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說八道。”華佗憤憤,“這樣說的話,剛才董胖還盯著呂布看呢。你小心,如果改天看到呂布隨身攜帶鞭子,說不定就是董胖要找他去玩年下的××××。”

  “……葉姐、華先生你們兩個不要再吵了……”越說越不像話。劉曄拉了葉曉易一把,又對華佗道:“華先生,你了解董卓多少?”

  多少?就史五上那些唄。

  華佗晃著腦袋道:“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少年時候喜歡這年頭所謂的豪俠行為。曾經跑羌人的聚集地遊逛,認識了不少打家劫舍的豪俠。後來他回家種地去了,那些狐朋狗友就來看他,這傢伙就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耕牛殺了款待那些人。那些人感念他的豪慡,就都回家弄了很多牲口給他……”

  “這傢伙比我還會算帳啊。”葉曉易磨牙,後悔自己沒有早抓到古人的這個特點。

  “財迷。”華佗擠兌了葉曉易一句,繼續道:“後來漢桓帝末年,征了很多良家子當羽林郎。董胖因為善騎she,力氣少有人敵,所以受到了提拔重用。有年打仗受了封賞——九千匹縑。曉易你也知道這麼多縑值多少錢,可董胖卻把這些都分給了手下的官吏、兵士。有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董胖有著這樣一個輕財好義的名聲,外加自身驍勇,那些手下人自然就肯賣命。後來的就不用我說了,你們也都知道。”

  “並、涼二州風氣如此,所以豪慡倒在意料之中。不過,我倒是覺得那傢伙仗義是因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而輕財是因為那點財貨也不在他心中。”郭嘉在旁邊開口,“或許是他眼中對權勢的渴望很高,所以,不會惦記蠅頭小利。”

  “奉孝此言甚是。”葉曉易點頭,劉曄則望著董卓的背影,摸了摸腰間的刀。

  葉府幾人在隊伍的大後面嘀嘀咕咕,最前方的董卓則已經看到了皇帝劉辯和陳留王的蹤影。

  昨日袁紹勒兵滿洛陽斬殺宦官,張讓等十餘太監便挾持天子離開。他們見追捕很急,不能活命,便放走了皇帝和陳留王,自己投河自盡。

  小皇帝劉辯十四歲,陳留王劉協九歲。這兩個小孩子根本沒自己單獨離開過宮廷。此刻見洛陽城內火光閃動,而身邊的黃門、常侍又死光光了,他們別無辦法,只好攙扶著,在夜裡一路步行,想要回宮。

  走了很久,兩人終於找到了戶農家,弄到了車馬,也遇見了來尋他們的官兵。消息傳開,數位公卿官員就聚在了北芒阪下迎接兩人,前太尉崔烈還作為前導帶隊。

  只可惜,這幫不幸的傢伙還是碰上了董卓一行。

  呂布、聶遼官小言微,自然歸隊到丁原那裡。董卓卻不管許多,衝著奉迎皇帝劉辯的先頭隊伍就上去了。

  崔烈本冀州名士,自視甚高,面對董卓這樣的人也不知變通,把董卓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讓他帶兵退下。

  董胖是什麼人啊,怎麼能聽崔烈的。於是,葉曉易等人在隊尾都能聽到董卓這胖子用大嗓門罵崔烈:“我率兵晝夜趕了三百里路迎接皇帝,憑什麼避開?你以為我不能砍你腦袋嗎?你這個&××@¥&#%@#%看我不把你××××@@#¥%^&……”

  默。

  “……”眾人無語。

  葉曉易聽到董卓用古怪的涼州口音罵崔烈,差點從馬背上掉下去。華佗則捂著嘴巴狂笑不止,面部抽筋得厲害。

  “他除了這三千人馬,還有手下嗎?”郭嘉很冷靜。他看到董卓如此囂張,而文武百官瞬間變成弱勢群體,感覺事情不妙。

  “理論上他的大批兵馬要過些時候才到。不過,你認為朝廷會趁他人少把他幹掉麼?雖然是三千來人,可有兩千多騎兵……這可都是涼州鐵騎啊。”華佗止住笑,用目光清點了下董卓的人馬。

  “不會。最起碼,他有弟弟董旻在洛陽內接應,而且他若死了,西涼那邊可能會出問題。”郭嘉知道涼州情勢複雜,民族關係混亂不說,還有很多大小豪族各自為政,堪稱天下第一亂攤子。董卓的存在,是減少了小股割據勢力的。

  說話間,董胖卓已經把崔烈訓得狗血噴頭了。他那些手下在華雄的帶領下,也以護送美為名,將這些公卿大臣包圍在中央。

  葉曉易很八卦地從人群fèng隙中觀察到,董胖很“和藹”地跟皇帝劉辯說話,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是何人把他給劫持出來,又是誰放火燒的宮殿等等。

  董胖自以為和藹可親,可滿臉顫巍巍的橫肉看得小皇帝劉辯是心驚膽戰。再加上親眼見到董胖大罵崔烈、董胖的兵也兇狠,小皇帝整個人不由哆嗦起來,恨不得立刻隱形,再也不讓董胖看到。他聽到董胖開口,什麼話也說不出,一個勁地學兔子顫抖,還從內心深處、眼眶深處往外擠眼淚。

  比華佗還娘娘腔!

  葉曉易搖頭,心說這樣的皇帝自己都看著不慡,更別提董胖了。董胖這樣的人最喜歡、佩服的就是強者,怎麼會將懦弱之輩放在心上呢。

  葉曉易搖頭,郭嘉也覺得丟人。一想到是這樣的人主掌天下百姓的命運,他就忍不住鬱悶,也更多理解了華佗所說的“君主立憲制”。不說別的,皇帝這種東西,看看還不錯,聽著也挺充門面的,但做起事情來,十個里能有零點五個好的就不錯了。所以,只能君主立憲讓他們繼續保持繡花枕頭的地位了。

  葉府人鬱悶,董卓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從小到大,見慣的都是並涼熱血男兒,各個殺人如麻,別說哭了,就連愛哆嗦的都沒有。看皇帝那衰樣,他也懶得再問,甩手把皇帝丟在一邊,又“和藹可親”地問起了陳留王同樣的問題。

  陳留王劉協雖然年紀比劉辯還小很多,但口齒伶俐、頭腦清醒。他把禍亂由起的前後講得清清楚楚,聽得董胖不住點頭,臉上連連綻開狗尾巴花。

  望著董胖樂呵呵地抱起了陳留王劉協,葉曉易心說要不怎麼說自作孽不可活。劉辯這小子如果不是表現得這麼差,他起碼還能多活很多年。

  可悲、可嘆。可嘆、可悲啊。

  葉曉易和華佗交換了個眼神,替小皇帝劉辯哀悼了一下。

  到了洛陽,呂布等人隨丁原護駕入宮,董卓則把騎兵帶入了洛陽城。

  入城時,諸位公卿有了崔烈的前車之鑑,就婉言對董卓說皇帝有詔退兵,他董胖可以回去了,起碼,不用帶這麼多人馬進城。

  董胖又不是傻小子,一邊數落那些公卿不能匡扶王室,一邊帶兵入城,與自己的弟弟董旻合兵一處,氣焰之囂張,比剛掛掉的何進有過之而無不及。

  折騰了一夜多,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歷史的車輪太強大,葉府人目前只算小螳螂,擋不住。

  葉曉易等人感嘆著回府,把收留的那些人再次搜颳了一遍,就放出去了。如今董卓進城,袁紹估計也無暇管那些不長鬍子的人了。她們從并州來,就是幫呂布和聶遼先度過董卓這一關。董胖既然來了,就得審時度勢,走好每一步了。

  “元化,你說我們該怎麼提醒丁原?”葉曉易匆匆吃了幾口飯,就拽著郭嘉、華佗兩人去討論此事。歷史五上寫過,董卓指使呂布殺了丁原,然後又跟呂布誓為父子。可漢末這年頭很講究,不管是士子還是武人,都像後世受封建禮教壓迫的婦女那樣講究“從一而終”,也就是通常選定個老闆,就不再跳槽了。

  當然,話是這麼說,但歷史上,三國人才流動速度是很快的。譬如郭嘉就是從袁紹處跑到曹操處,張遼也是投降了曹操,太史慈也從老劉家跳到了孫權家,趙雲則是從公孫瓚那裡跑掉,跟隨了劉備……

  人人都有主公,大多數人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上司。從這點講,歷史上的呂布也不算過份,可呂布倒霉就倒霉在羅灌水身上。那傢伙一部《××××演義》將呂布描寫成反覆無常的小人,還讓張飛等喜歡跟大哥同睡的傢伙罵呂布是“三姓家奴”。

  “那個老傢伙。他的藝術形式倒飽滿了。”害得我家小布布遭到多人的唾罵。葉曉易拍著桌子憤慨。想阻止呂布留給後人這種形象。

  “你放心,呂布和聶遼跟著丁原混得好好的,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情。除非丁原那個不長眼睛的傢伙去惹董卓,不然沒什麼問題。”華佗折騰一晚上,困得要死。他躺在榻上,就有睡過去的趨勢。

  “嗯,應該沒問題。等大哥他們回來,再商量如何讓丁原避開董卓的風頭吧。”郭嘉眯起眼睛看著華佗,忽然來了句,“元化,原來你睡眠少,臉上就會長痘痘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華佗從假寐中驚醒,捂住臉頰,哀怨地說:“都怪你們拉我去,一點都不體諒我的皮膚。”

章節目錄