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姚顏卿聽晉文帝問到他,竟有了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他站出一步道:“臣以為聖人既有此問,相比心中已有儲君的人選,臣認為李大人的話說的極是,三位王爺皆可擔當此大任。”
“擔此大任?”晉文帝哼笑一聲,目光漸漸深邃起來,唇邊的笑終是化作無聲的嘆息,片刻後道:“朕之三子,雍王燕灝,乃是朕鍾愛之子,幼時聰慧好學,熟練弓馬騎射……為朕分憂,少時鎮守平秦州,西征夏都,平外族之禍,後定北戎之亂,今立雍王灝為儲君,所司備禮,以時冊授……”晉文帝目光掃過了殿中五人,見他們眼中難掩驚異之色,不覺勾出冷笑,這天下間,果真無人能窺出他的心思,所謂孤家寡人當如是了。
姚顏卿實未曾料到晉文帝竟會突然冊立儲君,且未在朝堂之上商議此事,草草而立,雖說是立雍王為儲,於他而言乃是大幸,他卻生不出多少歡喜之意,心中反有憂色,忍不住抬起望向了晉文帝,這個對他極盡提攜之恩的帝王。
晉文帝未料姚顏卿這個時候竟敢抬起頭,目光微有一怔,見他目中隱有憂色,眼底浮出一絲幾不可察的欣慰之色來。
第177章
晉文帝立雍王為儲之事如同一道驚雷突然炸裂,震動了整個朝野,便連雍王自己都未曾料到這一天竟來的如此之快,似乎一瞬間江山與美人盡在他手,他第一反應便是想要去臨江胡同尋姚顏卿,剛剛從椅子上起身便又坐了回去,理智告訴他此時貿然登門實不是明智選擇。
雍王打發了人去了臨江胡同,管事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就回來回了話,道:“侯爺未曾歸家來,羅管家說一早就侯爺就被召進宮了,怕是一時半刻也不得回。”
晉文帝近來時常召姚顏卿進宮伴駕已不是什麼秘密,不少大臣都說姚家是燒了高香才叫姚顏卿這般得了帝王親睞,對其眼紅的很。
雍王揮手屏退了人下去,在屋內連連度步,直到恭王來訪,他的心尚未安定,面對恭王的道喜不由苦笑連連。
恭王性格簡單,見他苦笑便道:“這是天大的喜事,我還在府里等你大宴賓客,怎到了你這竟無半分的歡喜之意。”
雍王苦笑一聲,莫說儀禮未行,便是他已為名正言順的儲君,他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宴賓客。
“大哥今日過府可是有什麼事?”雍王將話題轉開,笑問道。
恭王一拍大腿,這才想其他今日過府的緣由,忙道:“福成姑媽病了,楊蕙求到我府上來,說是福成姑媽想見你一面,她使了人上你府上,可管事的次次都說你未曾在府里,楊蕙只得登門來求我,你大嫂那人你也是曉得的,見她哭的可憐便央我來問問你的意思。”
雍王聞言不由失笑,呷了口茶後才正色道:“父皇對楊家是個什麼意思我不說大哥也應是知曉的,福成姑媽如今未曾受到楊家牽連已是父皇瞧在兄妹一場的情分上,大哥又何必要趟這趟渾水呢!遠的不說,便說京都,模樣俊俏的女娘不知幾何,性子溫婉者更在多數,楊蕙雖有幾分姿色,可那性子尋常可是吃不消的,進了哪家的府必要鬧得府里不得安生。”他自不信恭王的話,恭王妃子是什麼性子,給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指使恭王。
恭王見雍王看透了自己的心思,老臉一紅,吱吱唔唔道:“到底是我看著長大的,瞧著有些不落忍。”
雍王笑意微斂,道:“你若實在不落忍,不妨為她尋個安身之所,她到底是楊家女,楊家的事情莫要再攪合了,免得叫父皇不悅。”
恭王嘆道:“安身之所哪裡是這般好尋的,如今她身份尷尬,好人家誰敢娶了她進門。”
恭王的話說到點子上,楊家栽的徹底,楊蕙乃是罪臣之女,但凡不傻的都不敢將她娶回府中,若是嫁入平民百姓家倒是個好去吃,只是她那性子,怕也不肯低嫁。
雍王怕恭王真一時心軟收了楊蕙進府,到時惹得父皇大怒,沉聲道:“如今她陪著福成姑媽去了京郊別莊養病,吃穿是短不了的,以她罪臣之後的身份尚能著華服戴金玉已是父皇格外開恩了,大哥應知這個道理才是。”
恭王唉聲嘆息一聲,到底是將這席話聽進了心中,之後未曾在管過楊蕙的事。
姚顏卿在天色將暗後才離了宮,一路上想著晉文帝的話,回府後臉色尚有些凝重,丹陽郡主見狀便問了起來,她甚少見姚顏卿如此模樣,只當是朝中又出了什麼大事。
姚顏卿看了丹陽郡主一眼,兩人成婚日子久了,自也是有了感情的,說是姐弟也不為過。
丹陽郡主沖他一笑,扶了扶髻上的碧玉簪子,笑道:“又不是天塌了下來,你這般陰著臉作甚,可是朝堂上有誰給你氣受了?”她話一口便覺不對,忙轉了話鋒道:“可是聖人又吩咐下來什麼差事了。”
姚顏卿嘆了一聲:“淮南巡撫半個月前病逝了。”
丹陽郡主聞言一怔,隨即笑了起來:“莫不是聖人想要調你去淮南任職?”
姚顏卿微微點頭,丹陽郡主道:“如此好事你怎還一臉愁容,能為一方主政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在淮南呆上幾年後回京你進內閣便是指日可待之事。”丹陽郡主越說臉上笑意越濃,又見姚顏卿臉上並無多少喜色,笑意微斂些,道:“你可是不想離京?是因雍王之故?”
姚顏卿聞言失笑道:“與他何干,不過是這如今時機不對罷了。”
“這話從何說來?你在聖人身邊的日子也不久了,如今正該是放出歷練的時機,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下一次未必還有這樣好的位置等著你了。”丹陽郡主輕聲說道,送了茶到姚顏卿手邊。
“我也知這個道理。”姚顏卿輕聲說,聲音壓低了幾分,道:“聖人如今身子骨不比從前,只怕我這一走未必再有回京的機會了。”
丹陽郡主一驚,失手打碎了手上的蓋碗,驚得外面的丫鬟忙進了屋,姚顏卿抬手一揮:“無事,且出去吧!”
丹陽郡主拎著裙子,露出一雙腳將地上的碎瓷踢的遠了些,道:“且不說你這擔心有沒有必要,便是真到那一日,雍王難不成還能不召你回京。”丹陽郡主唇角一翹,戲謔道:“我瞧著他可是一日都離不得你,晌午還使了人來。”
“郡主應知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姚顏卿淡淡一笑,他的前程總不能寄托在雍王的身上。
姚顏卿也知自己是自尋煩惱,既聖人透了話出來,他便是不想離京亦是不成的,嘆了一聲後,他道:“我若去了淮南,郡主可要與我同行?”
丹陽郡主覺得這話問的稀奇,挑眉道:“你若長久離了京城,我自是要同去的,我這二十來年尚未出過京城,曾聽父王說起過,淮南的山水極美,如今難得有機會去瞧瞧,你還想把我撇下不成。”
姚顏卿笑道:“這不是怕郡主去了那邊水土不服,故而才有此一問。”
姚顏卿離京赴任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次日早朝晉文帝說起此事可謂是打了人一個措手不及,淮南巡撫病逝一事自不是什麼秘密,朝中不少人都盯著這個位置,誰成想一轉眼竟落到了姚顏卿的頭上,當即便有大臣諫言道:“姚大人到底年少,巡撫之位非同尋常,他怕是難當重任,還請聖人三思。”
“擔此大任?”晉文帝哼笑一聲,目光漸漸深邃起來,唇邊的笑終是化作無聲的嘆息,片刻後道:“朕之三子,雍王燕灝,乃是朕鍾愛之子,幼時聰慧好學,熟練弓馬騎射……為朕分憂,少時鎮守平秦州,西征夏都,平外族之禍,後定北戎之亂,今立雍王灝為儲君,所司備禮,以時冊授……”晉文帝目光掃過了殿中五人,見他們眼中難掩驚異之色,不覺勾出冷笑,這天下間,果真無人能窺出他的心思,所謂孤家寡人當如是了。
姚顏卿實未曾料到晉文帝竟會突然冊立儲君,且未在朝堂之上商議此事,草草而立,雖說是立雍王為儲,於他而言乃是大幸,他卻生不出多少歡喜之意,心中反有憂色,忍不住抬起望向了晉文帝,這個對他極盡提攜之恩的帝王。
晉文帝未料姚顏卿這個時候竟敢抬起頭,目光微有一怔,見他目中隱有憂色,眼底浮出一絲幾不可察的欣慰之色來。
第177章
晉文帝立雍王為儲之事如同一道驚雷突然炸裂,震動了整個朝野,便連雍王自己都未曾料到這一天竟來的如此之快,似乎一瞬間江山與美人盡在他手,他第一反應便是想要去臨江胡同尋姚顏卿,剛剛從椅子上起身便又坐了回去,理智告訴他此時貿然登門實不是明智選擇。
雍王打發了人去了臨江胡同,管事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就回來回了話,道:“侯爺未曾歸家來,羅管家說一早就侯爺就被召進宮了,怕是一時半刻也不得回。”
晉文帝近來時常召姚顏卿進宮伴駕已不是什麼秘密,不少大臣都說姚家是燒了高香才叫姚顏卿這般得了帝王親睞,對其眼紅的很。
雍王揮手屏退了人下去,在屋內連連度步,直到恭王來訪,他的心尚未安定,面對恭王的道喜不由苦笑連連。
恭王性格簡單,見他苦笑便道:“這是天大的喜事,我還在府里等你大宴賓客,怎到了你這竟無半分的歡喜之意。”
雍王苦笑一聲,莫說儀禮未行,便是他已為名正言順的儲君,他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宴賓客。
“大哥今日過府可是有什麼事?”雍王將話題轉開,笑問道。
恭王一拍大腿,這才想其他今日過府的緣由,忙道:“福成姑媽病了,楊蕙求到我府上來,說是福成姑媽想見你一面,她使了人上你府上,可管事的次次都說你未曾在府里,楊蕙只得登門來求我,你大嫂那人你也是曉得的,見她哭的可憐便央我來問問你的意思。”
雍王聞言不由失笑,呷了口茶後才正色道:“父皇對楊家是個什麼意思我不說大哥也應是知曉的,福成姑媽如今未曾受到楊家牽連已是父皇瞧在兄妹一場的情分上,大哥又何必要趟這趟渾水呢!遠的不說,便說京都,模樣俊俏的女娘不知幾何,性子溫婉者更在多數,楊蕙雖有幾分姿色,可那性子尋常可是吃不消的,進了哪家的府必要鬧得府里不得安生。”他自不信恭王的話,恭王妃子是什麼性子,給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指使恭王。
恭王見雍王看透了自己的心思,老臉一紅,吱吱唔唔道:“到底是我看著長大的,瞧著有些不落忍。”
雍王笑意微斂,道:“你若實在不落忍,不妨為她尋個安身之所,她到底是楊家女,楊家的事情莫要再攪合了,免得叫父皇不悅。”
恭王嘆道:“安身之所哪裡是這般好尋的,如今她身份尷尬,好人家誰敢娶了她進門。”
恭王的話說到點子上,楊家栽的徹底,楊蕙乃是罪臣之女,但凡不傻的都不敢將她娶回府中,若是嫁入平民百姓家倒是個好去吃,只是她那性子,怕也不肯低嫁。
雍王怕恭王真一時心軟收了楊蕙進府,到時惹得父皇大怒,沉聲道:“如今她陪著福成姑媽去了京郊別莊養病,吃穿是短不了的,以她罪臣之後的身份尚能著華服戴金玉已是父皇格外開恩了,大哥應知這個道理才是。”
恭王唉聲嘆息一聲,到底是將這席話聽進了心中,之後未曾在管過楊蕙的事。
姚顏卿在天色將暗後才離了宮,一路上想著晉文帝的話,回府後臉色尚有些凝重,丹陽郡主見狀便問了起來,她甚少見姚顏卿如此模樣,只當是朝中又出了什麼大事。
姚顏卿看了丹陽郡主一眼,兩人成婚日子久了,自也是有了感情的,說是姐弟也不為過。
丹陽郡主沖他一笑,扶了扶髻上的碧玉簪子,笑道:“又不是天塌了下來,你這般陰著臉作甚,可是朝堂上有誰給你氣受了?”她話一口便覺不對,忙轉了話鋒道:“可是聖人又吩咐下來什麼差事了。”
姚顏卿嘆了一聲:“淮南巡撫半個月前病逝了。”
丹陽郡主聞言一怔,隨即笑了起來:“莫不是聖人想要調你去淮南任職?”
姚顏卿微微點頭,丹陽郡主道:“如此好事你怎還一臉愁容,能為一方主政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在淮南呆上幾年後回京你進內閣便是指日可待之事。”丹陽郡主越說臉上笑意越濃,又見姚顏卿臉上並無多少喜色,笑意微斂些,道:“你可是不想離京?是因雍王之故?”
姚顏卿聞言失笑道:“與他何干,不過是這如今時機不對罷了。”
“這話從何說來?你在聖人身邊的日子也不久了,如今正該是放出歷練的時機,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下一次未必還有這樣好的位置等著你了。”丹陽郡主輕聲說道,送了茶到姚顏卿手邊。
“我也知這個道理。”姚顏卿輕聲說,聲音壓低了幾分,道:“聖人如今身子骨不比從前,只怕我這一走未必再有回京的機會了。”
丹陽郡主一驚,失手打碎了手上的蓋碗,驚得外面的丫鬟忙進了屋,姚顏卿抬手一揮:“無事,且出去吧!”
丹陽郡主拎著裙子,露出一雙腳將地上的碎瓷踢的遠了些,道:“且不說你這擔心有沒有必要,便是真到那一日,雍王難不成還能不召你回京。”丹陽郡主唇角一翹,戲謔道:“我瞧著他可是一日都離不得你,晌午還使了人來。”
“郡主應知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姚顏卿淡淡一笑,他的前程總不能寄托在雍王的身上。
姚顏卿也知自己是自尋煩惱,既聖人透了話出來,他便是不想離京亦是不成的,嘆了一聲後,他道:“我若去了淮南,郡主可要與我同行?”
丹陽郡主覺得這話問的稀奇,挑眉道:“你若長久離了京城,我自是要同去的,我這二十來年尚未出過京城,曾聽父王說起過,淮南的山水極美,如今難得有機會去瞧瞧,你還想把我撇下不成。”
姚顏卿笑道:“這不是怕郡主去了那邊水土不服,故而才有此一問。”
姚顏卿離京赴任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次日早朝晉文帝說起此事可謂是打了人一個措手不及,淮南巡撫病逝一事自不是什麼秘密,朝中不少人都盯著這個位置,誰成想一轉眼竟落到了姚顏卿的頭上,當即便有大臣諫言道:“姚大人到底年少,巡撫之位非同尋常,他怕是難當重任,還請聖人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