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路緩行中,婉如即便是隔著面紗也察覺到了無數火辣辣的偷窺視線,城樓上高歌一曲還得了肖陽一句慷慨激昂的離別贈言,肖三娘子的名頭這下誰人不知?

  守城兵士不僅知道了她,還特別動容:想那三郎君可是大將軍嫡親的兒子,新婚不到半個月就不得不披甲出征,並且是極危險的先鋒!三娘子真可憐,都哭得抽噎了……都怪戎寇太可恨!

  這硬生生告別嬌妻美眷多傷感,就這樣三郎君還高呼“男兒豪氣自壯烈,縱然犧牲笑相承”!這才是真正的鐵血漢子!這才是值得效仿的榜樣!

  煽情的作用是巨大的,肖旭目送弟妹離開時,只見她所過之處哨兵、戰士無不昂首挺胸,神色更加肅穆,精神氣越發飽滿……

  身為主將的他不由淡淡一笑,而後緩緩捏拳,咬牙起誓:此戰役,一定要以最小的犧牲獲取最大的戰果——拼將四萬英豪膽,驅逐戎寇固我山河!

  稍後,婉如回了將軍府正打算擦臉掩掩淚痕,卻有奴婢傳話道婆母清江郡主有請,她趕緊整理衣衫去了正房。

  才剛入院門,婉如就看到一身胡服精幹打扮的婆母笑吟吟的沖自己走來,一把挽著她手臂就向內室引去,同時還挺熱情的邀請道:“你阿翁去營中坐鎮了,三娘搬來與我同住罷。”

  “啊?這,這怎麼使得。”婉如直接被嚇得微張了嘴,新媳婦怎能與正值壯年的公公住同一個院子?!哪怕公公不在也不成啊,何況,同住的話,是邀請自己也去正房住?這簡直太驚悚了。

  “有何不可?在邊地沒那麼多規矩,”清江郡主輕輕拍了拍她手背,笑著勸道,“今日之事我都聽說了,你做得很好。當年在閨中時,你阿娘就與我很是親近,如娘可以將我視作親母,同榻而眠也能說說知心話不是?”

  “我出生後沒多久阿娘就去了,平日很少有人提及她……”聽到婆母說起自己親娘,婉如心裡陡然一軟,甚至也添了些對阿娘生平的好奇之心,而後半推半就的被清江郡主拉到了內室。

  以往,婉如每每遇到難事都會去想如果阿娘在世會怎樣,如果繼母是自己親母又會怎樣,忍不住的自卑自憐自怨自艾,然後一次又一次在心中描繪阿娘的音容笑貌,她卻總是模模糊糊的沒個牟定形象。

  如今,婆母竟說曾與阿娘關係親厚,不管她是否只是誆人,婉如都不由心動。何況,她也猜得出婆母的苦心,她只是擔心自己獨臥心裡忐忑罷了,畢竟是平生頭一次到邊地,剛出嫁就遇到夫君出征,稍後或許還有敵寇攻城。

  “你阿娘的琴技便是相當出眾的,沒想到如娘你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還那麼的識大體,”清江郡主一面拉她在內室坐下,先誇了兩句而後又輕聲勸道,“三郎此去也是無可奈何,你別怨他,也別怨將軍心狠派他做先鋒,身為肖家兒郎這是他必須肩負的責任……”

  在婆媳兩人說話的同時,崔家所在的城邑也燃起了烽火,崔刺史一頭冷汗的坐鎮官衙安排各種防禦事務,張氏則在後宅陪著驚慌失措的崔婉蘭一同抹淚,兩人嘴裡還喋喋不休的怪這怪那。

  “我就知道她是喪門星,一回來准沒好事!”崔婉蘭拉著自己母親的衣襟牙咬抱怨著姐姐,然後又突然站起身惶惶然的說,“阿娘,我們快些收拾行囊回京城吧!”

  “你爹交待了不能走,慌慌張張的出城有損他官威,而且,路上也容易遇到歹人,”張氏勸阻著自己女兒,又抬頭瞥了旁邊的崔文康一眼,低聲嘀咕道,“這麼大的事情,明明先得了消息也不給我們娘倆遞個話,唉!”

  那一聲長嘆悠揚婉轉,那一個冷眼遺憾中帶著輕蔑,活生生就在埋怨崔婉如和崔文康果真不是自己親生的,一點都沒將母親和妹妹放在心裡。

  “遞話了有用?還不是一樣得留在這裡。既然沒法出城躲避,不如老老實實待著別給阿爹添亂。”崔文康嗤笑一聲不咸不淡的頂了繼母兩句。

  原就不是親生的,你都對我們不好,我們又憑什麼要將你們放在心上?

  “你怎麼跟母親說話的?”崔婉蘭見他言辭間不恭不敬,頓時炸毛,跳腳橫眉就開始指責。

  “你又是怎麼跟我說話的?又是怎麼說自

  己親姐的?”崔文康眼神往斜下方繼妹臉上一瞥,冷冷淡淡的回答著,又看向張氏微微躬身請求道,“母親還是好好教導一下妹妹吧,到邊地之後越發沒規矩了,她將來是要出門的,可千萬別讓人說崔家女缺乏教養。”

  若真是敗壞了崔家女的名聲,在宗族那裡就落不到好!崔文康瞧不上她那被慣壞的刁蠻樣,直接面露鄙夷之色,又暗暗慶幸自己胞妹已經出嫁,就算崔婉蘭名聲壞了也牽扯不到婉如頭上。

  “文康,這是你妹妹!”張氏嫌他話說得太重,忍不住開口表示了不滿。

  呵,那她說自己姐姐是喪門星的時候你怎麼不阻止一下?崔文康直接冷笑,見狀也不耐煩待在此處安慰與自己並不親厚的後母、繼妹,便想要找藉口離開。

  腦子飛速一轉,他隨即向張氏說道:“母親,肖家四郎此刻正獨自住在城裡,阿爹曾答應會照拂他,如今狼煙既起也不知這孩子會不會驚恐難耐,兒得去照應一二,你們待在家裡需關緊門戶小心火燭,切莫外出。”

  說罷,崔文康轉身便走——去探望肖侯爺家的幼子這理由太正當了,張氏根本就拿他無奈何,儘管捨不得放走此刻家裡唯一能頂梁的男丁,也不得不忍氣吞聲。

  她只暗暗後悔自己做了賠本買賣,不該因為婉蘭的哭訴就讓崔婉如嫁去肖家,這下兩個小賤人有了靠山越發囂張,等他們羽翼漸豐肯定更不會將自己放在眼中!

  張氏越想越氣悶,不由拉著婉蘭嘆息道:“我的兒,你脾氣確實該收斂些了,阿娘只盼你能風風光光嫁個好人家,盼著文遠能有大出息……”

  當慈母訓女兒時,崔文康已經快馬加鞭去了肖家別院,此處占地不大,但進門就是一塊寬敞的空地,場地中立著人型糙垛,屋檐下擺著插滿刀槍的武器架,一看就是按武將世家的習慣所布置的。

  崔文康在跟著肖明進院子時頓時有些手癢,瞅了肖家的小校場便想和他比試一下騎she、步she,他這不是準備明年參加武舉麼,身邊都沒個共同學習的參考對象,這肖四郎想來是家裡開過小灶的吧?

  只是此刻初來乍到不好開這口,他準備等多住幾日混熟了再說。

  “三哥已經說過崔大哥回過來,客房已經備好了,”肖明一面引路一面說道,“先隨我去堂屋稍坐片刻吧,半個時辰後擺飯。”

  論理應該請親家哥哥去書房小坐,可此刻房中卻放了些不便給外人看的軍事書冊,肖明只得請了崔文康到正堂。

  坐下閒聊兩句後,崔文康的眼神不由瞟向了桌案上隨意擺著的一冊《尚書》、一冊《六韜》。四郎撓撓頭,解釋道:“這是某閒暇時隨便翻翻的,可命人去書房取別的來。”

  “不消麻

  煩,不過小坐片刻哪需要去專程取書?”崔文康趕緊擺手,又好奇道,“我只是有些驚訝,考武舉也需要看《尚書》?”

  “誒,武舉?不,我不考武舉準備考進士,”肖明搖搖頭,又隨意翻開書頁指著《尚書》中的《湯誓》一文笑道,“不過,此書中的內容對武將來說也是有用的,例如這商湯伐夏桀的檄文,慷慨激昂極能引起聽眾共鳴,家中兄長沒事就學著撰寫誓師詞對著牆壁嚎兩聲,此次伐戎或許用得上。”

  “……是,麼?”聽罷此話,崔文康頓時無語,肖明居然是去考進士!而他所說的家中兄長特指肖陽吧?簡直不敢相信一臉嚴肅的肖旭也能幹出這種事情。

  “呵呵,說笑罷了,”自覺說錯了話的四郎乾笑兩聲,馬上推了《六韜》放到肖陽跟前岔開話題,“聽嫂嫂說崔大哥準備去考武舉?這會兒看看兵書正合適。”

  “也好,也好。”崔文康笑著接過書冊隨意翻看,之後才發現自己是撿著便宜了,這冊《六韜龍韜》是肖家給小輩準備的注釋版,書中空白處由蠅頭小楷寫著不少心得。

  書中內容主要講述的是軍事指揮和兵力部署方法,崔文康粗掃一遍,卻看得懵懵懂懂,其中不少內容對一個剛剛接觸兵書不曾領兵的人來說並不能作啟蒙之用。

  試問,一個連武官都不是的人,如何去琢磨論將、立威、勵軍?

  想到這裡,崔文康有些狐疑的看了肖明一眼,這種內容小少年同樣使不上,他看了又有何用?

  埋頭再一看書,恰恰好翻到《選將》篇,選將“八征”即通過言、辭、間諜、顯問、財、色、難、酒等考察人的辭、變、誠、德、廉、貞、勇、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