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若不是我當年密信一封,將太子與丁琰出征邊境的行軍機密暗通於哈魯台,只怕如今要承嗣帝位的,就是太子。當年太子與丁琰本已全軍覆沒,誰料哈魯台竟如此狡猾,留下太子與丁琰性命活人,果然比死人有用。可是任由哈魯台放了太子回京,今後那朝堂就是隨國公府的,再無我襄國公府立足之地。太子為嫡為長,承嗣帝位乃天命所歸,殿下覺得,若是太子歸來,難道殿下還可如今日一般大權在握?如今聖體沉疴,恐崩逝不遠矣,萬里江山於殿下來說,乃唾手可得,殿下苦心籌謀,方有今日,難道自甘將囊中帝位,拱手讓還於太子?”
元曦點了點頭,笑道:“如此說來,本王有今日權勢,倒是要感激你了。”
徐賁一揮手,笑道:“感激倒是不必,殿下與我,是同在一條船上罷了。太子歸來,於我無益,於殿下,更是無益。”
元曦以手支頤,倚靠在書案上,白皙修長的手指揉捏在緊蹙的眉宇間。
唇邊笑意涼薄,道:“那依你之見,要如何處置?”
徐賁毫不猶豫地道:“殺。”
元曦輕挑眉頭,“殺了丁璨?”
徐賁搖了搖頭,嘿然一笑,道:“殺他一人又有何用,若留下太子與丁琰身在韃靼,便是後患無窮螳螂補蟬,黃雀在後,待丁璨從哈魯台手中奪回了太子,這一路上回京,關隘重重,何處不能下手?如此才算是真正解去後顧之憂呢。”
書房內燈火通明,暖黃燈黃,卻映照得徐賁的笑容有說不出的陰詭森怖。
元曦沉默了下來。
若當真出手阻劫太子回京,不管成功與否,來日必是你死我活的結局。
可若是置之不理,任由丁璨從韃靼迎回太子,自己如今所擁有的一切,必將化為泡影。
萬里江山,也終將拱手相讓。
徐賁將元曦的猶豫看在眼裡。
“聖上病重,諸事顧慮不全,殿下如今監國理政,雖無兵符,調動兵馬卻也非難事有了兵馬,還怕不能成事?”
第一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
五軍都督府總督軍領十萬大軍長途奔襲一月有餘,終於來至邊境。
韃靼可汗哈魯台親自統兵應戰。
雖只有五萬兵力,然韃靼人驍勇善戰,幾場交鋒下來,並不落於劣勢。
丁璨心系太子與兄長丁琰,次次衝鋒陷陣在前,因此又受了傷。
此時在營帳中,隨軍太夫為他包紮過了傷口,退了出去。
阿栗憂心忡忡,又再勸他:“爺,有這麼多將士呢,何須您沖在前頭?您這樣不顧自己的安危,若是讓二夫人曉得了,不知又要哭成什麼樣呢”
丁璨抬手在阿栗頭上敲了一記,笑道:“你若不告訴她,她便不會知曉。”
阿栗無奈一嘆。
又道:“韃靼人兇悍,個個以一敵十,實難斬盡殺絕,咱們的十萬人馬,只剩下六七萬了探子回報,說是韃靼還有近四萬兵馬呢,這場仗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
丁璨語氣沉著道:“不管打到什麼時候,也要將太子和大哥救了回來。”
阿栗想了想,低聲道:“當年太子與大爺領兵出征,全軍覆沒,難道真是有人暗中將行軍機密透露給了韃靼人?”
丁璨看他一眼,笑了笑,“從前誰又會對此起疑心,但是哈魯台的細作混進京都,私見了晉王和襄國公,你以為當年泄密之事,是誰所為?”
阿栗神色微變,遲疑道:“總不會是晉王,當年他還未曾封王呢,自是沒有這等心機和手段”他目光一凜,“難道是襄國公徐賁?”
丁璨點了點頭,道:“他是太后親侄,太后在世時,掌領朝政,他自是受群眾擁戴慣了的,若是由得太子登基,咱們隨國公府後來居上,要壓過他一頭他怎會甘心?”
阿栗不由恨聲道:“他好大的膽子,竟然連太子都敢謀害!”
丁璨卻淡笑道:“富貴權勢,可迷了人雙眼,亦可亂了人心智。”
阿栗看著丁璨,眼神堅定地道:“待接回了太子和大爺,回到京都,再與徐賁算帳不遲。”
“嗯,自然是要與他算個清楚的,”丁璨微笑頜首,眸光沉沉,“只是眼下能否接回太子和大哥,是一道難關,二來,就算敗了哈魯台,回京路途上,只怕也不會太平。”
阿栗一怔,“---難道徐賁還敢暗中阻攔不成?”
丁璨笑道:“徐賁為何不敢?更何況還有晉王與其同舟共濟呢。你想,晉王又豈會甘心讓太子順利回京?他這幾年也是呼風喚雨慣了,來日讓他俯首稱臣,他怎麼肯。”
阿栗頓覺前路迷茫。
丁璨默了默,沉吟道:“這場仗再這樣打下去,也不過是在消耗彼此的兵力,終不是個辦法,還是要想個計策才是。”
*
是夜,探子回報韃靼可汗哈魯台中軍營帳所在。
烽煙再起時,丁璨不再衝鋒前陣,而是率領二百騎兵,輕裝上陣,遠遠繞過兩軍交戰之地,奔襲至韃靼大軍後方,潛伏於哈魯台中軍營帳數里之外。
待得夜深,哈魯台歸營,韃靼軍馬戰後整頓休憩,毫無戒備之時,領二百騎兵殺入中軍營帳。
元曦點了點頭,笑道:“如此說來,本王有今日權勢,倒是要感激你了。”
徐賁一揮手,笑道:“感激倒是不必,殿下與我,是同在一條船上罷了。太子歸來,於我無益,於殿下,更是無益。”
元曦以手支頤,倚靠在書案上,白皙修長的手指揉捏在緊蹙的眉宇間。
唇邊笑意涼薄,道:“那依你之見,要如何處置?”
徐賁毫不猶豫地道:“殺。”
元曦輕挑眉頭,“殺了丁璨?”
徐賁搖了搖頭,嘿然一笑,道:“殺他一人又有何用,若留下太子與丁琰身在韃靼,便是後患無窮螳螂補蟬,黃雀在後,待丁璨從哈魯台手中奪回了太子,這一路上回京,關隘重重,何處不能下手?如此才算是真正解去後顧之憂呢。”
書房內燈火通明,暖黃燈黃,卻映照得徐賁的笑容有說不出的陰詭森怖。
元曦沉默了下來。
若當真出手阻劫太子回京,不管成功與否,來日必是你死我活的結局。
可若是置之不理,任由丁璨從韃靼迎回太子,自己如今所擁有的一切,必將化為泡影。
萬里江山,也終將拱手相讓。
徐賁將元曦的猶豫看在眼裡。
“聖上病重,諸事顧慮不全,殿下如今監國理政,雖無兵符,調動兵馬卻也非難事有了兵馬,還怕不能成事?”
第一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
五軍都督府總督軍領十萬大軍長途奔襲一月有餘,終於來至邊境。
韃靼可汗哈魯台親自統兵應戰。
雖只有五萬兵力,然韃靼人驍勇善戰,幾場交鋒下來,並不落於劣勢。
丁璨心系太子與兄長丁琰,次次衝鋒陷陣在前,因此又受了傷。
此時在營帳中,隨軍太夫為他包紮過了傷口,退了出去。
阿栗憂心忡忡,又再勸他:“爺,有這麼多將士呢,何須您沖在前頭?您這樣不顧自己的安危,若是讓二夫人曉得了,不知又要哭成什麼樣呢”
丁璨抬手在阿栗頭上敲了一記,笑道:“你若不告訴她,她便不會知曉。”
阿栗無奈一嘆。
又道:“韃靼人兇悍,個個以一敵十,實難斬盡殺絕,咱們的十萬人馬,只剩下六七萬了探子回報,說是韃靼還有近四萬兵馬呢,這場仗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
丁璨語氣沉著道:“不管打到什麼時候,也要將太子和大哥救了回來。”
阿栗想了想,低聲道:“當年太子與大爺領兵出征,全軍覆沒,難道真是有人暗中將行軍機密透露給了韃靼人?”
丁璨看他一眼,笑了笑,“從前誰又會對此起疑心,但是哈魯台的細作混進京都,私見了晉王和襄國公,你以為當年泄密之事,是誰所為?”
阿栗神色微變,遲疑道:“總不會是晉王,當年他還未曾封王呢,自是沒有這等心機和手段”他目光一凜,“難道是襄國公徐賁?”
丁璨點了點頭,道:“他是太后親侄,太后在世時,掌領朝政,他自是受群眾擁戴慣了的,若是由得太子登基,咱們隨國公府後來居上,要壓過他一頭他怎會甘心?”
阿栗不由恨聲道:“他好大的膽子,竟然連太子都敢謀害!”
丁璨卻淡笑道:“富貴權勢,可迷了人雙眼,亦可亂了人心智。”
阿栗看著丁璨,眼神堅定地道:“待接回了太子和大爺,回到京都,再與徐賁算帳不遲。”
“嗯,自然是要與他算個清楚的,”丁璨微笑頜首,眸光沉沉,“只是眼下能否接回太子和大哥,是一道難關,二來,就算敗了哈魯台,回京路途上,只怕也不會太平。”
阿栗一怔,“---難道徐賁還敢暗中阻攔不成?”
丁璨笑道:“徐賁為何不敢?更何況還有晉王與其同舟共濟呢。你想,晉王又豈會甘心讓太子順利回京?他這幾年也是呼風喚雨慣了,來日讓他俯首稱臣,他怎麼肯。”
阿栗頓覺前路迷茫。
丁璨默了默,沉吟道:“這場仗再這樣打下去,也不過是在消耗彼此的兵力,終不是個辦法,還是要想個計策才是。”
*
是夜,探子回報韃靼可汗哈魯台中軍營帳所在。
烽煙再起時,丁璨不再衝鋒前陣,而是率領二百騎兵,輕裝上陣,遠遠繞過兩軍交戰之地,奔襲至韃靼大軍後方,潛伏於哈魯台中軍營帳數里之外。
待得夜深,哈魯台歸營,韃靼軍馬戰後整頓休憩,毫無戒備之時,領二百騎兵殺入中軍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