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熊廷弼是個寧折不彎的人,他本來對王化貞傲慢已有覺察,眼下見身為部下的一個巡撫竟放肆無忌,出口不遜,頓時火氣沖天,罵道:不要狗仗人勢,無法無天!老子南征北戰,屢建戰功時,你才是個小小進士!「「呸」

  王化貞急敗壞地挖苦道:「熊大人,你不要忘了,您已經是被罷過官的遼東經略!」

  熊廷弼最忌人揭短,一年前他被罷官,本來怒氣未消,王化貞眼下提起,如同火上加油。

  他氣得臉色鐵青,奮力將八仙桌一掀,滿桌的美味佳肴,稀里嘩啦,全掀到地下,然後氣沖地跨出門檻,命侍牽馬來,當天就離開了廣寧,回山海關駐守。

  熊廷弼與王化貞爭吵的消息,很快傳到遼陽。

  努爾哈赤得知後,情自歡意,當日就召集大臣,旗主等人議事,眾人坐定,努爾哈赤述說了熊、王二人之間主守,主攻的矛盾,然後道:「我滿洲若想入關,必先克廣寧。而廣寧城池堅固,又有十三萬大軍,攻之實在不易,朕思慮再三,想趁經,撫不和之際,速取廣寧,但攻以何策,如何發兵,聯想聽聽各位高見。

  巴什泰首先站起道:「老話說,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還是用攻瀋陽的辦法管何取勝!」

  皇太極搖頭道:「瀋陽戰法再用,就怕不靈,我們圍城,人家守城,我們引蛇出洞,他不予理睬,豈不妄費心機了!」

  安費楊古道:「王化貞速勝心切,此人又狂妄自負,只要他略取小勝,嘗到甜頭就會不引自出。」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努爾哈赤稱讚道:「歷來軍事家想事,既要想到天時地利,也要想到帶兵人的性情脾氣,這樣制定大策,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接著,安費揚古獻策道:「以臣之見,在遠離都城之地,可以行出寸土,以誘敵深入,待王化貞略微動心,立派李永芳額附(附馬)前去策應,然後在河之岸擺下戰場,將深入此敵,分割吃掉。」

  「好!好!」

  努爾哈赤,連連點頭,又促眉道:「聯正思念讓何地為好,眼下舉棋難定。」

  朱少陽插言道:「鎮江堡(今遼寧省丹東市九連城西北)為妙!

  那裡有佟養真守城,兵士多熟漢語,又是本地人,或攻或退極為有利!「「對!對!」

  安費撥古接著道:「明將毛文龍經常出沒於沿海,那裡有他的耳目。

  只要我們略有動靜,毛文龍會立即出動。「努爾哈赤聽罷,拍案而起。

  第五十章 襲取廣寧

  七天後,廣寧城傳來毛文龍偷襲滿洲占地鎮江堡成功的消息,王化貞立即奏朝廷。

  十日扣,皇上下令,嘉獎王化貞領兵有功。

  授獎這天,恰巧李永芳特意趕到廣寧城,前來賀喜。

  晚宴以後,王化貞把李永芳帶到自己的臥室。

  他小聲對李永芳說道:「李游擊,鎮江大捷人心大振,我想趁打鐵,攻過了河,直取遼瀋,你看如何?」

  李永芳回答道:「正合我意。如若打過江東,我也就不再受異話的氣啦!」

  「本官深知遼東父老兄弟的心情。如若李游擊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定當終生不忘。」

  王化貞說道。

  李永芳聽了之後中,對王化貞叩道:「末將甘願效勞,死而無怨!」

  接著,李永芳獻策道:「廣寧城之後,可偷偷潛往了遼河沿岸,待我再與蒙古騎兵聯絡,等幾路大軍會合,我在河東做內應,此戰必可獲勝!」

  王化貞高興地拍著李永芳的戶膀,說道:「今晚我就啟秦皇上,速取河東等到明年春天,讓遼東各地,都掛起大明的旌旗!」

  兩人一直說至夜半,擬定了分兵防河,全面出擊的主案。

  等侍女將夜宵端來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

  不一會兒,管家提著燈籠,領進一個人來。

  「李永芳?」

  來人進屋後驚叫道:「大明朝的罪臣!」

  來人正是從瀋陽,遼陽敗下陣來的總兵官朱方良。

  一個多月前,他被派到錦洲做了總兵官。

  近日他聽說毛文龍在鎮江堡取勝,步想與王化貞密談,偷襲江東,出奇制勝,以求加官晉爵。

  王化貞被朱方良突然的喊聲給驚呆了。

  他疑惑地盯著李永芳的眼神,想從對方的神情變化中,看出了一些破綻。

  但李永芳神情自若,只是安然地喝著茶。

  王化貞見此情景,對朱方良說道:「總兵知道漢朝能出個蘇武,而大明朝就不會出忠臣!」

  這時,李永芳站起來,以攻為守地對朱方良說道:「朱總後請說出李某的罪惡,末將死而無怨!」

  朱方良眨巴著三角眼,干舔著風吹乾的嘴唇,支吾地問道:「李游擊,撫順失守,你逃向何處?」

  「守在古城」

  「那努爾哈赤為什麼沒把你殺掉了?」

  王化貞聽來方良話無憑證,就從中調解道:「一城失守,亦非他一人過失!至於努爾哈赤不殺我,也不是一個人的錯處,朱總兵,我看還是精誠團結為重,共守邊陲為好!」

  朱方良搖頭說道:「我與他水火難容!」

  李永芳冷笑著說道:「就算我失守撫順有罪,那失瀋陽,遼陽,又是誰的罪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