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4章 第 4 章
興許是琳琅美玉摸得太多,偶然間這種平民百姓的小玩意起了興趣,又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反正寧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側頭看了眼馬上高坐的易殊,看不出來這個好奇寶寶有什麼惡意,反而是一副真的很想看看的樣子。
寧軻這次沒多想,回身把玉遞了過去。
環玉在日光下瑩瑩反著光,易殊把玉佩握在手裡,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看了一會兒。
“父親在你心裡,應該是很重要的人吧。”易殊淡淡開口,見寧軻不答,他又輕笑著自問自答:“肯定是的吧,誰又不是呢?”
寧軻只覺得易殊有些不知所云,卻沒覺察到易殊那抹稍縱即逝的無可奈何。
這人還真有些琢磨不定。
易殊:“你天資聰穎,習武必能成器,為何只是要讀書?”
“我爹曾是燕國禁衛軍的都護,多年前被燕遼交戰之時,曾在遼營為俘,那一年,我爹失去了雙目。後來,燕國割地招降,遼軍放回戰俘後,我爹又被jian人誣告叛國,窮途末路,我爹只能帶著我和娘親回鄉。幾年後,老來得女,有了婉桃。本想安穩度過餘生,誰料遼軍依舊猖狂如斯,我爹身殘年邁,早已敵不過遼人的刀劍了。”寧軻雲淡風輕地講完了父親的一生,易殊能感覺得出來,這些話不僅只在寧軻的唇舌上一過,每一個字,都如芒刺般,細細碎碎地扎在寧軻心中。
“jian人當朝,武士的刀劍可以砍掉敵人的頭顱,確敵不過歹人的三言兩語,筆鋒劍刃。”寧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竟把深埋心底的想法全抖落出來,還是對魏國的皇子:“我只想能在有生之年,還能看見我大燕崛起的那一天。”
寧軻一瞬間說這麼長一串話,把易殊都嚇了一跳,他默了一會,抬手理正了頸前的凌散的紅巾——那是魏國將士的標誌。
“本王也希望,能看到大魏崛起的那一天。”
說完,他伸手把玉佩還給寧軻,面容拂過一絲疏然,像是下定了決心,道:“你走吧。”
突如其來的轉寰,讓寧軻也懵了。他一路上都在想回去後怎麼脫身,沒想到一番話下來,易殊竟然先主動鬆口了。
“如今滁州大多已被遼軍控制,等過些日子滁州戰事平定了些,我會派人護送你們過滁州,給你在燕國安排個安穩的地方。”
寧軻有些難以置信,而易殊則是一副沒事人的樣子,悠然地欣賞著前路風景。
素來善于慧眼識珠的寧軻這次是真的敗下陣來,他完全摸不清易殊的性子,也預測不出來他下一步會怎麼走。
不過說到底,他的目的還是達到了,雖然有些不明不白,但終究於他也算什麼。
滁州戰事已經維持了三個月之久,再加上今天一站的加持,遼軍後撤是指日可待的事。雖然魏遼之戰不會結束,但起碼滁州的燕國百姓們不會遭戰火摧殘了。最多再有一月戰事便可休,到時候他就可以帶上婉桃遠走,繼續循著他原來的軌跡生活。
而他於易殊,應該也只是蜻蜓點水般的一瞬,轉瞬即逝的過客罷。
身披將鎧的的易殊騎在馬上,在寧軻眼裡宛若高山。易殊不經意側了個頭,好巧不巧得正與寧軻視線交纏在一起。
他看了看寧軻凍得僵紫五指和覆了雪的烏髮,輕搖了搖頭,把身上掛的劍換到另一邊,然後微弓身,手臂穩穩抓住寧軻,一個猛提,便把他拉到自己身前,熟練得簡直就像個土匪頭子半路掠人打劫一般。
寧軻腦中有一瞬間的空白,他整個身子下意識繃緊,心中莫明衝上來了點慍惱:“幹什麼?”
易殊一手越過他身側拉起韁繩,另一隻手狠命地揚了下馬鞭。
胯。下戰馬一聲長嘶,疾馳而去。
和著風,一道散漫的聲音從寧軻背後飄來:“這裡到魏營還有四十里,靠你兩條腿,走到明年去啊?”
#
自從火攻大捷後,遼軍的銳氣顯然是削減了幾分,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幾日魏遼兩軍大戰未起,小戰不斷。
易殊麾下的遠忠營這些年來在邊關也不是白待的,對於遼軍這種隔三差五來串門似的的攻擊,還是能應付得住的,偶有乘勝追擊之時,還能把遼軍戰線逼退數里。
這天晚上,正是軍營內的放飯時間,除了巡衛兵,大部分士兵圍坐在幾簇篝火旁喝粥啃餅。寧軻一身墨色衣衫,端端正正地坐在軍帳旁的石墩上溫著《太公六韜》,婉桃梳著雙丫鬢,咋咋呼呼得在一旁滾雪球玩,有時候滾到篝火旁的人群處,還會有三兩士兵笑著逗弄婉桃兩句,婉桃這些日子在營里已經呆慣了,並不怕生。也不知道有幾個士兵是說了什麼,惹得婉桃咯咯直笑,小丫頭一笑,周遭的士兵也樂了,有個胖胖的士兵還直把自己手裡的麵餅往婉桃懷裡塞,婉桃猶豫片刻,轉過頭來看寧軻,見哥哥朝自己微微笑了笑,便心花怒放,蹦躂著過去接了麵餅。
遠忠營雖是魏國三大國軍之一,但並不像其他先鋒營一樣滿賦蕭肅之氣,平日沒有戰令時,軍營里的氛圍總是和緩的,將士們在戰場上驍勇善戰,下了戰場卸下鎧甲,便都是會哭會笑的普通人。
似乎魏營也並不像傳聞中的那麼駭人,至少寧軻這些日子是這麼覺著的。在這裡,至少能保證婉桃的安全,這似乎是寧軻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了。
忽然,士兵們都站起身來齊齊看向營門,寧軻也抬頭一起望過去。
先是陣陣馬蹄聲傳入耳中,仿佛地面都跟著一起震動起來,易殊騎著戰馬,領在軍隊的最前方先人一步地衝進營中,身後的紅色戰袍在風中一起一伏,一雙灼灼的桃花眼裡帶著春風得意,仿佛能讓這荒雪原上即刻變得山花爛漫。
易殊雖平日裡總是吊兒郎當漫不經心的調調,但內里還是個拿捏穩當的人,偏只有打了勝仗後的凱旋快意,他總是要完完整整地放明面上。
今日易殊只率騎兵兩千餘,直闖遼軍駐紮在滁州的一個關鍵駐紮點,又將一支分隊趕出了滁州。
“恭迎殿下。”將士們紛紛跪下行禮。
易殊抬手示意免禮,又轉身衝著身後今日隨他一起出征的戰士道:“爾等皆是我大魏的忠良將士,快些下馬歇息罷。”
很快有士兵去扶負了傷的戰士,又有士兵去引新的火堆,緊張的氣氛鬆懈下來。
易殊顧不上吃飯,下了馬就直接朝寧軻這邊過來。
他二話不說,拉起寧軻的手臂就把他往軍帳里拽。
寧軻皺眉:“幹什麼?”
易殊把寧軻手裡的書一奪,剛想丟在一邊,便被寧軻一個冰冷而具有威脅性的眼神刺了一下。他咽了口口水,手一轉,乖乖把書合上,畢恭畢敬地給寧軻把書放在石墩上。
“我有急事要與你商議,這書你過會再看。”
寧軻瞥了眼四平八穩躺在石墩上的那本《太公六韜》,又看了眼易殊身上染了血的,還未卸下的鎧甲,沉沉應了聲:“行,但你先鬆手。”
興許是琳琅美玉摸得太多,偶然間這種平民百姓的小玩意起了興趣,又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反正寧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側頭看了眼馬上高坐的易殊,看不出來這個好奇寶寶有什麼惡意,反而是一副真的很想看看的樣子。
寧軻這次沒多想,回身把玉遞了過去。
環玉在日光下瑩瑩反著光,易殊把玉佩握在手裡,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看了一會兒。
“父親在你心裡,應該是很重要的人吧。”易殊淡淡開口,見寧軻不答,他又輕笑著自問自答:“肯定是的吧,誰又不是呢?”
寧軻只覺得易殊有些不知所云,卻沒覺察到易殊那抹稍縱即逝的無可奈何。
這人還真有些琢磨不定。
易殊:“你天資聰穎,習武必能成器,為何只是要讀書?”
“我爹曾是燕國禁衛軍的都護,多年前被燕遼交戰之時,曾在遼營為俘,那一年,我爹失去了雙目。後來,燕國割地招降,遼軍放回戰俘後,我爹又被jian人誣告叛國,窮途末路,我爹只能帶著我和娘親回鄉。幾年後,老來得女,有了婉桃。本想安穩度過餘生,誰料遼軍依舊猖狂如斯,我爹身殘年邁,早已敵不過遼人的刀劍了。”寧軻雲淡風輕地講完了父親的一生,易殊能感覺得出來,這些話不僅只在寧軻的唇舌上一過,每一個字,都如芒刺般,細細碎碎地扎在寧軻心中。
“jian人當朝,武士的刀劍可以砍掉敵人的頭顱,確敵不過歹人的三言兩語,筆鋒劍刃。”寧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竟把深埋心底的想法全抖落出來,還是對魏國的皇子:“我只想能在有生之年,還能看見我大燕崛起的那一天。”
寧軻一瞬間說這麼長一串話,把易殊都嚇了一跳,他默了一會,抬手理正了頸前的凌散的紅巾——那是魏國將士的標誌。
“本王也希望,能看到大魏崛起的那一天。”
說完,他伸手把玉佩還給寧軻,面容拂過一絲疏然,像是下定了決心,道:“你走吧。”
突如其來的轉寰,讓寧軻也懵了。他一路上都在想回去後怎麼脫身,沒想到一番話下來,易殊竟然先主動鬆口了。
“如今滁州大多已被遼軍控制,等過些日子滁州戰事平定了些,我會派人護送你們過滁州,給你在燕國安排個安穩的地方。”
寧軻有些難以置信,而易殊則是一副沒事人的樣子,悠然地欣賞著前路風景。
素來善于慧眼識珠的寧軻這次是真的敗下陣來,他完全摸不清易殊的性子,也預測不出來他下一步會怎麼走。
不過說到底,他的目的還是達到了,雖然有些不明不白,但終究於他也算什麼。
滁州戰事已經維持了三個月之久,再加上今天一站的加持,遼軍後撤是指日可待的事。雖然魏遼之戰不會結束,但起碼滁州的燕國百姓們不會遭戰火摧殘了。最多再有一月戰事便可休,到時候他就可以帶上婉桃遠走,繼續循著他原來的軌跡生活。
而他於易殊,應該也只是蜻蜓點水般的一瞬,轉瞬即逝的過客罷。
身披將鎧的的易殊騎在馬上,在寧軻眼裡宛若高山。易殊不經意側了個頭,好巧不巧得正與寧軻視線交纏在一起。
他看了看寧軻凍得僵紫五指和覆了雪的烏髮,輕搖了搖頭,把身上掛的劍換到另一邊,然後微弓身,手臂穩穩抓住寧軻,一個猛提,便把他拉到自己身前,熟練得簡直就像個土匪頭子半路掠人打劫一般。
寧軻腦中有一瞬間的空白,他整個身子下意識繃緊,心中莫明衝上來了點慍惱:“幹什麼?”
易殊一手越過他身側拉起韁繩,另一隻手狠命地揚了下馬鞭。
胯。下戰馬一聲長嘶,疾馳而去。
和著風,一道散漫的聲音從寧軻背後飄來:“這裡到魏營還有四十里,靠你兩條腿,走到明年去啊?”
#
自從火攻大捷後,遼軍的銳氣顯然是削減了幾分,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幾日魏遼兩軍大戰未起,小戰不斷。
易殊麾下的遠忠營這些年來在邊關也不是白待的,對於遼軍這種隔三差五來串門似的的攻擊,還是能應付得住的,偶有乘勝追擊之時,還能把遼軍戰線逼退數里。
這天晚上,正是軍營內的放飯時間,除了巡衛兵,大部分士兵圍坐在幾簇篝火旁喝粥啃餅。寧軻一身墨色衣衫,端端正正地坐在軍帳旁的石墩上溫著《太公六韜》,婉桃梳著雙丫鬢,咋咋呼呼得在一旁滾雪球玩,有時候滾到篝火旁的人群處,還會有三兩士兵笑著逗弄婉桃兩句,婉桃這些日子在營里已經呆慣了,並不怕生。也不知道有幾個士兵是說了什麼,惹得婉桃咯咯直笑,小丫頭一笑,周遭的士兵也樂了,有個胖胖的士兵還直把自己手裡的麵餅往婉桃懷裡塞,婉桃猶豫片刻,轉過頭來看寧軻,見哥哥朝自己微微笑了笑,便心花怒放,蹦躂著過去接了麵餅。
遠忠營雖是魏國三大國軍之一,但並不像其他先鋒營一樣滿賦蕭肅之氣,平日沒有戰令時,軍營里的氛圍總是和緩的,將士們在戰場上驍勇善戰,下了戰場卸下鎧甲,便都是會哭會笑的普通人。
似乎魏營也並不像傳聞中的那麼駭人,至少寧軻這些日子是這麼覺著的。在這裡,至少能保證婉桃的安全,這似乎是寧軻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了。
忽然,士兵們都站起身來齊齊看向營門,寧軻也抬頭一起望過去。
先是陣陣馬蹄聲傳入耳中,仿佛地面都跟著一起震動起來,易殊騎著戰馬,領在軍隊的最前方先人一步地衝進營中,身後的紅色戰袍在風中一起一伏,一雙灼灼的桃花眼裡帶著春風得意,仿佛能讓這荒雪原上即刻變得山花爛漫。
易殊雖平日裡總是吊兒郎當漫不經心的調調,但內里還是個拿捏穩當的人,偏只有打了勝仗後的凱旋快意,他總是要完完整整地放明面上。
今日易殊只率騎兵兩千餘,直闖遼軍駐紮在滁州的一個關鍵駐紮點,又將一支分隊趕出了滁州。
“恭迎殿下。”將士們紛紛跪下行禮。
易殊抬手示意免禮,又轉身衝著身後今日隨他一起出征的戰士道:“爾等皆是我大魏的忠良將士,快些下馬歇息罷。”
很快有士兵去扶負了傷的戰士,又有士兵去引新的火堆,緊張的氣氛鬆懈下來。
易殊顧不上吃飯,下了馬就直接朝寧軻這邊過來。
他二話不說,拉起寧軻的手臂就把他往軍帳里拽。
寧軻皺眉:“幹什麼?”
易殊把寧軻手裡的書一奪,剛想丟在一邊,便被寧軻一個冰冷而具有威脅性的眼神刺了一下。他咽了口口水,手一轉,乖乖把書合上,畢恭畢敬地給寧軻把書放在石墩上。
“我有急事要與你商議,這書你過會再看。”
寧軻瞥了眼四平八穩躺在石墩上的那本《太公六韜》,又看了眼易殊身上染了血的,還未卸下的鎧甲,沉沉應了聲:“行,但你先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