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既然管束不便,就丟去當炮灰吧。
董卓讓自己的涼州大軍整天很滋潤地休整,把聶遼給丟了出去。至於呂布,他依然沒有派任務。好吃好喝養著,還隔三岔五往府里賞賜,堅決不讓呂布走遠,只能困在自己身邊。他還終日跟朝廷里的那些人宣揚,說呂布是個很忠心的護衛,忠實地保護自己,讓自己沒有被刺客殺害。結果搞得朝廷的各路高官對呂布、聶遼以及并州集團十分不滿,活似是他們最先迎接、投降了董胖一樣。
“那些大人讓我遠離大哥,說董卓遲早會……”郭嘉將私下宴飲的話講給葉曉易聽,還告訴她自己收到了陳紀的來信,問大家為何不帶兵回并州,留在洛陽的話,起碼目前看不出任何有利之處。
“喵的,這個死胖子竟然撒謊。根本就沒有人刺殺他!他這麼做分明是把大哥從孤立出來。”葉曉易聽了郭嘉的描述,決定搶在董胖前面, 在洛陽外的地方先製造一輪關於呂布的謠言:迫於皇命交出并州兵,效忠皇室,與董胖在朝廷正面對敵,維護皇帝的尊嚴,不為董胖帶兵出戰……二十多種謠言內容瞬間湧出,讓她當即拽了郭嘉,讓他從迷惑士人、誘導百姓兩個方面考慮如何籌劃並散布利於并州集團的謠言。
“什麼百餘朝官噤若寒蟬,并州呂布獨挑華雄。什麼并州呂布好男兒,寧死不為董胖訓練涼州兵。什麼滿朝文武酒囊飯袋,并州呂布挺身護龍威……還有那個涼州董卓煙視媚行,并州呂布正義凜然。格律對仗我也想不出來,總之你把大哥的處境描繪得越艱難、越讓人同情就越好,相反,董胖子,你弄得他像堆狗屎就成功了。實在不行,你還可以加些別的。例如董胖為人齷齪不堪、“愛好”獨特,并州聶遼虛與委蛇,誓死不從、堅貞不屈、好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哎吆……”葉曉易被人從後面踢了一腳,她捂著屁股回頭,見聶遼氣得牙根痒痒。
“怎麼大哥那裡都是正經描述,到了我這裡卻變味了?”聶遼捏著葉曉易的臉頰,又給了她一個腦瓜蹦。
“嘿嘿,這不是總得有個人犧牲一下嘛。”葉曉易諂媚地笑著:“消滅敵人,不光要從肉體上,更要從精神上。給他造謠就是第一步。這才剛開始,後面還有很多呢。上至他祖宗八代,下至他的前世今生,只有編不出來的,沒有說不出來的。”
“……”聶遼翻了個白眼,“反正你不能那麼造謠我就是了。另外,董卓讓我去河東剿滅白波匪。我想問問奉孝和你有什麼看法。”
“切~這胖子想借刀殺人啊。”葉曉易心說這就比較鬱悶了。雖然白波匪不是聶遼的對手,可萬一打完白波匪再打別人可怎麼辦?黃巾余匪還沒有消滅乾淨,要這麼打下去,聶遼就可以改名為剿匪特種軍了。
“借刀殺人談不上,但消耗實力是肯定的。除了你,董卓還派誰了?”郭嘉倒覺得事情有利弊兩面。弊病的是打仗必然損耗軍隊人馬,利的是,起碼不會因為長期耗在洛陽而減少戰鬥力,而且掃蕩河東,對并州邊界的安寧也有好處。
“李蒙、王方。”聶遼答。
“是董卓的老部曲了。”郭嘉想了會兒,思路便轉到了白波匪上。當初朝廷派兵剿滅黃巾得了數場勝利,結果很多黃巾大股變小股、小股變沒股,但也有部分殘餘勢力自組軍隊,四處劫掠,比較有名的就是什麼黑山、黃龍、左校、司隸等等。起於西河郡白波谷的郭太就是其中一支。他和葉曉易等人回并州以後,主要把精力放在黃河以東的幾個郡縣上,加之後來兵不血刃地遊說了黑山賊的主力張燕,更是注重保護現有的地盤,沒有朝西邊的西河郡下手。老實點講,當時也是鞭長莫及。
“是啊,他們還帶了兩萬兵馬。所以,我這趟公差也很難。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晾著我一個人去打,再剋扣糧糙什麼的。”聶遼不擔心打不敗白波賊,而是擔心那兩個人從背後下黑手。
“沒關係,如果遼哥你有個萬一,我會讓大哥立刻幹掉董胖給你報仇,再敲鑼打鼓送沈嫻姐姐改嫁到某潁川名士家。沈嫻姐姐在晉陽可是很搶手呢。”葉曉易心說以聶遼的本事和兵力人數,那兩個人應該不敢。
“呸,你個烏鴉嘴。呸、呸、呸。”聶遼揪起葉曉易一頓搖晃,“告訴我誰敢覬覦沈嫻?他媽的,連我的女人都敢看,我回去挨個抓起來放血。”
“呵呵,不說這些有的沒的。關鍵是……我和曉易聽說,於夫羅可能和白波匪混在一起。”郭嘉在葉曉易被搖晃零碎前救下了她。
“啊?夫羅?你說他跟白波匪混在一起?他沒回匈奴部?”聶遼聽到於夫羅的名字,眼睛不禁瞪大了。當年在九原,他和於夫羅的關係最好。出去打獵基本在一起,殺人放火更是不會分開。可六小離別,他就很少接到於夫羅的消息了,期間也收到葉曉易的信說於夫羅可能應朝廷的徵召出來剿滅黃巾匪,但後來葉曉易卻沒再提起。他也因為忙著洛陽這邊的事情而忘記問了。
“他哪裡能回去。他是原匈奴單于的兒子。他的父親被部下殺害,結果他歸無可歸,就滯留在西河一帶。後來好像為了生存,就跟白波匪合兵一處,共同劫掠。而且,聽說自立為南單于了。”郭嘉嘆氣。
“啊,那小子變成單于了?那不就相當於咱們的皇子嗎?”聶遼聽到單于兩個字,眼睛爍爍放光,“我說他怎麼沉默寡言,態度還有些傲慢。該死的,當年要是知道他是皇子,我立刻敲他的大竹槓。”
“呸,你就不想好事。總之,這次順便留心下有沒有於夫羅的消息。如果他願意,就讓他帶人回九原那邊,守住五原郡的北方,這樣我可以算錢給他,日後有機會,再幫他擺平那些部族的人,給他老爹報仇。”葉曉易早就惦記上於夫羅的匈奴兵。并州境內胡漢夾雜多年,百姓的民族融合還算好,於夫羅的南匈奴兵也有很多是并州北邊的人,對那一帶也很熟,只要提供糧糙,加以訓練,估計可以成為北方的小屏障,當然,前提是於夫羅還把大家當兄弟,不會背叛。
“嘿,你夠財大氣粗,還雇軍隊。先不說了,如果遇到夫羅,我爭取把他平安地帶回來。”聶遼做個遵命的手勢,問葉曉易和郭嘉:“還有別的需求沒有?”
“哎呀,是聶遼啊。你要去哪裡啊?給我帶點好吃的回來。”華佗從廚房剛偷吃完回來,他後面跟著捧住一盆炸雞腿的劉曄。
“就知道吃。遼哥是去剿滅河東的白波匪。”葉曉易忿忿不平地搶過四隻雞腿,然後分給郭嘉兩隻。
“河東白波匪?讓我想想……”華佗裝大仙,掐指算了起來。算完嘿嘿一樂,趴在葉曉易耳邊說了幾句。葉曉易聽完,眼睛也亮了,她跟聶遼道:“多抓活的,尤其那種特別能打的,千萬不能弄死。等打完,就將他們都弄回洛陽,提議董卓將他們公開賣掉當奴隸。董胖那傢伙喜歡斂錢,應該會同意的。當然,哪些能打哪些不能打,你都要記清楚了。”
“如果董卓不同意呢?”聶遼問。
“要你幹什麼的?你就說彌補軍隊損失,或者找個高尚的理由,說賣的錢替皇帝改善伙食或者修繕個屋子什麼的。反正讓你賣就是了。”葉曉易搓搓手掌。
“知道了。捉活的,賣人。捉活的,賣人……你們這群財迷。”聶遼撇撇嘴,又跑去呂布的院子,跟呂布“匯報”葉曉易等人的無理要求。
“曉易,元化又講了什麼鬼招數給你?”郭嘉發現葉曉易臉上印著四個大字——垂涎三尺。
“到時候再說。”葉曉易拉起郭嘉的袖子,“來來來,陪我去數錢玩兒。”
“數錢?”華佗扭頭,“窮人~俗物~~”
窮人也好,俗物也罷。葉曉易和郭嘉數了小半個月的錢,終於把聶遼給盼回來了。聶遼回城,很是浩浩蕩蕩,前面是整齊的軍隊,跟著是骯髒混亂的俘虜,最後面是打蔫兒的降軍。三者形成了鮮明對比。郭嘉還專門為聶遼寫了一個奏表,大概意思就是天威很厲害,所以他聶遼去收拾寇河東的白波匪,那些歹徒都望風而逃。於是,他將俘虜帶回,希望把這些俘虜出賣給各家官為奴,得到的錢來救濟窮苦,以顯天威。當然,用來修繕宮室也是可以的。
總之,打了勝仗,一切都是皇帝的,沒董胖什麼事情。
其實,就算奏表里不搞得這麼明顯,百官也知道聶遼是想竭力撇開和董卓的關係。河東的白波賊是走了,可他們沒死光,都逃竄到三輔一帶。而且董卓自當上太尉以來,就縱兵劫掠,把洛陽很多富貴人家都給搶了,又殺又燒又,搞得民情激憤,各個朝不保夕地活著。董卓本人更是終日和宮中的女子群P,連公主都染指,玩完“性福”生活,還四處斂財,收銅器改鑄小錢,導致洛陽附近的物價一路狂長,百姓也都不敢出門……此時還說什麼買賣奴隸、救濟窮苦,未免就是胡扯了。
董卓讓自己的涼州大軍整天很滋潤地休整,把聶遼給丟了出去。至於呂布,他依然沒有派任務。好吃好喝養著,還隔三岔五往府里賞賜,堅決不讓呂布走遠,只能困在自己身邊。他還終日跟朝廷里的那些人宣揚,說呂布是個很忠心的護衛,忠實地保護自己,讓自己沒有被刺客殺害。結果搞得朝廷的各路高官對呂布、聶遼以及并州集團十分不滿,活似是他們最先迎接、投降了董胖一樣。
“那些大人讓我遠離大哥,說董卓遲早會……”郭嘉將私下宴飲的話講給葉曉易聽,還告訴她自己收到了陳紀的來信,問大家為何不帶兵回并州,留在洛陽的話,起碼目前看不出任何有利之處。
“喵的,這個死胖子竟然撒謊。根本就沒有人刺殺他!他這麼做分明是把大哥從孤立出來。”葉曉易聽了郭嘉的描述,決定搶在董胖前面, 在洛陽外的地方先製造一輪關於呂布的謠言:迫於皇命交出并州兵,效忠皇室,與董胖在朝廷正面對敵,維護皇帝的尊嚴,不為董胖帶兵出戰……二十多種謠言內容瞬間湧出,讓她當即拽了郭嘉,讓他從迷惑士人、誘導百姓兩個方面考慮如何籌劃並散布利於并州集團的謠言。
“什麼百餘朝官噤若寒蟬,并州呂布獨挑華雄。什麼并州呂布好男兒,寧死不為董胖訓練涼州兵。什麼滿朝文武酒囊飯袋,并州呂布挺身護龍威……還有那個涼州董卓煙視媚行,并州呂布正義凜然。格律對仗我也想不出來,總之你把大哥的處境描繪得越艱難、越讓人同情就越好,相反,董胖子,你弄得他像堆狗屎就成功了。實在不行,你還可以加些別的。例如董胖為人齷齪不堪、“愛好”獨特,并州聶遼虛與委蛇,誓死不從、堅貞不屈、好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哎吆……”葉曉易被人從後面踢了一腳,她捂著屁股回頭,見聶遼氣得牙根痒痒。
“怎麼大哥那裡都是正經描述,到了我這裡卻變味了?”聶遼捏著葉曉易的臉頰,又給了她一個腦瓜蹦。
“嘿嘿,這不是總得有個人犧牲一下嘛。”葉曉易諂媚地笑著:“消滅敵人,不光要從肉體上,更要從精神上。給他造謠就是第一步。這才剛開始,後面還有很多呢。上至他祖宗八代,下至他的前世今生,只有編不出來的,沒有說不出來的。”
“……”聶遼翻了個白眼,“反正你不能那麼造謠我就是了。另外,董卓讓我去河東剿滅白波匪。我想問問奉孝和你有什麼看法。”
“切~這胖子想借刀殺人啊。”葉曉易心說這就比較鬱悶了。雖然白波匪不是聶遼的對手,可萬一打完白波匪再打別人可怎麼辦?黃巾余匪還沒有消滅乾淨,要這麼打下去,聶遼就可以改名為剿匪特種軍了。
“借刀殺人談不上,但消耗實力是肯定的。除了你,董卓還派誰了?”郭嘉倒覺得事情有利弊兩面。弊病的是打仗必然損耗軍隊人馬,利的是,起碼不會因為長期耗在洛陽而減少戰鬥力,而且掃蕩河東,對并州邊界的安寧也有好處。
“李蒙、王方。”聶遼答。
“是董卓的老部曲了。”郭嘉想了會兒,思路便轉到了白波匪上。當初朝廷派兵剿滅黃巾得了數場勝利,結果很多黃巾大股變小股、小股變沒股,但也有部分殘餘勢力自組軍隊,四處劫掠,比較有名的就是什麼黑山、黃龍、左校、司隸等等。起於西河郡白波谷的郭太就是其中一支。他和葉曉易等人回并州以後,主要把精力放在黃河以東的幾個郡縣上,加之後來兵不血刃地遊說了黑山賊的主力張燕,更是注重保護現有的地盤,沒有朝西邊的西河郡下手。老實點講,當時也是鞭長莫及。
“是啊,他們還帶了兩萬兵馬。所以,我這趟公差也很難。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晾著我一個人去打,再剋扣糧糙什麼的。”聶遼不擔心打不敗白波賊,而是擔心那兩個人從背後下黑手。
“沒關係,如果遼哥你有個萬一,我會讓大哥立刻幹掉董胖給你報仇,再敲鑼打鼓送沈嫻姐姐改嫁到某潁川名士家。沈嫻姐姐在晉陽可是很搶手呢。”葉曉易心說以聶遼的本事和兵力人數,那兩個人應該不敢。
“呸,你個烏鴉嘴。呸、呸、呸。”聶遼揪起葉曉易一頓搖晃,“告訴我誰敢覬覦沈嫻?他媽的,連我的女人都敢看,我回去挨個抓起來放血。”
“呵呵,不說這些有的沒的。關鍵是……我和曉易聽說,於夫羅可能和白波匪混在一起。”郭嘉在葉曉易被搖晃零碎前救下了她。
“啊?夫羅?你說他跟白波匪混在一起?他沒回匈奴部?”聶遼聽到於夫羅的名字,眼睛不禁瞪大了。當年在九原,他和於夫羅的關係最好。出去打獵基本在一起,殺人放火更是不會分開。可六小離別,他就很少接到於夫羅的消息了,期間也收到葉曉易的信說於夫羅可能應朝廷的徵召出來剿滅黃巾匪,但後來葉曉易卻沒再提起。他也因為忙著洛陽這邊的事情而忘記問了。
“他哪裡能回去。他是原匈奴單于的兒子。他的父親被部下殺害,結果他歸無可歸,就滯留在西河一帶。後來好像為了生存,就跟白波匪合兵一處,共同劫掠。而且,聽說自立為南單于了。”郭嘉嘆氣。
“啊,那小子變成單于了?那不就相當於咱們的皇子嗎?”聶遼聽到單于兩個字,眼睛爍爍放光,“我說他怎麼沉默寡言,態度還有些傲慢。該死的,當年要是知道他是皇子,我立刻敲他的大竹槓。”
“呸,你就不想好事。總之,這次順便留心下有沒有於夫羅的消息。如果他願意,就讓他帶人回九原那邊,守住五原郡的北方,這樣我可以算錢給他,日後有機會,再幫他擺平那些部族的人,給他老爹報仇。”葉曉易早就惦記上於夫羅的匈奴兵。并州境內胡漢夾雜多年,百姓的民族融合還算好,於夫羅的南匈奴兵也有很多是并州北邊的人,對那一帶也很熟,只要提供糧糙,加以訓練,估計可以成為北方的小屏障,當然,前提是於夫羅還把大家當兄弟,不會背叛。
“嘿,你夠財大氣粗,還雇軍隊。先不說了,如果遇到夫羅,我爭取把他平安地帶回來。”聶遼做個遵命的手勢,問葉曉易和郭嘉:“還有別的需求沒有?”
“哎呀,是聶遼啊。你要去哪裡啊?給我帶點好吃的回來。”華佗從廚房剛偷吃完回來,他後面跟著捧住一盆炸雞腿的劉曄。
“就知道吃。遼哥是去剿滅河東的白波匪。”葉曉易忿忿不平地搶過四隻雞腿,然後分給郭嘉兩隻。
“河東白波匪?讓我想想……”華佗裝大仙,掐指算了起來。算完嘿嘿一樂,趴在葉曉易耳邊說了幾句。葉曉易聽完,眼睛也亮了,她跟聶遼道:“多抓活的,尤其那種特別能打的,千萬不能弄死。等打完,就將他們都弄回洛陽,提議董卓將他們公開賣掉當奴隸。董胖那傢伙喜歡斂錢,應該會同意的。當然,哪些能打哪些不能打,你都要記清楚了。”
“如果董卓不同意呢?”聶遼問。
“要你幹什麼的?你就說彌補軍隊損失,或者找個高尚的理由,說賣的錢替皇帝改善伙食或者修繕個屋子什麼的。反正讓你賣就是了。”葉曉易搓搓手掌。
“知道了。捉活的,賣人。捉活的,賣人……你們這群財迷。”聶遼撇撇嘴,又跑去呂布的院子,跟呂布“匯報”葉曉易等人的無理要求。
“曉易,元化又講了什麼鬼招數給你?”郭嘉發現葉曉易臉上印著四個大字——垂涎三尺。
“到時候再說。”葉曉易拉起郭嘉的袖子,“來來來,陪我去數錢玩兒。”
“數錢?”華佗扭頭,“窮人~俗物~~”
窮人也好,俗物也罷。葉曉易和郭嘉數了小半個月的錢,終於把聶遼給盼回來了。聶遼回城,很是浩浩蕩蕩,前面是整齊的軍隊,跟著是骯髒混亂的俘虜,最後面是打蔫兒的降軍。三者形成了鮮明對比。郭嘉還專門為聶遼寫了一個奏表,大概意思就是天威很厲害,所以他聶遼去收拾寇河東的白波匪,那些歹徒都望風而逃。於是,他將俘虜帶回,希望把這些俘虜出賣給各家官為奴,得到的錢來救濟窮苦,以顯天威。當然,用來修繕宮室也是可以的。
總之,打了勝仗,一切都是皇帝的,沒董胖什麼事情。
其實,就算奏表里不搞得這麼明顯,百官也知道聶遼是想竭力撇開和董卓的關係。河東的白波賊是走了,可他們沒死光,都逃竄到三輔一帶。而且董卓自當上太尉以來,就縱兵劫掠,把洛陽很多富貴人家都給搶了,又殺又燒又,搞得民情激憤,各個朝不保夕地活著。董卓本人更是終日和宮中的女子群P,連公主都染指,玩完“性福”生活,還四處斂財,收銅器改鑄小錢,導致洛陽附近的物價一路狂長,百姓也都不敢出門……此時還說什麼買賣奴隸、救濟窮苦,未免就是胡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