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楚王看他們說得熱鬧,自己被晾在一邊,本已經覺得無趣。又見這堂上有住客來來往往,忽而看到阡陌這樣一個女子,投來窺覷目光。
楚王皺皺眉,當他再看向阡陌,發現這女子正將那些木櫝一片一片細看,似乎要算帳,他終於不耐煩起來。
“回去吧,天色不早。”他站起來,淡淡地說。
婁狐三人都見識過了楚王的脾氣,聽得這話,忙退到一邊。
阡陌訝然,望望外面的天色,“還早。”
楚王卻不由分說,讓寺人將那些木櫝都收起來,道,“我還有旁事。”說罷,他拉著阡陌,走了出去。
阡陌很是不情願,拖著步子嘟噥道,“侶,我好不容易來一趟,為何不讓我再看多些……”
“有甚可看,”楚王毫不讓步,“宅院就這麼大,還不及高陽宮百分之一,回去你要看多少有多少。”
阡陌被他一番歪理氣笑;“二者怎麼並論?高陽宮又不是……”
她說著話,忽而發現前面出現一個人影,頗有幾分眼熟,不禁頓住。
未幾,楚王也看到,待得迎面相對,也愣了愣。
那人似乎也未曾料到,面容卻很快恢復平靜。
他走到二人面前,少頃,看著阡陌,一禮,“夫人。”
阡陌看著他,有些懵懵,嘴巴半張。
倉謖。
73、
楚王看到倉謖,臉一寒,正待作色,阡陌突然扯扯他的衣袖。
“你答應不擾客人。”她嚴肅地看著他,小聲道。
楚王瞥到不遠處,幾個客人正說說笑笑地走過。他生生把話打住,不滿地瞪她。
阡陌卻不多理會,對倉謖道,“你怎在此?你何時來了郢?”
“已由半月。”倉謖道。
“獨自來的?”
“跟著伯良,他隨游聃父去樊國。”
阡陌瞭然,游聃父也在郢都,她是知道的,卻更是詫異,“既如此,為何不與他們住在一處。”
“我傷已痊癒,不欲再擾,便住到逆旅。”
楚王心中冷笑,似笑非笑,“郢都這麼多逆旅,你倒是會挑。”說罷,帶著阡陌便往外走。
阡陌被他拽得幾乎跟不上步子,只來得及說,“他日再會……”便出了院門。
倉謖站在原地,看著那匆匆的身影不見,片刻,平靜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再看向三位錯愕的館人,他微微頷首,不多說,逕自入內。
*****
阡陌對楚王的蠻橫很是不滿,礙於旁邊有人,只好不言語。
楚王卻更不理會,拉著她一路出了門,上了馬車坐好,便吩咐回宮。
“侶,你這般不妥。”阡陌終於忍不住,道,“你怎每次見到倉謖都這般不耐?這不像是你。”
“我應該如何?”楚王冷冷,“他襲擊楚人,幫助舒人,還將你綁去句澨,我不殺他,已是天大的面子。”
說著,他反生氣地瞪著她,“倒是你,為何總對他好言好語?莫與我說他救過你,我救你比他多多了,他比我還好麼!”
看著他怒氣沖沖的樣子,阡陌啞然,啼笑皆非。
這人居然拿他跟倉謖比,還為此發火,她也不過就說了倉謖兩句好話啊。
我要是覺得他比你好,跟你在一起做什麼?
她想這樣回答,但看著楚王這幅模樣,知道不能硬來。
“他怎會比你好。”她語氣軟一些,道,“侶,我只是覺得,倉謖此人有賢才,你若能將他收為己用,亦是大善?”
“收為己用?”楚王不以為然,“他有何賢能!”
“他當然有。”阡陌認真地說,“侶,你可還記得句澨時,他去偷襲你之事?當時庸國上下皆為你佯敗蒙蔽,唯有倉謖察覺有詐,若非你早走一步,也許便遭遇上了。”
“遭遇上正好!”楚王冷哼,“遭遇上我便殺了他,看他再去幫舒人。”
阡陌不管他牢騷,繼續道,“再說他投奔舒人,我在棠地時,曾聽聞他一些事。伯崇將盤踞之地定在棠之後,前往吳國說服吳伯援助舒人的,正是此人。因得此計,數萬舒人得以壯大,攻邑掠地。而後,他見到我,又曾提議以我為餌,誘你而殺之。”
“可我並未中計,”楚王嗤之以鼻,“你說他賢能,便是這屢屢撲空?”
“那是因為後來事情突變,他無法再誘你往東南。”阡陌道,“侶,便如那時在句澨,他若正正與你遇上,偷襲正著,你可保不亂麼?”
楚王張了張嘴,忽而發現自己似乎反駁困難。
“侶,倉謖此人有智謀,所缺者,乃是善用之人。你一向求賢若渴,令各地舉賢,如今有一閒人在面前,為何不用?”阡陌耐心地說,“我聞昔日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幾乎喪命與管仲箭下,而後繼位為君,卻將管仲任用為重臣,齊國從而為霸。侶,你有大志,當以先賢為范,莫囿於成見。”
楚王沒有接話,看著她,意味深長。
“囿於成見?”他看著她,“此人曾數次要殺我,你勸我將他留下,卻似不曾擔心過此事。”
“我擔心過。”阡陌道,“侶,但我覺得他如今已無殺心。”
“為何?就為你曾帶他去葬好友?”楚王目光深邃,“陌,你可知,如此對我有多不公。”
阡陌愣住。
“我為了尋你,不惜拋下所有。”他緩緩道,“而你心中所牽掛的,總是那些與我為敵的人。”
心好像被什麼抓了一下,阡陌望著楚王,分辯道,“我不曾……”
“你想什麼我都知曉!”楚王忽而打斷。
那聲音雖不大,卻含著實實在在的怒氣,將阡陌鎮住。
“我用與不用,自有我的道理。”他看著她,目光沉沉,“豈不聞內外有別?你的心究竟多大,為何不能好好待在宮中,偏要去想這許多無關之事!”
阡陌只覺一口悶氣沉在心中。
“我只想著別人。”她低低道,“侶,你是這麼想我的麼?”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平復心情,看向車簾外。
“此事我自有計較,”少頃,他淡淡道,“不必再提。”
*****
車馬在宮前停下,寺人渠忙領著宮人出來迎接。
原本以為他們二人都會高高興興的,不料,車簾撩起,首先看到的卻是楚王神色不虞的臉。
寺人渠愣了愣,再看向阡陌,她的臉色也是不好,沒有像往常一樣與楚王走在一起。二人一前一後,一個沒往後看,另一個也沒往前看。
寺人渠忙將一名從人拉過來,問他出了何事。
那人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見寺人渠著急,無奈地說,“大王不讓我等跟進去,待得出來,他二人就是這般模樣,我等也不知為何。”
寺人渠氣結。
二人的情緒好像陰雲一樣,在高陽宮的房頂上漫開。每個人都察覺到了不對勁,那二人各干各的,互不說話,也不理會,氣氛著實詭異得很。
見識過楚王為阡陌發怒的樣子,服侍的眾人亦是小心翼翼。
阡陌也知道自己和楚王的情緒所帶來的變化,但她無能為力,在這座宮殿,楚王才是那個能翻雲覆雨的人。
她的心裡也堵得慌。
她並不覺得他方才說的是氣話,她其實一直都知道,楚王為她做了很多,並為此而感激不已。
但她也並不覺得自己在對待芒或倉謖的事上,做得有什麼不對。她了解他們與楚王的立場,小心翼翼地處理著他們的關係,努力把他們放到最恰當的位置。
可楚王並不這樣想。
他覺得,她忽視了他,而他一直在退讓。
她的心裡除了他,不應該再有別人。
也不應該有別的事。
內外有別。
阡陌坐在榻上,靜靜坐著,心裡卻有些迷茫。
楚王的地位和他的性格,強勢又熱情,所以,會為她義無反顧地做許多事。但是他也是這個時代的一份子,他會用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來要求她,是極其自然的。他們真正在一起之後,這樣的傾向開始愈加明顯。
這是兩件事。她告訴自己。但是兩件事摻和在一起發生,事情就變得棘手起來。
阡陌望望外面的天色,將要入冬,天黑得早。楚王用過膳之後,就去議事,很久沒有回來。
緩一緩,有什麼想法,也等以後再解決吧。
阡陌這麼想,心底嘆了口氣。
楚王的心裡也一直壓著石頭一般,怎麼也不自在。
殿上議事的時候,他的眉間一直帶著些不快之色,讓殿上眾人倍感壓力。
但也有不信邪的。
蘇從等著別人終於把事情嘮叨完了以後,瞅準時機上前一步,稟報三錢府的事。
入冬以來,各地的賦稅亦入庫統計,三錢府忙得團團轉。早先他聽說阡陌安然無恙回來之後,就早動了讓她幫忙的念頭,可惜楚王不讓。蘇從並未放棄,此番是有備而來。他聯合了司會,二人一唱一和,將司會府和三錢府近來的事務一一稟報,重點強調統計方面的困難,目的指向十分明確,要人手。
楚王在入秋前,已經將各地能增派的人手調集起來,為司會府所用。如今再說要添人,已經無處可添。
“樊姬精通算術,聞名官署。臣等懇請大王許樊姬入司會府,助我等一臂之力。”蘇從不緊不慢地拋出包袱。
今日不比以往,大臣都在,蘇從料定他拉不下臉一口拒絕。只要他態度和緩些,他便有了勝算,自信可以憑著三寸之舌說贏。
不料,楚王聽到這話,面無表情,“不准。”
蘇從和司會皆是愣住。
“大王……”
“下一個。”楚王看也不看他,淡淡道。
回宮的路上,楚王覺得愈發有氣發不出。
蘇從匹夫,越來越大膽。他從前不過讓阡陌去司會府幹了幾天活,不想這些人愈發得寸進尺,竟要求他再放人。
他很後悔。入什麼官署,自食什麼其力,都是他縱的,人都不安分了!
但想到阡陌躊躇的神色,他心中卻是一軟。
“……我只想著別人……”
他想起她的話,“……侶,你是這麼想我的麼?”
楚王心中鬱悶。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也知道她的心裡一直掛著他。但他的確在患得患失,並且一直想問阡陌,我是最重要的麼?若有人比我對你還好,你會走麼?
回到寢宮的時候,裡面很安靜。
宮人紛紛行禮,說阡陌已經歇息了。
楚王揮手,讓他們退下。
殿裡飄蕩著淡淡的薰香味道,溫軟宜人。楚王呼吸一口,心稍稍定了定,走進幔帳之中。
出乎意料,阡陌沒有在榻上,她披著衣服,趴在案前睡著了,旁邊擺著白日裡帶回的那些木牘。似乎是睡不著,又自己出來擺弄。
楚王皺皺眉,當他再看向阡陌,發現這女子正將那些木櫝一片一片細看,似乎要算帳,他終於不耐煩起來。
“回去吧,天色不早。”他站起來,淡淡地說。
婁狐三人都見識過了楚王的脾氣,聽得這話,忙退到一邊。
阡陌訝然,望望外面的天色,“還早。”
楚王卻不由分說,讓寺人將那些木櫝都收起來,道,“我還有旁事。”說罷,他拉著阡陌,走了出去。
阡陌很是不情願,拖著步子嘟噥道,“侶,我好不容易來一趟,為何不讓我再看多些……”
“有甚可看,”楚王毫不讓步,“宅院就這麼大,還不及高陽宮百分之一,回去你要看多少有多少。”
阡陌被他一番歪理氣笑;“二者怎麼並論?高陽宮又不是……”
她說著話,忽而發現前面出現一個人影,頗有幾分眼熟,不禁頓住。
未幾,楚王也看到,待得迎面相對,也愣了愣。
那人似乎也未曾料到,面容卻很快恢復平靜。
他走到二人面前,少頃,看著阡陌,一禮,“夫人。”
阡陌看著他,有些懵懵,嘴巴半張。
倉謖。
73、
楚王看到倉謖,臉一寒,正待作色,阡陌突然扯扯他的衣袖。
“你答應不擾客人。”她嚴肅地看著他,小聲道。
楚王瞥到不遠處,幾個客人正說說笑笑地走過。他生生把話打住,不滿地瞪她。
阡陌卻不多理會,對倉謖道,“你怎在此?你何時來了郢?”
“已由半月。”倉謖道。
“獨自來的?”
“跟著伯良,他隨游聃父去樊國。”
阡陌瞭然,游聃父也在郢都,她是知道的,卻更是詫異,“既如此,為何不與他們住在一處。”
“我傷已痊癒,不欲再擾,便住到逆旅。”
楚王心中冷笑,似笑非笑,“郢都這麼多逆旅,你倒是會挑。”說罷,帶著阡陌便往外走。
阡陌被他拽得幾乎跟不上步子,只來得及說,“他日再會……”便出了院門。
倉謖站在原地,看著那匆匆的身影不見,片刻,平靜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再看向三位錯愕的館人,他微微頷首,不多說,逕自入內。
*****
阡陌對楚王的蠻橫很是不滿,礙於旁邊有人,只好不言語。
楚王卻更不理會,拉著她一路出了門,上了馬車坐好,便吩咐回宮。
“侶,你這般不妥。”阡陌終於忍不住,道,“你怎每次見到倉謖都這般不耐?這不像是你。”
“我應該如何?”楚王冷冷,“他襲擊楚人,幫助舒人,還將你綁去句澨,我不殺他,已是天大的面子。”
說著,他反生氣地瞪著她,“倒是你,為何總對他好言好語?莫與我說他救過你,我救你比他多多了,他比我還好麼!”
看著他怒氣沖沖的樣子,阡陌啞然,啼笑皆非。
這人居然拿他跟倉謖比,還為此發火,她也不過就說了倉謖兩句好話啊。
我要是覺得他比你好,跟你在一起做什麼?
她想這樣回答,但看著楚王這幅模樣,知道不能硬來。
“他怎會比你好。”她語氣軟一些,道,“侶,我只是覺得,倉謖此人有賢才,你若能將他收為己用,亦是大善?”
“收為己用?”楚王不以為然,“他有何賢能!”
“他當然有。”阡陌認真地說,“侶,你可還記得句澨時,他去偷襲你之事?當時庸國上下皆為你佯敗蒙蔽,唯有倉謖察覺有詐,若非你早走一步,也許便遭遇上了。”
“遭遇上正好!”楚王冷哼,“遭遇上我便殺了他,看他再去幫舒人。”
阡陌不管他牢騷,繼續道,“再說他投奔舒人,我在棠地時,曾聽聞他一些事。伯崇將盤踞之地定在棠之後,前往吳國說服吳伯援助舒人的,正是此人。因得此計,數萬舒人得以壯大,攻邑掠地。而後,他見到我,又曾提議以我為餌,誘你而殺之。”
“可我並未中計,”楚王嗤之以鼻,“你說他賢能,便是這屢屢撲空?”
“那是因為後來事情突變,他無法再誘你往東南。”阡陌道,“侶,便如那時在句澨,他若正正與你遇上,偷襲正著,你可保不亂麼?”
楚王張了張嘴,忽而發現自己似乎反駁困難。
“侶,倉謖此人有智謀,所缺者,乃是善用之人。你一向求賢若渴,令各地舉賢,如今有一閒人在面前,為何不用?”阡陌耐心地說,“我聞昔日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幾乎喪命與管仲箭下,而後繼位為君,卻將管仲任用為重臣,齊國從而為霸。侶,你有大志,當以先賢為范,莫囿於成見。”
楚王沒有接話,看著她,意味深長。
“囿於成見?”他看著她,“此人曾數次要殺我,你勸我將他留下,卻似不曾擔心過此事。”
“我擔心過。”阡陌道,“侶,但我覺得他如今已無殺心。”
“為何?就為你曾帶他去葬好友?”楚王目光深邃,“陌,你可知,如此對我有多不公。”
阡陌愣住。
“我為了尋你,不惜拋下所有。”他緩緩道,“而你心中所牽掛的,總是那些與我為敵的人。”
心好像被什麼抓了一下,阡陌望著楚王,分辯道,“我不曾……”
“你想什麼我都知曉!”楚王忽而打斷。
那聲音雖不大,卻含著實實在在的怒氣,將阡陌鎮住。
“我用與不用,自有我的道理。”他看著她,目光沉沉,“豈不聞內外有別?你的心究竟多大,為何不能好好待在宮中,偏要去想這許多無關之事!”
阡陌只覺一口悶氣沉在心中。
“我只想著別人。”她低低道,“侶,你是這麼想我的麼?”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平復心情,看向車簾外。
“此事我自有計較,”少頃,他淡淡道,“不必再提。”
*****
車馬在宮前停下,寺人渠忙領著宮人出來迎接。
原本以為他們二人都會高高興興的,不料,車簾撩起,首先看到的卻是楚王神色不虞的臉。
寺人渠愣了愣,再看向阡陌,她的臉色也是不好,沒有像往常一樣與楚王走在一起。二人一前一後,一個沒往後看,另一個也沒往前看。
寺人渠忙將一名從人拉過來,問他出了何事。
那人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見寺人渠著急,無奈地說,“大王不讓我等跟進去,待得出來,他二人就是這般模樣,我等也不知為何。”
寺人渠氣結。
二人的情緒好像陰雲一樣,在高陽宮的房頂上漫開。每個人都察覺到了不對勁,那二人各干各的,互不說話,也不理會,氣氛著實詭異得很。
見識過楚王為阡陌發怒的樣子,服侍的眾人亦是小心翼翼。
阡陌也知道自己和楚王的情緒所帶來的變化,但她無能為力,在這座宮殿,楚王才是那個能翻雲覆雨的人。
她的心裡也堵得慌。
她並不覺得他方才說的是氣話,她其實一直都知道,楚王為她做了很多,並為此而感激不已。
但她也並不覺得自己在對待芒或倉謖的事上,做得有什麼不對。她了解他們與楚王的立場,小心翼翼地處理著他們的關係,努力把他們放到最恰當的位置。
可楚王並不這樣想。
他覺得,她忽視了他,而他一直在退讓。
她的心裡除了他,不應該再有別人。
也不應該有別的事。
內外有別。
阡陌坐在榻上,靜靜坐著,心裡卻有些迷茫。
楚王的地位和他的性格,強勢又熱情,所以,會為她義無反顧地做許多事。但是他也是這個時代的一份子,他會用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來要求她,是極其自然的。他們真正在一起之後,這樣的傾向開始愈加明顯。
這是兩件事。她告訴自己。但是兩件事摻和在一起發生,事情就變得棘手起來。
阡陌望望外面的天色,將要入冬,天黑得早。楚王用過膳之後,就去議事,很久沒有回來。
緩一緩,有什麼想法,也等以後再解決吧。
阡陌這麼想,心底嘆了口氣。
楚王的心裡也一直壓著石頭一般,怎麼也不自在。
殿上議事的時候,他的眉間一直帶著些不快之色,讓殿上眾人倍感壓力。
但也有不信邪的。
蘇從等著別人終於把事情嘮叨完了以後,瞅準時機上前一步,稟報三錢府的事。
入冬以來,各地的賦稅亦入庫統計,三錢府忙得團團轉。早先他聽說阡陌安然無恙回來之後,就早動了讓她幫忙的念頭,可惜楚王不讓。蘇從並未放棄,此番是有備而來。他聯合了司會,二人一唱一和,將司會府和三錢府近來的事務一一稟報,重點強調統計方面的困難,目的指向十分明確,要人手。
楚王在入秋前,已經將各地能增派的人手調集起來,為司會府所用。如今再說要添人,已經無處可添。
“樊姬精通算術,聞名官署。臣等懇請大王許樊姬入司會府,助我等一臂之力。”蘇從不緊不慢地拋出包袱。
今日不比以往,大臣都在,蘇從料定他拉不下臉一口拒絕。只要他態度和緩些,他便有了勝算,自信可以憑著三寸之舌說贏。
不料,楚王聽到這話,面無表情,“不准。”
蘇從和司會皆是愣住。
“大王……”
“下一個。”楚王看也不看他,淡淡道。
回宮的路上,楚王覺得愈發有氣發不出。
蘇從匹夫,越來越大膽。他從前不過讓阡陌去司會府幹了幾天活,不想這些人愈發得寸進尺,竟要求他再放人。
他很後悔。入什麼官署,自食什麼其力,都是他縱的,人都不安分了!
但想到阡陌躊躇的神色,他心中卻是一軟。
“……我只想著別人……”
他想起她的話,“……侶,你是這麼想我的麼?”
楚王心中鬱悶。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也知道她的心裡一直掛著他。但他的確在患得患失,並且一直想問阡陌,我是最重要的麼?若有人比我對你還好,你會走麼?
回到寢宮的時候,裡面很安靜。
宮人紛紛行禮,說阡陌已經歇息了。
楚王揮手,讓他們退下。
殿裡飄蕩著淡淡的薰香味道,溫軟宜人。楚王呼吸一口,心稍稍定了定,走進幔帳之中。
出乎意料,阡陌沒有在榻上,她披著衣服,趴在案前睡著了,旁邊擺著白日裡帶回的那些木牘。似乎是睡不著,又自己出來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