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他有點心浮氣躁:
現在新人三五成群的出,我已經不是新人了,我可不想跟新人一樣一步步的爬榜。這麼下去我什麼時候才能贏得過蘇昊天?公司下這麼大血本砸在發行計劃上,你說改就改了?
不著急。我說。這是你SOLO首發,口碑極其重要。你只要把歌唱好了,就跟你說的一樣,你不是新人,基礎本身擺在這裡,之後差不到哪裡去。
我多活了十幾年,在這圈子看了太多扎不穩根基,砸大錢跟洗錢似的例子。像程子歌和蘇昊天這樣的,運氣已經比別人好不少,早就不用打江山了,用不著像小新人出道那樣投機取巧,走歪了路子。
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懂,但看見別人爭先恐後,樣樣仿佛贏自己一頭,自己就坐不住了。
程子歌還在慫眉耷眼的,我把給他demo前奏放出來。
他一聽,聽了三十幾秒鐘,拍了大腿:“煜哥,這歌太棒了!我喜歡這節拍!你這是寫給我的麼?”
“那你可得好好唱了。”我笑容滿面。
“煜哥,”程子歌聽了半天,取下耳機。“我的歌你也給我潤潤色,我也想要跟這歌這麼屌的節拍,這拍子很新潮。”
我拋棄了具有實在感的配器,放進了一點十年後比較流行的輕薄的合成器效果。再加上我給他寫的歌,本來就以離散的拍子為主,因為程子歌很善於踩點。他沒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這個純是本能。
他又聽了幾遍。“不過過門太洗腦了,有點魔性,這個循環能不能減少一點?”
“不能,我們就做洗腦歌。”
減少的話,歌曲的重心就轉移到他的演唱部分上面了。但我不想過度關注他的演唱,我想要的是完整效果。
他出色的節奏感和抓取樂曲的活動性的能力是我使用的配器的一部分。
程子歌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看似很有想法。
但是我不管。我說這個小節要循環一百零八遍,那就是一百零八遍,多一遍,少一遍都不行。
“行,那就看最後效果吧。”程子歌最終被我說服了一半。因為除了看最後效果,他沒法從專業角度反駁我。
我得心應手。畢竟是比現在工齡多十二年的老司機,我炮製出的成品比起十二年前更無可指摘。
就連蘇昊天曾經詬病過的平衡感什麼的,我自我感覺也是控制在一個輕巧的點上。
我是很滿意的。
程子歌和我合作非常愉快。儘管他覺得循環有點多,但是現場演出本來就可以隨便剪,那就不關作曲人什麼事了。
他用實際行動表示他覺得找我沒找錯:那剩下的兩支曲子,他那一支也交給我編曲,另外一支他還在跟公司爭取。
融天史無前例的最大級別宣傳鋪開了。
打個比方說,蘇昊天這種級別的歌手做單曲宣傳費用是一百萬的話,那麼程子歌這支的宣傳費用就是五百萬。
還不算製作費用。
融天包下了所有商業中心的宣傳屏,每天在遊走在城市中間的宣傳車大銀幕頂也在洗腦播放,洗腦的旋律鋪遍了全城。
不得不承認,程子歌在mv里的演技也是爆炸性的吸引人。
用他粉絲的話說,以前樂隊時期三分鐘的mv要看五個人,現在三分鐘只看他一個人,這mv看的值。
但主要是歌好。
潮流迅速地聚集起來,對程子歌的個人助力無限大。這首歌和他幾乎成為一個商標。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沒想到我打算穩紮穩打用三首曲子慢慢奠定的基礎,卻被差不多一首歌就意外地達到。
這也是這個行業不完全可捉摸的地方。
蘇昊天剝了一個橙子。他笑著對我說:“外面都傳說你在融天入股了?”
我沒有否認。我最近確實是打算押一部分寶在融天唱片。我的老東家和蘇昊天的唱片公司是業界的二巨頭,但是公司大了船大難掉頭,上次我鬧出醜聞,老東家立刻處理了我。
雖然我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特別對不起我的地方,但是這次有個機會,我就想著先把公司轉了也無所謂。
反正那次最後也轉了的。
☆、Ch 13.
融天就是個唱片公司,以後也談不上股票一夜暴漲或者什麼的。我就是趁正好有個機會,再加上想起老東家上一次的行為,有點心涼,就為自己留了個後手。
其實什麼跟什麼啊,都沒發生的事,最多就是我自己心裡過不去。
隔了會蘇昊天又問:“你用版權入股的融天嗎?”
蘇昊天除了特別軸,還特別拐彎抹角。他這個人,想問什麼為什麼不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比如說問,“你跟程子歌有長期合作的計劃嗎?”
我跟他的交情比跟程子歌的久,我給程子歌寫了大紅大紫的歌卻沒跟他通氣,是我不夠意思。不過他也沒提過要跟我合作,我不算始亂終棄。
不對,好像提過。
但也就順口一帶,都沒認真提。
我想了想,融天不等於程子歌,我拿什麼入股跟我跟不跟程子歌長期合作,是兩碼事。
但既然他這麽問,我也只能回答:“是。”
我關注了一下蘇昊天的表情,又隔了會,他問:“是在《眩暈》發行前,還是發行後簽的?”
現在新人三五成群的出,我已經不是新人了,我可不想跟新人一樣一步步的爬榜。這麼下去我什麼時候才能贏得過蘇昊天?公司下這麼大血本砸在發行計劃上,你說改就改了?
不著急。我說。這是你SOLO首發,口碑極其重要。你只要把歌唱好了,就跟你說的一樣,你不是新人,基礎本身擺在這裡,之後差不到哪裡去。
我多活了十幾年,在這圈子看了太多扎不穩根基,砸大錢跟洗錢似的例子。像程子歌和蘇昊天這樣的,運氣已經比別人好不少,早就不用打江山了,用不著像小新人出道那樣投機取巧,走歪了路子。
這個道理其實誰都懂,但看見別人爭先恐後,樣樣仿佛贏自己一頭,自己就坐不住了。
程子歌還在慫眉耷眼的,我把給他demo前奏放出來。
他一聽,聽了三十幾秒鐘,拍了大腿:“煜哥,這歌太棒了!我喜歡這節拍!你這是寫給我的麼?”
“那你可得好好唱了。”我笑容滿面。
“煜哥,”程子歌聽了半天,取下耳機。“我的歌你也給我潤潤色,我也想要跟這歌這麼屌的節拍,這拍子很新潮。”
我拋棄了具有實在感的配器,放進了一點十年後比較流行的輕薄的合成器效果。再加上我給他寫的歌,本來就以離散的拍子為主,因為程子歌很善於踩點。他沒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這個純是本能。
他又聽了幾遍。“不過過門太洗腦了,有點魔性,這個循環能不能減少一點?”
“不能,我們就做洗腦歌。”
減少的話,歌曲的重心就轉移到他的演唱部分上面了。但我不想過度關注他的演唱,我想要的是完整效果。
他出色的節奏感和抓取樂曲的活動性的能力是我使用的配器的一部分。
程子歌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看似很有想法。
但是我不管。我說這個小節要循環一百零八遍,那就是一百零八遍,多一遍,少一遍都不行。
“行,那就看最後效果吧。”程子歌最終被我說服了一半。因為除了看最後效果,他沒法從專業角度反駁我。
我得心應手。畢竟是比現在工齡多十二年的老司機,我炮製出的成品比起十二年前更無可指摘。
就連蘇昊天曾經詬病過的平衡感什麼的,我自我感覺也是控制在一個輕巧的點上。
我是很滿意的。
程子歌和我合作非常愉快。儘管他覺得循環有點多,但是現場演出本來就可以隨便剪,那就不關作曲人什麼事了。
他用實際行動表示他覺得找我沒找錯:那剩下的兩支曲子,他那一支也交給我編曲,另外一支他還在跟公司爭取。
融天史無前例的最大級別宣傳鋪開了。
打個比方說,蘇昊天這種級別的歌手做單曲宣傳費用是一百萬的話,那麼程子歌這支的宣傳費用就是五百萬。
還不算製作費用。
融天包下了所有商業中心的宣傳屏,每天在遊走在城市中間的宣傳車大銀幕頂也在洗腦播放,洗腦的旋律鋪遍了全城。
不得不承認,程子歌在mv里的演技也是爆炸性的吸引人。
用他粉絲的話說,以前樂隊時期三分鐘的mv要看五個人,現在三分鐘只看他一個人,這mv看的值。
但主要是歌好。
潮流迅速地聚集起來,對程子歌的個人助力無限大。這首歌和他幾乎成為一個商標。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沒想到我打算穩紮穩打用三首曲子慢慢奠定的基礎,卻被差不多一首歌就意外地達到。
這也是這個行業不完全可捉摸的地方。
蘇昊天剝了一個橙子。他笑著對我說:“外面都傳說你在融天入股了?”
我沒有否認。我最近確實是打算押一部分寶在融天唱片。我的老東家和蘇昊天的唱片公司是業界的二巨頭,但是公司大了船大難掉頭,上次我鬧出醜聞,老東家立刻處理了我。
雖然我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特別對不起我的地方,但是這次有個機會,我就想著先把公司轉了也無所謂。
反正那次最後也轉了的。
☆、Ch 13.
融天就是個唱片公司,以後也談不上股票一夜暴漲或者什麼的。我就是趁正好有個機會,再加上想起老東家上一次的行為,有點心涼,就為自己留了個後手。
其實什麼跟什麼啊,都沒發生的事,最多就是我自己心裡過不去。
隔了會蘇昊天又問:“你用版權入股的融天嗎?”
蘇昊天除了特別軸,還特別拐彎抹角。他這個人,想問什麼為什麼不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比如說問,“你跟程子歌有長期合作的計劃嗎?”
我跟他的交情比跟程子歌的久,我給程子歌寫了大紅大紫的歌卻沒跟他通氣,是我不夠意思。不過他也沒提過要跟我合作,我不算始亂終棄。
不對,好像提過。
但也就順口一帶,都沒認真提。
我想了想,融天不等於程子歌,我拿什麼入股跟我跟不跟程子歌長期合作,是兩碼事。
但既然他這麽問,我也只能回答:“是。”
我關注了一下蘇昊天的表情,又隔了會,他問:“是在《眩暈》發行前,還是發行後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