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子佩默然良久,眼神複雜地凝視著林又卿。林又卿知道,子佩一定是震驚的,震驚於她至深的城府。
其實她又何嘗不對自己感到驚訝呢?
子佩終於鄭重其事地對著林又卿叩首,以表明她的忠誠。林又卿從浴桶中站起身,子佩捧來薄紗為她擦乾身子,服侍她穿上衣裳,陪著她回到了寢屋。
林又卿擺擺手,屋裡伺候的人盡數退了出去,只剩俞懷安半椅在榻上,含笑看她:“阿卿,我們總算能好好在一塊兒了。”
是啊,這許久以來他們聚少離多,波折不斷,他們總算能好好地陪伴彼此了。
然則,她靠在他懷裡,無奈而惋惜地開口:“懷安,我總覺得,我們沒那麼容易回桐州了。”
俞懷安將她摟住,低低道:“別怕。只要我們一起,在哪裡都好。”他心裡其實很早便隱隱覺得,新帝的繼位還遠遠不是結局。只是林又卿這樣說出來,總還是讓他慚愧——他竟連安好無憂的日子都給不了他愛的人。
林又卿緊緊抱住他,將那日如何路過、如何聽見綰柔公主的話、又如何擔憂,都一一告訴了他。俞懷安聽罷,眉頭深鎖。
“當時,你覺得二皇子有什麼異樣嗎?”林又卿問。
俞懷安一面回憶,一面將眉頭愈皺愈深,良久才開口:“要說異樣,最異樣便是他後來走出去,要親自點燃□□。那段時間裡,他沒有留任何人看守我們,讓我們順利從地道逃生,倒像是刻意放走我們似的。”
但兩人都更是困惑,即使彼時的二皇子刻意放走了他們,也未必真能說明什麼。畢竟他的胞妹綰柔公主,當時亦是在御書房內。他或許,只是在最後對自己的妹妹心軟。
“假如真如綰柔公主所說,二皇子的死有冤屈,當今皇上是最可能動手的人。無論真假,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往宮裡安插自己的人,必須真的是忠於我們,忠於葉家或者旁得什麼人都不行。”林又卿堅決道。
俞懷安頷首,輕嘆:“只盼是我們多慮才好,若真還有什麼異動,我可要何時才能與琛兒父子相見?”
“琛兒……”林又卿有些低落,“等我再見到他,他只怕已不認得我這個娘親了罷?”
檐下風鈴依然叮咚作響,林又卿忽而分外想念桐州,想念起那個小小的孩子來。
但她知道,越是想,就越要冷靜,冷靜地面對京城風雲,冷靜地在局中掌握先機。
她不可以輸。
☆、持疑
為新帝甄選後宮妃嬪的事情很快便熱熱鬧鬧地辦了起來,這日,林又卿和獲封長公主的綰柔一起,都陪在太后宮裡閒話。自先帝駕崩後,太皇太后的身子也一直不大好,愈發不管事。新帝無後,後宮諸事都由太后旨意為尊。
“懷珹當年那幾個側妃啊,資歷雖是久,出身終究是當不起皇后的位置。此番不僅要廣納嬪妃來充實後宮,頂要緊的一條更是得挑一個皇后出來才是。”太后語重心長道,“你們也都仔細想想,各家有好的女子,便說來與我聽聽。”
綰柔長公主淺笑道:“東邊蓮州的卓肅候去歲曾經帶著女兒入京拜見過,我有幾分印象,很是端莊大方。卓肅候雖是不掌權了,到底家世還擺在那兒呢,也配得上。”
太后頗贊同的樣子,點頭道:“你這一說我也想起來了,那丫頭是不錯。”
“其實啊,京城裡頭就有好的呢。”林又卿給太后端了杯茶,盈盈笑道,“皇兄剛封了吳氏做新的左相,吳家女兒吳姍姍,便是個才貌雙全的。她父兄都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她倒也當得起皇后之尊。”
“你這話說得很是,皇上初初登基,必不可失了朝臣之心。像吳家小姐這樣的重臣之女,即使不做皇后,也是要選入宮來封個好位分的。”太后說著,抿了口茶。
綰柔微嘆一聲,有些遺憾地笑說:“只可惜葉家嫡系竟沒有女兒,否則,皇兄的婚事自然早便定了。”
此話顯然是說到了太后的心坎上,太后出身葉氏,豈會不希望葉氏壯大?然則葉家的女孩子都出自旁支,身份上當不起一國之母。太后亦是惋惜:“誰說不是呢?”
按著林又卿的心思,她自然希望吳姍姍做皇后,將吳家真真正正拉到能與葉氏分庭抗禮的地步。皇帝登基前,寧合王府與葉氏是同盟;皇帝登基之後,他們卻終會要走到相爭的時候。然而,從太后這裡將吳姍姍定做皇后是不大可能了。
其實,每每提及皇后之位,林又卿都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表妹司徒嫣來。彼時,太皇太后還是太后,皇帝還是三皇子,還尚與四皇子平分秋色、明爭暗鬥。林又卿才剛剛堅定了幫三皇子奪嫡的決心,三言兩語之下,順利將本該嫁給四皇子的司徒嫣變成了三皇子未過門的正妃。
那是她操控人心,操控旁人命運的第一次。但從那以後,她在算計的路上一去無回。
而那時候的三皇子一派,人人都對這門親事喜聞樂見。只要是能打壓四皇子一方的事情,他們都不會拒絕。待到司徒氏倒下之時,又無人肯認這門親了。於是司徒嫣便這般可笑地淪為一件犧牲品,輕而易舉地被改變了終生。
直到後來她一把火將自己燒死在宮中,驕傲而決絕,讓林又卿都忍不住微微嘆息。
而三皇子還會有嬌妻美妾,會有許許多多讓他既享江山如畫、又享美人繞膝的女子,為了家族而將一生交付在這寂寂深宮之中。以無數女子的終身,來成就一個男子的野心,林又卿看在眼裡,不是不悲涼的。
“阿卿?你想什麼呢?”太后問。
林又卿一下子從胡思亂想中扯回了心緒,恭順應道:“回太后,妾身近日總想著琛兒,有些心緒不寧,妾身失儀了。”
太后寬容地笑言:“為人母,掛心孩子總是難免的。說來,懷安自琛兒出生後連一面都還未見過呢。過幾日皇帝閒些了我同他提一提,叫他把你們小夫妻先放回桐州去,大不了封后大典時你們再入京一趟,也是不妨事的。”
“正是呢,我與自家孩子日日得以相見的,離開這麼一會兒都不免要掛心呢,更別說世子妃了。”綰柔公主輕嘆,“你們也實是不容易,好在熬了過來,今後總算能過安生日子了。”
林又卿垂眸道:“多謝太后娘娘和長公主掛心。”
太后卻是笑:“你聽聽方才綰柔這話,說自己離開孩子這麼一會兒都掛心,這話裡頭是嫌我將你們拘了太久,叫我放你們回府呢!”
“母后,兒臣可並非這個意思。”綰柔公主一副小女兒情態。
“好了,不管你是不是這個意思,我總是要放你們回去的。如今天黑得愈發早了,遲了你們在路上也危險,現在便回吧。只記得,多留心適合的后妃人選。”太后殷殷吩咐。
於是林又卿和綰柔二人一併站起,齊齊行禮告退。
自那一日偶然聽見了綰柔的一句話後,林又卿困惑難解,心頭不安日漸深重。往宮門口走的路上,她終沒忍住,決心再試探綰柔一番。
其實她又何嘗不對自己感到驚訝呢?
子佩終於鄭重其事地對著林又卿叩首,以表明她的忠誠。林又卿從浴桶中站起身,子佩捧來薄紗為她擦乾身子,服侍她穿上衣裳,陪著她回到了寢屋。
林又卿擺擺手,屋裡伺候的人盡數退了出去,只剩俞懷安半椅在榻上,含笑看她:“阿卿,我們總算能好好在一塊兒了。”
是啊,這許久以來他們聚少離多,波折不斷,他們總算能好好地陪伴彼此了。
然則,她靠在他懷裡,無奈而惋惜地開口:“懷安,我總覺得,我們沒那麼容易回桐州了。”
俞懷安將她摟住,低低道:“別怕。只要我們一起,在哪裡都好。”他心裡其實很早便隱隱覺得,新帝的繼位還遠遠不是結局。只是林又卿這樣說出來,總還是讓他慚愧——他竟連安好無憂的日子都給不了他愛的人。
林又卿緊緊抱住他,將那日如何路過、如何聽見綰柔公主的話、又如何擔憂,都一一告訴了他。俞懷安聽罷,眉頭深鎖。
“當時,你覺得二皇子有什麼異樣嗎?”林又卿問。
俞懷安一面回憶,一面將眉頭愈皺愈深,良久才開口:“要說異樣,最異樣便是他後來走出去,要親自點燃□□。那段時間裡,他沒有留任何人看守我們,讓我們順利從地道逃生,倒像是刻意放走我們似的。”
但兩人都更是困惑,即使彼時的二皇子刻意放走了他們,也未必真能說明什麼。畢竟他的胞妹綰柔公主,當時亦是在御書房內。他或許,只是在最後對自己的妹妹心軟。
“假如真如綰柔公主所說,二皇子的死有冤屈,當今皇上是最可能動手的人。無論真假,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往宮裡安插自己的人,必須真的是忠於我們,忠於葉家或者旁得什麼人都不行。”林又卿堅決道。
俞懷安頷首,輕嘆:“只盼是我們多慮才好,若真還有什麼異動,我可要何時才能與琛兒父子相見?”
“琛兒……”林又卿有些低落,“等我再見到他,他只怕已不認得我這個娘親了罷?”
檐下風鈴依然叮咚作響,林又卿忽而分外想念桐州,想念起那個小小的孩子來。
但她知道,越是想,就越要冷靜,冷靜地面對京城風雲,冷靜地在局中掌握先機。
她不可以輸。
☆、持疑
為新帝甄選後宮妃嬪的事情很快便熱熱鬧鬧地辦了起來,這日,林又卿和獲封長公主的綰柔一起,都陪在太后宮裡閒話。自先帝駕崩後,太皇太后的身子也一直不大好,愈發不管事。新帝無後,後宮諸事都由太后旨意為尊。
“懷珹當年那幾個側妃啊,資歷雖是久,出身終究是當不起皇后的位置。此番不僅要廣納嬪妃來充實後宮,頂要緊的一條更是得挑一個皇后出來才是。”太后語重心長道,“你們也都仔細想想,各家有好的女子,便說來與我聽聽。”
綰柔長公主淺笑道:“東邊蓮州的卓肅候去歲曾經帶著女兒入京拜見過,我有幾分印象,很是端莊大方。卓肅候雖是不掌權了,到底家世還擺在那兒呢,也配得上。”
太后頗贊同的樣子,點頭道:“你這一說我也想起來了,那丫頭是不錯。”
“其實啊,京城裡頭就有好的呢。”林又卿給太后端了杯茶,盈盈笑道,“皇兄剛封了吳氏做新的左相,吳家女兒吳姍姍,便是個才貌雙全的。她父兄都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她倒也當得起皇后之尊。”
“你這話說得很是,皇上初初登基,必不可失了朝臣之心。像吳家小姐這樣的重臣之女,即使不做皇后,也是要選入宮來封個好位分的。”太后說著,抿了口茶。
綰柔微嘆一聲,有些遺憾地笑說:“只可惜葉家嫡系竟沒有女兒,否則,皇兄的婚事自然早便定了。”
此話顯然是說到了太后的心坎上,太后出身葉氏,豈會不希望葉氏壯大?然則葉家的女孩子都出自旁支,身份上當不起一國之母。太后亦是惋惜:“誰說不是呢?”
按著林又卿的心思,她自然希望吳姍姍做皇后,將吳家真真正正拉到能與葉氏分庭抗禮的地步。皇帝登基前,寧合王府與葉氏是同盟;皇帝登基之後,他們卻終會要走到相爭的時候。然而,從太后這裡將吳姍姍定做皇后是不大可能了。
其實,每每提及皇后之位,林又卿都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表妹司徒嫣來。彼時,太皇太后還是太后,皇帝還是三皇子,還尚與四皇子平分秋色、明爭暗鬥。林又卿才剛剛堅定了幫三皇子奪嫡的決心,三言兩語之下,順利將本該嫁給四皇子的司徒嫣變成了三皇子未過門的正妃。
那是她操控人心,操控旁人命運的第一次。但從那以後,她在算計的路上一去無回。
而那時候的三皇子一派,人人都對這門親事喜聞樂見。只要是能打壓四皇子一方的事情,他們都不會拒絕。待到司徒氏倒下之時,又無人肯認這門親了。於是司徒嫣便這般可笑地淪為一件犧牲品,輕而易舉地被改變了終生。
直到後來她一把火將自己燒死在宮中,驕傲而決絕,讓林又卿都忍不住微微嘆息。
而三皇子還會有嬌妻美妾,會有許許多多讓他既享江山如畫、又享美人繞膝的女子,為了家族而將一生交付在這寂寂深宮之中。以無數女子的終身,來成就一個男子的野心,林又卿看在眼裡,不是不悲涼的。
“阿卿?你想什麼呢?”太后問。
林又卿一下子從胡思亂想中扯回了心緒,恭順應道:“回太后,妾身近日總想著琛兒,有些心緒不寧,妾身失儀了。”
太后寬容地笑言:“為人母,掛心孩子總是難免的。說來,懷安自琛兒出生後連一面都還未見過呢。過幾日皇帝閒些了我同他提一提,叫他把你們小夫妻先放回桐州去,大不了封后大典時你們再入京一趟,也是不妨事的。”
“正是呢,我與自家孩子日日得以相見的,離開這麼一會兒都不免要掛心呢,更別說世子妃了。”綰柔公主輕嘆,“你們也實是不容易,好在熬了過來,今後總算能過安生日子了。”
林又卿垂眸道:“多謝太后娘娘和長公主掛心。”
太后卻是笑:“你聽聽方才綰柔這話,說自己離開孩子這麼一會兒都掛心,這話裡頭是嫌我將你們拘了太久,叫我放你們回府呢!”
“母后,兒臣可並非這個意思。”綰柔公主一副小女兒情態。
“好了,不管你是不是這個意思,我總是要放你們回去的。如今天黑得愈發早了,遲了你們在路上也危險,現在便回吧。只記得,多留心適合的后妃人選。”太后殷殷吩咐。
於是林又卿和綰柔二人一併站起,齊齊行禮告退。
自那一日偶然聽見了綰柔的一句話後,林又卿困惑難解,心頭不安日漸深重。往宮門口走的路上,她終沒忍住,決心再試探綰柔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