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屋內,熏了上好的沉水香,淡淡的輕煙在屋中盤旋縈繞,嗅來但覺神清氣爽。蕙心用過早膳,捧了本冊子細細翻看著,眼看著日頭烈了起來,不由微微嘆了口氣,而這時,腦中靈光突然一閃。
咦,那位芸姨,不是還送給了她一份禮物嗎?這樣一想,蕙心三下五除二便打開了桌上的首飾盒,但見那對小小的白玉耳墜,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裡。玉是好玉,做工是好做工,但若是放在宮裡來說,終究還是落了下乘。
可見,自己昨夜的猜想沒錯,芸姨的家族並不富裕,但她自己,卻是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故而才會主動與宮裡人結交。而自己,興許也是她的結交對象之一,即是如此,蕙心愈發堅定地認為,芸姨眼底的恨意是自己看錯了,那眼神若是被說成“殷切”,倒還可信一些。
宮宴後的這些個時日,蕙心過得寡然無趣,每天繡繡花看看書,或是歪在美人靠上小眠。不經意間,半個月的時光悄然而逝,半個月後,千盛都終於爆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凌家世子凌雲生,此次秋闈以高分中了解元,由於成績過於優異,甚至免除了最後的殿試,皇帝準備提前給凌雲生頒授職務,也算是激勵其他學子努力科考的決心了。
考題,是一篇制藝,考察靈活運用《大學》與《中庸》中的觀點,來評價一個具體的案例。凌雲生,自幼最擅長的便是制藝,此番在考卷上對答如流,頗得評卷官的好感,而那篇文章,竟還驚動了聖上,不由起了惜才愛才之心,唯恐殿試時出現什麼變數,想早早地將凌雲生收為己用。
很快,凌雲生便在千盛都愈發的聲名大噪,再加上絕色的容貌和原本的身份,更是被一舉推舉為了大岳七公子之首。而二王爺家的小郡王天璣,卻是略遜一籌,此番便開始風風火火地準備起了明年的春闈,準備一舉奪下狀元之位,與凌雲生一爭高下。
原因,倒不是為了蕙心,而是因為自己才是昔日裡的大岳七公子之首,論才學,卻也是天才。故而,此番秋闈因為糊了團墨影響字跡而痛失解元之位,更是在名聲上被凌雲生壓了一頭,他心有不甘!
這廂,天璣正埋頭苦讀,那廂,二王爺與王妃卻商量起了他的婚事。畢竟,再過一年天璣就要開葷了,到時候,也是時候說一門好親事了。此番,二王爺雖然已與柳鈺談妥,但到底卻要和王妃好好說一說,畢竟,他也是她的親生兒子。
對於蕙心,王妃雖然了解不多,但卻也聽過她的名頭。印象里,她多災多難,卻是命硬得很,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也不知是吉是凶。故而,王妃提議取了二人的生辰八字去道館裡合一合,若是八字對得上,那她自是毫無怨言。
而至於二王爺,根本不相信這等怪力亂神之說,但為了寬慰王妃,終究還是應了。但心裡卻思量著,蕙心這般性子好樣貌好學識好家世好的兒媳婦,在整個大岳打著燈籠也尋不到幾個,故而,若是八字不合,只要稍做手腳,卻也不怕郡主入不了王府的門!
凌雲生解元及第,就此埋頭於書海茶飯不思的,除了天璣,還有長公主府姨娘桂香的兩個兒子柳圭啟和柳圭塵。雖然,他們在作詩制藝等方面並不擅長,駙馬柳鈺也本著打擊側室的目的,從不肯派飽學的學士為兩個兒子授課。
只是,眼看著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突然又有了讀書的心思,柳鈺拗不過長公主,終究還是為兒子們請來了一位著名的飽學大儒,前翰林院大學士上官適之。請他來,除了再給兒子們一個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想為女兒找一個合適的西席先生。
蕙心過去在梓郡商戶之家,也算是讀了許多的書,眼界自然比旁的要高出了許多,而且對讀書寫字的興致也愈發濃厚了起來。後來,家族蒙難,由於害怕惹上仇家,蕙心對過去之事隻字未提,就連長公主娘親那廂,也依舊是從未提過。
但,不想說,並不代表已然忘記,養父養母雙雙上吊身亡的慘劇,猶然成了一個困擾了她整整兩年的噩夢。
雖然,看似是天災,但是,冥冥中,她卻又感覺到,恐怕那日裡薛家的商船,卻也沉得蹊蹺。其實,曾經就有人對她提起過,薛家沉船的事,倒像是安排好的一般,雖然查不出個所以然,但是卻事事透著古怪。
過去,她並不在意,只道是那人想多了,船上人人皆是薛家自己人,又如何肯動什麼手腳?但如今想來,自己當時還是太過幼稚了,碩大的商船上船員人多事雜,難免有從仇家混進去的賊人,那好心人的提醒,不無道理。
如今,自己已然貴為了梨素郡主,位高權重,若是想要著手將那樁舊事查個水落石出,也是可行的。只是,不能單單憑藉一己之力,也不能打草驚蛇,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而書,還是要讀的,畢竟自己還年幼,唯有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為以後的計較添上幾分必勝的籌碼。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慘死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柳鈺延請的飽學大儒上官適之也正在這一天與一行晚輩頭一遭見面。但見,來人雖然鬚髮斑白,卻無一絲的老態龍鍾之狀,氣質也分外的清雅出挑,堪堪往那兒一站,倒像是仙氣飄飄的得道高人一般。
柳圭啟柳圭塵首先上前行了揖禮,接著蕙心與柳茵雀也跟著見了禮,隨後,柳鈺將他請到了早已拾掇好的書房之中。一旁的耳房,鋪了一張柔軟舒適的小榻,供上官適之午眠之用,也算是盡心了。而書房後,便是給他準備的寢居,一應陳設以風雅為綱,倒是讀書人最為喜歡的模樣。
第一堂課,安排在了午後,上官適之讓在座每人按要求畫一幅畫,再在畫上題詩,考查畫藝詩作和書法。畫藝和書法,本就是蕙心的長項,舊日裡又曾經有幸得高人指點,倒讓上官適之對眼前這個小女孩刮目相看。只是,至於詩作方面,便有些許薄弱了。
而柳圭啟與柳圭塵,書法倒是不錯,但由於自幼不愛讀書,叫他們作詩簡直要了他們的命,題出來的詩作自然落了下乘,竟比蕙心這個女孩子還要不如。
至於柳茵雀,倒是各方面皆是勉勉強強,上官適之點著頭誇了兩三句,接著便捧出幾卷書,開始了第一課——《論語》。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轉眼便是一個下午,待到完課之時,蕙心感覺握筆的手都快酸得抬不起來了,一回秋水閣倒頭便睡,直睡到了午夜時分,方才喚了丫鬟來用了些小食充飢。
第二天,依舊如此,到了第三天,方才漸漸地適應了過來。
課餘的休息時間,尤為珍貴,柳茵雀拉著蕙心上街一通閒逛,順便吃吃喝喝不亦樂乎。只是,誰也不知道,在隱秘處,有無數雙神秘的黑色眼睛,正一轉不轉地凝視著她們,手中兵刃,白光冷冷。
回到長公主府時,天色已然暗了下來,匆匆用過晚膳,蕙心一路閒逛來到了書房之中,再次與上官適之見了禮,還呈上了一方稀世的好硯,權當做孝敬恩師了。上官適之知道,這個女娃雖是年幼,但也頗有幾分手段,此番送禮,必定有所求。
但是,目光微微一掃,卻又對這方好硯愈發喜歡了起來,因而遲疑了許久,終究還是收下了這份大禮。左右,不過一介女孩子家家,也不會提出什麼太過邪門的要求,自己又那麼擔憂作甚?
咦,那位芸姨,不是還送給了她一份禮物嗎?這樣一想,蕙心三下五除二便打開了桌上的首飾盒,但見那對小小的白玉耳墜,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裡。玉是好玉,做工是好做工,但若是放在宮裡來說,終究還是落了下乘。
可見,自己昨夜的猜想沒錯,芸姨的家族並不富裕,但她自己,卻是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故而才會主動與宮裡人結交。而自己,興許也是她的結交對象之一,即是如此,蕙心愈發堅定地認為,芸姨眼底的恨意是自己看錯了,那眼神若是被說成“殷切”,倒還可信一些。
宮宴後的這些個時日,蕙心過得寡然無趣,每天繡繡花看看書,或是歪在美人靠上小眠。不經意間,半個月的時光悄然而逝,半個月後,千盛都終於爆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凌家世子凌雲生,此次秋闈以高分中了解元,由於成績過於優異,甚至免除了最後的殿試,皇帝準備提前給凌雲生頒授職務,也算是激勵其他學子努力科考的決心了。
考題,是一篇制藝,考察靈活運用《大學》與《中庸》中的觀點,來評價一個具體的案例。凌雲生,自幼最擅長的便是制藝,此番在考卷上對答如流,頗得評卷官的好感,而那篇文章,竟還驚動了聖上,不由起了惜才愛才之心,唯恐殿試時出現什麼變數,想早早地將凌雲生收為己用。
很快,凌雲生便在千盛都愈發的聲名大噪,再加上絕色的容貌和原本的身份,更是被一舉推舉為了大岳七公子之首。而二王爺家的小郡王天璣,卻是略遜一籌,此番便開始風風火火地準備起了明年的春闈,準備一舉奪下狀元之位,與凌雲生一爭高下。
原因,倒不是為了蕙心,而是因為自己才是昔日裡的大岳七公子之首,論才學,卻也是天才。故而,此番秋闈因為糊了團墨影響字跡而痛失解元之位,更是在名聲上被凌雲生壓了一頭,他心有不甘!
這廂,天璣正埋頭苦讀,那廂,二王爺與王妃卻商量起了他的婚事。畢竟,再過一年天璣就要開葷了,到時候,也是時候說一門好親事了。此番,二王爺雖然已與柳鈺談妥,但到底卻要和王妃好好說一說,畢竟,他也是她的親生兒子。
對於蕙心,王妃雖然了解不多,但卻也聽過她的名頭。印象里,她多災多難,卻是命硬得很,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也不知是吉是凶。故而,王妃提議取了二人的生辰八字去道館裡合一合,若是八字對得上,那她自是毫無怨言。
而至於二王爺,根本不相信這等怪力亂神之說,但為了寬慰王妃,終究還是應了。但心裡卻思量著,蕙心這般性子好樣貌好學識好家世好的兒媳婦,在整個大岳打著燈籠也尋不到幾個,故而,若是八字不合,只要稍做手腳,卻也不怕郡主入不了王府的門!
凌雲生解元及第,就此埋頭於書海茶飯不思的,除了天璣,還有長公主府姨娘桂香的兩個兒子柳圭啟和柳圭塵。雖然,他們在作詩制藝等方面並不擅長,駙馬柳鈺也本著打擊側室的目的,從不肯派飽學的學士為兩個兒子授課。
只是,眼看著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突然又有了讀書的心思,柳鈺拗不過長公主,終究還是為兒子們請來了一位著名的飽學大儒,前翰林院大學士上官適之。請他來,除了再給兒子們一個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想為女兒找一個合適的西席先生。
蕙心過去在梓郡商戶之家,也算是讀了許多的書,眼界自然比旁的要高出了許多,而且對讀書寫字的興致也愈發濃厚了起來。後來,家族蒙難,由於害怕惹上仇家,蕙心對過去之事隻字未提,就連長公主娘親那廂,也依舊是從未提過。
但,不想說,並不代表已然忘記,養父養母雙雙上吊身亡的慘劇,猶然成了一個困擾了她整整兩年的噩夢。
雖然,看似是天災,但是,冥冥中,她卻又感覺到,恐怕那日裡薛家的商船,卻也沉得蹊蹺。其實,曾經就有人對她提起過,薛家沉船的事,倒像是安排好的一般,雖然查不出個所以然,但是卻事事透著古怪。
過去,她並不在意,只道是那人想多了,船上人人皆是薛家自己人,又如何肯動什麼手腳?但如今想來,自己當時還是太過幼稚了,碩大的商船上船員人多事雜,難免有從仇家混進去的賊人,那好心人的提醒,不無道理。
如今,自己已然貴為了梨素郡主,位高權重,若是想要著手將那樁舊事查個水落石出,也是可行的。只是,不能單單憑藉一己之力,也不能打草驚蛇,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而書,還是要讀的,畢竟自己還年幼,唯有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為以後的計較添上幾分必勝的籌碼。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慘死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柳鈺延請的飽學大儒上官適之也正在這一天與一行晚輩頭一遭見面。但見,來人雖然鬚髮斑白,卻無一絲的老態龍鍾之狀,氣質也分外的清雅出挑,堪堪往那兒一站,倒像是仙氣飄飄的得道高人一般。
柳圭啟柳圭塵首先上前行了揖禮,接著蕙心與柳茵雀也跟著見了禮,隨後,柳鈺將他請到了早已拾掇好的書房之中。一旁的耳房,鋪了一張柔軟舒適的小榻,供上官適之午眠之用,也算是盡心了。而書房後,便是給他準備的寢居,一應陳設以風雅為綱,倒是讀書人最為喜歡的模樣。
第一堂課,安排在了午後,上官適之讓在座每人按要求畫一幅畫,再在畫上題詩,考查畫藝詩作和書法。畫藝和書法,本就是蕙心的長項,舊日裡又曾經有幸得高人指點,倒讓上官適之對眼前這個小女孩刮目相看。只是,至於詩作方面,便有些許薄弱了。
而柳圭啟與柳圭塵,書法倒是不錯,但由於自幼不愛讀書,叫他們作詩簡直要了他們的命,題出來的詩作自然落了下乘,竟比蕙心這個女孩子還要不如。
至於柳茵雀,倒是各方面皆是勉勉強強,上官適之點著頭誇了兩三句,接著便捧出幾卷書,開始了第一課——《論語》。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轉眼便是一個下午,待到完課之時,蕙心感覺握筆的手都快酸得抬不起來了,一回秋水閣倒頭便睡,直睡到了午夜時分,方才喚了丫鬟來用了些小食充飢。
第二天,依舊如此,到了第三天,方才漸漸地適應了過來。
課餘的休息時間,尤為珍貴,柳茵雀拉著蕙心上街一通閒逛,順便吃吃喝喝不亦樂乎。只是,誰也不知道,在隱秘處,有無數雙神秘的黑色眼睛,正一轉不轉地凝視著她們,手中兵刃,白光冷冷。
回到長公主府時,天色已然暗了下來,匆匆用過晚膳,蕙心一路閒逛來到了書房之中,再次與上官適之見了禮,還呈上了一方稀世的好硯,權當做孝敬恩師了。上官適之知道,這個女娃雖是年幼,但也頗有幾分手段,此番送禮,必定有所求。
但是,目光微微一掃,卻又對這方好硯愈發喜歡了起來,因而遲疑了許久,終究還是收下了這份大禮。左右,不過一介女孩子家家,也不會提出什麼太過邪門的要求,自己又那麼擔憂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