵位被除,如無意外,自是從此遠離京城世家之列。
若是沒有一個夏錦繡此時還呆在宮中,作為皇上髮妻的存在,便是夏立齊是皇上的得力幹將,只怕如今的京中世家,也根本不會放在眼裡。
但因為夏錦繡在,所有人的目光,還是忍不住緊緊的盯著已經貶為庶民的夏家,盯著宮裡的一舉一動。
在眾人目光的矚目之下,晏淮倒是沒有讓眾人失望,很快的,第二道第三道旨意下了。
先是冊封夏立齊為承恩公,立夏立齊長子夏靖銘為承恩公世子;緊接著,又追發了一道立承恩公次子夏靖珏為永寧候的旨意。
聖旨一出,京中譁然。
皇后娘家會受封這十分正常,皇后的父親被封公侯,歷來並不是沒有過。可是像晏淮這般,對夏錦繡娘家父兄這般禮遇的,卻是從未有過。
這趨勢,可不就是一門三公侯的節奏。
而且,這顯然就是皇上所為的開盤小菜,給夏錦繡父兄分封爵位,不就是意味著接下來即使要冊封皇后了。
御史們將案桌上的奏摺理了又理,寫了又寫,都一副磨刀霍霍的姿態,仿佛是預備著一等著皇上冊封旨意一下,他們便立刻忠言逆耳,必須把皇上從這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架勢上扯回來。
誰料到,皇上在發完封賞夏家三父子爵位之後,又沒了動靜。
御史們憋著的一股子氣,在一日一日的磨蹭下,也漸漸的泄了。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明明瞧著仿佛對夏錦繡十分寵愛,可是真寵愛,怎麼會至今都還未給名分,又怎麼會到了如今,還沒有冊封的意思。
所有的人目光都望向了後宮,望向了紫極殿裡的這兩位,京里發生的其他大事,諸如謝家那位被奪了功名放回謝家的公子、安國公府里,由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奶娃娃接了安國公爵位的事情,甚至是夏家三父子如今搬出了夏家,住進承恩公府的事情,都絲毫不能夠分走他人的注意力。
就在千盼萬盼之中,晏淮這最後一隻靴子,總算是落下了。
這最後一道聖旨也終於頒出,冊封承恩公嫡女夏錦繡為後,且伴隨著一個驚人的消息,因恰逢先皇逝世,皇后有孕等因素,冊封典禮便免了,只令各位命婦進宮叩拜便可。
皇后有孕!
當然所有人都不會傻傻的認為錦繡這孩子,是最近懷上的,皇上也不至於這般打自己的臉,不是最近懷上的,當然不可能也是這幾日剛出國喪期懷上的,太醫還沒這麼神這幾日便可查出皇后懷孕的事情,那……顯然就是在皇后進宮之前,便懷上了!
而命婦進宮那一日,看著穿著改良過後的輕便鳳袍之下,仍難掩高高隆起的肚子,卻紅光滿面的新後,眾人默了。
被皇上耍了一把的眾人回家只能夠將這一口怨氣往肚子裡吞,如今皇上威嚴甚重,若是在皇后無孕的情形下,底下人還敢忠言逆耳一番,可是如今皇后肚子這般大了,御史們誰敢不怕死的還敢往槍口上撞,這個時候說皇后壞話,簡直就是老壽星吃毒藥了。
當然這些京城世家倒也不是真的沒事兒干,如今的目光乾脆都聚焦在了錦繡的肚子上,猜測著錦繡這一胎出來的,究竟是男是女,若是女孩,顯然眾人就不會這麼安靜了。
錦繡如今深居深宮,倒不是真的消息閉塞,其實光是聽著偶爾夏錦瑟進宮與她說起的隻言片語,她都能夠猜測得到,自己這會兒又多受人矚目。
說不介意,肯定是假的,可若說真的很在意,錦繡也不會,她甚至在聽說,京中底下賭莊還開了賭注壓她肚子裡是男是女的時候,還有餘心與晏淮開玩笑:“怎麼不設龍鳳胎賭局,萬一我這一胎,兒女雙全呢!”
晏淮倒也配合的與錦繡一唱一和:“若是你肚子裡真能給你我生對龍鳳胎,那我今晚便讓侍衛去逼賭坊老闆將龍鳳胎賭局也給開了,咱兩獨家下,將其他壓了男女的賭資全贏過來。”
“去,誰給你生!”
錦繡沒好氣的翻了一個白眼,她這一胎,雖不至於知曉男女,不過一個兩個還是能夠查的出來,宮裡的太醫早已經把過脈,確定無疑裡邊只有一個。
晏淮的親生母親梅姨坐在邊上看著這對小夫妻竊竊私語,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只是笑道:“淮兒也不要沒正經,錦繡這一胎快要生了吧,你們最近可要顧著點!”
“放心,娘,我們知道的!”
錦繡笑的乖巧,搶先開口出聲乖巧的表了態度。
梅姨也是這幾日進的宮,不得不說,皇后還真的挺能幹的,竟然能夠說服太后,不過唯一的遺憾卻是,在梅姨的堅持下,最終,她的身份還是沒有公布,按照梅姨之言便是,她做了一輩子的隱形人,若是突然讓她出現在人前,還真是不習慣。原本梅姨甚至是不想入宮,只想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偏居一隅,若非錦繡馬上要生了,對於孩子的在乎占了上風,梅姨只怕這會兒,是說什麼都不會願意進宮的。
不過,梅姨的進宮,也是讓太皇太后對於晏淮,感情徹底的變質了,錦繡雖然沒有出過宮門,卻也聽說了太皇太后這幾日,將晏淮拒在宮門之外的事情。
但對於錦繡而言,這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如今晏淮拉了所有的仇恨點,讓太皇太后忽視了錦繡和她肚子裡的孩子。
等到太后回過神來,只怕錦繡肚子裡的孩子,都已經出世了。
錦繡懷這孩子的時候挺省心的,不過等到孩子出世,卻是鬧心的很,這孩子出生在大夏天,真當是一年裡最熱的時候,錦繡原本就不敢多用冰,等到孩子出生時,房間裡僅存的那點子冰盆,也都撤了下去。
孩子因為養的太好,個頭有點偏大,從半夜發作起來,到第二天太陽出來,孩子都還沒有出世,雖然胎位正,可孩子就是出不來,晏淮從一開始被推在門外等著,到了後邊,卻是什麼都不管不顧,只一味的緊緊握著錦繡的手,滿頭大汗,守在了錦繡的床邊。
天拂曉,該是上早朝的時候,身邊的太監倒也知曉這會兒皇上肯定是沒有心情去上朝的,也沒敢去打擾了屋裡,只讓小太監跑腿去了前朝。
從錦繡發作到正午過後,孩子終於出生,是個女孩,六斤六兩,雖然此時眉毛睫毛都沒長出來,眼睛也沒睜開,臉上還是皺巴巴的,可是晏淮看著,無限憐愛,仿佛是看到了一個小小的錦繡,日後會搖搖晃晃朝著他跑來求抱,一想到這一幕,晏淮的心裡,簡直柔的要化了。
錦繡肚子裡這個萬眾關注的孩子,竟然是個女孩,消息一傳開,幾家歡喜幾家愁。
儘管紫極宮裡伺候的人都知曉皇上對於小公主的寵愛,簡直到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著,甚至連孩子換尿布這樣的事情,皇上都曾親力親為過。
可外人不知曉,外人只知曉一點,皇上如今這個年紀,已經不輕了,而皇后的肚子,又實在是太不爭氣了!
所以,是時候該廣選秀女,充實後宮了。
這次不僅僅是御史們,甚至連大臣們也都紛紛在家裡寫好了奏摺,倒也一刻都不等,第二日便呈上。
雪花般的奏摺全部被送到了御書房裡,然後,一堆一堆的,全部被送到了紫極宮的小廚房裡燒火。
直到皇后都出了月子了,直到小公主的百日都過了,大臣們的幾封奏摺都是無疾而終,大臣們也都忍不住了,這一回,沒有再用寫奏摺的方式進言,而是在朝堂上,直接求皇上選秀。
晏淮看著底下跪倒一片的大臣,並未勃然大怒,只淡淡一言:“朕之家事,與卿等何干!”
她戴了幾十年,一直精心保養保管著,可到底還是經不住磕磕碰碰,鐲子上邊,其實早就布滿了細碎的磕碰痕跡,看起來,也不再是那般的晶瑩剔透了。
蘭姨太太不知道的卻是,在她摘下鐲子之時,謝修的馬車也趕到了勇誠伯府門口。謝修看著一臉羞愧難當從勇誠伯府里走出來的妻子與兒媳,雖一言不發,卻臉色陰沉的可怕。
但謝修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吩咐底下人,帶著謝老夫人和謝夫人上了馬車離開,他卻站在勇誠伯府的大門口,靜靜的看著宮裡的人將勇誠伯府的牌匾摘了下來,看著勇誠伯府大門關合,然後,他慢慢的,身體岣嶁、腳步蹣跚的一步一步行走著,離開著。
當年,他是這般無能的只能夠看著謝蘭乘坐著勇誠伯府派出的一頂青呢小轎子,將她抬去做妾。如今,他也只能夠同樣無能的看著自己的妹妹,真正的在感情上,與他越行越遠,直至這一刻,徹底恩斷義絕。
勇誠伯府匾額被摘,爵位被除,如無意外,自是從此遠離京城世家之列。
若是沒有一個夏錦繡此時還呆在宮中,作為皇上髮妻的存在,便是夏立齊是皇上的得力幹將,只怕如今的京中世家,也根本不會放在眼裡。
但因為夏錦繡在,所有人的目光,還是忍不住緊緊的盯著已經貶為庶民的夏家,盯著宮裡的一舉一動。
在眾人目光的矚目之下,晏淮倒是沒有讓眾人失望,很快的,第二道第三道旨意下了。
先是冊封夏立齊為承恩公,立夏立齊長子夏靖銘為承恩公世子;緊接著,又追發了一道立承恩公次子夏靖珏為永寧候的旨意。
聖旨一出,京中譁然。
皇后娘家會受封這十分正常,皇后的父親被封公侯,歷來並不是沒有過。可是像晏淮這般,對夏錦繡娘家父兄這般禮遇的,卻是從未有過。
這趨勢,可不就是一門三公侯的節奏。
而且,這顯然就是皇上所為的開盤小菜,給夏錦繡父兄分封爵位,不就是意味著接下來即使要冊封皇后了。
御史們將案桌上的奏摺理了又理,寫了又寫,都一副磨刀霍霍的姿態,仿佛是預備著一等著皇上冊封旨意一下,他們便立刻忠言逆耳,必須把皇上從這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架勢上扯回來。
誰料到,皇上在發完封賞夏家三父子爵位之後,又沒了動靜。
御史們憋著的一股子氣,在一日一日的磨蹭下,也漸漸的泄了。
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明明瞧著仿佛對夏錦繡十分寵愛,可是真寵愛,怎麼會至今都還未給名分,又怎麼會到了如今,還沒有冊封的意思。
所有的人目光都望向了後宮,望向了紫極殿裡的這兩位,京里發生的其他大事,諸如謝家那位被奪了功名放回謝家的公子、安國公府里,由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奶娃娃接了安國公爵位的事情,甚至是夏家三父子如今搬出了夏家,住進承恩公府的事情,都絲毫不能夠分走他人的注意力。
就在千盼萬盼之中,晏淮這最後一隻靴子,總算是落下了。
這最後一道聖旨也終於頒出,冊封承恩公嫡女夏錦繡為後,且伴隨著一個驚人的消息,因恰逢先皇逝世,皇后有孕等因素,冊封典禮便免了,只令各位命婦進宮叩拜便可。
皇后有孕!
當然所有人都不會傻傻的認為錦繡這孩子,是最近懷上的,皇上也不至於這般打自己的臉,不是最近懷上的,當然不可能也是這幾日剛出國喪期懷上的,太醫還沒這麼神這幾日便可查出皇后懷孕的事情,那……顯然就是在皇后進宮之前,便懷上了!
而命婦進宮那一日,看著穿著改良過後的輕便鳳袍之下,仍難掩高高隆起的肚子,卻紅光滿面的新後,眾人默了。
被皇上耍了一把的眾人回家只能夠將這一口怨氣往肚子裡吞,如今皇上威嚴甚重,若是在皇后無孕的情形下,底下人還敢忠言逆耳一番,可是如今皇后肚子這般大了,御史們誰敢不怕死的還敢往槍口上撞,這個時候說皇后壞話,簡直就是老壽星吃毒藥了。
當然這些京城世家倒也不是真的沒事兒干,如今的目光乾脆都聚焦在了錦繡的肚子上,猜測著錦繡這一胎出來的,究竟是男是女,若是女孩,顯然眾人就不會這麼安靜了。
錦繡如今深居深宮,倒不是真的消息閉塞,其實光是聽著偶爾夏錦瑟進宮與她說起的隻言片語,她都能夠猜測得到,自己這會兒又多受人矚目。
說不介意,肯定是假的,可若說真的很在意,錦繡也不會,她甚至在聽說,京中底下賭莊還開了賭注壓她肚子裡是男是女的時候,還有餘心與晏淮開玩笑:“怎麼不設龍鳳胎賭局,萬一我這一胎,兒女雙全呢!”
晏淮倒也配合的與錦繡一唱一和:“若是你肚子裡真能給你我生對龍鳳胎,那我今晚便讓侍衛去逼賭坊老闆將龍鳳胎賭局也給開了,咱兩獨家下,將其他壓了男女的賭資全贏過來。”
“去,誰給你生!”
錦繡沒好氣的翻了一個白眼,她這一胎,雖不至於知曉男女,不過一個兩個還是能夠查的出來,宮裡的太醫早已經把過脈,確定無疑裡邊只有一個。
晏淮的親生母親梅姨坐在邊上看著這對小夫妻竊竊私語,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只是笑道:“淮兒也不要沒正經,錦繡這一胎快要生了吧,你們最近可要顧著點!”
“放心,娘,我們知道的!”
錦繡笑的乖巧,搶先開口出聲乖巧的表了態度。
梅姨也是這幾日進的宮,不得不說,皇后還真的挺能幹的,竟然能夠說服太后,不過唯一的遺憾卻是,在梅姨的堅持下,最終,她的身份還是沒有公布,按照梅姨之言便是,她做了一輩子的隱形人,若是突然讓她出現在人前,還真是不習慣。原本梅姨甚至是不想入宮,只想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偏居一隅,若非錦繡馬上要生了,對於孩子的在乎占了上風,梅姨只怕這會兒,是說什麼都不會願意進宮的。
不過,梅姨的進宮,也是讓太皇太后對於晏淮,感情徹底的變質了,錦繡雖然沒有出過宮門,卻也聽說了太皇太后這幾日,將晏淮拒在宮門之外的事情。
但對於錦繡而言,這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如今晏淮拉了所有的仇恨點,讓太皇太后忽視了錦繡和她肚子裡的孩子。
等到太后回過神來,只怕錦繡肚子裡的孩子,都已經出世了。
錦繡懷這孩子的時候挺省心的,不過等到孩子出世,卻是鬧心的很,這孩子出生在大夏天,真當是一年裡最熱的時候,錦繡原本就不敢多用冰,等到孩子出生時,房間裡僅存的那點子冰盆,也都撤了下去。
孩子因為養的太好,個頭有點偏大,從半夜發作起來,到第二天太陽出來,孩子都還沒有出世,雖然胎位正,可孩子就是出不來,晏淮從一開始被推在門外等著,到了後邊,卻是什麼都不管不顧,只一味的緊緊握著錦繡的手,滿頭大汗,守在了錦繡的床邊。
天拂曉,該是上早朝的時候,身邊的太監倒也知曉這會兒皇上肯定是沒有心情去上朝的,也沒敢去打擾了屋裡,只讓小太監跑腿去了前朝。
從錦繡發作到正午過後,孩子終於出生,是個女孩,六斤六兩,雖然此時眉毛睫毛都沒長出來,眼睛也沒睜開,臉上還是皺巴巴的,可是晏淮看著,無限憐愛,仿佛是看到了一個小小的錦繡,日後會搖搖晃晃朝著他跑來求抱,一想到這一幕,晏淮的心裡,簡直柔的要化了。
錦繡肚子裡這個萬眾關注的孩子,竟然是個女孩,消息一傳開,幾家歡喜幾家愁。
儘管紫極宮裡伺候的人都知曉皇上對於小公主的寵愛,簡直到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著,甚至連孩子換尿布這樣的事情,皇上都曾親力親為過。
可外人不知曉,外人只知曉一點,皇上如今這個年紀,已經不輕了,而皇后的肚子,又實在是太不爭氣了!
所以,是時候該廣選秀女,充實後宮了。
這次不僅僅是御史們,甚至連大臣們也都紛紛在家裡寫好了奏摺,倒也一刻都不等,第二日便呈上。
雪花般的奏摺全部被送到了御書房裡,然後,一堆一堆的,全部被送到了紫極宮的小廚房裡燒火。
直到皇后都出了月子了,直到小公主的百日都過了,大臣們的幾封奏摺都是無疾而終,大臣們也都忍不住了,這一回,沒有再用寫奏摺的方式進言,而是在朝堂上,直接求皇上選秀。
晏淮看著底下跪倒一片的大臣,並未勃然大怒,只淡淡一言:“朕之家事,與卿等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