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第一百一十八章 空候
令居。晨光微藍,隱約看得清秋駢街上扶疏的槐影。
翁孫宅的邊巷裡忽然傳來一聲微微的門軸響動。少頃,兩個女子的身影從巷中移出,向著南門方向而去。街角兩個歪靠著的乞丐掀掉蓋在臉上的破竹笠,一人起身向著令居城北邊跑去,另一人則跟著那兩名女子向著南門而去。
那兩名女子沿著空寂無人的街道,疾步而行,神色匆匆。身材較高的那個紫襦白裙,儀態不似平常人家的閨秀;身材略小的還扎著雙丫髻,肘上挎著一個簡單的包袱,看上去是個丫頭。
兩人很快來到令居城南的集市處。商人小販起的早,已看得到零星支起的攤位和移開門扇的店鋪。那兩名年輕女子未曾慢下腳步,在一家大門敞開的茶行前一閃,消失了蹤跡。不遠處一個商鋪老闆對身邊的夥計低聲說了句什麼。那夥計轉身向遠處跑去。
不多時,一個頭戴墨竹笠的錦衣人與兩個白衣的僕從騎馬從那茶行的後院而出,幾輛載著茶葉的貨車轆轆轔轔跟在他們後邊。貨車後邊又跟著一輛軺車。一行人向著南城門行去。
已不是戰時,城門開得早。灑掃的役夫正在清掃城門前的道路。那一支走茶葉的商隊,在城門口向守城的兵卒出示了出城的文書,而後便向著城外行去。
城外長糙離離,燕語鶯啼。
車隊沿著官道向東而行,很快卻偏入糙徑,向著山中而去。不多時,車隊來到一處無名的山谷中,在谷中的平地上稍作休息。夏山如碧,萬籟如韻。車隊的人挨著那軺車席地而坐,卻並未解刃。那位白衣公子更是連竹笠也未解下,反而低著頭將臉隱在竹笠的陰影中,似在迎候什麼人的到來。
果然,谷中的地面微微有了震動,一隊素衣的馬騎忽然出現在四面的的高坡上,而後迅速向谷底收攏而來。商隊的人旋即起身,將那白衣人和那輛軺車護在當中,拔出刀劍迎向四周。
下入谷中的馬騎迅速將車隊圍住。兩隊人馬一靜一動,卻都默然無語。只聽到刀鐵出鞘之聲。圈內圈外很快劍拔弩張,冷目相對。一個青衣鶴髮的身著便衣的老遲遲而至,外圈的人馬立即讓出一條路,讓那遲來的老者進入圈中。
席地而坐的白衣公子起身抬首,露出墨竹笠下一張俊顏,“趙將軍果然守約,孟珏有禮了。”
趙充國面無表情地注視著白衣人半晌,方道:“想不到真的是你,我還以為是你遣他人裝扮的……”
孟珏道:“從將軍派人登夜船邀我入羌地,到孟珏帶著先零酋豪的頭顱出羌地,這一年多來,我與將軍協力也好,互惠也罷,臨到終了,孟珏怎能失了禮數,遣人來別?”
趙充國並不接他的話,問道:“丙汐在何處?你先把她交出來,我們再說別的事。”他身旁的兩個素衣侍衛上前挑開那軺車的錦簾,而後衝著趙充國搖了搖頭。
孟珏雲淡風輕地道:“趙將軍既然以丙小姐為餌,誘我獻身,就沒想過失餌反為質的可能性嗎?”
趙充國側目,他身邊的一個素衣人立即後撤而去。孟珏身後的車隊中卻有一個身材清瘦的少年侍衛盯著地面的雙眸微微而動,卻未敢抬頭。
趙充國沉眉怒目,道:“孟珏,你是她的大夫,怎可欺她病弱之身,挾以為質?”
孟珏冷笑:“丙小姐在我這裡只怕更妥帖些。不然看到她敬重的趙伯伯忽然變了臉,要行這過河拆橋的事,還不知她會作何感想。”
趙充國沉吟片刻,道:“丙汐不在也許的確是件好事。我今日能赴約前來,便是要讓你死個明白,我並非過河拆橋,而是你行事越了界,實在是破了你我合作的底線。”
孟珏道:“願聞其詳。”
“其一,我與你所約的乃是在西羌的各部中孤立先零,省我漢軍之力,而讓先零消亡在其他部落的征討中。只要起事的先零酋豪已死,無論是自獻還是被獻,我都會奏請罷兵還朝。而俘獲先零酋豪的人也可得封賞。然而,我卻從未讓你助他們另立新王。如今雖然看起來先零主部已不到千人,然而新王一立,投降與流散的先零人仍可以他為旗,重新聚集在一處,依舊會是羌地最有影響力的大部落。孟珏,你究竟為何擅作主張?”
孟珏並未回道,而是問道,“其二呢?”
“其二,我兒卬在追繳先零王帳時曾與你遭遇。你借我之名,欺哄他放你們出谷。雖然現在先零的兩位酋豪都已死於非命,然而我兒在軍中因此受人質疑。卬兒也對我生出不滿。孟珏,你欠我父子一個交待。”
“還有嗎?”孟珏再問道。
趙充國沉吟片刻,而後緩緩抬起如炬的雙眼,道:“我近來已不再相信你與我合作,是為了開拓羌地商線。以你的聰明與心性,加上你背後幫派的勢力和財力,你怎會甘於只做一個隱姓埋名的商賈之人。恐怕你助立先零新王,乃是為你日後做大有所鋪墊吧。”
孟珏清風一笑,道:“恐怕這末一條才是老將軍痛下殺手要除掉我的真正原因。如果孟珏猜的不錯,老將軍是不想給西北的邊防,留下一個富可敵國又與羌人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隱患。然而,這些話恐怕是有人授意,特意使人傳於老將軍耳中的。”
趙充國沉眸微吟,一時未語。
孟珏又道:“我今天既然敢來,便是覺得天下誤會我,我亦可不辯一言;唯老將軍的誤解,孟珏必須辯之,因為這實在關係西北邊防,民生興敝。我就依老將軍方才列出的三條質問,一一作答。”
趙充國依舊沉吟不語,神色間卻似在等待他的下文。
孟珏負手轉身,望向遠處的群山,道:“輔助先零更替新王,使流散的牧人可以歸帳,的確是孟珏最後擅自做到決定。因為領羊宴之禍的背後,潛伏著另一支伺機壯大部落燒當。他們誘使義渠錯置羊頭,激化漢羌的矛盾的事,我已知曉趙將軍。然而怎樣應對此事,我與將軍的看法並不相同。趙將軍想要通過其他部落剿滅先零,以此減免漢軍的損耗,同時立威存信於羌地,這與辛武賢急功冒的主張相比,的確是天淵之別。然而先零消亡,必然會使一直與他們爭雄的燒當部落趁機做大。而由於陰謀得逞,燒當非但不會以先零為戒,其野心反而會更甚於先零。保留先零,可以制約燒當,也為燒當所制約,這才是將老將軍令羌人諸部互抑的策略,用之於長遠。”
趙充國默然不語,眼中似有思量。
“而欺騙郎將趙卬放走尤非一事,孟珏實屬無奈。當時雲歌在西線與護送她們出羌的先零人走散,我不得不調轉尤非的人馬前去救援。但是郎將的輕騎驍勇善戰,咬得實在太緊。我只得聯合楊玉做策應,實則是希望能以另一支王帳的人馬,將尤非的王帳人馬從郎將的囊中替換出來,也算給郎將和將軍一個交代。”孟珏嘆了一聲,又道,“這是我情急之下,所能想到的最能顧全各面的計策。如果令郎將在軍中受人質疑,孟珏只能請郎將擔待。”
令居。晨光微藍,隱約看得清秋駢街上扶疏的槐影。
翁孫宅的邊巷裡忽然傳來一聲微微的門軸響動。少頃,兩個女子的身影從巷中移出,向著南門方向而去。街角兩個歪靠著的乞丐掀掉蓋在臉上的破竹笠,一人起身向著令居城北邊跑去,另一人則跟著那兩名女子向著南門而去。
那兩名女子沿著空寂無人的街道,疾步而行,神色匆匆。身材較高的那個紫襦白裙,儀態不似平常人家的閨秀;身材略小的還扎著雙丫髻,肘上挎著一個簡單的包袱,看上去是個丫頭。
兩人很快來到令居城南的集市處。商人小販起的早,已看得到零星支起的攤位和移開門扇的店鋪。那兩名年輕女子未曾慢下腳步,在一家大門敞開的茶行前一閃,消失了蹤跡。不遠處一個商鋪老闆對身邊的夥計低聲說了句什麼。那夥計轉身向遠處跑去。
不多時,一個頭戴墨竹笠的錦衣人與兩個白衣的僕從騎馬從那茶行的後院而出,幾輛載著茶葉的貨車轆轆轔轔跟在他們後邊。貨車後邊又跟著一輛軺車。一行人向著南城門行去。
已不是戰時,城門開得早。灑掃的役夫正在清掃城門前的道路。那一支走茶葉的商隊,在城門口向守城的兵卒出示了出城的文書,而後便向著城外行去。
城外長糙離離,燕語鶯啼。
車隊沿著官道向東而行,很快卻偏入糙徑,向著山中而去。不多時,車隊來到一處無名的山谷中,在谷中的平地上稍作休息。夏山如碧,萬籟如韻。車隊的人挨著那軺車席地而坐,卻並未解刃。那位白衣公子更是連竹笠也未解下,反而低著頭將臉隱在竹笠的陰影中,似在迎候什麼人的到來。
果然,谷中的地面微微有了震動,一隊素衣的馬騎忽然出現在四面的的高坡上,而後迅速向谷底收攏而來。商隊的人旋即起身,將那白衣人和那輛軺車護在當中,拔出刀劍迎向四周。
下入谷中的馬騎迅速將車隊圍住。兩隊人馬一靜一動,卻都默然無語。只聽到刀鐵出鞘之聲。圈內圈外很快劍拔弩張,冷目相對。一個青衣鶴髮的身著便衣的老遲遲而至,外圈的人馬立即讓出一條路,讓那遲來的老者進入圈中。
席地而坐的白衣公子起身抬首,露出墨竹笠下一張俊顏,“趙將軍果然守約,孟珏有禮了。”
趙充國面無表情地注視著白衣人半晌,方道:“想不到真的是你,我還以為是你遣他人裝扮的……”
孟珏道:“從將軍派人登夜船邀我入羌地,到孟珏帶著先零酋豪的頭顱出羌地,這一年多來,我與將軍協力也好,互惠也罷,臨到終了,孟珏怎能失了禮數,遣人來別?”
趙充國並不接他的話,問道:“丙汐在何處?你先把她交出來,我們再說別的事。”他身旁的兩個素衣侍衛上前挑開那軺車的錦簾,而後衝著趙充國搖了搖頭。
孟珏雲淡風輕地道:“趙將軍既然以丙小姐為餌,誘我獻身,就沒想過失餌反為質的可能性嗎?”
趙充國側目,他身邊的一個素衣人立即後撤而去。孟珏身後的車隊中卻有一個身材清瘦的少年侍衛盯著地面的雙眸微微而動,卻未敢抬頭。
趙充國沉眉怒目,道:“孟珏,你是她的大夫,怎可欺她病弱之身,挾以為質?”
孟珏冷笑:“丙小姐在我這裡只怕更妥帖些。不然看到她敬重的趙伯伯忽然變了臉,要行這過河拆橋的事,還不知她會作何感想。”
趙充國沉吟片刻,道:“丙汐不在也許的確是件好事。我今日能赴約前來,便是要讓你死個明白,我並非過河拆橋,而是你行事越了界,實在是破了你我合作的底線。”
孟珏道:“願聞其詳。”
“其一,我與你所約的乃是在西羌的各部中孤立先零,省我漢軍之力,而讓先零消亡在其他部落的征討中。只要起事的先零酋豪已死,無論是自獻還是被獻,我都會奏請罷兵還朝。而俘獲先零酋豪的人也可得封賞。然而,我卻從未讓你助他們另立新王。如今雖然看起來先零主部已不到千人,然而新王一立,投降與流散的先零人仍可以他為旗,重新聚集在一處,依舊會是羌地最有影響力的大部落。孟珏,你究竟為何擅作主張?”
孟珏並未回道,而是問道,“其二呢?”
“其二,我兒卬在追繳先零王帳時曾與你遭遇。你借我之名,欺哄他放你們出谷。雖然現在先零的兩位酋豪都已死於非命,然而我兒在軍中因此受人質疑。卬兒也對我生出不滿。孟珏,你欠我父子一個交待。”
“還有嗎?”孟珏再問道。
趙充國沉吟片刻,而後緩緩抬起如炬的雙眼,道:“我近來已不再相信你與我合作,是為了開拓羌地商線。以你的聰明與心性,加上你背後幫派的勢力和財力,你怎會甘於只做一個隱姓埋名的商賈之人。恐怕你助立先零新王,乃是為你日後做大有所鋪墊吧。”
孟珏清風一笑,道:“恐怕這末一條才是老將軍痛下殺手要除掉我的真正原因。如果孟珏猜的不錯,老將軍是不想給西北的邊防,留下一個富可敵國又與羌人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隱患。然而,這些話恐怕是有人授意,特意使人傳於老將軍耳中的。”
趙充國沉眸微吟,一時未語。
孟珏又道:“我今天既然敢來,便是覺得天下誤會我,我亦可不辯一言;唯老將軍的誤解,孟珏必須辯之,因為這實在關係西北邊防,民生興敝。我就依老將軍方才列出的三條質問,一一作答。”
趙充國依舊沉吟不語,神色間卻似在等待他的下文。
孟珏負手轉身,望向遠處的群山,道:“輔助先零更替新王,使流散的牧人可以歸帳,的確是孟珏最後擅自做到決定。因為領羊宴之禍的背後,潛伏著另一支伺機壯大部落燒當。他們誘使義渠錯置羊頭,激化漢羌的矛盾的事,我已知曉趙將軍。然而怎樣應對此事,我與將軍的看法並不相同。趙將軍想要通過其他部落剿滅先零,以此減免漢軍的損耗,同時立威存信於羌地,這與辛武賢急功冒的主張相比,的確是天淵之別。然而先零消亡,必然會使一直與他們爭雄的燒當部落趁機做大。而由於陰謀得逞,燒當非但不會以先零為戒,其野心反而會更甚於先零。保留先零,可以制約燒當,也為燒當所制約,這才是將老將軍令羌人諸部互抑的策略,用之於長遠。”
趙充國默然不語,眼中似有思量。
“而欺騙郎將趙卬放走尤非一事,孟珏實屬無奈。當時雲歌在西線與護送她們出羌的先零人走散,我不得不調轉尤非的人馬前去救援。但是郎將的輕騎驍勇善戰,咬得實在太緊。我只得聯合楊玉做策應,實則是希望能以另一支王帳的人馬,將尤非的王帳人馬從郎將的囊中替換出來,也算給郎將和將軍一個交代。”孟珏嘆了一聲,又道,“這是我情急之下,所能想到的最能顧全各面的計策。如果令郎將在軍中受人質疑,孟珏只能請郎將擔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