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還走出國門。

  暖暖的師傅——羅伯特,每年都會背著畫架來雁棲山採風。山山水水以及種種可愛到爆的小動物,都成了他筆下的模特兒精靈。

  加上他本人對於雁棲溫泉的傾情推薦,著實吸引了不少海外遊客。

  雁棲公社的未來,不可估量。

  但凡有腦子的,都想到了這一點,這不紛紛請託走後門,希望能分配到雁棲博物館來工作。

  “我聽公交車師傅說,今兒跑咱們公社的班車,從早上起就沒一輛跑空趟的,今兒又有很多人過來?”

  博物館的下班時間一到,李翠琴抱著兩歲的閨女,上來找盈芳嘮嗑。

  前幾年,國家放鬆了農村的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允許頭胎是閨女的、或是二婚再結合的家庭再生一胎。

  李翠琴拿掉節育環沒多久就懷上了,可把林大個激動的,一米八的軍漢子,居然掉了一把金豆豆。完了生怕李翠琴累著坤著,搶過家裡大大小小的活計,連女人家的內內都是他搓洗的。

  可以這麼說,打從李翠琴診出懷孕開始一直到生,都沒碰過涼水、幹過重活。

  村裡的糙漢子們看不下去,直言道:“林大個,你這是把你媳婦當老佛爺供啊。就不怕生下來是個閨女?”

  閨女怎麼了?閨女他才高興。

  當然男娃子也一樣喜歡,只不過家裡有一個了,繼子也是子,二胎來個閨女,子女雙全湊個好字,林大個覺得此生都圓滿了。

  村里人當時以為他在說笑,鄉下人誰不想多生幾個兒子?尤其林大個結婚至今,還沒自個的親生兒子,繼子再親,又不姓林、流的也不是他老林家的血。

  沒想到李翠琴真生了個閨女,林大個也真的如他當初說的,將這個閨女疼到了骨子裡。這簡直刷新老一輩們的思想。

  村裡的婦人們回家擰著自家的漢子,要麼是數落:“看看人林大個,多疼他媳婦閨女,再看看你們!”要不就是嫌棄:“哪天能像林大個一樣幫我擰個衣服水、燒個柴火,我也樂意天天給你端洗腳水……”

  村裡的大老爺們悲劇了。這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強也就算了,別人家的男人也成了自己的對照指標。還讓不讓人過日子啊!摔!

  幸好林大個帶著妻子、閨女搬雁棲大橋那頭的部隊家屬房去了,要是天天擱眼前晃,各家能時時上演全武行。可搬家屬院有個不好,那房子太新太考究,白牆、黑瓦、玻璃窗,羨煞了村裡的老少女人,見天地在家裡嘀咕。沒說親的姑娘,不再盼著嫁城裡工人,而是盼著嫁基地的軍漢子,津貼高不說,城裡考究的福利房免費送。

  如此一來,基地里還沒對象的年輕小伙兒成了媒婆嘴裡頂熱門的風向標。

  李翠琴家軍校畢業的兒子蒼竹,也在其中。這也是李翠琴不怎麼回村里、回來也是悄默默的原因,就怕被各家婦人包圍,爭著介紹自己的閨女,正當婚齡的也就算了,個別小學都還沒畢業好嗎。那滋味忒酸爽。

  “嫂子怎麼這時候過來?入了秋天黑得早,抱著俏俏走山路要小心點。”盈芳原本準備加班的,見李翠琴來了,想想很久沒準是下班回家吃飯了,洗淨了手,接過李翠琴懷裡的俏俏,邊逗邊往外走。

  “今兒老林輪休,晌午帶我們娘倆去街心公園玩,遇到放炮米的,我拿米換了幾斤年糕炮,你不是喜歡吃這個嗎?趁熱乎給你送點來。”李翠琴說著,抱回閨女,遞給盈芳一大袋米炮,有一半是曬乾的年糕片放的,咬一口松鬆脆脆。

  盈芳高興地說:“嫂子有心了。走!上我家吃飯,晚了就留我們那睡。林大哥那讓我爹騎車去知會一聲。”

  “那感情好!你們家那新屋,我還沒看夠呢。”李翠琴笑著說。

  第806章 驕傲

  說到盈芳家推倒舊屋蓋的新房子,那絕對是雁棲公社頭一份,不,應該說是江北頭一份。

  相鄰兩座舊院推倒後,合蓋成了一座兩層半的大洋樓。

  礙於院牆間的小路不歸盈芳家所有,屬於公社的集體土地,洋樓一層,是獨立的兩座小樓,二樓開始才銜接成一體。

  二樓往上的閣樓,也不是規規矩矩的平屋頂,而是中間尖、四周一圈平台式的矮屋頂。

  尖屋頂的南斜面裝著蕭三爺托老熟人弄來的衛星天線。

  有了衛星電視,盈芳家更受大伙兒歡迎了。只要是農閒或節假日,都會有老人、孩子來盈芳家看電視。

  愛屋頂用來幹嘛呢?天氣好的時候,平台上曬曬菜乾什麼的。曬在屋頂平台比院子裡乾淨多了,人來人往的也不影響走路,總之很實用。看上去又給人一種小城堡的感覺。可謂是實用和美觀相結合。

  洋樓的進深依然按著老宅的進深,十分深闊,每間房都帶著窗戶,敞亮又開闊。

  最讓盈芳滿意的就是廚房了,大大一間,雙口土灶和現代煤氣灶的和諧結合,還沿著牆壁打了一溜的料理台和櫥櫃。鍋碗瓢盆以及雜七雜八的東西,不用的時候都收在櫥櫃裡。不會讓人踏進廚房無處下腳的逼仄感。

  屋前屋後的院子也整修了一番。八十年代以後,國家不再限制農戶的雞鴨只數了,相反還鼓勵家庭養殖。

  條件好的人家,還租賃集體閒置的土地,辦起家禽養殖業,成了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發家致富的專業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