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頁
劉裕鬱積的仇恨和怨氣盡泄於此一刀之中,心中的痛苦卻是有增無減。更曉得已爭取得主動上風,厚背刀從斷玉寒彈起,旋風般轉身,厚背刀回飛一匝,橫掃桓玄腰身,不予桓玄回氣的空檔。
他之所以在反攻桓玄的連場大戰中,取得節節勝利,皆因戰略運用得宜。今次與桓玄的決戰,亦經過精心的部署。
他一直深深記著屠奉三的提點,桓玄縱有千萬缺點,但無可否認的是桓玄確為武學的奇才,其斷玉寒能繼九韶定音劍後,成為江左高門的第一名器,實非僥倖。而他的目的是要手刃桓玄,為淡真洗雪恥恨,而非是要得到擊敗「九品高手榜」上第一高手的榮耀,所以他巧妙布局,務要削弱桓玄的體力鬥志,使他在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絕境裹,失去戰力和高手的沉著。
正因掌握了桓玄的弱點,所以一上場,他採取以硬撼硬的策略,逼桓玄硬拼,他要讓死亡的陰影籠罩桓玄,令桓玄恐懼害怕,受盡壓力和折磨,直至他授首的一刻。
當他旋轉之際,劉裕一直強壓著對王淡真的思憶和愛憐,此刻似山洪暴發,狂潮般涌過心靈的大地,再抑制不了。
「當」!
厚背刀橫掃在桓玄反手疾擋的斷玉寒處,發出如悶雷般勁氣正面交鋒的響音,相擊處綻出火花。
今回桓玄更是不濟,被劉裕掃得連人帶刀,橫跌往左方。
四周爆出轟天吶喊聲,人人看得喜出望外,皆因料不到戰況如此地一面倒,桓玄如此不中用。
北府兵一眾將領,卻明白這樣的戰果方是合理,此更馬上慣沙場的北府將領如何無忌、魏泳之者,看不起高門子弟的原因。劉裕的刀法是從沙場實戰千錘百鍊培養出來的刀法,而養尊處優的高門子弟如桓玄者,卻欠缺這種沒有其它方式可取代的鍛鍊。在正常的情況下,桓玄或可以壓倒劉裕,但在沉重的壓力下和逆境裡,劉裕登時把桓玄比下去,更何況桓玄正處於絕境,其意志力連一個普通上慣戰場的北府兵也不如。
劉裕的心神正處於極度異常的狀態中,他的心被復仇的恨火熊熊燃燒著。最大的痛苦,來自他對王淡真噬心的內疚,如果當日他不顧謝玄的反對,與王淡真私奔往邊荒集,王淡真便不用受辱自盡。另一方面他的精神卻保持在晶瑩通透的巔峰狀態下,有如在烈火里一點永不溶解的冰雪,完全絕對地掌握著最大仇敵的狀況,更清楚桓玄已失去平反敗局的能力。
桓玄根本沒有機會發揮他精微的刀法,劉裕的以拙制巧,打開始便克制著他。
劉裕狂喝一聲,厚背刀如迅雷擊電般襲向桓玄。
桓玄瞼上血色褪盡,奮起還擊。
「叮叮噹噹!」
劉裕的厚背刀堅定不移的向桓玄砍去,一刀比一刀強勁,一刀比一刀刁鑽,全無成法可言,卻是沙場殺敵最實際有效的刀法,每一刀都是避強擊弱,針對敵人的破綻弱點而發,如水銀瀉地,無隙不覷。
桓玄節節敗退,全無反擊之力。
圍觀者人人心向劉裕,搖旗吶喊,高彥首先帶頭大嚷道:「桓玄倒下!」接著全體附和,只聽「桓玄倒下」的呼喊聲,潮水般起落,撼動著枚回洲,刺激著桓玄的心神。
「嗆!」
桓玄跆踉跌退,劉裕則凝立不動、厚背刀鋒直指桓玄。
四周登時變得鴉雀無聲,人人睜大眼睛,看桓玄會否就此一倒不起。
桓玄終於勉強立定,披頭散髮、容色蒼白如厲鬼,雙唇顫震,握刀的手也抖動起來,再沒有半點風流形相,更不要說帝皇的風采。
接著桓玄的左肩、右腰和右大腿處同時現出血跡,滲透衣褲,原來已中了劉裕三刀,變成強弩之末。
劉裕仰天笑道:「桓玄你有想過會有今天一日嗎?還呆在那裡幹什麼?是否想流盡鮮血?還不過來受死?」
桓玄狂喝一聲,提起全身勁氣,箭矢般往劉裕投去,斷玉寒化作長芒,反映著四周的火把光,直擊劉裕。
王淡真盛裝坐船往江陵的情景,浮現劉裕心湖,這是令他最神傷魂斷的一幕,他永遠不會忘記,不過一切會隨著即將發出的一刀作個了結,過去會隨他手刃桓玄深深埋葬在記憶的淵海里,他要面對的,正是眼前撲過來拚命的人,間接或直接為他締造的未來。
劉裕心神晉入止水不波的武道至境,左拳擊出,正中斷玉寒,轟得斷玉寒激盪開去,收回拳頭時,腰身猛扭,趁桓玄空門大露之時,厚背刀直搠而去。
桓玄留不住勢子,幾乎是把自己送往刀鋒。
厚背刀貫腹而入。
桓玄全身劇顫,軟伏劉裕身上。
劉裕湊到他耳邊以他僅可耳聞的聲音道:「這一刀是為淡真送給你的,淡真正是我劉裕最心愛的女子,桓玄你清楚了嗎?」
桓玄雙目射出難以相信的神色,接著兩眼一瞪,就此斷氣。
紀千千同時矛盾得要命。
她終於想通慕容垂那幾句有關個人榮辱的話,極可能是與他履行諾言的誓約有直接關係,因為慕容垂立誓時說,如有違誓,他將永遠見不到都城,那亦只是與個人有關,非如拓跋珪的以整個拓跋族立誓。慕容垂赴決戰場時沒有看她,是不是心中有愧呢?
以拓跋珪的精明,怎會察覺不到慕容垂在誓言中取巧。或許對拓跋珪來說,只要慕容垂死掉,其它的事再不放在他心上,但拓跋珪難道沒想過慕容垂即使戰敗,拚著犧牲自己的個人榮辱,也不會把她們主婢交出來嗎?
他之所以在反攻桓玄的連場大戰中,取得節節勝利,皆因戰略運用得宜。今次與桓玄的決戰,亦經過精心的部署。
他一直深深記著屠奉三的提點,桓玄縱有千萬缺點,但無可否認的是桓玄確為武學的奇才,其斷玉寒能繼九韶定音劍後,成為江左高門的第一名器,實非僥倖。而他的目的是要手刃桓玄,為淡真洗雪恥恨,而非是要得到擊敗「九品高手榜」上第一高手的榮耀,所以他巧妙布局,務要削弱桓玄的體力鬥志,使他在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絕境裹,失去戰力和高手的沉著。
正因掌握了桓玄的弱點,所以一上場,他採取以硬撼硬的策略,逼桓玄硬拼,他要讓死亡的陰影籠罩桓玄,令桓玄恐懼害怕,受盡壓力和折磨,直至他授首的一刻。
當他旋轉之際,劉裕一直強壓著對王淡真的思憶和愛憐,此刻似山洪暴發,狂潮般涌過心靈的大地,再抑制不了。
「當」!
厚背刀橫掃在桓玄反手疾擋的斷玉寒處,發出如悶雷般勁氣正面交鋒的響音,相擊處綻出火花。
今回桓玄更是不濟,被劉裕掃得連人帶刀,橫跌往左方。
四周爆出轟天吶喊聲,人人看得喜出望外,皆因料不到戰況如此地一面倒,桓玄如此不中用。
北府兵一眾將領,卻明白這樣的戰果方是合理,此更馬上慣沙場的北府將領如何無忌、魏泳之者,看不起高門子弟的原因。劉裕的刀法是從沙場實戰千錘百鍊培養出來的刀法,而養尊處優的高門子弟如桓玄者,卻欠缺這種沒有其它方式可取代的鍛鍊。在正常的情況下,桓玄或可以壓倒劉裕,但在沉重的壓力下和逆境裡,劉裕登時把桓玄比下去,更何況桓玄正處於絕境,其意志力連一個普通上慣戰場的北府兵也不如。
劉裕的心神正處於極度異常的狀態中,他的心被復仇的恨火熊熊燃燒著。最大的痛苦,來自他對王淡真噬心的內疚,如果當日他不顧謝玄的反對,與王淡真私奔往邊荒集,王淡真便不用受辱自盡。另一方面他的精神卻保持在晶瑩通透的巔峰狀態下,有如在烈火里一點永不溶解的冰雪,完全絕對地掌握著最大仇敵的狀況,更清楚桓玄已失去平反敗局的能力。
桓玄根本沒有機會發揮他精微的刀法,劉裕的以拙制巧,打開始便克制著他。
劉裕狂喝一聲,厚背刀如迅雷擊電般襲向桓玄。
桓玄瞼上血色褪盡,奮起還擊。
「叮叮噹噹!」
劉裕的厚背刀堅定不移的向桓玄砍去,一刀比一刀強勁,一刀比一刀刁鑽,全無成法可言,卻是沙場殺敵最實際有效的刀法,每一刀都是避強擊弱,針對敵人的破綻弱點而發,如水銀瀉地,無隙不覷。
桓玄節節敗退,全無反擊之力。
圍觀者人人心向劉裕,搖旗吶喊,高彥首先帶頭大嚷道:「桓玄倒下!」接著全體附和,只聽「桓玄倒下」的呼喊聲,潮水般起落,撼動著枚回洲,刺激著桓玄的心神。
「嗆!」
桓玄跆踉跌退,劉裕則凝立不動、厚背刀鋒直指桓玄。
四周登時變得鴉雀無聲,人人睜大眼睛,看桓玄會否就此一倒不起。
桓玄終於勉強立定,披頭散髮、容色蒼白如厲鬼,雙唇顫震,握刀的手也抖動起來,再沒有半點風流形相,更不要說帝皇的風采。
接著桓玄的左肩、右腰和右大腿處同時現出血跡,滲透衣褲,原來已中了劉裕三刀,變成強弩之末。
劉裕仰天笑道:「桓玄你有想過會有今天一日嗎?還呆在那裡幹什麼?是否想流盡鮮血?還不過來受死?」
桓玄狂喝一聲,提起全身勁氣,箭矢般往劉裕投去,斷玉寒化作長芒,反映著四周的火把光,直擊劉裕。
王淡真盛裝坐船往江陵的情景,浮現劉裕心湖,這是令他最神傷魂斷的一幕,他永遠不會忘記,不過一切會隨著即將發出的一刀作個了結,過去會隨他手刃桓玄深深埋葬在記憶的淵海里,他要面對的,正是眼前撲過來拚命的人,間接或直接為他締造的未來。
劉裕心神晉入止水不波的武道至境,左拳擊出,正中斷玉寒,轟得斷玉寒激盪開去,收回拳頭時,腰身猛扭,趁桓玄空門大露之時,厚背刀直搠而去。
桓玄留不住勢子,幾乎是把自己送往刀鋒。
厚背刀貫腹而入。
桓玄全身劇顫,軟伏劉裕身上。
劉裕湊到他耳邊以他僅可耳聞的聲音道:「這一刀是為淡真送給你的,淡真正是我劉裕最心愛的女子,桓玄你清楚了嗎?」
桓玄雙目射出難以相信的神色,接著兩眼一瞪,就此斷氣。
紀千千同時矛盾得要命。
她終於想通慕容垂那幾句有關個人榮辱的話,極可能是與他履行諾言的誓約有直接關係,因為慕容垂立誓時說,如有違誓,他將永遠見不到都城,那亦只是與個人有關,非如拓跋珪的以整個拓跋族立誓。慕容垂赴決戰場時沒有看她,是不是心中有愧呢?
以拓跋珪的精明,怎會察覺不到慕容垂在誓言中取巧。或許對拓跋珪來說,只要慕容垂死掉,其它的事再不放在他心上,但拓跋珪難道沒想過慕容垂即使戰敗,拚著犧牲自己的個人榮辱,也不會把她們主婢交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