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說到這裡,她嘴角已溢出鮮血,撫著胸口,喘了口氣。
山間偶有白鶴飛過,一聲鶴唳,眾人俱無聲。
這就是方宛宛的人生。女兒四歲時,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深山,想的是哪怕一死,也不要再過這種日子。她運氣好,走到元山里,已不算是洛國境內,被正好路過的聆月宮長老救起,順路送到了相鄰的雲國。方宛宛身遭大變,不願回鄉,連姓名都改了,以孟銘之名留在了雲國。原以為就此度過一生,不想到底進了仙門,成為今日的孟少宮主。
“兩國交戰,命如草芥,我不怨人。被逼嫁人生女,逃入深山,也是我自己選的。但是……”
孟銘胸口一痛。她入聆月宮後,才知道修真門派之間默認的規矩,也才知道洛國民間所畏懼的上仙並非窮凶極惡,僅僅是稟持著對世俗官府冷眼旁觀享受供奉的立場而已。
坐擁多個小千界,這些門派已不像立派之初那樣在意從世俗界取得的財富,但習以為常,也從來懶得去管凡俗百姓的死活,哪怕是從民間進入仙門的人,時間久了,也視之為理所當然。
而大千界的人口又是各門各派發展的基礎,人口來源就是各自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這使各家對於大千界的地盤都非常敏感,絕不允許其他人插手。孟銘當初若不是已經跑到洛國之外的凶獸山中,聆月宮那名長老就算救了她,也只能將她送回來處,而不是帶她去雲國。
這些,令孟銘心中不平,不甘,不願,卻不是她今日所為的原因。
“我有一女,當年懷必死之志向元山而行時留在洛國村中。入聆月宮,我乞人相救,才知道救也救不得,這就是徐山派的規矩!我學藝初成,自己前往洛國,我那苦命的女兒卻已經被逼死了!孟銘深知規矩難改,今日只求一訴心中怨恨,只求一戰慰我女兒在天之靈!”
滿座怔忡。聆月宮知情的人以為孟銘在意過去的恥辱,一直替她瞞著身世。來觀戰之人不乏許多孟銘的仰慕者,乃至追求者,誰也沒想到,她還有這樣不堪回首的往事。
有那年輕俊彥此時望著上方染血的白衣女子,不由得就在想,難怪她對我不假辭色,原來如此。更有人想入非非,只覺再體貼入微幾分,或許就能撫慰佳人傷痕累累的身心,從而抱得美人歸。
徐山派臉色難看就不必說了,聆月宮宮主臉色卻也不是太好看。
當初的事她也詢問過,孟銘築基時就求人相助,自然是被拒絕。之後,一直到做了明確的繼承人,她對聆月宮上下也亦是淡淡的,盡本份而少情份。
宮主知道這個徒兒金丹初成就去了那個村子,她也悄悄打聽過。那兒的村民說是徐山派的上仙來要她女兒養的牛,她不願意,自殺了。他們把她埋了,就埋在她父親的墓旁邊。
孟銘失魂落魄地回來,她就擔心這個天資極為出色的徒弟會過不去這一關,不想她沒幾天便無事人一樣繼續修煉。宮主還當她走了出來,哪知道全是為了今天。
徐山派,聆月宮,所有人的情緒波動卻都抵不過一個人。
任苒若有所思地放開了一直抓住方漓的手,看看山頂的女子,又看了看徒兒。
方漓已經糊了滿臉的眼淚,黎懷一手抱劍,一手給她塞過來一張手帕,也已經擦得不成樣子。
她滿腦子渾渾噩噩,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麼也沒想,只反反覆覆地重複著一個念頭:“我娘,我娘,我娘……”
渾沌中模糊的淚眼望去,白衣模糊,只見著衣上的血。
背上突然被人推了一把,師父的聲音在說:“去吧。”
方漓撲了出去,向山上飛奔,然後飛了起來。
“娘,我是阿漓,我沒有死,我是阿漓啊!”
孟銘已經支撐不住,慢慢坐了下來,她遠遠看見聆月宮的人在動,師父抿著嘴十分嚴肅,想來是擔心她傷了根基吧。
孟銘自嘲的一笑,她是傷了根基,總歸是欠了聆月宮多年栽培之恩。師父師伯對她的照顧與關愛,她不是感受不到,也知道她們的為難,然而女兒的死始終是她的心結。如果當初有人願意違犯修真界這不成文的所謂規矩,那孩子就不會……不會……
朦朧中,她看見有一個身影飛奔而來,飛在所有人的前面,還有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大聲喊著:“娘,我是阿漓!”
是她的阿漓,是她的阿漓來接她了嗎?
孟銘暈了過去。
方漓飛身接住了她,抬頭,是跟過來的一眾人驚訝的臉。
任苒也跟過來了,默不作聲地站在了她背後,看向竹溪派負責主持這次十連戰的長老:“如何?”
那長老愁眉苦臉地擺了擺手:“先救人吧。”
任苒將那玉瓶遞給了方漓,又給了她一顆靈丹,也是他事先備下的救命丹藥。聆月宮的人趕過來本是救人的,不想出了這樣的變故,又見有任苒出手,也算放心了。
徐山派掌門呂百鳴沉聲道:“孟少宮主稱她女兒已死,這又是怎麼回事?”
方漓專心給孟銘餵下丹藥和靈液,未及回答。任苒搖了搖頭,嚴野從人群里擠了出來,搶道:“總是有什麼誤會吧。阿漓,你就跟大家說一說。”
孟銘這次挑戰,最終還是因為女兒的死。可現在方漓未死,這說起來就有點尷尬了。嚴野腦子動得快,讓方漓儘早說明白。
方漓看著孟銘喉頭一動,將丹藥咽了下去。任苒也坐下,手貼在孟銘背心要穴,助她化開藥力。
眼見孟銘呼吸漸漸平緩,方漓才抬起頭。
“我不知道村民說我死了,還有我的墳。”她毫無溫度地笑了笑,在人群中找到了徐山派的人,向為首的那人看了過去,目光直勾勾的有點瘮人,“我想,當時我跑了,村里人也許是怕徐山派的上仙一怒之下滅了村子,所以造了個假墳,說我突然急病死了,說不定還真找了屍體放進去。徐山派的上仙自然懶得管我一個鄉下丫頭的死活,帶著牛回去就算了。至於我娘去,他們怕我娘滅了村子,就把責任推到徐山派身上。”
她又笑了笑,把掉下來的一縷頭髮繞到耳後。
“當然,我娘不會滅了村子的,徐山派也不會,可他們不知道啊。我在那裡長大,我知道他們多怕徐山派,官府來收我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仙草時,就是這麼說的。交不齊他們要的數量,上仙就會來滅了村子。”
呂百鳴臉色很不好看,下面那些人居然拿徐山派的名聲這樣糟塌。
“對了,我沒死,我是和我娘一樣逃到元山了。一起逃的還有一個跟我娘一樣被擄進洛國的儀國百姓,現在正好也進了聆月宮。如果不是在元山被人救了,也許今天我確實是死了吧。”
呂百鳴的臉色更難看了。
這種事不是他們一家有,可誰叫他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對有出息的母女呢。
如今也只有儘量減小負面影響,回去再商量怎麼整頓。
呂百鳴見竹溪派那位長老張口欲言,心知不能再猶豫,搶先開口,邊思索邊道:“既然如此,今日十連戰,我徐山派認輸致歉,願意做出補償。不知這位阿漓姑娘想要什麼?”
山間偶有白鶴飛過,一聲鶴唳,眾人俱無聲。
這就是方宛宛的人生。女兒四歲時,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深山,想的是哪怕一死,也不要再過這種日子。她運氣好,走到元山里,已不算是洛國境內,被正好路過的聆月宮長老救起,順路送到了相鄰的雲國。方宛宛身遭大變,不願回鄉,連姓名都改了,以孟銘之名留在了雲國。原以為就此度過一生,不想到底進了仙門,成為今日的孟少宮主。
“兩國交戰,命如草芥,我不怨人。被逼嫁人生女,逃入深山,也是我自己選的。但是……”
孟銘胸口一痛。她入聆月宮後,才知道修真門派之間默認的規矩,也才知道洛國民間所畏懼的上仙並非窮凶極惡,僅僅是稟持著對世俗官府冷眼旁觀享受供奉的立場而已。
坐擁多個小千界,這些門派已不像立派之初那樣在意從世俗界取得的財富,但習以為常,也從來懶得去管凡俗百姓的死活,哪怕是從民間進入仙門的人,時間久了,也視之為理所當然。
而大千界的人口又是各門各派發展的基礎,人口來源就是各自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這使各家對於大千界的地盤都非常敏感,絕不允許其他人插手。孟銘當初若不是已經跑到洛國之外的凶獸山中,聆月宮那名長老就算救了她,也只能將她送回來處,而不是帶她去雲國。
這些,令孟銘心中不平,不甘,不願,卻不是她今日所為的原因。
“我有一女,當年懷必死之志向元山而行時留在洛國村中。入聆月宮,我乞人相救,才知道救也救不得,這就是徐山派的規矩!我學藝初成,自己前往洛國,我那苦命的女兒卻已經被逼死了!孟銘深知規矩難改,今日只求一訴心中怨恨,只求一戰慰我女兒在天之靈!”
滿座怔忡。聆月宮知情的人以為孟銘在意過去的恥辱,一直替她瞞著身世。來觀戰之人不乏許多孟銘的仰慕者,乃至追求者,誰也沒想到,她還有這樣不堪回首的往事。
有那年輕俊彥此時望著上方染血的白衣女子,不由得就在想,難怪她對我不假辭色,原來如此。更有人想入非非,只覺再體貼入微幾分,或許就能撫慰佳人傷痕累累的身心,從而抱得美人歸。
徐山派臉色難看就不必說了,聆月宮宮主臉色卻也不是太好看。
當初的事她也詢問過,孟銘築基時就求人相助,自然是被拒絕。之後,一直到做了明確的繼承人,她對聆月宮上下也亦是淡淡的,盡本份而少情份。
宮主知道這個徒兒金丹初成就去了那個村子,她也悄悄打聽過。那兒的村民說是徐山派的上仙來要她女兒養的牛,她不願意,自殺了。他們把她埋了,就埋在她父親的墓旁邊。
孟銘失魂落魄地回來,她就擔心這個天資極為出色的徒弟會過不去這一關,不想她沒幾天便無事人一樣繼續修煉。宮主還當她走了出來,哪知道全是為了今天。
徐山派,聆月宮,所有人的情緒波動卻都抵不過一個人。
任苒若有所思地放開了一直抓住方漓的手,看看山頂的女子,又看了看徒兒。
方漓已經糊了滿臉的眼淚,黎懷一手抱劍,一手給她塞過來一張手帕,也已經擦得不成樣子。
她滿腦子渾渾噩噩,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麼也沒想,只反反覆覆地重複著一個念頭:“我娘,我娘,我娘……”
渾沌中模糊的淚眼望去,白衣模糊,只見著衣上的血。
背上突然被人推了一把,師父的聲音在說:“去吧。”
方漓撲了出去,向山上飛奔,然後飛了起來。
“娘,我是阿漓,我沒有死,我是阿漓啊!”
孟銘已經支撐不住,慢慢坐了下來,她遠遠看見聆月宮的人在動,師父抿著嘴十分嚴肅,想來是擔心她傷了根基吧。
孟銘自嘲的一笑,她是傷了根基,總歸是欠了聆月宮多年栽培之恩。師父師伯對她的照顧與關愛,她不是感受不到,也知道她們的為難,然而女兒的死始終是她的心結。如果當初有人願意違犯修真界這不成文的所謂規矩,那孩子就不會……不會……
朦朧中,她看見有一個身影飛奔而來,飛在所有人的前面,還有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大聲喊著:“娘,我是阿漓!”
是她的阿漓,是她的阿漓來接她了嗎?
孟銘暈了過去。
方漓飛身接住了她,抬頭,是跟過來的一眾人驚訝的臉。
任苒也跟過來了,默不作聲地站在了她背後,看向竹溪派負責主持這次十連戰的長老:“如何?”
那長老愁眉苦臉地擺了擺手:“先救人吧。”
任苒將那玉瓶遞給了方漓,又給了她一顆靈丹,也是他事先備下的救命丹藥。聆月宮的人趕過來本是救人的,不想出了這樣的變故,又見有任苒出手,也算放心了。
徐山派掌門呂百鳴沉聲道:“孟少宮主稱她女兒已死,這又是怎麼回事?”
方漓專心給孟銘餵下丹藥和靈液,未及回答。任苒搖了搖頭,嚴野從人群里擠了出來,搶道:“總是有什麼誤會吧。阿漓,你就跟大家說一說。”
孟銘這次挑戰,最終還是因為女兒的死。可現在方漓未死,這說起來就有點尷尬了。嚴野腦子動得快,讓方漓儘早說明白。
方漓看著孟銘喉頭一動,將丹藥咽了下去。任苒也坐下,手貼在孟銘背心要穴,助她化開藥力。
眼見孟銘呼吸漸漸平緩,方漓才抬起頭。
“我不知道村民說我死了,還有我的墳。”她毫無溫度地笑了笑,在人群中找到了徐山派的人,向為首的那人看了過去,目光直勾勾的有點瘮人,“我想,當時我跑了,村里人也許是怕徐山派的上仙一怒之下滅了村子,所以造了個假墳,說我突然急病死了,說不定還真找了屍體放進去。徐山派的上仙自然懶得管我一個鄉下丫頭的死活,帶著牛回去就算了。至於我娘去,他們怕我娘滅了村子,就把責任推到徐山派身上。”
她又笑了笑,把掉下來的一縷頭髮繞到耳後。
“當然,我娘不會滅了村子的,徐山派也不會,可他們不知道啊。我在那裡長大,我知道他們多怕徐山派,官府來收我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仙草時,就是這麼說的。交不齊他們要的數量,上仙就會來滅了村子。”
呂百鳴臉色很不好看,下面那些人居然拿徐山派的名聲這樣糟塌。
“對了,我沒死,我是和我娘一樣逃到元山了。一起逃的還有一個跟我娘一樣被擄進洛國的儀國百姓,現在正好也進了聆月宮。如果不是在元山被人救了,也許今天我確實是死了吧。”
呂百鳴的臉色更難看了。
這種事不是他們一家有,可誰叫他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對有出息的母女呢。
如今也只有儘量減小負面影響,回去再商量怎麼整頓。
呂百鳴見竹溪派那位長老張口欲言,心知不能再猶豫,搶先開口,邊思索邊道:“既然如此,今日十連戰,我徐山派認輸致歉,願意做出補償。不知這位阿漓姑娘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