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南王從嶺南臨時調來的軍隊。說的是他們不錯了。

  城中處處都可能有南王的眼線。

  宋問不動聲色的拿起一個,點頭道:“來一點吧。”

  老漢給她裝了一袋,竟直接收了她一兩銀子。

  林唯衍看見,嘆了口氣,甚為心疼。

  宋問提著橘子就準備回去了。

  那橘子有些酸澀,林唯衍吃了一口,也不愛吃。

  回到家中,宋問將門反鎖,然後把橘子倒在了桌上。

  裡面有一個頂部中心被挖過,又重新裝回去的橘子。

  宋問將皮扒開,果然發現裡面有一張紙條。

  林唯衍好奇的將頭探過來。

  紙上正反兩面密密麻麻,寫了兩件事。

  一是提醒幾人,金吾衛將領中,有一人是南王部下。時間不知,但只要時機成熟,會將長安朝陽門打開,以便攻入城內。

  他的十萬精兵已全部就位,裝備精良,不好對付。切勿不要掉以輕心。

  二是說,河南道那邊,也抽出一隊護城軍,正往長安城趕。以賑災官員為首,聽任朝廷調派。只是,需要一個人前去接應。

  宋問低下頭,用手按住了額頭。

  林唯衍看不清她的表情,用手推了她一把:“你怎麼了?”

  宋問心緒複雜。一句怎麼了,她也說不清楚。

  宋問說:“等長安的風波過去,我們回錢塘吧。”

  這個地方留不下唐毅。恐怕他也再不想繼續留在這裡了。

  唐清遠登基,沒有人再繼續苛責他,他終於可以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了。

  如果他能活著。

  宋問自然不會將這張紙,隨意給誰。她只是去找了幾位信任的大臣,然後送到唐清遠的面前。

  眾人沉默不語,唐清遠亦沒有說話。

  這個消息,可謂是亦喜亦憂。

  若唐毅傳回來的消息是真的,那朝廷與河南道的援軍聯手,或許可以前後夾擊,反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可是,若不是……

  關卿率先道:“你當真相信三殿下?他在大理寺神秘失蹤,如今只能算是一個人犯。他有動機,此事可能是他與南王勾結,故意引我們入套。若我們聽從,將兵馬都調去一個城門,然後他們趁機不備,從另外一方攻入。那敵軍豈不長驅直入?陛下危險。”

  宋問:“那不如抬手表決。願意相信三殿下的請舉手。”

  關卿沉下臉喝道:“家國社稷,豈容玩笑!”

  “我雖然不善兵法戰爭,但是,我卻知道,所謂的兵法,也是建立在忍心揣測上的。”宋問正色道,“出征的將士也有可能會反,可君王還是相信他。世間沒什麼關係是不依靠信任建立起來的。可是為什麼?三殿下從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你們卻從來不肯相信他一次呢?”

  “太過天真了。這是國之大事,豈能因為個人相信,就肆意而為呢?”李伯昭搖頭道,“切勿以私亂公啊。”

  “既然如此。”宋問上前一步說,“陛下,請派將士前往河南道的方向,查探三殿下所言虛實。是否真有救援的軍隊,再等待接應。”

  李伯昭:“如此,臣無異議。”

  “只是,該派誰去?”關卿道,“城門外,如今都是南王的兵力。如何才能突破重圍,將信送到?此事危機重重,那人須得身手不凡,且可靠可信。”

  許賀白沉思片刻,說道:“不若犬子前去。”

  宋問說:“臣有一人推薦。他身手不凡,是太傅義子,故人之後。他自薦前去。”

  唐清遠:“林少俠?”

  宋問頷首。

  林唯衍的身手,眾人都是知道的。而且他的武林路子更為難測,確實比許繼行要合適的多。

  許繼行在京中,還有許多事要做,若是強行抽身,也實在是很麻煩。

  只是。還是一樣的問題,這人可信嗎?

  宋問:“舉手表決。”

  眾臣:“……”

  李伯昭道:“臣……附議。”

  許賀白:“臣附議。”

  隨後幾人都表示了贊同。畢竟僵持不下,也沒有辦法他們願意宋問。

  唐清遠頷首,表示明白。命旁邊的內侍,還是撰寫聖旨。

  宋問接了聖旨,回去轉交給林唯衍。

  只是,他們這邊商議剛定,便有消息急急來報。南王開始在城門用投石機攻城。

  卻不是朝陽門,而是另外一面的光化門。

  那守在城門上的將士一時不查,被飛來的石塊砸中腦部,直接從牆上摔了下去。

  眾人驚慌,一時抱頭鼠竄。城門邊的人都跑開了,紛紛往城中心擠。

  許繼行快速趕到,指揮眾人開始避難。

  南王軍隊的攻勢,並不凌厲。打一陣,喊一陣。似乎只是威懾而已,意在慢慢拖垮眾人的心神。

  這次的威懾,確實行之有效。長安城裡一片慌亂。而南王的兵馬,依舊悠哉的在城門口。

  隨後不久,其餘城門也出來了投石攻城的場面,之後又慢慢收手。

  他們根本不是有心攻城,卻四處玩火。反叫宋問越發肯定,對方是想聲東擊西,讓他們分散兵力。

  事不宜遲,宋問將旨意,交道林唯衍的手上。

  他頓了頓,然後接過。

  林唯衍回去,從床底翻出他父親留給他的那把刀。在刀鞘上撫了一遍,吹落上面的灰塵。

  他把長棍解下,配上自己的大刀,抬手摸了摸胸口,然後望向前方。

  他父親是名震一時的大將,史書留名。雖然那記載的或許不是忠名,不是事實。但,他曾經為大梁立下汗馬功勞,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哪怕他如今已經身赴黃泉,也會有人永遠記得當年的事情。

  林唯衍年幼的時候,最為憧憬林青山。所以有多憧憬,之後便有多恨。有多恨,現在便有多痛。

  他永遠也沒有機會得上疆場,這是他終身的遺憾。但是這一次,他可以為了整個大梁出戰。

  或許也是唯一的一次。

  當擔負起整個家國的時候,也會發現,整個家國就守在他的身後。

  責任與力量,其實是並存的。

  眾人將林唯衍送到城門,給他配了一匹良馬。

  林唯衍長吁一口氣,翻身上去。

  “林大義!”宋問喊道,“早去早回!”

  林唯衍舉起拳頭,越過頭頂。而後朝她揮了揮手。

  今日,他將帶著他的夙願前行。

  城門打開一條fèng,林唯衍夾緊馬腹,策馬直上。待他出去,城門又立馬關起。

  門外的士兵因為使用投石器,沒料到他們會忽然出來一個人,是以近處都沒有士兵守備。再想上前,城門已經重新合上,一時大驚。

  宋問衝上城牆觀看,許繼行臉色一變道:“危險!”但是沒能攔住,讓宋問爬了上去。

  宋問在城牆上往下望,只見林唯衍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