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有人都簇擁姚乃賢,記者們抓緊一切機會收集報導材料。

  忽然有個人大聲問姚乃賢:“前幾個月有人爆出,飛揚負責人曾經因為傷人入獄六年!而且聽說他出身極差,請問這對您投資飛揚毫無影響嗎?”他話音一出,大家不等姚乃賢回答,已經開始尋找那位飛揚負責人的身影,可他們並沒有找到。

  被推到風口浪尖的男人在發布會剛剛結束的時候就已經走了,他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沒有興趣與記者周旋。

  出了酒店,夜色已濃。

  他點了一支煙,垂首逆行在首都繁華的街頭,身姿孤傲冰冷,任何人都無法靠近。

  他似乎在思考什麼,沉默著走了許久,忽然衣兜震動。

  他拿出手機一看,周身的冷頃刻就散去了。

  ——————正文完——————

  ☆、第54章

  李思崎曾在媒體前戲稱他爸為“堂前燕”。

  意思是不管博多大名,招多少財,都進不得廳堂,只能在堂前候著。

  那時他剛從戲劇學院畢業,剛剛出道準備參演電影。作為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老闆的大公子,加上其大大咧咧經常語出驚人的特點,李思崎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飽受媒體矚目。

  在電影宣傳會上有人向他提問:“你選擇走演藝這條路,你的父親李峋先生有什麼看法嗎?”

  李思崎笑嘻嘻道:“他看法可多了,我就一聽一過。”

  那人又說:“李峋先生作為當代最厲害的數據專家之一,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從沒對你提出過繼承家業的要求嗎?”

  “提過又怎麼樣。”李思崎小臉一揚,指著自己說,“你說他厲害,我還厲害呢!要不是憑我這三寸不爛之舌,他這輩子別想踏進丈母娘家的門!”

  記者虎軀一震,心說這個李思崎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新聞製造器,隨便套一套都是一堆猛料。

  事後李思崎因為這段口無遮攔的採訪被朱韻大罵一通,但他從小到大都被罵爛了,完全不在乎。

  李峋是在李思崎上初中的時候,才第一次踏進朱韻家的大門。

  從他們結婚的那天算起,已經十幾年過去了。

  朱韻的母親已經七十歲。

  在那之前,他們曾在一切場合偶遇過,但朱韻母親從來沒有跟李峋說過一次話。甚至在他們剛剛結婚的那段時間裡,父母都沒有跟朱韻聯繫過。

  直到他們知道了李思崎的存在。

  李思崎出生三個多月後,朱韻給家裡打電話通知父母,母親還等著他們離婚,沒想到孩子都有了,又是給朱韻一頓臭罵,還揚言要斷絕關係。

  後來朱韻的表弟小峰來這邊出差,順便來看望他。小峰比朱韻小一歲,有一個相處多年的女朋友,馬上要結婚了。

  他一邊逗著襁褓中的李思崎小朋友玩,一邊說:“我大外甥真可愛。”

  三個月大的李思崎同學已經擺脫了皺皮土豆的形象,眼睛也睜開了,小臉也鼓起來了,躺在嬰兒床里經常擺動胳膊和腿,但是頭還不大會動。朱韻一直堅持母辱餵養,他體格結實,哭起來聲音嘹亮。

  “孩子嘴長得像你。”小峰扒在嬰兒床上跟李思崎大眼瞪小眼。“眼睛鼻子像他爸爸。”

  朱韻坐在嬰兒床旁邊的沙發里,手裡拿著本書看。

  “別像我,男孩長得像我不好看,濃眉大眼沒意思。”

  小峰迴頭看她,“我家人都濃眉大眼,怎麼就沒意思了,非得隨姐夫內雙啊。那太嚴肅了,他一看我我都不敢說話。”

  朱韻眼睛沒抬,又翻過一頁,淡淡說:“那叫魄力。”

  小峰趁她不注意,跟李思崎做鬼臉,擠了朱韻一眼。小峰拿玩具逗李思崎玩,隨口道:“我婚禮的時候你和姐夫帶著我外甥都去唄。”

  朱韻終於從書里抬起眼睛。

  小峰:“你爸媽應該也會來,到時候也讓他們見見面孩子。再讓親戚朋友幫忙疏通一下,沒準你媽就鬆口了。”

  朱韻說:“可能性不大。”她太了解自己的母親了,她們有相似的性格,對於認定的事有股可怕的執拗。李峋幾乎是母親這輩子唯一一個失敗點,她不可能這麼輕易鬆口。

  小峰道:“那也要來,這是他們外孫子,總不能一直不見面。”

  晚上李峋下班回家,風塵僕僕地鑽進洗手間洗臉,朱韻穿著睡衣靠在門邊,將小峰的邀請告訴他。

  “你想去嗎,公司那邊太忙的話就我帶著他去。”

  李峋快速地洗了一把臉,回過頭,朱韻將手巾遞給他,李峋抹了抹,說:“去吧,哪天?”

  朱韻將日期告訴他,頓了頓又說:“到時如果我媽——”她還沒說完,李峋將手巾扔到後面洗手台上,他站得很近,低頭嗅了嗅她的脖頸,自然而然地將話接過。“沒事,不用擔心。”他說著將手伸進朱韻的睡衣里。朱韻孩子生完,還在哺辱期,月子裡養得白白嫩嫩,皮膚一捏,隨時能滲出汁來一樣。

  朱韻背靠著牆壁,李峋吻著吻著有點不受控了,他呼吸沉重地問:“過八個星期沒?”

  朱韻被他壓得快要喘不過氣。

  “什麼?”

  “過了八個星期了吧?”

  醫生建議順產過後最好八個星期再同房,李峋自問自答:“肯定過了,我他媽感覺都過了一年了。”他給她打了個橫抱往屋裡去。朱韻下巴在他脖子上墊著,幽幽道:“哪有一年……”

  小峰的婚禮朱韻一家三口都去了。

  李峋給這位遠親小舅子包了一個巨型紅包。

  朱韻在酒店裡面碰到了母親,母親正在欣賞樂隊拉小提琴,身旁的三嬸先發現了她,沖她笑笑,示意母親。

  母親回頭,看到朱韻一家,神態不變。三嬸在旁笑著勸,母親扭頭走了。三嬸過來逗了會李思崎,對朱韻說:“你爸也在裡面,你帶孩子過去看看吧,你媽就是嘴上倔,其實關心你們呢。之前小峰迴來的時候,她暗地裡問了好多孩子的事。”三嬸又看向朱韻身旁的李峋,猶豫著說,“李先生就先等一等吧。”

  朱韻獨自帶著李思崎去母親那,一桌的親戚朋友都被這小娃娃吸引了,圍起來看。朱韻跟母親打招呼,母親淡淡地應了。朱韻看到她目光總向李思崎同學那瞄,就把他遞給母親抱。

  事後回想,似乎真的全是李思崎同學的功勞,三個月大的小孩被人像動物一樣圍觀著,完全不懼生,別人一戳他就笑,旁若無人地嘎嘎笑。

  他一笑,母親和父親還有周圍所有人都跟著笑了。朱韻回頭,李峋站在很遠的地方看著他們,也笑著。

  婚禮整個過程,母親都抱著李思崎不撒手,連小峰和新娘交換戒指的時候她都沒抬頭。

  那場婚禮後,朱韻再給家裡打電話,母親都會詢問李思崎的情況。過年前,朱光益打來電話,讓朱韻帶著孩子回家。

  “只有你們兩個回。”他強調說。

  李峋對此並沒有意見,他說:“回吧,你們一年到頭也不回去幾次,你父母想你也正常。”

  朱韻心裡不好受,但她不敢表現出來。對李峋而言,“家庭”是張又薄又脆的窗紙,透著無限的遺憾和哀傷。

  朱韻對他保證說:“你除夕不要工作,跟我們一起走,在旁邊的酒店等我。我帶他去吃個團圓飯,等我爸媽睡了就出來。”

  李峋看看四仰八叉躺著的李思崎,沉吟道:“他那麼能睡,折騰醒了怎麼辦。”

  朱韻直起身子。

  李峋沒有拒絕她的提議,說明他動心了,他不想自己過年。

  情有可原。

  有妻有子,憑什麼要自己過年呢。

  朱韻盯著李思崎,二話不說道:“醒了就重新睡,有什麼了不起。”

  她當年為了見他,數九寒天裡穿著單裙在街上夜奔,如今換到她兒子,只少睡會覺怎麼了。

  這也成了後來朱韻總被李思崎念叨的理由之一——

  “跟我爸比起來,我就是咱家一!根!蔥!”

  李思崎跟媒體大吐苦水:“不是有個傳承多年的經典問題嗎,你去問我媽,我和我爸同時掉水裡她救誰——絕對是我爸!”

  他每次一提童年就長吁短嘆。

  “唉,我給我家出過多少力,最後還是不得不屈服於我爸的yín威之下!我曾想拉著我媽的小手,勸她跟我一起起義反抗暴政……”

  記者連忙問:“然後呢?”

  “然後?!”李思崎瞪著眼睛,“還有然後?!”

  記者:“……”

  李思崎抿了一口水,平定情緒。

  記者又問:“你說你給家裡出了很多力,主要是指哪方面呢?”

  “別提!”李思崎放下水,“一提這事我就來氣!我小升初的時候,我媽抓我學習,我實在是不愛學啊!我就問我媽——‘你信不信我有辦法讓我爸跟我們一起回家過年’,我媽說不信,我就跟她打賭,如果我贏了以後就別逼我學習。”

  記者:“你母親答應了?”

  李思崎眼神一擰,“當然答應了啊,我不是說了嗎,涉及我爸的事她沒有不上心的。”

  記者:“那之後你做什麼了?”

  李思崎狂拍大腿,“當然是死皮賴臉地去跟我外婆閒扯啊!我外婆是我家大魔王,她真是以實際行動證實了她有多看不上我爸!不管我爸拿什麼獎,賺多少錢,該看不上就是看不上!就是這麼氣魄!”他指著自己,對記者說,“我外婆是前年去世的,我正好二十歲。你知不知道在這整整二十年的時間裡,外婆叫我名字的時候從來不叫姓氏,一次都沒有。”

  記者愣住。

  李思崎哼哼兩聲:“可惜我費那麼大的力氣讓我爸跟我們一起過年,回頭我媽還是逼我學習,你說這經商的人怎麼能這麼不講信義呢。”

  記者回過神,說:“你的父母嚴格來說不算商人,應該是科研人員,他們對——”

  “行了行了,打住。”李思崎擺手道,“我不想千里之外還得聽他們的精品訪談。”

  他靠回椅子裡,看向外面。記者忽然感覺他不經意的這個側臉,跟李峋之前有張照片特別像。

  李峋與朱韻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剩下的兩個孩子都成功遺傳了父母的高智商,尤其是小女兒,剛剛十六就已經讀完了大學,前去國外深造。只有李思崎,一個戲劇學院考了兩年,第一年還卡在文化課成績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