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這些匠人原本是宋家的梓人,與宋家有密切往來,漸漸的,宋家就知道了趙知行和高通挪用公款的修建堤壩的事情。
宋連道:“高通覺得長時間調用工兵修築工事會被人察覺出異常,趙知行就出面,籠絡了北方的各大工匠世家,直接由百姓來修堤,由軍隊督建並看守。我父親深知此事不可為,但是宋家已知曉此事,沒辦法全身而退,高通以我宋家人性命脅迫,我們不得已才簽下契約。求燮王替我們做主,還百姓以公道!”
周夑神情凝重,仔細問了宋連許多問題,但這件事畢竟是他父親直接辦的,許多細節他也不明了。周夑便命章侍衛帶著宋連回家,悄悄將他父親請來。
等他們走了,周夑問沐蘇:“這個宋連,可靠嗎?”
沐蘇思索道:“她是我大姨母的侄兒,可不可靠我不敢定論。宋家也許並不像他說的那麼清白和無辜,但宋家人知道你來了,肯定害怕紙包不住火,現在主要是想自保。他們發覺了我和你的這層關係,便想獲得你的信任,與趙知行、高通劃清關係,戴罪立功。”
☆、第一百七十二章 妹夫
這就是說,周夑要讓宋家當他的線人。
查辦這種案子,最關鍵的是參與其中的當權決策者,像宋家這種做事的,深究也並無太大意義,戴罪立功的確是可行的。
因時間不早了,沐蘇還得回蘭家,便不在旁聽周夑查辦此事。
她離開官驛時,正好與前來的宋家大老爺擦身而過。
沐蘇發覺他雙腳走路都是軟的,看來的確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周夑與宋家大老爺連夜深談,當晚問清楚堤壩所在的位置,其中各方的參與者,還收繳了宋家與雍州官衙之間採買石料的各種憑證。
之後,便讓宋家父子回家照常辦事,不要打糙驚蛇,並派了人暗中保護他們。
章侍衛第二天將這些告訴給沐蘇時,沐蘇高興道:“如此看來,進展十分順利了。”
章侍衛卻有些欲言又止,道:“其中涉及到的有一些人,讓殿下為難了。”
沐蘇要細問,章侍衛卻不能再說。
沐蘇也不為難他,下午尋了個逛街的理由,又去找了周夑一趟。
周夑一夜未睡,眼圈黑黑的,他獨自坐在房中,桌案上全是寫著各種字的紙,顯得很凌亂。
沐蘇看他如此疲憊,先將他桌上沒動的飯菜拿下去換了軟糯的白粥和小菜,又泡了杯暖胃的參茶給他,勸道:“什麼事都要一步步的來。”
周夑深深的嘆了口氣,仰頭靠在太師椅中,一幅累的說不出話的樣子。
沐蘇幫他整理書桌時,看到了一個她認得的名字。
董陽炎,嘉陽長公主的女婿,工部侍郎之子。
沐蘇的手微微頓了頓,難怪周夑這樣難辦。
董陽炎是他妹夫,雖然是姑表親,但中間隔著嘉陽長公主,周夑很難交差。
周夑發現沐蘇一直看著董陽炎的名字,便說:“她是嘉陽姑姑的女婿,永樂的夫婿。”
“這個人跟這件事有關嗎?”
沐蘇前世在宮宴之中見過這個董陽炎,感覺是個性格溫和的英俊男人,跟永樂郡主十分恩愛,以前倒沒看出來他是胡作非為的人。
周夑道:“據宋家人所說,最早起意築堤飼養鰉魚的南方商人跟董陽炎十分熟悉,正是董陽炎從中穿針引線,趙知行和高通才有這個膽子做這個事。”
也就是說,真正的幕後之人就是董陽炎。
而且他父親工部侍郎可能也難逃其咎,不然怎麼會這麼多年不知道陝北道的水利出了問題?
這就難怪趙知行見周夑來了多少有些有恃無恐,只怕是覺得有皇親國戚撐腰,周夑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件事的確很棘手。
周夑深吸一口氣,將沐蘇泡的參茶一飲而盡,道:“我現在得寫個奏摺,你先回家吧。”
沐蘇將房門輕輕關上,返回蘭家。
路上,她心情有些複雜。
很多前世看來是很正常的人,怎麼這一世卻都發覺出了問題?他們前世該有多糊塗,難怪周風羲能夠憑著一紙遺詔攪得四處揭竿起義,像趙知行、董陽炎這樣的蛀蟲還有多少?
她心情失落的回到蘭家,發覺側院內停了一輛風塵僕僕的馬車,便問門房:“今日家中又來客人了嗎?”
門房道:“是的,表小姐,已故的二姑奶奶夫家的人來了。”
沐蘇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南宮家來人了。
他們來幹什麼?
沐蘇有些疑惑,便去母親的院裡找蘭氏問情況。
待走到蘭氏所居的屋子外面,風秀領著丫鬟都站在屋檐下,顯然裡面有客人在說悄悄話。
沐蘇上前問風秀:“誰在屋裡?”
風秀小聲說:“南宮夫人和南宮表少爺來了,舅夫人和夫人在屋裡跟他們說話。”
方氏和南宮奈何一道來了。
沐蘇便問:“是為了南宮將軍娶平妻的事?”
風秀連連點頭,說:“小姐你這都猜到啦!二姨老爺是有些過分,不僅要娶平妻,還要抬舉那女子做對房,南宮夫人死活不依,想讓蘭家出面去說理。”
對房的意思,就是要跟正房完全平起平坐,生的兒子是嫡子,死了要入祠堂跟原配並列而放。
蘭家的二姑奶奶雖然早逝,但終究是南宮家的原配夫人,方氏做為續弦,也是要矮半頭的。可這位新太太,不僅要跟方氏平起平坐,還要跟原配夫人平起平坐,方氏就算是死也不會同意。
想來方氏急得沒了法子,才找了蘭家來說理。
沐蘇往床邊走了兩步,果然聽見方氏的哀嚎聲,斷斷續續道:“……他這樣就是不把蘭家放在眼裡啊,讓蘭姐姐在泉下如何瞑目……”
沐蘇的母親聲音有些疲憊的說:“你不要再哭了,哭是沒用的,得想想辦法。若是以前,我們自然要去找他討個說法,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沐家出了事,如今我們只是普通的商人家,如何去跟堂堂一位將軍要說法?”
方氏哭號的聲音小了一些,說:“以前老爺總說蘭家太爺對他有大恩,他總不能忘恩負義吧!”
蘭家太爺曾在關外販賣藥材,救了當時被胡人追趕得窮途末路的南宮將軍,也因此,促成了南宮家跟蘭家的聯姻。
大舅奶奶說:“老太爺已經去世了,二姑奶奶也走了很多年,蘭家其他人說話未必管用啊。”
方氏安靜了幾息,突然道:“蘭家人說話若不管用,有個人說話肯定管用!”
眾人都聽著方氏說話,方氏像是想到了極好的點子一樣,道:“讓蘇丫頭去找燮王,燮王說的話,老爺不敢不聽!”
“娘!不是說了不提這事嗎?”南宮奈何突然出聲喊道。
蘭氏也氣得不行,道:“胡鬧!沐蘇已經跟燮王沒有關係了,而且別人堂堂王爺,管你這婦人家的事,可笑不可笑?”
宋連道:“高通覺得長時間調用工兵修築工事會被人察覺出異常,趙知行就出面,籠絡了北方的各大工匠世家,直接由百姓來修堤,由軍隊督建並看守。我父親深知此事不可為,但是宋家已知曉此事,沒辦法全身而退,高通以我宋家人性命脅迫,我們不得已才簽下契約。求燮王替我們做主,還百姓以公道!”
周夑神情凝重,仔細問了宋連許多問題,但這件事畢竟是他父親直接辦的,許多細節他也不明了。周夑便命章侍衛帶著宋連回家,悄悄將他父親請來。
等他們走了,周夑問沐蘇:“這個宋連,可靠嗎?”
沐蘇思索道:“她是我大姨母的侄兒,可不可靠我不敢定論。宋家也許並不像他說的那麼清白和無辜,但宋家人知道你來了,肯定害怕紙包不住火,現在主要是想自保。他們發覺了我和你的這層關係,便想獲得你的信任,與趙知行、高通劃清關係,戴罪立功。”
☆、第一百七十二章 妹夫
這就是說,周夑要讓宋家當他的線人。
查辦這種案子,最關鍵的是參與其中的當權決策者,像宋家這種做事的,深究也並無太大意義,戴罪立功的確是可行的。
因時間不早了,沐蘇還得回蘭家,便不在旁聽周夑查辦此事。
她離開官驛時,正好與前來的宋家大老爺擦身而過。
沐蘇發覺他雙腳走路都是軟的,看來的確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周夑與宋家大老爺連夜深談,當晚問清楚堤壩所在的位置,其中各方的參與者,還收繳了宋家與雍州官衙之間採買石料的各種憑證。
之後,便讓宋家父子回家照常辦事,不要打糙驚蛇,並派了人暗中保護他們。
章侍衛第二天將這些告訴給沐蘇時,沐蘇高興道:“如此看來,進展十分順利了。”
章侍衛卻有些欲言又止,道:“其中涉及到的有一些人,讓殿下為難了。”
沐蘇要細問,章侍衛卻不能再說。
沐蘇也不為難他,下午尋了個逛街的理由,又去找了周夑一趟。
周夑一夜未睡,眼圈黑黑的,他獨自坐在房中,桌案上全是寫著各種字的紙,顯得很凌亂。
沐蘇看他如此疲憊,先將他桌上沒動的飯菜拿下去換了軟糯的白粥和小菜,又泡了杯暖胃的參茶給他,勸道:“什麼事都要一步步的來。”
周夑深深的嘆了口氣,仰頭靠在太師椅中,一幅累的說不出話的樣子。
沐蘇幫他整理書桌時,看到了一個她認得的名字。
董陽炎,嘉陽長公主的女婿,工部侍郎之子。
沐蘇的手微微頓了頓,難怪周夑這樣難辦。
董陽炎是他妹夫,雖然是姑表親,但中間隔著嘉陽長公主,周夑很難交差。
周夑發現沐蘇一直看著董陽炎的名字,便說:“她是嘉陽姑姑的女婿,永樂的夫婿。”
“這個人跟這件事有關嗎?”
沐蘇前世在宮宴之中見過這個董陽炎,感覺是個性格溫和的英俊男人,跟永樂郡主十分恩愛,以前倒沒看出來他是胡作非為的人。
周夑道:“據宋家人所說,最早起意築堤飼養鰉魚的南方商人跟董陽炎十分熟悉,正是董陽炎從中穿針引線,趙知行和高通才有這個膽子做這個事。”
也就是說,真正的幕後之人就是董陽炎。
而且他父親工部侍郎可能也難逃其咎,不然怎麼會這麼多年不知道陝北道的水利出了問題?
這就難怪趙知行見周夑來了多少有些有恃無恐,只怕是覺得有皇親國戚撐腰,周夑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件事的確很棘手。
周夑深吸一口氣,將沐蘇泡的參茶一飲而盡,道:“我現在得寫個奏摺,你先回家吧。”
沐蘇將房門輕輕關上,返回蘭家。
路上,她心情有些複雜。
很多前世看來是很正常的人,怎麼這一世卻都發覺出了問題?他們前世該有多糊塗,難怪周風羲能夠憑著一紙遺詔攪得四處揭竿起義,像趙知行、董陽炎這樣的蛀蟲還有多少?
她心情失落的回到蘭家,發覺側院內停了一輛風塵僕僕的馬車,便問門房:“今日家中又來客人了嗎?”
門房道:“是的,表小姐,已故的二姑奶奶夫家的人來了。”
沐蘇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南宮家來人了。
他們來幹什麼?
沐蘇有些疑惑,便去母親的院裡找蘭氏問情況。
待走到蘭氏所居的屋子外面,風秀領著丫鬟都站在屋檐下,顯然裡面有客人在說悄悄話。
沐蘇上前問風秀:“誰在屋裡?”
風秀小聲說:“南宮夫人和南宮表少爺來了,舅夫人和夫人在屋裡跟他們說話。”
方氏和南宮奈何一道來了。
沐蘇便問:“是為了南宮將軍娶平妻的事?”
風秀連連點頭,說:“小姐你這都猜到啦!二姨老爺是有些過分,不僅要娶平妻,還要抬舉那女子做對房,南宮夫人死活不依,想讓蘭家出面去說理。”
對房的意思,就是要跟正房完全平起平坐,生的兒子是嫡子,死了要入祠堂跟原配並列而放。
蘭家的二姑奶奶雖然早逝,但終究是南宮家的原配夫人,方氏做為續弦,也是要矮半頭的。可這位新太太,不僅要跟方氏平起平坐,還要跟原配夫人平起平坐,方氏就算是死也不會同意。
想來方氏急得沒了法子,才找了蘭家來說理。
沐蘇往床邊走了兩步,果然聽見方氏的哀嚎聲,斷斷續續道:“……他這樣就是不把蘭家放在眼裡啊,讓蘭姐姐在泉下如何瞑目……”
沐蘇的母親聲音有些疲憊的說:“你不要再哭了,哭是沒用的,得想想辦法。若是以前,我們自然要去找他討個說法,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沐家出了事,如今我們只是普通的商人家,如何去跟堂堂一位將軍要說法?”
方氏哭號的聲音小了一些,說:“以前老爺總說蘭家太爺對他有大恩,他總不能忘恩負義吧!”
蘭家太爺曾在關外販賣藥材,救了當時被胡人追趕得窮途末路的南宮將軍,也因此,促成了南宮家跟蘭家的聯姻。
大舅奶奶說:“老太爺已經去世了,二姑奶奶也走了很多年,蘭家其他人說話未必管用啊。”
方氏安靜了幾息,突然道:“蘭家人說話若不管用,有個人說話肯定管用!”
眾人都聽著方氏說話,方氏像是想到了極好的點子一樣,道:“讓蘇丫頭去找燮王,燮王說的話,老爺不敢不聽!”
“娘!不是說了不提這事嗎?”南宮奈何突然出聲喊道。
蘭氏也氣得不行,道:“胡鬧!沐蘇已經跟燮王沒有關係了,而且別人堂堂王爺,管你這婦人家的事,可笑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