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所幸,不知是刑洪明忙於競選,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並沒有對陸亞茗或柏皓霖出手,但柏皓霖依舊不敢放鬆警惕,他甚至想過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如果使用從尾陽島拿到的毒刺膠囊,可以讓刑洪明死得神不知鬼不覺,可他一死,所有的線索都會斷掉,不到萬不得已,柏皓霖不想這麼做。
在柏皓霖一門心思查刑洪明時,易雲昭利用閒暇時間深挖莊旭昴的過去,雖然還沒有找到他的行蹤,但他那異於常人的執著將莊旭昴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資料都查了出來。
心理支援處
柏皓霖這幾天在暗中比對著那晚參加宴會的人和進出的往來車輛,已經查了一大半,還沒有發現端倪,令他越來焦慮,他甚至不敢肯定自己一定會從中找到線索,但除此之外又別無他法,就在他揉著太陽穴,蹙眉沉思時,易雲昭拿著莊旭昴的資料來找他了:
「柏醫師,有空嗎?」他抱著一個30厘米高的紙箱,從他的力道來看,裡面應該不輕。
「有什麼事嗎?」柏皓霖抬起頭,儘量將眼裡的焦慮掩藏起來。
「我找了一些莊旭昴的資料,想聽聽你的意見。」易雲昭說著抬了抬紙箱。
柏皓霖有些頭痛,現在他最缺的就是時間了,但看到易雲昭如久餓的小狗用期盼的眼神凝望著他,他實在不忍拒絕,只得道:「能先說個大概嗎?」
「嗯!我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易雲昭面露欣喜,他從箱子裡拿出濃縮的精華部分,目測僅有十來頁,道:「我等你看完再說。」
「好。」柏皓霖接過資料開始翻看。
第716章
第1-3頁介紹的是莊旭昴的基本情況:莊旭昴本是A市人,在他四歲那年,他與母親到TMX市探望父親時,列車出軌,令他的母親與同車的一百多名乘客去世。因莊旭昴的父親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他,將他交託給爺爺奶奶照顧。
直到16歲那年,爺爺去世,奶奶住進養老院,他的父親才將莊旭昴接到TMX市,那時候他已經再婚,從此莊旭昴開始與父親、繼母以及一名同父異母的妹妹一起生活,直至他念大學。
第4頁是一張19年前致莊旭昴母親死亡的那起列車脫軌事件報導的剪報,柏皓霖不由地佩服易雲昭,在沒有網絡搜索的年代,他居然能找到這麼老舊的報紙。剪報大致寫了列車脫軌的原因、責任人處理等事項,但易雲昭特意用螢光筆標記了其中一行:「第17號車廂唯一的倖存者是一名4歲男孩,他的母親在最後一刻用身體護住了他……」
第5-6頁是莊旭昴母親的驗屍報告,因當年那起列車脫軌事故是在A市與TMX市之間的B市發生,驗屍官也是B市警署的法醫,在死因一欄,他寫道:「約20厘米長的鋼筋刺穿死者頸動脈,引起動脈爆血,死因為失血過多。」
這時一直緊盯著柏皓霖的易雲昭見他已經看到了屍檢報告,解釋道:「我問過秦醫師,她說動脈爆血類似於被割喉時的血液噴射,有時候可達一米多遠,如果有人站在他對面,就像淋了血雨一樣。」
柏皓霖還記得自己對於割喉案第一名受害者曾被兇手特意轉身面對觀光電梯的玻璃時所做出的側寫:兇手的潛意識讓他想在下方欣賞噴射出的鮮血染滿整個玻璃窗的感覺,這無疑與莊旭昴的童年經歷契合,可問題是,當年他的母親是為了保護他而死,最後怎麼會演變成如此殘暴的殺人手法?
第7-10頁算是給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是易雲昭找到莊旭昴家人後,從他們那裡了解到的情況,裡面並沒有記錄多少莊父對兒子的評價,倒是寫了不少他繼母和鄰居的描述,在他們眼裡,莊父對莊旭昴並不好,他一直將其母的死怪在莊旭昴身上,時常暴力相對,尤其是在喝醉酒後。
莊父這樣的行為給莊旭昴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創傷——本來童年時期目睹了血腥場面的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再加上父親的怪責,令莊旭昴對母親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失去母親時,他們通常會把母親視為受害者,會想去保護女性,而不是傷害她們。
但莊旭昴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並沒有陪伴在他身邊,不僅沒能彌補母親去世帶給他的創傷和陰影,更糟糕的是在他第二逆反期(即青春期)對其施加暴力,令莊旭昴對母親的看法從同情和愧疚演變成憤怒和憎恨——這是對她的過早離去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衍生出對血液的迷戀和對女性的不尊重。
第11-14頁是莊旭昴念高中二年級時,高三的一名學生被老師責罵後心生怨恨,竟將老師殘忍殺害,這名學生的父母請了全市最好的律師為他辯護,律師找了一名精神病理學家,證明其為偏執型人格,同時患有被害妄想,即兇手當時認為受害者將對他產生性命的威脅才先下手為強,所以他行兇時並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律師的辯護令他逃脫了法律的嚴懲,僅被判進行心理治療。
看到這,柏皓霖想起莊旭昴剛到心理支援處時,他曾問過他為什麼選修犯罪心理學,莊旭昴當時提起過這件事,卻沒有說行兇者利用精神疾病逃脫了牢獄之災,想必那時候他就已經對將要發生的事有了計劃。
第15頁則是莊旭昴大學畢業時,班導師撰寫的推薦意見中通常都是一些褒揚之詞,不過莊旭昴的推薦意見中有幾句鮮少看到的話:「對新鮮事物有異常的好奇心」、「格外執著於認定的信念」、「獨特的行動派」,潛台詞說明班導師認為莊旭昴狂熱、偏執、做事不計後果。
在柏皓霖一門心思查刑洪明時,易雲昭利用閒暇時間深挖莊旭昴的過去,雖然還沒有找到他的行蹤,但他那異於常人的執著將莊旭昴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資料都查了出來。
心理支援處
柏皓霖這幾天在暗中比對著那晚參加宴會的人和進出的往來車輛,已經查了一大半,還沒有發現端倪,令他越來焦慮,他甚至不敢肯定自己一定會從中找到線索,但除此之外又別無他法,就在他揉著太陽穴,蹙眉沉思時,易雲昭拿著莊旭昴的資料來找他了:
「柏醫師,有空嗎?」他抱著一個30厘米高的紙箱,從他的力道來看,裡面應該不輕。
「有什麼事嗎?」柏皓霖抬起頭,儘量將眼裡的焦慮掩藏起來。
「我找了一些莊旭昴的資料,想聽聽你的意見。」易雲昭說著抬了抬紙箱。
柏皓霖有些頭痛,現在他最缺的就是時間了,但看到易雲昭如久餓的小狗用期盼的眼神凝望著他,他實在不忍拒絕,只得道:「能先說個大概嗎?」
「嗯!我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易雲昭面露欣喜,他從箱子裡拿出濃縮的精華部分,目測僅有十來頁,道:「我等你看完再說。」
「好。」柏皓霖接過資料開始翻看。
第716章
第1-3頁介紹的是莊旭昴的基本情況:莊旭昴本是A市人,在他四歲那年,他與母親到TMX市探望父親時,列車出軌,令他的母親與同車的一百多名乘客去世。因莊旭昴的父親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他,將他交託給爺爺奶奶照顧。
直到16歲那年,爺爺去世,奶奶住進養老院,他的父親才將莊旭昴接到TMX市,那時候他已經再婚,從此莊旭昴開始與父親、繼母以及一名同父異母的妹妹一起生活,直至他念大學。
第4頁是一張19年前致莊旭昴母親死亡的那起列車脫軌事件報導的剪報,柏皓霖不由地佩服易雲昭,在沒有網絡搜索的年代,他居然能找到這麼老舊的報紙。剪報大致寫了列車脫軌的原因、責任人處理等事項,但易雲昭特意用螢光筆標記了其中一行:「第17號車廂唯一的倖存者是一名4歲男孩,他的母親在最後一刻用身體護住了他……」
第5-6頁是莊旭昴母親的驗屍報告,因當年那起列車脫軌事故是在A市與TMX市之間的B市發生,驗屍官也是B市警署的法醫,在死因一欄,他寫道:「約20厘米長的鋼筋刺穿死者頸動脈,引起動脈爆血,死因為失血過多。」
這時一直緊盯著柏皓霖的易雲昭見他已經看到了屍檢報告,解釋道:「我問過秦醫師,她說動脈爆血類似於被割喉時的血液噴射,有時候可達一米多遠,如果有人站在他對面,就像淋了血雨一樣。」
柏皓霖還記得自己對於割喉案第一名受害者曾被兇手特意轉身面對觀光電梯的玻璃時所做出的側寫:兇手的潛意識讓他想在下方欣賞噴射出的鮮血染滿整個玻璃窗的感覺,這無疑與莊旭昴的童年經歷契合,可問題是,當年他的母親是為了保護他而死,最後怎麼會演變成如此殘暴的殺人手法?
第7-10頁算是給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是易雲昭找到莊旭昴家人後,從他們那裡了解到的情況,裡面並沒有記錄多少莊父對兒子的評價,倒是寫了不少他繼母和鄰居的描述,在他們眼裡,莊父對莊旭昴並不好,他一直將其母的死怪在莊旭昴身上,時常暴力相對,尤其是在喝醉酒後。
莊父這樣的行為給莊旭昴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創傷——本來童年時期目睹了血腥場面的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再加上父親的怪責,令莊旭昴對母親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失去母親時,他們通常會把母親視為受害者,會想去保護女性,而不是傷害她們。
但莊旭昴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並沒有陪伴在他身邊,不僅沒能彌補母親去世帶給他的創傷和陰影,更糟糕的是在他第二逆反期(即青春期)對其施加暴力,令莊旭昴對母親的看法從同情和愧疚演變成憤怒和憎恨——這是對她的過早離去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衍生出對血液的迷戀和對女性的不尊重。
第11-14頁是莊旭昴念高中二年級時,高三的一名學生被老師責罵後心生怨恨,竟將老師殘忍殺害,這名學生的父母請了全市最好的律師為他辯護,律師找了一名精神病理學家,證明其為偏執型人格,同時患有被害妄想,即兇手當時認為受害者將對他產生性命的威脅才先下手為強,所以他行兇時並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律師的辯護令他逃脫了法律的嚴懲,僅被判進行心理治療。
看到這,柏皓霖想起莊旭昴剛到心理支援處時,他曾問過他為什麼選修犯罪心理學,莊旭昴當時提起過這件事,卻沒有說行兇者利用精神疾病逃脫了牢獄之災,想必那時候他就已經對將要發生的事有了計劃。
第15頁則是莊旭昴大學畢業時,班導師撰寫的推薦意見中通常都是一些褒揚之詞,不過莊旭昴的推薦意見中有幾句鮮少看到的話:「對新鮮事物有異常的好奇心」、「格外執著於認定的信念」、「獨特的行動派」,潛台詞說明班導師認為莊旭昴狂熱、偏執、做事不計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