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7章 被廢世子的復仇(10)

  漫天的大雪, 肅殺的殺機,還有懷中奄奄一息最後化作巴掌大小的雪狐的絕美青年。而不遠處站著的, 卻是他的父皇、母后、還有始作俑者舒洛瑤與三皇子。

  在穆昀熙的夢境裡,那名青年, 就是眼下作為伴讀的童攸。只是在夢裡, 童攸的年齡比現在卻要大幾歲,身份也截然不同。並非是地位超然的舒遠侯世子, 而是探花出身的太子太傅,名叫童攸。

  童攸出身卑賤,父母早亡。雖然長相精緻, 可並不女氣, 並自有一番文人的傲然風骨, 就連武藝也是極佳。大內江湖之中, 皆無人可與之匹敵。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學識。

  童攸是縣試、府試、院試小三元案首,會試也同樣拔得頭籌。原本殿試中, 他一紙華章, 班香宋艷, 狀元之位定能輕而易舉收入囊中。卻因為奉陽帝一句“童攸年少俊美, 探花之名最恰為相得益彰”而失去連奪大小三元的機會。

  但做為彌補, 奉陽帝也並未給他什麼高官厚祿,反而授予童攸太子太傅之位,專職教導太子。可偏偏,當時的大安朝,太子未立。

  夢境裡的穆昀熙, 和現在的他境況頗為不同。雖然天資聰穎,過目難忘,卻不如現在這般天生便懂得帝王權謀之道。但意外地是,童攸竟毫不猶豫的選上了當時只有三歲的他。而最讓他意外的,還是奉陽帝竟然默許了童攸的做法,並且有意暗示,穆昀熙就是未來的太子,能夠接任大統的繼承人。

  不過區區探花,毫無根基權勢,竟可以掌控大安朝未來帝王的選擇。幾乎整個朝堂都因此震驚。

  童攸之名,響徹大安。

  接下來的五年,從試探、觸碰、到不死不休的兄弟鬩牆。奉陽帝雖然表面屬意穆昀熙,也給了他屬於儲君的榮寵,卻忘記了給他最名正言順的太子之位。也正是因此,穆昀熙那些對皇位有覬覦之心的其他兄弟也開始不斷的抱成一團,站在了穆昀熙的對立面。

  他們都明白,只要穆昀熙倒下,那麼他們,就都有上位的機會。

  這是最黑暗、也是最令人惶恐的五年。可對於穆昀熙來說,卻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

  作為太子太傅,穆昀熙始終陪在他身邊,從未離開一步。

  從禮儀到學識,以儒家之道教他懂得仁政愛民,以德行服天下。借法家之說要他明白何為規矩,何為以法安民心。而後又傳授他兵者之詭道,以殺止殺,以暴制暴,以陰謀滅詭計。

  至於那些來自外界的攻殲,童攸更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將之一一粉碎,甚至還憑此引導穆昀熙,要如何反擊,又如何布局。

  狡猾似狐,多智如妖。

  這是外界對童攸的評價,可作為距離童攸最近的穆昀熙來說,不管童攸是誰,有什麼樣的能力,他都是他最為信任,也最為欽慕的對象。

  而後,又是五年。少年的感情總是炙熱而強烈。在褪去童稚時的懵懂之後,少年期的穆昀熙已經能夠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又渴望得到什麼。

  告白。

  萬佛寺後山,漫天星辰之下,穆昀熙輕吻童攸的指尖,許下誓言,“願以天下為媒,江山作聘,求童攸寸許真心。”

  童攸笑的溫柔,雖然沒有回答。可穆昀熙卻明白他藏匿在眼神深處的情深似海。

  然而,幸福卻並未維持多久。從萬佛寺回來之後,穆昀熙受命,遠征南蠻,即日啟程。與此同時,最讓他們意料不到的敵人也就此出現。

  一個名叫舒洛瑤的庶女。

  依照常理,小小庶女,自然翻不起任何波浪,可如果是一個能夠將諸皇子的心盡數收攏在裙擺下,甚至為她可以放棄爭權,甘為人臣的庶女,那便不得不多加注意。

  並且,這個舒洛瑤頗有手段,私下裡的奇珍異物更是數不勝數。雖然對於童攸來說,舒洛瑤拿出來的東西,他不過一眼並能看出其中端倪,並且快速琢磨出對策。甚至針對舒洛瑤提出來關於朝堂那些新鮮建議,童攸也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其中紕漏,並且將之改善。

  可到底還是錯失最早打壓的機會,讓舒洛瑤成功在奉陽帝面前得勢,甚至破例封為公主,與眾皇子平級。

  如此情況,童攸和穆昀熙在商議之後,決定不能同時離京。為了保證穆昀熙能夠安心在外征戰,童攸決定留下。留在上京,獨自為他守住後方。

  臨行之際,穆昀熙對童攸說:“等我回來。”,可這一別,卻是永遠。

  在穆昀熙離京後的第二年,童攸終於將舒洛瑤逼到絕境。可眼看勝利在即,他卻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童攸並非人類,而是千年妖狐。原本童攸可以一直隱藏下來,可卻在發現舒洛瑤身具異能,能夠絕殺千里之外以後,不得不以法術強壓,警告她不要輕舉妄動。然而他卻忘記了,自己和舒洛瑤之間最大的區別,那便是舒洛瑤是人,而他,是妖。

  人無完人,童攸也同樣不能避俗。而穆昀熙,就是他最大的弱點。舒洛瑤以能夠掌控穆昀熙性命作為威脅,童攸也不敢輕易動手將她除掉。因為他無法拿穆昀熙的命作為賭注。

  因此在舒洛瑤的謀劃下,一面據說茅山祖師爺留下的陰陽鏡,就輕而易舉的曝光了童攸的真身。

  堂堂皇室,竟有妖物混入而不自知。整個上京就此震動。皇室諸人皆惴惴不安。而作為童攸一手教導的穆昀熙,更是直接成了眾矢之的,甚至有人傳言,穆昀熙也同樣有妖物之嫌。

  因此,童攸只有兩個選擇。

  自己死,成全穆昀熙一世清白。或者他帶穆昀熙一起離開,可如果這樣,穆昀熙便會失去繼承大統的可能,以後也無法在立足於世。

  這樣的結果,值嗎?

  想著穆昀熙從小到大的經歷,童攸心生不忍,最終替穆昀熙做了選擇。他死,帶走舒洛瑤,留給穆昀熙一個盛世安年。

  他還記得,穆昀熙總說,要以江山為聘和他共度今生,那他卻只想還之江山,只望穆昀熙歲歲如意。

  可殊不知,遠在南蠻的穆昀熙,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得到消息的瞬間,穆昀熙便舍了戰場,帶著親信,快馬加鞭,趕回上京。他只有一個目的,救童攸出來,至於其他的,都不過是浮雲,根本不放在眼裡。

  畢竟在穆昀熙心裡,為了童攸,就算舍了整個世界,又有何妨?

  世事無常,童攸和穆昀熙算得盡天下,卻參不透愛人心。童攸自認可以死的悄無聲息,並且還能利用最後的法術抹去所有人包括穆昀熙對他的記憶,卻沒有想到,在和舒洛瑤同歸於盡的瞬間,看到了穆昀熙的臉。

  至於穆昀熙,也一樣沒有想到,他冒天下之大不韙逼宮,在斬殺無數無辜將士性命之後,見到的,卻只有童攸的最後一面。

  鋪天蓋地的絕望瞬間將他淹沒。而在童攸失去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立刻引頸自刎,生怕和童攸在黃泉路上錯過。

  然而冥冥之中,卻有聲音告訴他,不要死,等等,在不久的以後,童攸還會在回到他身邊。

  於是,憑藉著這一句話,穆昀熙活了下來。可他整個人卻完全變了。不在是原本冷肅不拘言笑的模樣,他變得越來越愛笑,看人也總是溫柔的模樣。可他的手段,卻是和表象截然相反的狠戾果決。

  為了懲罰那些害死童攸的兇手,穆昀熙擬制十大罪證聲討奉陽帝。將妖物之名扣在舒洛瑤身上,並為童攸洗清冤屈。與此同時,他架空奉陽帝,以清君側為名,屠便後宮。將那些曾經參與過奪嫡,或者有過奪嫡念頭的皇子及他們的母妃,一個一個,當著奉陽帝的面,凌遲處死。卻獨獨留下了三皇子一人。

  沒錯,作為害死童攸的始作俑者,穆昀熙不允許他死的這麼容易。一紙詔書,斷了三皇子和奉陽帝之間的血脈關係。並且將三皇子發配南蠻,終生不得還朝,死後亦不能葬入皇陵。

  而後,他便開始了無休止的等待,一等,就又是五年。可再見面之際,童攸卻轉生成為一個名叫凌茗清的少年。童攸狡黠如狐,學問也和過去一樣,通古博今,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識。可唯一的區別,便是童攸不在記得穆昀熙,甚至對整個大安朝,都失去了應有的記憶。甚至在平時交往中,對穆昀熙也總帶著說不出的戒備之心。

  相愛卻不相識。對於穆昀熙來說,這才是最大的痛苦。可面對懵懂的童攸,他卻只能隱忍。

  最終,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糙出現,童攸消失。

  誰都無法想到,在童攸又復回到大安的數年後,連奪小大三元,狀元遊街之後,童攸竟然意外失蹤。可更加奇特的是,除了穆昀熙以外,竟然再無一人發覺並且記得童攸。

  就像是一個獨屬於他的夢,夢醒了,不留一絲痕跡。

  痛苦和絕望一刻不停的蠶食著穆昀熙的內心,穆昀熙恨不得立刻了結了自己,但他卻不能。因為眼下他手中的太平盛世,是童攸兩世心血所造。縱然他不在乎,可卻無法不在乎童攸的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