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夫人又囑咐了溫氏幾句,說是姜筠剛回府,讓她仔細照應著。

  溫氏心裡暗罵老夫人,她是姜筠的嫡母,又不是姜筠的丫鬟。

  正說著話,外頭來人通報,說是宮裡來了人。

  老夫人趕緊扶了盧媽媽的手站起來,帶著一屋子女眷前去迎接。

  剛出了門,就見一個青衣女官領著八個宮人從抄手遊廊往這邊走。

  老夫人一見來人,便滿臉堆著笑,那女官見老夫人帶人出來了,加快了步伐走過來,微微躬身道:“老夫人安好。”

  老夫人笑道:“不知太后有何旨意啊。”

  來人正是太后身邊的尚儀女官,總管司籍、司樂、司賓、司贊四司。

  姜筠跟在後頭一見是陳司儀,眼角抽了抽,捂著臉躲到了李掌設身後。

  這掩耳盜鈴的做法讓陳司儀見了有些忍俊不禁,她就尋著她呢,她能往哪躲?

  老夫人將陳司儀請到了屋中,陳司儀笑著說:“倒也沒什麼事,就是小姐這乍一出宮,太后有些不習慣,讓您有空的時候常帶小姐去永壽宮坐一坐。”

  她沒提是哪個小姐,眾人心裡都清楚這說的是姜筠,姜筠在宮中時宮人們都是以小姐稱呼她的,顯得更親昵一些,如今一時也沒改了口。

  陳司儀對著姜筠道:“小姐,過來讓陳姑姑瞧瞧,你過得好不好。”

  姜筠歪著頭道:“怎麼都問我好不好,我吃的香睡的也香。”

  陳司儀笑著點頭:“小姐過得好,太后那裡也放心了。”

  第12章 敲打

  姜筠原本帶著笑意的白嫩小臉突然嚴肅了起來,有模有樣的對著陳司儀行了一禮:“多謝太后掛懷。”

  太后不在,陳司儀代太后而來,替太后受了她這一禮。

  姜筠直起身子,對著陳司儀道:“陳姑姑要同太后說,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我也很想她呢。”

  陳司儀笑著道:“奴婢一定向太后轉達小姐的思念之意。”

  陳司儀又同老夫人說了兩句話,低頭柔聲對她懷裡的姜筠道:“小姐,奴婢回去了,若是想念太后,就讓李掌設拿著牌子帶你入宮。”

  姜筠:“……”

  太后果然是阿佑哥哥的親祖母,連敲打人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陳司儀走後,女眷們也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被睿王和太后這麼輪番警告,老夫人忍不住有些頭疼,雖說一開始她看中的就是姜筠養在睿王身邊,在太后那裡又得寵,將來於衛國公府有益,可如今看太后和睿王的態度,這何止是受寵啊,她們衛國公府分明是要將孫女當祖宗供著,不能磕著不能碰著。

  表面說的是想念太后就拿著牌子入宮,那內里的意思誰聽不出來,不就是誰要是給她委屈受就讓她進宮找太后做主嗎?

  盧媽媽站在老夫人身後聽她嘆了口氣,出言道:“老夫人當初接三小姐回來,不就是因為太后和睿王殿下格外看重她嗎?如今三小姐得太后寵,老夫人應該高興啊?”

  老夫人道:“你瞧著,三小姐如何?”

  盧媽媽是姜老夫人的陪嫁丫頭,嫁了人生了孩子後又回到老夫人身邊伺候,嫁的是衛國公府前院的大管事,平日在老夫人這裡最得用。

  盧媽媽斟酌道:“奴婢瞧著三小姐聰慧過人,是個有福氣的。”

  老夫人道:“她自然是有福氣的,一歲便被睿王養在身邊,那睿王是什麼人,年紀雖不大,卻是正統的皇室嫡脈,又對她如此盡心,去年起便一直督著府里修院子,吃喝住行皆為她考慮,筠丫頭如今雖養在咱們衛國公府裡頭,可這吃穿住行卻沒有一樣是衛國公府的,再沒有比她還有福氣的了。”

  老夫人說完又忍不住嘆了口氣:“可惜了。”

  “可惜什麼?”盧媽媽有些不解。

  “可惜這孩子同我不親,若是換了阿籬……”

  盧媽媽連忙勸慰道:“三小姐當初被留在宮中聽說是太后憐她沒了生母,咱們大小姐自小便跟在您的身邊,若是大小姐,老夫人您能捨得啊?”

  “有什麼舍不捨得,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當初姜筠出生便沒了母親,都覺得這孩子命裡帶煞,不祥,所以成國公府將她抱過去養老夫人也沒阻止,沒想到這倒是她的福氣。

  盧媽媽心中頓生寒意,她在老夫人身邊伺候這麼多年了,齊州何氏最重利倒真是不冤著,瞧著大小姐是老夫人最喜歡的,如今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三小姐是老夫人親孫女,哪有不親的,如今她剛回府,對府里還比較陌生,等養幾年,老夫人對她好點,三小姐自然能記得老夫人的好。”

  她本來想說將三小姐養在老夫人身邊的,忽然想到那睿王殿下從去年起便在衛國公府建了院子,那三小姐身邊又跟著個整日冷冰冰的李掌設,只怕也是不許三小姐被養在老夫人身邊的。

  老夫人聽她這麼說臉上才帶了點笑意:“但願吧。”

  姜筠回了迎筠院,讓丫鬟拿來今日陳司儀從宮裡帶給她的東西,一套文房四寶,幾本名家字帖,還送了幾幅畫。

  太后送來的,自然都是好的。

  李掌設指著其中一幅梅花圖驚嘆道:“小姐,瞧太后對你多好,這可是前朝顧大人的真跡。”

  李掌設強自按捺心中的激動,顧大人,這可是顧大人的真跡啊,相傳前朝顧大人德才兼備,無家世可依,科舉考卷被調換,致其落榜,顧大人當街攔太傅官轎自薦,此事為睿宗所知,後受睿宗賞識,嚴懲當時考官,親賜顧大人為翰林院典薄,後官至丞相之位。

  顧大人一生為國為民,是為一代閒相,精通詩詞、書畫、音律,令人嘆服。

  李掌設幼時習畫,最敬佩的就是這位顧大人,只恨生不逢時,不能一睹顧大人風采。

  李掌設看寶貝似的看著那幅梅花圖,聽說顧大人的妻子最喜梅花,這幅畫還是顧大人為討愛妻歡心所作,顧大人一生只娶一妻,真是難得的好兒郎。

  姜筠已經不止一次聽李掌設說過這位顧大人的事跡了,太后這畫名為送給她,實則應是嘉獎李掌設吧。

  “李姑姑,這畫你可以拿回去臨摹。”

  “真的?”

  “當然是真的,你臨摹好了,就放你那裡替我保管,不用入庫房了。”

  李掌設有些猶豫,這若是太后所賜的旁的東西,她肯定是會拒絕的,不能因為小姐年幼不懂事,就隨意拿小姐的東西,可是這是顧大人的畫。

  姜筠見她猶豫不決的樣子,開口道:“李姑姑,我也覺得這畫好看,我也想臨摹。”

  李掌設如臨大敵,趕緊將那畫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她可沒忘了這祖宗上回心血來cháo,拿著睿王殿下的畫臨摹,結果趴在案桌上睡著了,整張畫都沾滿了這祖宗的口水印子,還被她拿著毛筆戳了個黑乎乎的大糰子。

  晚間衛國公親自到迎筠院送了姜筠幾本開蒙書,姜筠打眼瞧了那些書,都是從前程文佑教她讀過寫過的,腦海里那些場景歷歷在目。

  許是小孩子做久了,姜筠發現自己對程文佑有了依賴之情,眼睛忍不住酸澀,她怕自己會哭出來,伸著白嫩的小手揉了揉眼。

  衛國公見她表情有些不對,以為她不想去族學,許多孩子剛入族學時都會鬧著不願去,姜筠沒有母親,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趴在母親懷裡撒嬌,昔日妻子溫柔的面龐一閃而過。

  衛國公伸手想摸一摸姜筠的頭,姜筠下意識的往後退了一步。

  衛國公的手僵了一下,放到唇邊乾咳一聲:“阿筠,你已經五歲了,五歲的姑娘都要入族學的,你瞧你大姐姐二姐姐都入了族學的。”

  姜筠知他誤會了,也沒解釋,悶悶的嗯了一聲。

  衛國公想要親近姜筠,卻發現同這孩子親近不起來,坐了會便覺得有些尷尬,起身走了。

  姜筠坐在窗前的榻上,心情突然間非常失落,衛國公府眾人的刻意討好她能感覺到,前世,她跟在姜筠身邊已經看清這些人的真面目,如今只覺得異常的虛偽,比起這些有著血緣關係的血親,真正關心她的卻是程文佑和永壽宮的太后。

  難怪前世的姜筠寧死也不去討好她們了,她還有程文佑、太后、李掌設、巧荷,前世的姜筠卻什麼都沒有,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當然,還有她這個鬼魂陪著她,可惜她看不見。

  李掌設見她小小的一團,托著腮坐在那裡,有些心疼,若不是小姐年紀漸大,再養在宮裡有些不合規矩,殿下定然不捨得讓她來這裡。

  李掌設覺得小孩子心思敏感,姜筠定是感受到了衛國公府眾人的關心並不是真心的,其實衛國公府眾人如何姜筠倒是不在意,她只是想到程文佑這一走就要五年,她待在程文佑身邊,也不過才四年而已。

  她是知道五年以後他回到定熙,會功成名就,加上尊貴的出身,世家之女趨之若鶩,到那時,也不知他還會不會記得自己這個妹妹。

  作者有話要說:  姜筠:“也不知阿佑哥哥五年後還會不會記得我這妹妹。”

  某十八線男主:“我把你當媳婦,你卻把我當哥哥。”

  第13章 入學

  翌日一早,姜筠去給溫氏請了安後,便由溫氏帶著前往松畫堂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待大房的幾個孩子行了禮後,招手讓姜筠過去,笑著問她:“昨兒你爹可同你說了?你入族學的事情已經安排好了,今日讓你二叔帶你去拜見夫子,你大姐姐也在,不懂的就問她。“

  姜筠點頭道:“爹爹昨日都同孫女說了,孫女曉得,要尊師重教,遇到夫子要行禮,認真聽夫子講學。”

  老夫人滿意地點頭,道:“阿筠真是個懂事的。”

  何氏在一旁附和著:“阿筠可是連宮裡的太后娘娘都誇讚的,規矩自然錯不了。”

  溫氏淡淡的瞥了何氏一眼,對著老夫人道:“母親,時候不早了,得讓孩子們去進學了。”

  坐在何氏身旁的二爺姜茂才站起身,衛國公府二爺五官俊朗,身形偏瘦,著一身白色長袍,眉眼多了抹中年人的穩重。

  衛國公府三位爺皆是相貌出眾,可才學資質卻是一個比一個平庸,遠不如姜筠這一輩的幾位公子,要說衛國公府的三位爺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那底下的幾位公子以大公子姜紀為首皆是才貌雙全,其中尤以二公子姜紇最為出眾。

  說起二公子姜紇,兩年前程文越的伴讀落了水,柳昭儀為他重新挑選了個伴讀,是柳昭儀娘家哥哥的孩子,論輩分,是程文越的表弟,程文越也不知怎麼想的,死活不願意,鬧著柳昭儀要自己選伴讀,柳昭儀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向來溺愛,捨不得兒子受一點委屈,便依了他,為此還得罪了自己的娘家嫂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