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秦黎被他調侃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他一拳,道,“我算什么女強人,你就別譏諷我啦。”
施瓦茨太太道,“你不算誰算?你可是開發我們村的第一人。以後,村里還要你多擔待。”
秦黎不知道她是認真的,還是在調笑自己,所以只好摸著腦袋哈哈傻笑幾聲,“你們來找我到底是什麼事?”
其實,一下子看到這麼多人,秦黎心中還是有點忐忑的,她怕自己不小心踩了雷,觸犯了眾怒。這個想法也不是沒有來頭,之前大家都反對她搗鼓農家樂,現在她不但把嚴森的農舍、穆勒的農舍開發出來,還要再建造一幢。這樣一來,就不再是搞副本,而是正式打怪升級了。她不確定村民對此會是什麼反應,會表示支持,還是反對呢?
施瓦茨太太還沒說話,就被托馬斯搶走了話頭,他嘴快地道,“他們是來為你慶祝。”
秦黎一愣,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傻傻地問,“慶祝?有什麼可慶祝的?”
施洛德太太笑著接口,“當然是慶祝你順利開工,不久後的將來,也會順利竣工!”
秦黎見到她的笑容,耳朵里又聽到她的話,頓時鬆了口氣。原來大家不是來找茬的,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施洛德太太從籃子裡取出兩瓶香檳酒,又取出一疊一次性杯子,然後拉開嗓子,將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喊了過來。
在眾人慫恿之下,秦黎拿起香檳用力地搖晃了幾下,酒塞蹦出酒瓶的那一瞬間,發出了砰的一聲。就好像是勝利的號角、凱旋歸來的聲音,成功一下子離得很近了……
施洛德太太給每人都滿上一杯香檳,大家一起舉起杯子,對著秦黎敬了敬。
看著這一張張熟悉的臉,秦黎心情複雜,有感動,有受寵若驚,也有遲疑,不由問道,“你們不怪罪我?”
施洛德太太問,“為什麼怪罪你?”
“開發旅遊業,破壞了村裡的寧靜。”
見她實話實說,施洛德太太也開誠布公地道,“確實如此,可我們也知道,硬幣有兩面。旅遊業帶動了農業經濟,奶製品不但沒有滯銷,生產量反而逐年遞增,讓我們這些奶農能以此為生,還有機會可以擴展其他業務。算來算去,這都是一樁大好事啊!”
其實這是利是弊根本不需要人來分析,村民們迅速鼓起來的荷包,是有目共睹的。
一批批進駐的旅遊團帶來的強大購買力,讓人不能小覷。賣的多,就生產的多;生產的多,就需要人工;人工意味著降低失業率,給當地政府創造稅收,然後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本來村民只能把養牛養蜂蜜當做第二產業,獲得的利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了賺到足夠的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大家不得不開幾十公里的車,去外地給別人打工。
現在生產力逐步增加,他們各憑本事就能賺到足夠的錢,每年上交的稅多了,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學校和醫院也跟著建立起來。不用送孩子去外地上學,老人看病也不用出村子,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
不錯,以前的村子是不窮,但也僅僅只是不窮而已,人們還是要愁這愁那的,和現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
旅遊業,對於一個沒有工業支撐的小村莊來說,是最好的發展前途。當初,村里人抗拒,一方面是對秦黎不熟悉,習慣性地抱著惡意揣摩她的用心。另一方面,是因為穆勒的挑唆,和老皮特在村委的威嚴,大家不敢不站皮特那一隊。可自從嘗到了發展旅遊業帶來的甜頭後,村民被當頭一棒喝醒,從切身利益出發,誰會和錢過不去?
對於秦黎,他們不光支持,還很感激。幸虧有她當初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有今天這一番光景。所以,她也可以說是村裡的功臣。
自從秦黎的農家樂成為成功典範後,有條件的村民也跟風出租起農舍。秦黎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只要有人請教,她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她想的很明白,錢是賺不完的,滿地的黃金如果只有自己才能撿到,必然會引起妒忌,有錢大家一起賺,才能長長久久。以後她沒準就一輩子住在村里了,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鄰里鄰外的和諧關係也很重要。要把小村的旅遊業發展起來,必須靠村民的共同努力。她能有這樣開明和樂觀的思想,也是難得,所以才會有今天這一幕。
施洛德先生道,“作為對你的感謝,我們村委商量後一致決定,叄號居後面的這一條街就命名為秦黎街。”
秦黎啊了一聲,突然有些舉足無措起來,下意識地望向嚴森。
嚴森笑著向她點了點頭,伸手做了個拇指朝上的動作。
秦黎心中如同打翻了調味瓶一般,五味俱全,一時半會兒都不知該說什麼。儘管這條新建造的小街也許不超過五十米,卻是以她名字命名……或許,感動的不是街名是什麼,而是大家對她的肯定和接納。
回首過去,秦黎知道自己一直被定位成一個盧瑟,一個懦弱的包子,父母和大哥是壓在她身上的兩座大山。三年前,她沒想過自己會蛻變、會堅強、會獨立、會自信,也沒想過她來到異國他鄉,會有機會混的風生水起,把人生活出滋味,活得精彩。乍一看,這一切仿若如夢。
可是,她仔細回想過去的點滴,一步步走到今天,除了有好運眷顧她之外,還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她的成功,並不完全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她失敗過,錯誤過,跌倒過,然後,才有了這一刻。
秦黎很高興,心中被幸福和滿足塞的滿滿的,賺最多的錢也比不上被人們的認可。她笑著笑著,一不小心將眼淚笑了出來,是喜極而泣,為自己的成功而欣喜若狂。
她擦掉那顆淚珠,舉杯真誠地道,“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厚愛!”
第一百五十五章
隨著網店信譽度的增加, 逐漸有了一批固定的客人。要麼是退休的老人,每年定期來這度假;要麼是自由職業的藝術家, 遠離城市的喧囂來這找靈感。旺季人多價格貴, 所以他們專挑淡季來,而且一住就是三四個星期。遇到這種情況, 秦黎就給他們打個七五折, 他們高興,她也能留住客人, 皆大歡喜。
另一頭,建造賓館的工程也緊鑼密鼓的進行。挖樁打地基都是大工程, 所以工地上進駐了一堆重磅機器, 塔吊、大吊車、起重機、挖土機……誰也沒想到, 挖地都能挖出個寶貝來。
這天,秦黎在家包餃子,現在不是旺季, 客人來的少,一個星期包一次, 賣完拉倒。
突然,電話響了,接起來一聽, 是工頭打來的。
“工地上出了點狀況,你最好過來一趟。”
秦黎聽了後,不由心中一緊,不由腦補, 該不會是發生了工人受傷的意外事故吧?雖然他們都有意外險,但要真出了事情,也很煩,肯定會影響竣工時間。
扔下包了一半的餃子,她拿了車鑰匙,急急匆匆地上車,直奔工地。
半路上遇到托馬斯,秦黎踩了一腳剎車,從玻璃窗里探出頭,道,“我包了餃子,你肚子餓的話,自己放水裡煮一下。還有,看到你哥,和他說一聲,我去工地看看,那裡好像出事了。”
托馬斯本來還想嘰歪幾聲,但秦黎沒給他機會,一腳踩下油門,車子就沖了出去。
出事了?工地上能出什麼事?看著飛快消失在自己眼前的汽車,托馬斯撓了撓後腦勺,百思不得其解後,決定還是回家吃餃子去。
秦黎心中忐忑不安,一路狂踩油門,幾個拐彎後,壹號居就出現在了眼前。秦黎心急火燎地下車,直奔工地去找工頭。
“怎麼了,誰受傷了?有沒有叫救護車?”
工頭被她一陣搶白,不由一愣。
秦黎見他不說話,就轉了頭四下觀望,但工地上很平靜,沒瞧見有人躺在地上。
“人呢?”
工頭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什麼人?”
秦黎急得要命,而他還在這裝糊塗,不由跺了跺腳,道,“傷者啊!你不是在電話里說出了點狀況嗎?”
工頭這才意識到她誤會了,忙搖手道,“不不不,你誤會了,我說的狀況不是指有人傷亡,而是……”
秦黎一愣,工地上連根柱子也沒搭起來,除了有人傷亡的意外,還有什麼?
工頭接著道,“我們剛才在挖地的時候,挖到了一個東西,所以不得不暫時停止工作。”
原來是這樣,真是虛驚一場!秦黎大大地鬆了口氣,拍著胸口,不由埋怨道,“大哥,你怎麼不在電話里把話說完整呀,我還以為……出什麼人命關天的大事了。”
工頭苦笑,“這不是你掛斷得太快,沒給我把話說完整的機會嗎。而且,這也算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了吧。”
施瓦茨太太道,“你不算誰算?你可是開發我們村的第一人。以後,村里還要你多擔待。”
秦黎不知道她是認真的,還是在調笑自己,所以只好摸著腦袋哈哈傻笑幾聲,“你們來找我到底是什麼事?”
其實,一下子看到這麼多人,秦黎心中還是有點忐忑的,她怕自己不小心踩了雷,觸犯了眾怒。這個想法也不是沒有來頭,之前大家都反對她搗鼓農家樂,現在她不但把嚴森的農舍、穆勒的農舍開發出來,還要再建造一幢。這樣一來,就不再是搞副本,而是正式打怪升級了。她不確定村民對此會是什麼反應,會表示支持,還是反對呢?
施瓦茨太太還沒說話,就被托馬斯搶走了話頭,他嘴快地道,“他們是來為你慶祝。”
秦黎一愣,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傻傻地問,“慶祝?有什麼可慶祝的?”
施洛德太太笑著接口,“當然是慶祝你順利開工,不久後的將來,也會順利竣工!”
秦黎見到她的笑容,耳朵里又聽到她的話,頓時鬆了口氣。原來大家不是來找茬的,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施洛德太太從籃子裡取出兩瓶香檳酒,又取出一疊一次性杯子,然後拉開嗓子,將工地上所有的人都喊了過來。
在眾人慫恿之下,秦黎拿起香檳用力地搖晃了幾下,酒塞蹦出酒瓶的那一瞬間,發出了砰的一聲。就好像是勝利的號角、凱旋歸來的聲音,成功一下子離得很近了……
施洛德太太給每人都滿上一杯香檳,大家一起舉起杯子,對著秦黎敬了敬。
看著這一張張熟悉的臉,秦黎心情複雜,有感動,有受寵若驚,也有遲疑,不由問道,“你們不怪罪我?”
施洛德太太問,“為什麼怪罪你?”
“開發旅遊業,破壞了村裡的寧靜。”
見她實話實說,施洛德太太也開誠布公地道,“確實如此,可我們也知道,硬幣有兩面。旅遊業帶動了農業經濟,奶製品不但沒有滯銷,生產量反而逐年遞增,讓我們這些奶農能以此為生,還有機會可以擴展其他業務。算來算去,這都是一樁大好事啊!”
其實這是利是弊根本不需要人來分析,村民們迅速鼓起來的荷包,是有目共睹的。
一批批進駐的旅遊團帶來的強大購買力,讓人不能小覷。賣的多,就生產的多;生產的多,就需要人工;人工意味著降低失業率,給當地政府創造稅收,然後再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本來村民只能把養牛養蜂蜜當做第二產業,獲得的利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了賺到足夠的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大家不得不開幾十公里的車,去外地給別人打工。
現在生產力逐步增加,他們各憑本事就能賺到足夠的錢,每年上交的稅多了,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學校和醫院也跟著建立起來。不用送孩子去外地上學,老人看病也不用出村子,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
不錯,以前的村子是不窮,但也僅僅只是不窮而已,人們還是要愁這愁那的,和現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
旅遊業,對於一個沒有工業支撐的小村莊來說,是最好的發展前途。當初,村里人抗拒,一方面是對秦黎不熟悉,習慣性地抱著惡意揣摩她的用心。另一方面,是因為穆勒的挑唆,和老皮特在村委的威嚴,大家不敢不站皮特那一隊。可自從嘗到了發展旅遊業帶來的甜頭後,村民被當頭一棒喝醒,從切身利益出發,誰會和錢過不去?
對於秦黎,他們不光支持,還很感激。幸虧有她當初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有今天這一番光景。所以,她也可以說是村裡的功臣。
自從秦黎的農家樂成為成功典範後,有條件的村民也跟風出租起農舍。秦黎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只要有人請教,她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她想的很明白,錢是賺不完的,滿地的黃金如果只有自己才能撿到,必然會引起妒忌,有錢大家一起賺,才能長長久久。以後她沒準就一輩子住在村里了,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鄰里鄰外的和諧關係也很重要。要把小村的旅遊業發展起來,必須靠村民的共同努力。她能有這樣開明和樂觀的思想,也是難得,所以才會有今天這一幕。
施洛德先生道,“作為對你的感謝,我們村委商量後一致決定,叄號居後面的這一條街就命名為秦黎街。”
秦黎啊了一聲,突然有些舉足無措起來,下意識地望向嚴森。
嚴森笑著向她點了點頭,伸手做了個拇指朝上的動作。
秦黎心中如同打翻了調味瓶一般,五味俱全,一時半會兒都不知該說什麼。儘管這條新建造的小街也許不超過五十米,卻是以她名字命名……或許,感動的不是街名是什麼,而是大家對她的肯定和接納。
回首過去,秦黎知道自己一直被定位成一個盧瑟,一個懦弱的包子,父母和大哥是壓在她身上的兩座大山。三年前,她沒想過自己會蛻變、會堅強、會獨立、會自信,也沒想過她來到異國他鄉,會有機會混的風生水起,把人生活出滋味,活得精彩。乍一看,這一切仿若如夢。
可是,她仔細回想過去的點滴,一步步走到今天,除了有好運眷顧她之外,還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她的成功,並不完全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她失敗過,錯誤過,跌倒過,然後,才有了這一刻。
秦黎很高興,心中被幸福和滿足塞的滿滿的,賺最多的錢也比不上被人們的認可。她笑著笑著,一不小心將眼淚笑了出來,是喜極而泣,為自己的成功而欣喜若狂。
她擦掉那顆淚珠,舉杯真誠地道,“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厚愛!”
第一百五十五章
隨著網店信譽度的增加, 逐漸有了一批固定的客人。要麼是退休的老人,每年定期來這度假;要麼是自由職業的藝術家, 遠離城市的喧囂來這找靈感。旺季人多價格貴, 所以他們專挑淡季來,而且一住就是三四個星期。遇到這種情況, 秦黎就給他們打個七五折, 他們高興,她也能留住客人, 皆大歡喜。
另一頭,建造賓館的工程也緊鑼密鼓的進行。挖樁打地基都是大工程, 所以工地上進駐了一堆重磅機器, 塔吊、大吊車、起重機、挖土機……誰也沒想到, 挖地都能挖出個寶貝來。
這天,秦黎在家包餃子,現在不是旺季, 客人來的少,一個星期包一次, 賣完拉倒。
突然,電話響了,接起來一聽, 是工頭打來的。
“工地上出了點狀況,你最好過來一趟。”
秦黎聽了後,不由心中一緊,不由腦補, 該不會是發生了工人受傷的意外事故吧?雖然他們都有意外險,但要真出了事情,也很煩,肯定會影響竣工時間。
扔下包了一半的餃子,她拿了車鑰匙,急急匆匆地上車,直奔工地。
半路上遇到托馬斯,秦黎踩了一腳剎車,從玻璃窗里探出頭,道,“我包了餃子,你肚子餓的話,自己放水裡煮一下。還有,看到你哥,和他說一聲,我去工地看看,那裡好像出事了。”
托馬斯本來還想嘰歪幾聲,但秦黎沒給他機會,一腳踩下油門,車子就沖了出去。
出事了?工地上能出什麼事?看著飛快消失在自己眼前的汽車,托馬斯撓了撓後腦勺,百思不得其解後,決定還是回家吃餃子去。
秦黎心中忐忑不安,一路狂踩油門,幾個拐彎後,壹號居就出現在了眼前。秦黎心急火燎地下車,直奔工地去找工頭。
“怎麼了,誰受傷了?有沒有叫救護車?”
工頭被她一陣搶白,不由一愣。
秦黎見他不說話,就轉了頭四下觀望,但工地上很平靜,沒瞧見有人躺在地上。
“人呢?”
工頭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什麼人?”
秦黎急得要命,而他還在這裝糊塗,不由跺了跺腳,道,“傷者啊!你不是在電話里說出了點狀況嗎?”
工頭這才意識到她誤會了,忙搖手道,“不不不,你誤會了,我說的狀況不是指有人傷亡,而是……”
秦黎一愣,工地上連根柱子也沒搭起來,除了有人傷亡的意外,還有什麼?
工頭接著道,“我們剛才在挖地的時候,挖到了一個東西,所以不得不暫時停止工作。”
原來是這樣,真是虛驚一場!秦黎大大地鬆了口氣,拍著胸口,不由埋怨道,“大哥,你怎麼不在電話里把話說完整呀,我還以為……出什麼人命關天的大事了。”
工頭苦笑,“這不是你掛斷得太快,沒給我把話說完整的機會嗎。而且,這也算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