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紇面上不顯,拿著壓歲錢的姿勢卻有些怪異,老夫人派了壓歲錢,溫氏便對著身後的紫雲招手,紫雲手裡端著個架金漆木雕花盤子,裡面放滿了紅色的精緻小荷包,姜緯連忙上前,溫氏在他頭上拍了一下,道:“沒規矩。”

  姜緯笑嘻嘻道:“沒成婚的皆算是孩子,都要領壓歲錢的,大哥二哥還沒成親呢,快快領了。”

  姜紀和姜紇年紀最大,抿著唇上前領了。

  幾個男孩兒領了長輩的壓歲錢便走了,屋內的姑娘們坐著陪長輩敘話,老夫人叫人端了小點心上來,姜筠姐妹幾個坐在老夫人的榻前,老夫人叫人端了個麻仁栗子糕的小碟兒給姜筠,道:“阿筠嘗嘗,這是新來的廚子做的,可合你口味。”

  平翠夾了一下筷,姜筠吃了點點頭道:“好吃,香。”

  老夫人又讓人將餘下的糕點分了。

  何氏站起來道:“今兒年初一,底下的管事兒要過來,兒媳這會得過去瞧瞧了。”

  老夫人拍手道:“我瞧著去年還不錯,幾個孩子又定了親事,今年府里還要添人,多給底下分些賞錢,討個好彩頭。”

  何氏笑著應了是,她雖愛財,可底下管事兒的都是替她辦事的,該賞的,更遑論她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也需要得到這些管事兒的認同。

  溫氏道:“這過了年,家家戶戶都要樂一樂,給家裡的孩子添新衣裳,二弟妹可莫要捨不得銀錢。”

  年初一的,逢人都笑笑,又在老夫人這裡,何氏也不擺臉色,只道:“大嫂說笑了,我這人平日裡雖精打細算了些,可也是為了這一大家子好,將來府里添新媳婦,姑娘家要出嫁的,哪個不是要銀錢的,不過是多攢一點是一點。”

  她說到這裡撫了撫頭上的釵子,道:“我不說了,等將來阿簡出嫁了,阿緯要娶妻,從公中拿銀子時大嫂就知道好處了,姑娘家的嫁妝多些,臉上也光榮些。”

  溫氏心道她當然知道嫁妝多臉上光榮,她若不是因為嫁妝銀子不多,何至於天天在這裡受何氏擠兌,想到這裡,心裡又有些不快。

  老夫人怕她倆大過年的又為了銀錢鬧起來,對著何氏道:“管事都等著了,你快些去吧。”

  何氏福了福身走了出去。

  姜箬垂著頭,湊到姜簡耳邊也不知說了什麼,姜簡捂著嘴便樂了起來。

  老夫人正好瞧見了,想著年前她腰上不好,這孩子還自己繡了東西,做了靠枕送過來,這份心思,連她最喜歡的姜筠和姜箏都沒有。

  到底人老了,就希望孩子能貼心一些,旁的也不說了,就溫氏的心思,她也是一早就知道的,不過是眼瞧著這孩子能長成什麼樣,如今看著是個心思剔透的,雖出身差了些,將來也未必就不是個有福氣的。

  老夫人對著溫氏道:“阿箬也不小了,你是她母親,也該帶她多走動走動。”

  溫氏愣了一下,這個走動走動的學問可就大了,一般出門都帶著自己的女兒,誰沒事帶著個庶女,規矩學的好的還能叫別人稱讚一句大度,那規矩不好的,丟人丟的也是主母的臉。

  姜箬到底年紀還小些,聽了老夫人這話,便是再穩重也抑制不住臉上的喜色,溫氏自己就是庶女出身,又怎麼會想不到她的心思。

  姜箬還算乖巧,溫氏想著阿簡這些日子規矩得體,自己出嫁到這衛國公府,平日裡回去不還得敬著自己的嫡母,誰也不想叫旁人戳著脊梁骨。

  溫氏看了姜箬一眼,道:“兒媳也正有這個意思呢,只是她沒怎麼出過門,阿簡又是個莽撞性子,少不得要阿筠和阿箏兩個帶帶她們了。”

  她說這話時面上淡淡的,姜筠想到她自叫人把姜簡丟水裡去起這溫氏就沒給過她好臉色,如今倒是說出這樣話來了。

  老夫人欣慰道:“一家人,便該和和樂樂的。”

  老夫人見姜筠在吃東西,好似沒有聽見她說話似的,喚她過去,拉著她的手問道:“今兒初一,你可要往宮裡頭去嗎?”

  姜筠回道:“睿王殿下說明兒再過去給太后娘娘請安。”

  太后娘娘愛熱鬧,往常這時候都是德妃娘娘領了命,吩咐底下人在永壽宮的偏殿裡擺宴,宮裡頭的娘娘主子們便都湊頭到永壽宮去用膳,說說笑笑的。

  因著陛下如今不幸後宮,太子殿下地位穩固,娘娘主子們也都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平日裡再串串門,橫豎也不用爭寵。

  太后娘娘又覺得陛下不幸後宮,那些主子們大好的年華都耗在了宮裡,因此對她們格外厚待一些,份例也比先帝時的妃子要多分一些,宮裡頭的娘娘如今過的才叫舒坦呢。

  用蘭嬪娘娘那個傻大姐的話說就是提前過上了太妃的生活。

  都說宮裡頭最吃人,姜筠在宮裡頭的時候瞧著那日子可比如今的衛國公府要簡單多了。

  姜老夫人道:“你小時候在宮裡頭長大,又慣常去的,規矩什麼的祖母也不多說了。”

  姜筠點了點頭。

  第二天跟著程文佑去給太后娘娘請安時也是一屋子的妃嬪,平日裡躲在屋裡不怎麼出來的妃子這會也都冒了出來。

  柳昭儀一見程文佑牽著姜筠過來,便笑道:“金童玉女,真是金童玉女。”

  德妃娘娘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你這會倒是金童玉女了,從前是誰一瞧見睿王帶著阿筠便說睿王像慈父來著。”

  柳昭儀叫德妃娘娘當場揭穿了,也不覺得尷尬,只是招手叫姜筠過去。

  姜筠到她跟前跪到地上規規矩矩的行了禮,柳昭儀拉住她的小手,小姑娘也是她從小看到大的,宮裡頭沒有女孩兒,程文越又整日要妹妹要妹妹的,柳昭儀瞧著姜筠只覺得越看越歡喜。

  柳昭儀嘆了口氣道:“阿筠多好啊,長得好看又聽話,我家阿越若是能有福氣娶到這麼好的媳婦就好了。”

  姜筠叫柳昭儀夸的有些耳熱,德妃娘娘在一旁笑道:“你還講不講理了,阿筠可是睿王養出來的。”

  柳昭儀道:“從前還沒瞧出來,如今瞧著這兩人真是越看越覺得般配,到底是自己養出來的。”

  柳昭儀一通感慨,又扭頭對太后半開玩笑道:“回頭太后娘娘慧眼替臣妾也瞧瞧哪家有好姑娘,也叫阿越養一個。”

  太后笑著說:“回頭阿越若是養一個,兩個人能把你啟祥宮的屋頂給掀了,到時候只怕你又要來哀家這裡哭了。”

  一說起程文越,柳昭儀心情就更好了,眉眼一挑道:“你們是不知道,我們七皇子昨兒進殿給我請安,我隔好遠就聽見他的聲音了,愣是沒瞧見人,仔細一瞧才發現他趴在了門旁的地上,我還想問他是怎麼了呢,便是大年初一也不能行這麼大的禮啊,他一猛子從地上爬起來,指著自己的臉急得團團轉,問我有沒有破相。”

  太后眼淚都要笑出來了,一旁的女官拿帕子給她擦。

  蘭嬪道:“那是姐姐那裡的門檻高了,該降降了。”

  蘭嬪是個熱心腸,上回同柳昭儀說要給她介紹兒媳婦叫柳昭儀給拒了,這會又提了起來。

  柳昭儀咂咂嘴道:“我那裡門檻也不算高,就找一個知禮的能管住阿越的就好了。”

  說完了又嘆息道:“我還是覺得睿王有先見了,自己養了一個乖巧的媳婦兒,我們阿越……唉。”

  柳昭儀這麼說的時候也沒想到過了沒兩日他兒子就往她身邊領了個知禮的小姑娘。

  第54章 第54章

  蘭嬪拿手比劃道:“姐姐這門檻還不高,睿王養阿筠的時候,阿筠才一歲,如今七皇子都到了娶媳婦的年紀了,這會再養,七皇子得到什麼時候才能娶媳婦?到時候七皇子不急,姐姐就該急了”

  她說著又看向德妃娘娘道:“德妃姐姐,你家六皇子可看好了人家?”

  她娘家有個侄女,眼瞧著出落的跟朵花似的,想著替侄女說個好人家,她自己沒兒子,目下六皇子和七皇子都到了可以說親的年紀了,她又慣常沒什麼心思,也不想著人家能不能瞧上她侄女,便想拉紅線。

  德妃娘娘拿著帕子掩面對著太后道:“太后娘娘快瞧瞧蘭嬪妹妹,要不要把她送出去做官媒,專管給人拉紅線。”

  屋子裡的妃嬪都笑了起來,蘭嬪捏著帕子抖了一下,嘟囔道:“哎呦,真是的,這有什麼好笑的。”

  柳昭儀把姜筠摟在懷裡,叫人拿了個精緻的金絲元寶荷包遞給姜筠,姜筠開心的接過去,抬頭笑著說:“謝謝昭儀娘娘。”

  德妃娘娘一見柳昭儀給了荷包,也招手叫姜筠過去,姜筠拿著柳昭儀給的荷包跑到程文佑面前,把荷包遞給他。

  程文佑勾了勾唇角,接了過去。

  姜筠又扭頭跑到德妃娘娘面前,德妃娘娘一邊把荷包遞給她,一邊笑著揶揄道:“睿王啊,你可不能拿孩子的壓歲錢啊。”

  姜筠又把德妃給的荷包放到了程文佑的手裡,跑到蘭嬪面前,對著德妃攤攤手道:“手裡拿不下了,叫哥哥幫著拿。”

  太后笑道:“這個機靈鬼,快來個人,替她收著。”

  姜筠笑著走回程文佑身邊,把收到的荷包全都攤在程文佑腿上數了數,太后對著身邊的女官道:“快去把哀家準備的拿過來,這孩子數來數去只怕就想著還缺哀家這一份呢。”

  柳昭儀笑著問:“阿筠,睿王有沒有給你壓歲錢啊?”

  姜筠抿著唇,一副很神秘的樣子。

  屋子裡正說的熱鬧,女官進來稟報說是陛下傳睿王殿下過去有事商議,程文佑對著姜筠道:“你先在太后宮中陪著說話,等會過來接你。”

  姜筠點了點頭,程文佑站起身向太后行禮道:“皇祖母,孫兒先告退了。”

  太后看著他那張臉,一時想起了孝慈皇后,又想起了林皇后,心中有些難過,道:“你先去吧。”

  程文佑一走太后便叫姜筠坐在自己身邊,同著底下的妃嬪說話。

  姜筠從側面看著太后娘娘鬢角的白髮,想到當年自己一睜眼便是在這間屋子裡。

  滿屋富麗堂皇,太后娘娘便坐在如今這個位置,笑的一臉和善。

  那時候自己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和這個大曆最尊貴的女人如此親近。

  太后娘娘感覺到姜筠在看她,伸手摟住她,笑眯眯的問道:“阿筠可是餓了?”

  姜筠扯了扯嘴角,道:“有點餓了。”

  太后怕人多她吃東西會拘束,便命人把她帶到偏殿裡去吃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