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幸好陶笉然已經進了屋子, 只要大門關上, 外面的人就進不來,才沒鬧出什麼亂子。

  只是外面人這麼多,很容易讓有心之人尋到機會, 戚博翰便讓影衛出去將人都趕走。

  陶笉然連忙補充道:“溫柔一點,別傷到他們了, 他們也沒惡意的。”

  影衛跟了陶笉然這麼多年,自然也是知道分寸的, 應下之後便出門去。

  陶笉然坐在大廳, 看著這座自己親自蓋起來的房子,一時間感慨萬千。

  其實陶笉然穿越過來之後,在這間屋子裡住的時間也就那麼十幾個月,可不知為何,回到這裡, 卻產生了回到老家的複雜感情。

  看著屋內的一磚一瓦, 陶笉然又回想起了自己最初的那段日子, 嘴角不自覺露出了一抹笑容。

  良久,陶笉然才回過神來,對戚博翰道:“我跟鄉親們也好多年沒見了,明天讓村長, 還有大叔大嬸們來家裡聚一聚吧。當年那些孩子不知道還在不在村里,要是在的話,也一起來吧。”

  陶笉然說完,又轉頭對正跟寶貝們玩遊戲的陶禧然道:“禧然,跟咱們家關係比較近的那幾個大叔大嬸你還記得吧?等下你親自去請一趟。”

  這麼做也算是給足了那些鄰裡面子,二來也是因為陶笉然現在已經有些記不太清那些人了,於是把陶禧然拉出來當擋箭牌。

  陶禧然從小在村里長大,雖然離開時年齡不大,但是童年的記憶還是十分深刻的,村里那些人還是記得很清楚的,一拍胸脯便應下了。

  陶笉然又招來臨時的管家,詢問陶禧然婚禮的事宜。

  公孫小娘子以及母親家人等,三日後便能到岳州,屆時會在王府內暫住,待到婚禮當天,陶禧然去岳州府迎親。

  因為樂徑村的安保力量有限,為了避免被人一網打盡,所以這次婚禮沒有宴請什麼大官,只在村里擺開流水席,誰來都可以吃。

  不過這並不代表陶家不重視這場婚禮,單看陶笉然和戚博翰都會出席婚禮這一件,那這席面再怎麼簡陋,也是天底下最大的榮耀了。

  當然,表面功夫陶家也做得很足,婚禮上所有吃穿用度,都是採買了京城和寧安兩地最好的,奢華程度足夠匹配得上公孫小娘子和陶禧然的身份。

  陶笉然還沒操持過婚禮,如今這督辦的經歷倒是新鮮。

  而在村里,皇后明日要宴請老鄉親的事情也傳出去了。

  被請到的人家自然是喜不自勝,而沒被請到的,只能繼續待在家裡悔恨,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對陶家好一點,否則今日的榮耀,也有他們一份了!

  而還有小部分,則是在悔恨自己當初為何要跟陶家作對。

  這些年來,村裡有啥福利,他們家都落後人一成,眼見著別人家是越過越好,日子越來越風光。

  他們雖說也不是過不下去,但是對比起來,實在是難以令人知足。

  現在陶笉然回來,他們更是恨不得夾起尾巴做人,就害怕陶笉然想起當年的事情,會跟他們翻舊帳。

  只不過,他們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現在陶笉然的腦海中,只有瑞朝輝煌的未來,哪裡還管得著這些個陰溝里的小老鼠。

  第二日,陶笉然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老鄉親。

  村長和大叔大嬸們明顯老了許多,但是因為日子越來越好,精氣神看起來還是十分健朗,氣度更是豪邁了不少。

  比起當年摳摳搜搜每天數著幾個銅板過日子的時光,如今大家身上已經沒有了那股窮酸勁,而是都把眼光放到了美好的未來,氣質自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若是不說,他們走在大街上,誰也不會認得出來,他們只是個普通的農民。

  而當年陶笉然教過的一群小蘿蔔頭,如今都變成了家中的頂樑柱。

  有的就在村裡的小學當老師,有的在岳州府上中學,今日特地趕了回來。其餘的也都投入到了各行各業中,成為了優秀的人才。

  他們今日也不是空手來的,而是帶上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在飯後贈與陶笉然,以報師恩。

  村長家的小孫子羅飛鵬,這次帶過來的禮物,是自己作的一篇文章。

  內容是寫如何治理一個縣城,一個州府,一個國家。

  上面的某些觀點和論據雖然稍顯稚嫩,但他的眼界很寬闊,滿腔的抱負都寫在了這一張紙上,一雙黝黑的眼睛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陶笉然看完之後,很是讚賞道:“寫得很好,考上秀才了嗎?明年打算參加科舉?”

  “考上了!過了年就進京!”羅飛鵬時隔多年,終於再一次得到了陶笉然的肯定,笑容更是飛揚起來了。

  只是戚博翰看著這傻小子這麼傻兮兮地看著自己的媳婦,倒是有些吃味。暗戳戳地在心中決定,明年這小子要是能考中,一定要調的遠遠的!

  陶笉然不知醋王竟然連自己學生的醋都要吃,跟學生和鄉親們聊了許久,還讓寶貝們出來跟大家打了個招呼,才讓大家散了。

  這場宴會算是點燃了樂徑村新活力的伊始。

  第二日,一些遠離家鄉外出工作的村民,都紛紛回來了,準備參加陶禧然的婚禮。

  而外面聽到風聲的各路人馬,都往小小的樂徑村湧來。

  岳州府時隔多年,第三次迎來了人流的高峰,經濟在短時間內,又飆升到了一個峰值。

  在萬眾期待下,終於到了婚禮的日子。

  陶禧然換上了喜慶的新郎服飾,天還沒大亮,就帶著迎親的隊伍出發了。

  而在王府,今日的新娘子也正在梳洗打扮。

  公孫玲兒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玻璃鏡子清晰地倒影出了每一個細節。

  她只見到鏡子中的女子,眼中帶著三分嬌羞,又有三分不舍,還有三分茫然。

  正在幫她梳妝的公孫夫人見狀,輕輕握住她的手,慈愛道:“玲兒,陶小公子雖說比你年長几歲,但聽說也不是個能主事的。陛下相中你,便是想讓你管住他,日後該怎麼做,你便怎麼做。只是,你要記住一點……”

  公孫夫人說著,眼神中閃過幾分落寞,但還是狠心規勸道:“男人總是三心二意的,你身為正妻,在有些時候,也不要太過約束他,否則反而會落人口實,知道嗎?”

  公孫玲兒聞言,眼中那三分嬌羞便消失無蹤,輕輕咬了咬嘴唇,才道:“玲兒謹記母親教誨。”

  “好了,這大喜的日子,不說這些話了。”公孫夫人擠出幾分笑容,繼續替女兒梳妝。

  等到了傍晚,迎親的隊伍熱熱鬧鬧地回到了樂徑村。

  這一路敲鑼打鼓,後面還有人沿路放爆竹,再加上公孫玲兒那數量巨多的嫁妝,無一不在將這件喜事推上高潮。

  公孫夫人已經先一步來到陶府,跟陶笉然和戚博翰一起,坐在了主位上,等著新人待會兒的拜高堂。

  隨著主婚人的一聲聲喜慶的高喊,陶笉然看著自己眼前的這對新人,臉上溢滿了祝福的笑容。

  而外頭的流水席已經開始,從今晚起,這流水席會持續整整三天,所有人都能來分享陶家這件喜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